殊途不同归_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比较_胡翠娥

殊途不同归_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比较_胡翠娥

ID:34435878

大小:344.3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6

殊途不同归_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比较_胡翠娥_第1页
殊途不同归_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比较_胡翠娥_第2页
殊途不同归_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比较_胡翠娥_第3页
殊途不同归_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比较_胡翠娥_第4页
殊途不同归_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比较_胡翠娥_第5页
资源描述:

《殊途不同归_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比较_胡翠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6卷第4期·78·JournalofPLA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2013年7月殊途不同归: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比较12胡翠娥,李云鹤(1.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071;2.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思想,除了在欧化文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外,在翻译方法、翻译标准、译品优劣与原著之难易关系等问题上都持相同的见解。因此,他们的翻译论争与其说是对硬译的论争,倒不如说是对硬译对象———无产阶

2、级文学及理论著作的论争,正是后者的不可调和使两人最终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翻译论争;文化论争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22X(2013)04-0078-060.引言梁实秋从3个方面批评了鲁迅的“译者附记”。20世纪30年代,鲁迅与梁实秋在关于硬译、第一是译向问题,即鲁迅不是从俄文直接译,而是文学的阶级性、普遍人性、女子教育和男女平等等从日文转译的。第二是翻译与汉语的发展问题。关问题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其中关于“硬译”于鲁迅所说的译文之所以晦涩,

3、原因之一是中国文问题的论争,持续时间最长,影响也最深远,成为本来的缺点一事,梁实秋并不同意,认为照鲁迅的中国翻译史和理论史研究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说法,中国文若不改良,翻译的书就有五十分的晦双方的立场都很坚决,以致后来研究者大多认为,涩了。他指出,中国文和外国文是不同的,有些外梁实秋既然强烈反对硬译,那么他必然反对直译,文句法是汉语中没有的,而翻译的难处即在于此。赞成更为流畅、通顺的意译。事实并不尽然。本文显然,梁实秋并不承认中国文有什么本来的缺点,在简单叙述鲁、梁翻译论战概况之后,着重分析二言

4、外之意是奚落鲁迅译文晦涩的真正原因是译者的人翻译思想的异同,力图揭示二人在似是而非的翻语言能力不够和敷衍塞责。梁实秋反驳的第三点就译论战背后的真正动机。是翻译的方法,即“硬译”问题。他首先借用了陈1.关于“硬译”的论战概述西滢在《论翻译》中关于“曲译”和“死译”的鲁、梁翻译论战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论述:“死译的病虽然不亚于曲译,可是流弊比较始于1929年9月10日梁实秋发表的《论鲁迅先生的少,因为死译最多不过令人看不懂,曲译却愈看的硬译》一文,这篇文章针对的是刚刚出版的鲁迅得懂愈糟。”在陈西

5、滢看来,曲译和死译之风都不的《文艺与批评》一书。在《文艺与批评》“译者可长,而曲译的害处更甚。然而,梁实秋在接下来附记”中,鲁迅这样写道:的论述中,却提出一本书绝不会从头到尾都曲译,从译本看来,卢那卡尔斯基的论说就已经部分的曲译尽管是害人不浅的错误,但“读者终究很够明白,痛快了。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还落个爽快”,而死译一定是从头到尾都死译,读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了等于不读。显然,在他看来,死译的害处更甚。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他继而批评鲁迅的“硬译”离死译不

6、远了,并且挑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选了几句极难懂的句子,说“读这样的书,就如同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看地图一般,要伸着手指来找寻句法的线索位置”。所谓“没有出路”了,所余的惟一的希望,只梁实秋在文章最后指出,鲁讯的“硬译”不仅让人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黎照,1997:看不懂,而且也不见得能保存原来精悍的语气。(黎186)照,1997:190-193)收稿日期:2012-08-29作者简介:1.胡翠娥(1970-),女,江西靖安人,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

7、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2.李云鹤(1979-),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第4期胡翠娥,李云鹤殊途不同归:鲁迅与梁实秋翻译思想比较·79·对于梁实秋的批评,鲁迅于次年3月发表长文得顺不顺”观点的驳斥。鲁迅发表系列文章,批评《“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予以反击,尤其是了赵的论点,把他们的观点总结为“与其信而不对于“翻译与汉语的发展”和“硬译”问题做了更顺,不如顺而不信”。不久,又发表了他与瞿秋白加详尽的辩驳。关于前者,他举

8、日语为例:日语和的“关于翻译的两封通信”。在信中,鲁迅与瞿秋欧美语言不同,但他们逐渐添加了新句法,比起古白就翻译问题进行了若干方面的讨论,信中直接或文来更宜于翻译而不失原来精悍的语气。他又从历间接地批评了赵景深和梁实秋。梁实秋借与人探讨史的发展观出发,指出中国的文法也经历了变迁,翻译为名,从7个方面回敬鲁迅。随后,他又连续例如《史》、《汉》不同于《书经》,现在的白话文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评鲁迅的翻译。例如他说,又不同于《史》、《汉》。在外来影响下,中国的文坏的翻译具有3个条件: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