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⑧论文作者签名:型睦弛指导教师签名:弛论文评阅人1:评阅人2:评阅人3:评阅人4:评阅人5:答辩委员会主席:一戴五光数援委员1:置E培仨教授委员2:昱玉教援委员3:奎羞教援委员4:范志忠教授委员5: Author'ssignature:Supervisor,Ssignature:ExternaIReviewers:ExaminingCommitteeChairperson:Q鱼i)[竖坌凸g垡坌QgExaminingCommitteeMembers:ShaoPeirenWUFeiLIYan卜anZnIZllongDateoforaldefence:2013—6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逝姿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椒签字日期:仉、哆年己月J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望盘堂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逝婆盘鲎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妒哆年乙月歹日.签字胁纠3年多月厂日 致谢行文至此,方觉最难启笔,谢意满怀,无以言表。我自研究生开始便师从吴飞老师研习新闻传播知识,而在09年至今的四年博士求学生涯中,能再次成为老师的学生,得到老师对我学业、生活、思想等多方面的悉心指导和关爱,更是我人生中的大幸。吴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睿智渊博的专业知识自不必多言,而老师的正直豁达、宽厚包容一直都是我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力量之源,他为人处世的大气智慧更是给我带来深刻的影响。在此谨向吴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敬意和感谢。同时,我还要真诚感谢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的所有老师、同学和我工作单位的同仁们,尤其是江根源先生、范红霞女士和洪长晖先生,在我读博士的四年时间里,给我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无私的支持与指导,给予我巨大的鼓励与帮助,我为与诸位老师、同学和同仁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而感到无比幸运和自豪。最后,我要把感谢致以我至爱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四年来,我的父母、公婆、先生及好友们以超常的耐心包容我在压力之下的唠叨和浮躁,宽容我于家庭责任的无暇顾及,鼓励我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甚至我家8岁幼童也时常用稚嫩的声音安慰我“妈妈,没关系的’’,每每念及,让我既甘之如饴又愧疚满心。学业四年,要感谢、感恩、感激的实在太多太多,“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谢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我的生活因你们而有意义,祝愿你们一切顺意。林敏2013年4月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接入互联网以来,网络信息传递与舆情表达就一直与之如影随形。近年来,随着各种网络新业务的普及和公民参与意识的加强,网民言论之活跃和网络情绪之亢奋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网络舆情已然成为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晴雨表和放大器。但是,对于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网络舆情产生和发展究竟是受到何种因素或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或条件相互之间又有何种逻辑关系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对于网络舆情行为能否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现有的研究尚很难对此给出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回答。本研究从中国现实社会环境和网络舆情实际状况出发,综合运用传播学实证与反思,宏观与微观,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基本研究思维,以解释社会集群行为发生条件的加值理论作为贯穿全文的基本理论基础,对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压力、网民心理、触发事件、有效动员、社会控制等六大影响要素进行深入探究,全面揭示网络舆情生发过程中的多层次因素及其内在的演化机理和规律。本研究将分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概念释义、文献综述等基础性研究,第二部分为理论考证、逻辑推理及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为总结、思考与启示。第一部分,笔者将综合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的视角,梳理有关网络舆情研究的文章著述,回顾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历程,以期将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置入一个比较明确的意义背景和范围下进行考察。第二部分是本文重点,分别在“共时"和“历时’’角度下展开研究。前者以6大因素作为分析对象进行理论推演和案例分析,揭示它们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总体特征及其对网络舆情的作用变化机制;后者将上述影响因素放入具体事件的舆情生成演变过程中,按照其在不同时段的交织作用及自身的发展演变两种纵横交错的不同研究脉络,探究其具体的特征作用在动态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内在机制。第三部分,在上述基础上建构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模型,并结合实际研究情况,对本研究的学术意义、社会价值及启示等展开简要论述,对网络舆情研究较为关注且颇有争议的几个论题进行辩证思考,以进一步升华本研究的主题成果。关键字:网络舆情中国语境媒介环境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ABSTI认CTTransinformationandtheexpressionofpublicopinionhavebeenadvancingwiththeIntemetsinceChinainterconnectedwithitinthe1990s.Inrecentyears,withthepopularityofvariousnewnetworkbusinessesandthestrengtheningofcitizens’awarenessofparticipation,netizens’remarksandthenetworkemotionalexcitementhavereachedanunprecedentedlevel,andtheInternetpublicopinionhasbecomeabarometerandamplifierofvarietiesofsocialphenomenaand·problems.However,astosomeofthebasicissues,suchastheinfectingfactorsoftheemergenceanddevelopmentoftheInternetpublicopinion,thelogicalrelationshipbetweenthefactorsorconditions,andtheissuewhetherthemechanismofthemhastheuniversalguidingsignificanceforbehaviorsoftheInternetpublicopinion,itisstilldifficulttofindcomprehensiveandclearanswerstothem.StartingfromtherealsocialenvironmentandtheactualsituationoftheInternetpublicopinion,andwiththeintegrateduseofbasicresearchthinkingofempiricalcommunicationstudiesandreflection,macroandmicro,andthecombinationof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researchonthebasisofValue-addedTheorythroughoutthetext,whichexplainsthesocialclusterbehavior,thisstudytriestomakeanin—depthinquiryofthesixgrandfactorsofnetworkmediaenvironment,thepressureOfsocialstructure,netizenpsychology,triggerevents,effectivemobilizationandsocialcontrol,thustorevealthemulti.1evelfactorsandtheirintemalevolutionmechanismandlawsinthegerminalprocessoftheInternetpublicopinion.Thisstudywillbedividedintothreeparts.Thefirstpartisthebasicinquiryfortheinterpretationofconceptsandliteraturereview;thesecondpartistheoreticalresearch,logicalreasoningandempiricalresearch;thethirdpartisthesummaryofthinkingandenlightenment.Inthefirstpart,theauthorwillteaseouttheworksontheInternetpublicopinionandreviewthedevelopmentcourseoftheInternetpublicopinionfromcomprehensiveperspectivesofsociology,psychology,managementandpoliticalscience, attemptingtoplacetheIntemetpublicopinioninaclearersettingandscopewhereitCanbeinvestigatedoverall.Thesecondpartisthefocusofthisarticle,whichistobestudiedfromsynchronicanddiachronicperspectives.Theformerwillexerttheorydeductionandeaseanalysistothesixgrandfactorstorevealtheirgeneralcharacteristicsinthenetworkcommunicationenvironmentanditsrolechangingmechanismonthenetworkpublicopinion;thelatterwillexplorethespecificrolecharacteristicsintheevolutionofadynamicprocessandtheinternalmechanismoftheabove.mentionedfactorssetintospecificeventsofpublicopinion,inaccordancewiththeirintertwinedroleatdifferenttimesandcrisscrossingcontextsduringtheirowndevelopmentevolutionprocess.ThethirdpartistoconstructtheaffectingfactorsoftheInternetpublicopinionandthemodelofitsmechanismbasedontheabove-statedtheory,andtobrieflydiscusstheacademicsignificanceandsocialvaluesandenlightenmentcombinedwiththeactualresearch.ItisalsotocarryondialecticalthinkingaboutseveralcontroversialtopicscloselyconcemedabouttheInternetpublicopinion,thustoattainfurtherdistillationofthethemeachievementofthisresearch.Keywords:theInternetpublicopinion,Chinacontext,mediaenvironment,affectingfactors,mechanismIV 目次致谢⋯⋯⋯⋯⋯⋯⋯⋯⋯⋯⋯⋯⋯⋯⋯⋯⋯⋯⋯⋯⋯⋯⋯⋯⋯⋯⋯⋯⋯⋯⋯···I摘要⋯⋯⋯⋯⋯⋯⋯⋯⋯⋯⋯⋯⋯⋯⋯⋯⋯⋯⋯⋯⋯⋯⋯⋯⋯⋯⋯⋯⋯⋯⋯⋯IIABSTRACT⋯⋯一⋯⋯⋯⋯⋯⋯⋯⋯⋯⋯⋯⋯⋯⋯⋯⋯⋯⋯⋯⋯⋯⋯⋯·III目次⋯⋯⋯⋯⋯⋯⋯⋯⋯⋯⋯⋯⋯⋯⋯⋯⋯⋯⋯⋯⋯⋯⋯⋯⋯⋯⋯⋯⋯⋯⋯⋯V插图和附表清单⋯⋯⋯⋯⋯⋯⋯⋯⋯⋯⋯⋯⋯⋯⋯⋯⋯⋯⋯⋯⋯⋯⋯⋯⋯⋯⋯X第1章绪论⋯⋯⋯⋯⋯⋯⋯⋯⋯⋯⋯⋯⋯⋯⋯⋯⋯⋯⋯⋯⋯⋯⋯⋯⋯⋯⋯⋯⋯11.1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l1.1.1研究背景:网络社会的到来⋯⋯⋯⋯⋯⋯⋯⋯⋯⋯⋯⋯⋯⋯⋯⋯⋯⋯11.1.2研究缘起:网络意见表达的兴起⋯⋯⋯⋯⋯⋯⋯⋯⋯⋯⋯⋯⋯⋯OIOOI⋯21.1.3研究价值:网络舆情研究的意义⋯⋯⋯⋯⋯⋯⋯⋯⋯⋯⋯⋯⋯⋯⋯⋯⋯31.2网络舆情研究文献概述⋯⋯⋯⋯⋯⋯⋯⋯⋯⋯⋯⋯⋯⋯⋯⋯⋯⋯⋯⋯51.2.1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文献概述⋯⋯⋯⋯⋯⋯⋯⋯⋯⋯⋯⋯⋯⋯⋯⋯⋯61.2.2国内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献概述⋯oo0g⋯⋯⋯⋯⋯101.2.3国外相关研究概述⋯⋯⋯⋯⋯⋯⋯⋯⋯⋯⋯⋯⋯⋯⋯⋯⋯⋯⋯⋯⋯151.3本研究框架、方法和创新之处⋯⋯⋯⋯⋯⋯⋯⋯⋯⋯⋯⋯⋯⋯⋯⋯⋯⋯⋯171.3.1研究框架⋯⋯⋯⋯⋯⋯⋯⋯⋯⋯⋯⋯⋯⋯⋯⋯⋯⋯⋯⋯⋯⋯⋯⋯171.3.2研究方法⋯⋯⋯⋯⋯⋯⋯⋯⋯⋯⋯⋯⋯⋯⋯⋯⋯⋯⋯⋯⋯⋯⋯⋯181.3.3以往研究不足及本文创新之处⋯⋯⋯⋯⋯⋯⋯⋯⋯⋯⋯⋯⋯⋯⋯20第2章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222.1网络舆情的界定⋯⋯⋯⋯⋯⋯⋯⋯⋯⋯⋯⋯⋯⋯⋯⋯⋯⋯⋯⋯⋯⋯⋯222.1.1网络舆情的概念⋯⋯⋯⋯⋯⋯⋯⋯⋯⋯⋯⋯⋯⋯⋯⋯⋯⋯⋯⋯⋯222.1.2网络舆情近义词辨析⋯⋯⋯⋯⋯⋯⋯⋯⋯⋯⋯⋯⋯⋯⋯⋯...⋯⋯242.1.3网络舆情的分类与阶段划分⋯⋯⋯⋯⋯⋯⋯⋯⋯⋯⋯⋯⋯⋯⋯⋯252.2网络舆情与集群行为⋯⋯⋯⋯⋯⋯⋯⋯⋯⋯⋯⋯⋯⋯⋯⋯⋯⋯⋯⋯.292.2.1社会运动理论的相关概念简析⋯⋯⋯⋯⋯⋯⋯⋯⋯⋯⋯⋯⋯⋯⋯292.2.2作为社会运动集群行为特殊形态之一的网络舆情行为⋯⋯⋯⋯⋯312.2.3理论视野下加值理论作为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分析⋯⋯⋯⋯⋯⋯⋯332.3现实视野下理论框架的实证研究:以郭美美事件为例⋯⋯⋯⋯⋯⋯⋯35V 2.3.1研究设计及案例进程说明⋯⋯⋯⋯⋯⋯⋯⋯⋯⋯⋯⋯⋯⋯⋯⋯⋯352.3.2定量分析⋯⋯⋯⋯⋯⋯⋯⋯⋯⋯⋯⋯⋯⋯⋯⋯⋯⋯⋯⋯⋯⋯⋯⋯352.3.3定性分析⋯⋯⋯⋯⋯⋯⋯⋯⋯⋯⋯⋯⋯⋯⋯⋯⋯⋯⋯⋯⋯⋯⋯⋯40小结:理论分析框架的调整确定⋯⋯⋯⋯⋯⋯⋯⋯⋯⋯⋯⋯⋯⋯⋯⋯⋯⋯44第3章各影响因素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463.1网络媒介环境⋯⋯⋯⋯⋯⋯⋯⋯⋯⋯⋯⋯⋯⋯⋯⋯⋯⋯⋯⋯⋯⋯⋯⋯463.1.1网络空间的流动性拓展了舆情表达与覆盖范围⋯⋯⋯⋯⋯⋯⋯⋯⋯473.1.2网络时间的碎片化提升了舆情信息的汇聚速度⋯⋯⋯⋯⋯⋯⋯⋯⋯493.1.3网络时空的互融性再造了舆情行为的“真实”场景⋯⋯⋯⋯⋯⋯⋯⋯503.2社会结构压力⋯⋯⋯⋯⋯⋯⋯⋯⋯⋯⋯⋯⋯⋯⋯⋯⋯⋯⋯⋯⋯⋯⋯⋯533.2.1社会新兴阶层分化及不信任感弥漫⋯⋯⋯⋯⋯⋯⋯⋯⋯⋯⋯⋯⋯553.2.2社会利益群体调整及不公平感凸显⋯⋯⋯⋯⋯⋯⋯⋯⋯⋯⋯⋯⋯573.2.3社会二元群体对立及被剥夺感加剧⋯⋯⋯⋯⋯⋯⋯⋯⋯⋯⋯⋯⋯58小结:网络传播促进社会各阶层媒介接近权的实现⋯⋯⋯⋯⋯⋯⋯⋯⋯⋯603.3网民心理⋯⋯⋯⋯⋯⋯⋯⋯⋯⋯⋯⋯⋯⋯⋯⋯⋯⋯⋯⋯⋯⋯⋯⋯⋯⋯633.3.1网民个体心理特征与使用满足理论⋯⋯⋯⋯⋯⋯⋯⋯⋯⋯⋯⋯⋯643.3.2群体环境下网民心理特征与沉默的螺旋⋯⋯⋯⋯⋯⋯⋯⋯⋯⋯⋯673.3.3网民群体间的心理特征与群体极化⋯⋯⋯⋯⋯⋯⋯⋯⋯⋯⋯⋯⋯703.4触发性事件⋯⋯⋯⋯⋯⋯⋯⋯⋯⋯⋯⋯⋯⋯⋯⋯⋯⋯⋯⋯⋯⋯⋯⋯⋯733.4.1触发性事件的代表性议题⋯⋯⋯⋯⋯⋯⋯⋯⋯⋯⋯⋯⋯⋯⋯⋯⋯743.4.2触发性事件的刺激性特征⋯⋯⋯⋯⋯⋯⋯⋯⋯⋯⋯⋯⋯⋯⋯⋯⋯803.4.3网络传播改变触发性事件的议程设置方式⋯⋯⋯⋯⋯⋯⋯⋯⋯⋯8l3.5有效的动员⋯⋯⋯⋯⋯⋯⋯⋯⋯⋯⋯⋯⋯⋯⋯⋯⋯⋯⋯⋯⋯⋯⋯⋯⋯⋯833.5.1有效动员与网络意见领袖⋯⋯⋯⋯⋯⋯⋯⋯⋯⋯⋯⋯⋯⋯⋯⋯⋯833.5.2网络意见领袖的权威构成,推动舆情的形成发展⋯⋯⋯⋯⋯⋯⋯⋯853.5.3网络意见领袖的动员策略,提升舆情引导的效果⋯⋯⋯⋯⋯⋯⋯⋯863.5.4网络意见领袖的信息传递,影响舆情生发的过程⋯⋯⋯⋯⋯⋯⋯⋯873.6社会控制力量⋯⋯⋯⋯⋯⋯⋯⋯⋯⋯⋯⋯⋯⋯⋯⋯⋯⋯⋯⋯⋯⋯⋯⋯883.6.1社会控制与网络把关人⋯⋯⋯⋯⋯⋯⋯⋯⋯⋯⋯⋯⋯⋯⋯⋯⋯⋯893.6.2网络把关人作用的变化,舆情信息源头控制的难度加大⋯⋯⋯⋯⋯903.6.3网络把关人角色的变化,舆情信息控制的主体力量加强⋯⋯⋯⋯⋯91VI 3.6.4网络把关人模式的变化,舆情信息选择能力的要求提高⋯⋯⋯⋯⋯923.7小结:各影响因素的特征变化及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总结⋯⋯⋯⋯⋯⋯⋯94第4章网络舆情生成演化中各动因的交织作用机制:以“我爸是李刚”和“微笑局长/表哥”事件为例⋯⋯⋯⋯⋯⋯⋯⋯⋯⋯⋯⋯954.1研究设计说明⋯⋯⋯⋯⋯⋯⋯⋯⋯⋯⋯...⋯⋯⋯⋯⋯⋯⋯⋯⋯⋯⋯⋯⋯954.1.1案例经过概述⋯⋯⋯⋯⋯⋯⋯⋯⋯⋯⋯⋯⋯⋯⋯⋯⋯⋯⋯⋯⋯⋯⋯⋯954.1.2案例基本要素⋯⋯⋯⋯⋯⋯⋯⋯⋯⋯⋯⋯⋯⋯⋯⋯⋯⋯⋯⋯⋯⋯⋯⋯974.2各因素在网络舆情形成期的交织作用分析⋯⋯⋯⋯⋯⋯⋯⋯⋯⋯⋯⋯984.2.1网络媒介孵化舆情⋯⋯⋯⋯⋯⋯⋯⋯⋯⋯⋯⋯⋯⋯⋯⋯⋯⋯⋯⋯⋯984.2.2社会结构压力唤醒不满⋯⋯⋯⋯⋯⋯⋯⋯⋯⋯⋯⋯⋯⋯⋯⋯⋯⋯⋯1004.2.3网民个人兴趣发挥作用⋯⋯⋯⋯⋯⋯⋯⋯⋯⋯⋯⋯⋯⋯⋯⋯⋯⋯⋯1014.2.4触发事件事实层面⋯⋯⋯⋯⋯⋯⋯⋯⋯⋯⋯⋯⋯⋯⋯⋯⋯⋯⋯⋯⋯1014.2.5意见领袖发起动员⋯⋯⋯⋯⋯⋯⋯⋯⋯⋯⋯⋯⋯⋯⋯⋯⋯⋯⋯⋯⋯1024.2.6控制力量被动回应⋯⋯⋯⋯⋯⋯⋯⋯⋯⋯⋯⋯⋯⋯⋯⋯⋯⋯⋯⋯⋯1034.3各影响因素在网络舆情爆发期的交织作用分析⋯⋯⋯⋯⋯⋯⋯⋯⋯⋯⋯1064.3.1网络媒介环境发酵舆情⋯⋯⋯⋯⋯⋯⋯⋯⋯⋯⋯⋯⋯⋯⋯⋯⋯⋯⋯1074.3.2社会结构压力促使怨恨加剧⋯⋯⋯⋯⋯⋯⋯⋯⋯⋯⋯⋯⋯⋯⋯⋯⋯1074.3.3网络群体相互交流⋯⋯⋯⋯⋯⋯⋯⋯⋯⋯⋯⋯⋯⋯⋯⋯⋯⋯⋯⋯⋯1094.3.4触发事件转向价值层面⋯⋯⋯⋯⋯⋯⋯⋯⋯⋯⋯⋯⋯⋯⋯⋯⋯⋯⋯1104.3.4意见领袖参与事件⋯⋯⋯⋯⋯⋯⋯⋯⋯⋯⋯⋯⋯⋯⋯⋯⋯⋯⋯⋯⋯1124.3.6控制力量加强引导⋯⋯⋯⋯⋯⋯⋯⋯⋯⋯⋯⋯⋯⋯⋯⋯⋯⋯⋯⋯1134.4各影响因素在网络舆情高峰期的交织作用分析⋯⋯⋯⋯⋯⋯⋯⋯⋯⋯1144.4.1网络媒环境助涨舆情⋯⋯⋯⋯⋯⋯⋯⋯⋯⋯⋯⋯⋯⋯⋯⋯⋯⋯1144.4.2社会结构压力构建集体记忆⋯⋯⋯⋯⋯⋯⋯⋯⋯⋯⋯⋯⋯⋯⋯1154.4.3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突出⋯⋯⋯⋯⋯⋯⋯⋯⋯⋯⋯⋯⋯⋯⋯⋯⋯⋯1174.4.4触发事件向泛政治化发展⋯⋯⋯⋯⋯⋯⋯⋯⋯⋯⋯⋯⋯⋯⋯⋯⋯1184.4.5意见领袖成为鼓动者⋯⋯⋯⋯⋯⋯⋯⋯⋯⋯⋯⋯⋯⋯⋯⋯⋯⋯⋯l204.4.6控制力量强化干预⋯⋯⋯⋯⋯⋯⋯⋯⋯⋯⋯⋯⋯⋯⋯⋯⋯⋯⋯⋯1214.5各影响因素在舆情反复期的交织作用分析⋯⋯⋯⋯⋯⋯⋯⋯⋯⋯⋯⋯⋯122.4.5.1网络媒介环境刺激新一轮舆情⋯⋯⋯⋯⋯⋯⋯⋯⋯⋯⋯⋯⋯⋯⋯⋯1224.5.2社会结构压力促成普遍情绪⋯⋯⋯⋯⋯⋯⋯⋯⋯⋯⋯⋯⋯⋯⋯⋯⋯123 4.5.3网民群体交流再度频繁⋯⋯⋯⋯⋯⋯⋯⋯⋯⋯⋯⋯⋯⋯⋯⋯⋯⋯⋯1244.5.4触发事件出现新的议题⋯⋯⋯⋯⋯⋯⋯⋯⋯⋯⋯⋯⋯⋯⋯⋯⋯⋯⋯1254.5.5意见领袖成为新的发起者⋯⋯⋯⋯⋯⋯⋯⋯⋯⋯⋯⋯⋯⋯⋯⋯⋯⋯1254.5.6控制力量再次应对引导⋯⋯⋯⋯⋯⋯⋯⋯⋯⋯⋯⋯⋯⋯⋯⋯⋯⋯⋯1264.6各影响因素在舆情消解期的交织作用分析⋯⋯⋯⋯⋯⋯⋯⋯⋯⋯⋯⋯⋯1274.6.1网络媒介安抚舆情⋯⋯⋯⋯⋯⋯⋯⋯⋯⋯⋯⋯⋯⋯⋯⋯⋯⋯⋯⋯⋯1274.6.2社会结构压力引申不满⋯⋯⋯⋯⋯⋯⋯⋯⋯⋯⋯⋯⋯⋯⋯⋯⋯⋯⋯1274.6.3网民心理回复平衡⋯⋯⋯⋯⋯⋯⋯⋯⋯⋯⋯⋯⋯⋯⋯⋯⋯⋯⋯⋯⋯1284.6.4触发事件衍生发散⋯⋯⋯⋯⋯⋯⋯⋯⋯⋯⋯⋯⋯⋯⋯⋯⋯⋯⋯⋯⋯1294.6.5意见领袖成为旁观者⋯⋯⋯⋯⋯⋯⋯⋯⋯⋯⋯⋯⋯⋯⋯⋯⋯⋯⋯⋯1304.6.6控制力量解决或(阶段性)解决问题⋯⋯⋯⋯⋯⋯⋯⋯⋯⋯⋯⋯⋯1304.7/J\结⋯⋯⋯⋯⋯⋯⋯⋯⋯⋯⋯⋯⋯⋯⋯⋯⋯⋯⋯⋯⋯⋯⋯⋯⋯⋯⋯⋯⋯1304.7.1小结一: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段的交织作用机制⋯⋯⋯⋯⋯⋯⋯⋯1304.7.2小结二:各影响因素自身的发展演变及作用机制⋯⋯⋯⋯⋯⋯⋯⋯134第5章结论及启示⋯⋯⋯⋯⋯⋯⋯⋯⋯⋯⋯⋯⋯⋯⋯⋯⋯⋯1375.1结论⋯⋯·⋯⋯⋯⋯⋯⋯⋯⋯⋯⋯⋯⋯⋯⋯⋯⋯⋯⋯⋯⋯⋯⋯⋯⋯⋯”1375.1.1各影响因素的基本特征及作用方式总结⋯⋯⋯⋯⋯⋯⋯⋯⋯⋯⋯⋯1385.1.2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演进机制模型图⋯⋯⋯⋯⋯⋯⋯⋯⋯⋯⋯⋯⋯1395.1.3价值累加到融合叠加:网络环境下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理论修正⋯1395.2思考:对几个争议性问题的辩证分析⋯⋯⋯⋯⋯⋯⋯⋯⋯⋯⋯⋯⋯⋯1435.2.1客观性与不确定性:网络舆情的宣泄与刺激功能⋯⋯⋯⋯⋯⋯⋯1435.2.2共识与共存: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的存在方式⋯⋯⋯⋯⋯⋯⋯⋯⋯1445.2.3理性与情感: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的作用主线⋯⋯⋯⋯⋯⋯⋯⋯⋯1465.3启示:网络舆情的良治之道⋯⋯⋯⋯⋯⋯⋯⋯⋯⋯⋯⋯⋯⋯⋯⋯⋯⋯1475.3.1总体思路:积极发展下的区隔对待⋯⋯⋯⋯⋯⋯⋯⋯⋯⋯⋯⋯1475.3.2机制措施:全程关照下的疏导结合⋯⋯⋯⋯⋯⋯⋯⋯⋯⋯⋯⋯1495.3.3策略技巧:理性思考下的情感沟通⋯⋯⋯⋯⋯⋯⋯⋯⋯⋯⋯⋯⋯152结{吾⋯⋯⋯⋯⋯⋯⋯⋯⋯⋯⋯⋯⋯⋯⋯⋯⋯⋯⋯⋯⋯⋯⋯⋯⋯⋯⋯⋯155参考文献⋯⋯⋯⋯⋯⋯⋯⋯⋯⋯⋯⋯⋯⋯⋯⋯⋯⋯⋯⋯⋯⋯⋯⋯⋯⋯⋯⋯156作者简历⋯⋯⋯⋯⋯⋯⋯⋯⋯⋯⋯⋯⋯⋯⋯⋯⋯⋯⋯⋯⋯⋯⋯⋯⋯⋯⋯⋯⋯⋯168vl¨ 插图和附表清单图1—1:网络舆情的研究框架⋯⋯⋯⋯⋯⋯⋯⋯⋯⋯⋯⋯⋯⋯⋯⋯⋯⋯⋯⋯7图2-1:舆情、舆论、民意、情绪、情感的关系⋯⋯⋯⋯⋯⋯⋯⋯⋯⋯⋯⋯25图2-2:网络舆情的分类⋯⋯⋯⋯⋯⋯⋯⋯⋯⋯⋯⋯⋯⋯⋯⋯⋯⋯⋯⋯⋯⋯28图2-3:消解型与螺旋型网络舆情变化形态⋯⋯⋯⋯⋯⋯⋯⋯⋯⋯⋯⋯⋯⋯29图2-4:网络舆情行为与网络集群行为的关系图⋯⋯⋯⋯⋯⋯⋯⋯⋯⋯⋯⋯⋯33图2-5:加值理论图示⋯⋯⋯⋯⋯⋯⋯⋯⋯⋯⋯⋯⋯⋯⋯⋯⋯⋯⋯⋯⋯⋯⋯⋯34图2-6:郭美美事件用户和媒体关注度⋯⋯⋯⋯⋯⋯⋯⋯⋯⋯⋯⋯⋯⋯⋯⋯⋯37图2-7:郭美美事件网民态度分布⋯⋯⋯⋯⋯⋯⋯⋯⋯⋯⋯⋯⋯⋯⋯⋯⋯⋯⋯38图2-8:郭美美事件参与网民的地区分布和人群属性⋯⋯⋯⋯⋯⋯⋯⋯⋯⋯⋯39图2-9:红十字会玉树地震收到捐款支出图示⋯⋯⋯⋯⋯⋯⋯⋯⋯⋯⋯⋯⋯⋯42图3-1:重庆市社会各阶层状况调查分析⋯⋯⋯⋯⋯⋯⋯⋯⋯⋯⋯⋯⋯⋯⋯⋯54图3-2:认知模式图⋯⋯⋯⋯⋯⋯⋯⋯⋯⋯⋯⋯⋯⋯⋯⋯⋯⋯⋯⋯⋯⋯⋯⋯⋯64图3-3: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结构性风险和挑战:一个预测性的总结图⋯⋯⋯74图3-4:2012年上半年网络舆情涉及领域⋯⋯⋯⋯⋯⋯⋯⋯⋯⋯⋯⋯⋯⋯⋯⋯75图3-5:网络博客模式图⋯⋯⋯⋯⋯⋯⋯⋯⋯⋯⋯⋯⋯⋯⋯⋯⋯⋯⋯⋯⋯⋯⋯93图4-I:天涯论坛原始爆料帖文《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内领导孩子飙车撞人:“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99图4-2.“猜猜陕西‘微笑局长’有几块表?"在线调查⋯⋯⋯⋯⋯⋯⋯⋯⋯⋯⋯112图4-3:“我爸是李刚"事件、“微笑局长/表哥"事件的用户和媒体关注度⋯⋯⋯115图4-4:“对微笑局长名表事件你有何看法?"在线调查⋯⋯⋯⋯⋯⋯⋯⋯⋯⋯117图4-5:“我爸是李刚"事件网友观点与倾向性分布图⋯⋯⋯⋯⋯⋯⋯⋯⋯⋯119图4-6:“‘表哥’杨达才被撤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线调查⋯⋯⋯⋯⋯⋯⋯123图4-7:“我爸是李刚"和“表哥’’事件舆情消解期中网民的关注度与媒体关注度比较⋯⋯⋯⋯⋯⋯⋯⋯⋯⋯⋯⋯⋯⋯⋯⋯··⋯⋯⋯⋯⋯⋯⋯⋯⋯⋯⋯⋯⋯⋯·127I× 图5—1:图5—2:图5-3:图5-4:图5-5:表1—1:表1-2:表1-3:表1-4:各影响因素的基本特征及作用方式总结⋯⋯⋯⋯⋯⋯⋯⋯⋯⋯⋯⋯⋯137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演进机制的模型图⋯⋯⋯⋯⋯⋯⋯⋯⋯⋯⋯⋯138影响因素从依次累加到融合叠加的转变⋯⋯⋯⋯⋯⋯⋯⋯⋯⋯⋯⋯139各影响因素作用比较图⋯⋯⋯⋯⋯⋯⋯⋯⋯⋯⋯⋯⋯⋯⋯⋯⋯⋯⋯⋯141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架构⋯⋯⋯⋯⋯⋯⋯⋯⋯⋯⋯⋯⋯⋯⋯⋯⋯⋯149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的学科和数量统计表⋯⋯⋯⋯⋯⋯⋯⋯⋯⋯⋯⋯⋯⋯6研究网络舆情的专著⋯⋯⋯⋯⋯⋯⋯⋯⋯⋯⋯⋯⋯⋯⋯⋯⋯⋯⋯⋯⋯⋯7网络舆情重要著者发文章排序表⋯⋯⋯⋯⋯⋯⋯⋯⋯⋯⋯⋯⋯⋯⋯⋯⋯7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研究文献题名统计⋯⋯⋯⋯⋯⋯⋯⋯⋯⋯⋯⋯⋯⋯⋯11表2-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阶段的划分方式⋯⋯⋯⋯⋯⋯⋯⋯⋯⋯⋯⋯⋯13表2—2:社会运动不同理论取向所对应的分析层次和主要议题⋯⋯⋯⋯⋯⋯⋯30表3-1:2011—2012年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49表3—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55表3—3:各影响因素的特征变化及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总结⋯⋯⋯⋯⋯⋯⋯⋯⋯94表4—1:“我爸是李刚"、“微笑局长/表哥"案例的基本要素⋯⋯⋯⋯⋯⋯⋯⋯⋯⋯97表4—2:手表专用的删帖价位⋯⋯⋯⋯⋯⋯⋯⋯⋯⋯⋯⋯⋯⋯⋯⋯⋯⋯⋯⋯⋯⋯122X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第l章绪论1.1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1.1.1研究背景:网络社会的到来毫无疑问,世界正因互联网技术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活动能力决定了他们所能进入的空间,而技术则是影响人类活动能力诸多要素中的关键环节。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网络更是日益渗透到我们的思想和社会空间。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言:“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1全新的网络社会已然生成。在网络社会生成变革进程中,传播和媒介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媒介技术的进化与革新看,每一次重大的社会、经济或技术的变化都会带来新闻传播业的相应变革,而每一次新传播媒介的出现,都会形成不同的媒介特点与特色,对社会与人类思维产生不同的影响。19世纪30、40年代电报的发明,19世纪80年代报纸价格的大幅下降、大众报纸的出现,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的发明所引发的广播谈话节目兴盛,20世纪50年代电视的发明,有线电视、网络及无线技术,都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2在上述由媒介嬗变形态引发的巨变中,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最为猛烈。作为2l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络的横空出世以及日以千里的发展速度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类信息交流和获取方式。综观网络社会与传播的发展史,从1990年代哲学家马克·波斯特提出的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为特征的“第二媒介时代”;到卡斯特构建的“网路社会建立于信息和传播技术与社会整体之间的互动”;3再到200G年美国时代杂志选择网民“YOU"作为年度封面人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社会革命首先是一场媒介技术革命,而网络正是这场媒介技术革命的主导者。此外,和其他媒介从出现到普及动辄花费数1【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11版社.2003年版第569页2f}j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中国传媒人学⋯版社,2008年版第3页’曼成·卡斯特、陈韬文等:《“学术对谈”l中国、传播网路与社会:对话曼威·卡斯特(Manuelcastells)},‘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年第l期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十年时间相比,互联网展现了有史以来最快速的沟通媒介穿透率:在美国,收音机广播花了30年才涵盖6000万人;电视在15年内达到了这种传散水准;全球信息网发展之后,互联网只花了3年就达到了。1在互联网高速发展驱动下,“世界正被抹平",信患发布与获取的成本大大降低,信患交换与流动的频率大大加快,新的全球化信息处理环境和传播格局得以形成。1.1.2研究缘起:网络意见表达的兴起网络社会之于媒介的核心变革之一在于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能力的迅速崛起。网络信息的传播媒介是一种既超越电子媒体广度,又超越印刷媒体深度的媒介载体,其具有的高度互动性、私人性,也使人类所拥有的传播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基于互联网Web2.0技术裂变而产生的博客(Blog)、播客(Podcosting)、标签(TAG)、微博(Twitter)、即时通讯(IM)、社会网络服务(SNS)、聚合内容(RSS)、维基(Wiki)等一系列新技术、新业务和传播形式、形态,更是以超强的社会交互性和受众参与性,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世界进入“自媒体”(Ithemedia)时代,2每一位公民都成为了独立的新闻社、电视台和报刊杂志社,他们借助上述网络新媒体,自由、自主、自我地记录、表达生活与际遇、观点与主张,践行着原来由专业记者担当的社会嘹望者的职责,也从根本上改写了意见表达和聚合的方式及形态。中国的网络舞台从来不乏公众的身影和声音,自中国互联网于1995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专业传媒机构和网民的信息发布、意见表达行为就一直与之如影随形。中国网络意见表达开始于1998年5月印尼排华事件后全世界华人的网上抗议活动。当时,面对印尼政局动荡和华人惨遭欺凌的情况,许多人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络版论坛发送了对此事见看法的邮件,再由编辑筛选后登出以示抗议。而真正意义上的由网民自主在网络上表达民意的标志性事件则是1999年人民日报网络版(人民网前身)设立的抗议北约暴行的BBS(人民网强国社区前身)。1【美l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l·23页2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2003年7月出版的由谢凼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认为:“WeMedia(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伞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传播途径”,参见吴佳熹:‘浅析自媒体时代媒介消费的人本主义特征),‘大江周刊:论坛’。2011年第12期。基于此,本文认为:。自媒体是供非专业传播机构用户生成内容的传播载体”,与此意义相近的概念还有草根媒介(grassrootsmedia),全民媒介(people’smedia),参与式媒介(participatorymedia)等等.2 浙江大学博二}: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阏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激起了民众在此论坛上的强烈言论抗议,此BBS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互联网舆论载体。此后,中国网民开始以一种自发的方式在网上发表观点,推动各类事件的发展,甚至干预事件的进程结果。2003年,由于哈尔滨宝马撞人、广州孙志刚等事件的先后发生,网民关注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发声的热度空前提升,因此2003也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媒体的元年。此后,越来越多新兴互联网载体得以广泛运用,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期。时至今日,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患、表达意见与曝光问题已成为人们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访不如上网"也已成为中国一种广为人知的现象。从奥运火炬传递到汶川抗震,从艳照门到动车事故,从国五条到禽流感,对于近几年发生在中国的每件大事、出台的每项政策,网络意见都能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响应,形成声势。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在2009年77起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其中23件率先在互联网曝光,约占总数30%,近两年来,网民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更是变得非常普遍,2011年热点事件“7.23动车事故”的贴文数达到了近千万条,2012年这个数据再次被刷新,有超过了1亿条的贴文对“钓鱼岛与反日游行"一事进行了讨论。1以伦敦奥运会为例,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有85亿台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观看比赛,一些现场观众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向网友进行赛事直播。英国电信公司估计,来自奥运场馆的网络数据流量将达到每秒60G。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摔倒,新浪微博的峰值发送量,达到了每秒19183条,而比赛开始后l小时内,用户发布的与刘翔有关的消息达到410万条。"2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互联网已然取代传统媒体,成为意见观点表达最主要、最活跃的渠道。1.1.3研究价值:网络舆情研究的意义当下,网民快速传递信息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国内网络舆论、舆情的啸聚沸腾。尽管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1%,3远低于美英日韩(均在70%以上),但中国网络舆论、舆情的强度和力度却比其他国家更为给力。作1参见人民网舆情jI:i测室发布的(2011年、2012年中困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选取数据的网站包括天涯社区、凯迪社区、强陶社区、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人民嘲:—http://vuqing.peoole.com—.cn/GB/16698341.htmlhttp://www.peopleyuqin8.com/topnews/topcontent/2012-12·21/6046.htmI2店玮婕,《指尖.I:的奥运会》,《文汇报》,2012.08.11,http://whb.news365.corn.cn/tp/201208/t20120811_615666.htmI3参见CNNIC(中国且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为社会民众通过网络所表达的,对社会问题、现象的情绪、态度、意见的集中体现,网络舆情以其自发的方式,直接地或间接地、明显地或隐蔽地影响着现实社会各个层面。这种影响对我国当下的现实国情来说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互联网提高了公民参与的能力与机会、促进了平等交流,经由互联网表达的网络舆情中蕴含了大量直接、快速反映社会问题的诉求或建议。作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网络舆情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以及具体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很多社会重大事件都是在互联网的曝光及推动后,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得以解决;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网民们还不够成熟,对发布的言论缺乏一种理智的思考,或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散布一些虚假、黄色、低俗、暴力言论等原因,网络舆情泥沙俱下、真假难辨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其中一些失实、片面、错误的舆情也可能会对决策产生压力,甚至出现干预司法的后果。加之中国已进入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而网络舆情的生成与发展往往与现实群体事件形成呼应,特别是网络所具有的快速传播、开放性等特点,会使某些问题瞬间引爆,迅速扩散,并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给社会带来了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方面的深化研究,即可以及时了解民众思想动态,为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参考,又可以更好地缓解社会冲突,化解社会危机,保持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舆情工作,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作为一种制度性的设计和安排,标志着党对舆情研究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专门做客人民网强国社区,和网民进行沟通。在这次考察中,锦涛同志专门强调“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这个论述为各级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加强对互联网的研究和舆情的应对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舆情涉事部门的应对效果并不太理想,关于应对不当造成工作被动的例子数不胜数。有的不把网络言论当回事,认为那不过是个别人的自说白话、胡言乱语,采取鸵鸟政策,结果被网上舆论牵着走,造成工作上的被动;有的对网上出现的“负面"言论一律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删除封堵,甚至打击报复“跨省追捕”,严重影响和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有的不时曝出“你替谁说话’’‘‘你是不是党员"“跳楼就去跳五楼"“没时间跟你闲扯”等“雷人雷语”,结果成为网络笑柄,也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有的对司法个案、群体性事件的网上舆论应对失当,结果导致事件升级、影响扩大。1如此种种盲目应对、教训深刻的现实情况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从多方面、多视角辩证地看待网络舆情,从网络传播、社会发展规律上把握网络舆情,并建立适当的舆情引导机制,为社会的管理部门和决策者利用网络表情达意、疏通社情民意提供借鉴,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社会效应。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会对公众舆论(包括舆情)形成不可小觑的影响和冲击。从传播研究的角度看,网络舆情具有多元、分散、迅速等诸多新特征,讨论新媒介环境下的舆情现象有助于丰富新闻学、传播学、舆论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尽管作为一个新兴学术研究领域,近年来也有不少关于网络舆情的专业研究机构和大量学术文献的涌现,然而由于这一领域的多学科交叉性特点和面临的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其中有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研究成果却不多见,经得起时间考验更是少之又少。2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在体系上还有许多基本问题未达成共识,尚未形成系统性和规范性;在内容上过于注重实践实战,往往以偏概全、浮于表面;在主题上忽略舆情研究的本体,缺乏深度剖析,影响网络舆情的各种因素及作用的研究也处于亟需完善的阶段,这也是本研究将视角放在全面系统探究网络舆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内在规律和作用机制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1.2网络舆情的研究文献概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网络舆情也成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学术研究领域之一。同时,由于网络舆情本身具有的新兴技术性和社会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性,其研究成果也广泛分布在传播学、管理学、教育学、情报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1胡军:‘东莞市委书记为何强调要为媒体”撑腰打气”?》,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09拍4103/16197931.html,2011年11月2关于对理论研究小足的论述详见本文;1.3.3以往研究不足及创新之处S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2.1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文献概述近年来,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十分活跃,成果颇丰。笔者以“网络舆情”为关键词的自动精确检索方法(搜索时间为2013年3月),利用CNKI中国知网“所有文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主要数据库,显示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整体数量分布,同时利用CNKI数据库提供的“文献分类导航"功能,对目标文献逐一进行分类统计,显示最近几年目标文献所属的数量和前四位学科排名分布如下(如表1—1)。表1-1: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的学科和数量统计表文献类别1995-2012(篇数)学科分布1995-2012(篇数)年代分布(篇数)所有文献11.62l新闻与传媒44112009年978期刊7310行政及管理16462010年2241硕博论文1705中国共产党12272011年3349会议179高等教育10132012年404l我国关于舆论、舆情的思想与建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对舆论的理论研究开始于2003年。,这主要得益于《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与《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两篇文章对“网络舆论”这一专业学术概念的廓清,以此为标志,网络舆论研究正式开始。1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则始于2005年,2003年前研究数量为个位数,随着群体突发事件的频发,从2007年开始迅猛上升,相关申请课题也较为集中。国家社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现获批的有清华大学疏学明的“新形势下舆论引导新格局、新机制研究"和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的“面向公共安全的网络舆情预警方法研究"。2如图所示,2009年,随着网络在社会重大事件中作用的凸显,网络舆情文献的研究数量达到近千篇,此后每年开始递增,同时所在学科的文献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文献量占有很大比例(超文献总量的1/3),并且增幅较快。最近出版和公开的著作和近1郭志蓉:‘我国网络舆论研究的发展与现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2许鑫等:‘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年来在网络舆情新兴研究领域形成的一批较有影n向力而且研究有持续力的重要著者如下(参见表1-2和1-3):表1-2研究网络舆情的专著作者著作出版社时间孟建等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语有效沟通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研究:党生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从“微内容”到舆论风暴燕道成群体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研究新华出版社2013广东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公正与网络舆情法律出版社2013项平公共网络舆情事件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张春华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新华出版社2012100例经典系列:刘上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中外应对网络舆情100例人民网舆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新华出版社2011情监测室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王国华等解码网络舆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ll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的稳定新华出版社201l表1-3网络舆情重要著者发文章排序表1排序姓名单位发文量l喻国民中国人民大学142刘毅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123闵大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ll4杜骏飞南京大学105刘云北京交通大学106司光亚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107张瑜清华大学108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9丁柏铨南京大学810彭兰中国人民大学82008年,许鑫等提出了网络舆情的研究框架(如图1-2),1将网络舆情研1参见土国华等:‘解码网络舆情》,华中科技大学fJ{版社.2011年版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究的内容分为基础理论、支撑技术和运用。尽管当前关于网络舆情研究的各类各项文献在数量上已经突飞猛进,但其概括出的基本内核对我们仍有启发意义。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舆论理论研究、引导研究、监督研究以及技术研究四各方面。2l罔绻多瀚船t∽{。:t露i;煳鄹凳⋯·)FI"--‘IP瞬嘲湖莉蹬黯乏术‘≥}算帆科镐德习酮啦术⋯“摹础理论:簇奉概客、汇集分析帆制、引导控铹机翻l新闻传播学耋!朗掣势信息掌I社会擘ll赣疗钊l公_l冬管理l⋯。r———————_'___———-___—T-—_—’‘’f-—_-_‘-'r-__—___。’⋯··图卜1:网络舆情的研究框架在综合上述研究框架,并对引用较高的相关文献及专著进行粗略梳理基础上,本文将研究文献按照网络舆情的特征与形成、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分析、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等三大内容进行研究。一是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形成。关于网络舆情的特点,国内较早从事网络舆情研究的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专家刘毅认为,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交互性与即时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丰富性与多元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等特点。3其他还有很多相关方面的定义,但不管分析的角度、层次如何,大多数观点赞成网络舆情在内容上具有复杂性、突变性、对抗性等特点,在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互动性特点,在指向上则表现出主观性、渲染性、负面化等特点。程慧总结了网络舆情形成机制的整体框架,指出首先要有一个议题的发生,再经由论坛管理员筛选置顶或网络推手策划后引发争论,随着舆情的主体进一步扩大社会决策层或管理者出面干预,舆论或平息或新一轮开始。4姜胜洪认为,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往往源于某些事件或问题的发生,也就是以某些具体的对象为依托,热点形成后,由于网民的情绪、意见等不断高涨,使热点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进而吸引更多的网民关注网上热点,随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呈1许鑫等:‘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2郭志蓉:‘我国网络舆论研究的发展与现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4.80页4程慧:‘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夭1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现出波浪式发展的轨迹,热点持续一个时期后,逢新的事件涌现并产生新的刺激,原来的热点舆情便慢慢冷却,最终沉寂下来。1二是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分析。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分析指在对网络舆情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基础上的监测和预警行为。目前国内有不少从事此项工作的专业机构,包括商业服务机构,如北京拓尔思(TRS)信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大方正智思软件、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邦富软件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如天津市社科院舆情研究所、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等,传媒机构,如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新华网“舆情在线”、正义网舆情工作室等。这些研究机构主要通过对网络舆情进行数据抓取、监看、研判,生成统计报表,并定期定时发布研究报告,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每年发布《XX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等,对舆情发生、发展、演变的总体态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此外,这些机构还通过开发一些专业的信息搜索平台,如方正智思考、GOONIE国际等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以辨别新闻出处、评论数、发帖量等参数和关键字布控等技术手段识别热门、敏感话题。除上述主要基于新闻传播学视角展开的研究,另一块重点关注领域是借助情报学、数字信息、通信学、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系统方面的研究,其焦点是关于工作机制和指标体系的制定,如《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平台基础上的公安舆情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舆情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等等。总之,不管上述研究目的是在于内容分析还是建立工作机制指标,大多数研究认为,舆情监测预警的有机构成应包括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研判、信息反馈、信息决策系统;网络舆情关键技术应包括各种信息采集技术、特征抽取、数据挖掘、文本分析、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自动摘要、智能检索等;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的应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以目标网站和过滤关键词对网上舆情进行全面监看,并由此制定相应的危机预警方案。2、以关键字设定监看范围,密切关注热点事件的舆情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3、与涉网管理部门、网站及舆情危机涉及的相关主体、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三是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危机化解是当下网络舆情1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理论月刊》,2008年第4期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研究领域中较受关注的话题,相关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目前主要从领导重视、提高思想认识,建立有效的、双向、共享的信息沟通、发布机制,完善涉网管理部门和涉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强化监测、研判、预警等舆情技术手段功能,制定舆情危机事件应对流程及预案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仅按照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媒介角度,选择几篇较为概括直观的研究成果简单介绍。如李彪从传播空间、时间结构角度出发,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应对的基本策略为:建立及时准确的舆情预警机制,尤其是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强化主动出击意识,避免鸵鸟思维;“第一时间’’一定要抓住;“顾左右而言他”,适当设置议程,转移焦点;真诚地对话;重视网络媒体的应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釜底抽薪,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1刘星等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指出网络媒体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和情绪宣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应采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配合、培养网络媒体的意见领袖、发挥网络媒体议程设置作用等方式心理疏导、安抚情绪、缓和矛盾。2游昌乔站在传播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危机公关5S原则:包括承担责任shoulderthematter、真诚沟通sincerity、速度第一speed、系统运行system、权威证实standard。31.2.2国内关于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献概述由于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详见本文2.1-2),与两者相关的研究文献在研究的主题与内容及方法和思路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甚至相同性,因此以“网络舆情/网络舆论+因素、要素、原因、动因、根源’’作为关键字(搜索时间为2012年底),在CNKI上搜索,结果显示如下(如表1-2)。表1-2: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研究文献题名统计NO.篇名作者刊名年/期1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形成因素分析丁菊玲等情报杂志201I/021李彪:‘舆情:山雨欲来一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页2刘娜:‘论网媒对公共情绪的化解>,‘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期3刘行芳:‘社会情绪的列络扩散及其应对’‘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2期上半月1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突发性群体事件演化过程中的南昌大学学报2文卫勇等2012/02网络舆情因素分析(人文社科版)青岛大学学报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分析田艳玲等201I/01(自然科学版)4文化因素对网络舆情的影响任洪涛新闻世界2010/075网络舆情危机形成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姚胜楠科技传播2012/106网络舆情危机影响因素研究王玉洁知识经济2012/09影响网络舆情信息质量的语言文字7刘永等创新科技2012/03应用因素分析8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王晓磊辽宁大学201l硕士9从网民心理因素看网络非理性舆论的调控刘冰新闻知识2006/11南京邮电大学10网络舆论生成危机的诱发因素朱恒民等201I/02学报(社科版)科学技术ll基于cA的网络舆论传播因素的研究李兰瑛2008/22与工程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选择文史博览12范桂香2010/07(理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因素河北经贸大学13耿彦君等2010/04及引导策略学报(综合版)14浅析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因素李勇等新闻世幂2012/01网络舆论暴力的社会学因素与后果分析一15张宁新闻知识2010/08一兼议对林嘉祥事件的理性思考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因素16陶晓华等南方论刊2009/09和引导策略17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因素与对策聂亮新闻爱好者2012/0618网络舆论传播的行为与动因余秀才华中科技大学2010博士19网络舆论中的网民心理与网络舆论引导邓亭尚云南大学20lI硕士20网络事件的心理学分析李喜华华中科技大学2009硕士2l社区网络舆论扩散与汇聚动因分析张大勇等当代传播2012/01网络“恶搞”汉译英现象的类型英语广场22徐小佳等20li/z6及其动因分析(学术研究)1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南京邮电大学23余秀才2010/04以唐骏“学历门”事件为例学报(社科)24网络民意形成的心理动因分析肖剑理论观察201I/03根据上述相关文献的研究视角,将其内容按照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综合和其它五个部分进行阐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舆情的研究本身就具有学科交叉性,此分类只是为了论述的相对方便,同时对其中相似文献只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不再赘述。一是传播学视角。多数研究从传播主体、传播过程出发,通过剖析个案事件的发展过程,讨论分析影响网络舆情产生演进的各种因素及形成机制。陶晓华认为,在影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因素上,舆论的“议程设置”效应、“沉默的螺旋”现象、信息放大机制、“刻板印象"、“二级传播’’效果等值得关注。1张大勇等指出,舆论能够在社区网络中急剧扩散的两个原因为:“1、绝大部分在线社区网络都具有较小平均距离和较大聚类系数,呈现小世界网络特征,相比较其他性质的网络,在线社区网络中舆论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2、多数在线社区网络不仅具有小世界效应,同上也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具有较大的聚类系数,同时拥有部分平均度较大的节点,新加入的用户往往更倾向于与那些具有较高连接度的“大’’节点相连接,即在线社区网络会出现“马太效应’’。2张宁认为,网络暴力言论场的成因是网络和传统媒体正越来越深地纠结到一起,互为依存,具体包括“盲目追求新闻放大效应”、“网民依赖网络宣泄愤怒”、“常规表达缺乏有效途径"等。3聂亮则认为,“网络媒介的特性与言语上的暴力性”、“社会信任危机与偏激意见的表达"、“网络环境中的群体感染与网民的群体模仿’’、“主流媒体的失职与谣言的扩散"、“意见领袖的误导与网民的盲目跟风”、“议程设置的任意性与网站的炒作”是舆论暴力的成因。4范桂香指出,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的制约因素包括政府机构内部的因素和“把关人”作用日益削弱、“沉默的1陶晓华、高健:‘政工园地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引导策略>,‘南方论刊',2009年第s期2张大勇、景东:‘社区网络舆论扩散与汇聚动因分析),‘当代传播》,2012年第1期3张宁:‘网络舆论暴力的社会学因素与后果分析——兼议对林嘉祥事件的理性思考>,‘新闻知识',2010年第8期4聂亮:‘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因素与对策’,‘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6期1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螺旋’’理论受到挑战、网民的构成使网上舆论不易引导等网络舆论自身的因素。二是社会学视角。此类研究主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身份等角度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审视。高红玲认为足够生动、激发强大情感、适合一种设置好的文化期待或信息期待视野、看上去合理、不能被权威部门立即强有力驳倒的非正式性信息能够诱发舆论的产生。2耿彦君等从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出发,指出其影响因素包含大学生自身因素,如少数活跃者的意见和观点使舆论主题一致性、倾向性和持续性,校园网管理问题,如相关职责不清、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引导工作不到位,校园网络自身特点,如开放性、隐匿性和交互性等。3李勇认为,网络的匿名性和网民身份的模糊性使意见表达情绪化,网络“无名氏"相信简单而极端的情感导致理性分析的缺失,网络庞大信息洪流为谣言流言提供了生存的空间。4朱恒民认为社会环境的作用巨大,舆情事件是网络舆论乃至危机的起源,它的发生与发展受特定的社会环境影响,网络舆论也会影响着舆情事件的发展和解决过程;除了舆情事件外,网络舆论诱发危机的过程受到网民、网络和政府因素的作用,而社会环境又在影响着网民、网络和政府。5也有研究者从文化角度指出,网络舆情作为以网络为平台进行情绪、态度、意见表达的一种新型舆情表达类型,影响它的文化因素有意识形态因素、多元民族文化和教育三大层面。6三是心理学视角。心理学视角主要从网民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态等角度分析网民在网络社区中的舆情行为。肖剑认为,在网络世界中,人们会经常碰到一些令自己颇为兴奋的事件,与此同时,便会承受着这个信息带来的个人心理场压力,出于自我压力释放的需求,人们便依据自身实际能力的大小和同情度的高低来表达对事件的不同关注度,特别是在网民对经过精心加工处理过的网络议题1范桂香:‘我固网络舆论引导的制约冈素及对策选择》,‘文史博览I理论l》,2010年第7期1高红玲:‘蚓络舆情与社会稳定》,新华⋯版社.2011年版.第7页5耿彦君;秦双锁;管一伟;‘商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河北经贸大学学报l综合版l》,2010年第4期‘李勇、张旭:‘浅析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因素》.‘新闻世界》,2012年第1期’朱恒民;李青;洪小娟:‘嘲络舆论生成危机的诱发凶素》.《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5任洪涛:‘文化因素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新闻世界》,2010年第7期1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时,情绪会随着网络论坛的广泛讨论和博客的反复转载很快被激发起来。1刘冰从网民“使用”媒介“满足”需求角度出发,认为舆论形成与需求和网民接受信患“先入为主”的心理、把网络作为显示“本我"窗口以及“意见领袖”欲增强和传播“轶闻趣事"的趋向等心理因素与有关。2余秀才依托认知心理学基础,认为网络舆论的形成存在一个心理场,社会事件发生后,受事件影响,网民在心理失衡状况下会产生某种心理张力。借助网络媒介、利用言论手段纾解心理张力、恢复心理均衡,既是网络舆论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网民网络媒介使用的重要价值期待。3邓亭尚以网民的心理特质为对象,分析网民的匿名心理、自我角色的认同、选择性心理、宣泄与消遣心理等心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在网络社区中的行为,对网络舆论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并指出这些心理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影n向到网民的从众心理行为。4毕宏音从群体心理学角度,通过对群体压力、群体极化、集体无意识、群体互动等研究,展示了网络舆情形成和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力。5四是综合性视角。综合运用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视角展开研究是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余秀才引入“场域”理论,分别从宏观的社会背景、中观的媒介环境与微观的心理效应等层面,对网络舆论产生、形成与传播的动因进行分析,对网络舆论的行为与动因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6李喜华从众多客观因素出发,认为网络事件的产生是多方作用的结果,有社会的因素,有媒体的责任,还受网民个人行为的影响,这些因素最终都作用于网民身上。7王晓磊通过对网络舆情主体的特征以及成因的描述,究因于网络舆情主体的特征和表现的多层次因素和分析其内在的机理及规律,建构了网络舆情主体作用模型,认为首先舆情发端于公共事件或话题对网络舆情主体产生的直接刺激,在整个舆情或舆论发展变化过程中,政府、媒体和网络舆情主体相互作用影响进而推动公共事1肖剑:‘网络民意形成的心理动因分析》,‘理论观察>,2011年第3期2刘冰:‘从网民心理因素看网络非理性舆论的调控》。‘新闻知识》。2006年第11期3余秀才:‘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以唐骏“学历门”事件为例>,‘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邓亭尚:<网络舆论中的网民心理与网络舆论引导',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5毕宏音:‘网络舆情形成与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分析',‘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5余秀才:‘网络舆论传播的行为与动因)),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7李喜华:‘网络事件的心理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14 浙江大学博上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件或话题的演进变化。1丁菊玲等以网络舆情危机形成内在过程为分析对象,指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形成因素首先是社会事件的发生或者作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共同话题出现在网络上,其次是网民们在网络上发表各种不同意见形成众多的个人意见集合,再者是众多的个人意见经过复杂的交流、激烈的辩论和深入的讨论形成持某种倾向性的多数一方的意见,或是在多种观点碰撞下,网络舆情事件变得越来越尖锐、敏感,从而爆发网络舆情危机。2此外,也有从其他视角展开的研究,如刘永等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影响信患传播质量的主体因素、传媒因素、软件工具因素、管理因素等四种信源因素。3田艳玲等从动力学视角,勾勒出因果回路图,并通过模型的仿真与结果分析中得出,社会危害度主要是由政府公信力、传统媒体引导程度、舆情领袖的影响力影响,而政府公信力主要是由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影响,舆情领袖的影响力又受到意见领袖的活跃度、政府公信力和传统媒体引导程度影响。41.2.3国外相关研究概述舆情及网络舆情概念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英语中没有用来表述“舆情’’和“网络舆情”的专门词汇,一般用“PublicSentiment”或者“Networkpublicsentiment"表述,但是这些词汇代表的涵义和国内与民意、舆论等紧密相关的舆情概念有很大的区别,其主要是从情绪心理学、医学健康学角度展开的研究。因此,本文可资借鉴的国外研究成果主要还是聚焦于“PublicOpinion",事实上,这个英文单词基本囊括了公众意见、舆论、大众舆论、公共舆论、民意、民情、舆情等各类词汇。由于传统文化、政治体制、媒介机制等原因,国外有大量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民意、舆情(近年来也扩展到网络舆情)等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选举或其他社会调查的运用上,且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将电子公告栏(BBS)作为一个重要研究门类,并将研究重点锁定在探讨虚拟社群体网络传播行为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11E晓磊:《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其成冈分析》,辽宁大学硕:仁论文,2011年2丁菊玲:勒中蛏:《I‘jg络舆情危机事件形成闪鬃分析》,《情报杂志》,2011年第2期’刘永、许烨嫡:‘影响网络舆情信息质量的语苦文字应用l大J索分析》,《创新科技》,2012年第3期4ffI艳玲、徐学峰、马晓兰、张建红:<基十系统动力学的I‘jg络舆情影响因索分析》,‘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l期1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如Poolc&Desanctis(1992)的《网络群体决策中的微观结构》,Dubrovsky,Kiesler&sethna的《等同现象:网络群体决策与面对面群体决策中成员的身份影响》等。1这种情况也延续至今,以“Networkpublicopinion”或“Networkpublicsentiment’’为关键字,对外文数据库上的近期文献进行搜索,发现其研究领域包括如下几方面:1、网络民意与政治,如Ampofo,L(Ampofo,Lawrence)《信心、信誉和信任:2010年英国大选在Twitter上的民意调查》、2Wojcieszak,ME(Wojcieszak,MagdalenaE.)的《协商和参与性民主?思想的力量和审议政治参与的过程》;32、网络公众表达与对话,如Zbou,Yushu;Pinkleton,BruceE.的《建模的政治信息源的使用和网上表达对青少年的政治效能感的影响》4,Eveland。WP(Eveland,WilliamP.,Jr.)的《超越思考:从传播学视角研究非正式政治对话的新方向》;53、网络情绪感染与健康传播,如Signorini,A(Signorini。Alessio)的《使用Twitter追踪美国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的疾病活动水平和公众关注》、6Thelwall,M(Thelwall,Mike)的《社会网络传播中的情绪数据挖掘:在MySpace上的性别差异》7等等。总的来看,外文文献涉及了一些对网络信患传播的研究,对本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缺少中国网络公共话题的土壤,其作用有限。由于本文研究的网络舆情与社会运动、集群行为密切相关(原因详见本文第32页),在此对相关领域文献也作一简单介绍。国内近来对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热度较高,从研究的侧重点看,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以研究网络集群行为的政治社会学或文化历史学意义为主的,如《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1刘毅:‘肛哼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2Ampofo。L(Ampofo,Lawrence),TRUST,CONFIDENCE,ANDCREDIBILITYCitizenresponsesonTwittertoopinionpollsduringthe2010UKGeneralElection,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0cIETY,V01.14/6(2011)P.850一871.3Wojcieszak,ME(Wojcieszak,MagdaIenaE.),DeliberativeandParticipatoryDemocracy?IdeologicalStrengthandtheProcessesLeadingfromDeliberationtoPoliticalEngagement,INTERNATIONALJOURNALOFPUBLICOPINl0NRESEARCH,V01.22/2(SUM2010).P.154—180.‘Zhou,Yushu:Pinkleton。BruceE。ModelingtheEffectsofPoliticalInformationSourceUseandOnlineExpressiononYoungAdults’PoliticalEfficacy。-IASSCOMIPJNICATIONANDSOCIETYV01.15/6(2012)。P813—830.5EveIand,肝(Eveland,WilliamP.,Jr.),BeyondDeliberation:NewDirectionsfortheStudyofInformalPoliticalConversationfromaCommunicationPerspective,jouRNALOFCOMMUNICATIONV01.6l/6.P.1082一l106.‘Signorini。A(Signorini,Alessio),111eUseofTwittertoTrackLevelsofDiseaseActivityandPublicConcernintheUSduringtheInfluenzaAHINIPandemic,PLOSONE,V01.6(1IAY2011)。P.5.7Thelwall,M(111elwall,Mike),DataMiningEmotioninSocialNetworkCon蛐unication:GenderDifferencesinMySpace.JOURNALOFTHEAMERICANSOClETYFORINFORlI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V01.61/1(JAN2010),P.190-199.1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索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类型与效用》1、《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2、《群体性事件中的抗争性话语分析》3等,以及以研究集群行为的总体特征及生发机制、演化规律为主的,如《网络集群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研究》4,《网络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一一以2008年网络事件为例》5、《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流程、节点与心理接受机制》i等两大方向。国外对互联网的社会运动在西方国家研究较早也较为成熟,有研究者将网络运动分为两类,一类是网外的社会运动组织如何使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进行动员和抗议;另一类是直接发生在网络空间的抗议行为,如黑客攻击、网络签名。总体来看,西方对于网络运动的研究,基本出发点是把互联网当作新型的动员资源,研究社会运动组织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动员,对发生在网上的抗议活动的研究则比较少见。7与中国网上群情沸腾,讨论问题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不同,西方自媒体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社交方面,这也与中西方国家的国情文化紧密相关。因此,本文借鉴的较多仍是国内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成果为主。1.3本研究框架、方法和创新之处1.3.1研究框架本研究置于互联网环境和传播学命题的宏观、微观视野下,以解释社会集群行为发生条件的加值理论作为贯穿全文的基本理论基础,以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的特征及作用——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的演化特征及作用机制一一有关网络舆情治理的思考启示作为基本研究思路,对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压力、网民心理、触发事件、有效动员、社会控制等六大影响要素进行深入探究,全面揭示网络舆1杜骏飞、魏娟的<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东南大学学报I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师曾志,杨伯淑:‘近年来我图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j意义》,北京论坛会议论文集,2007年’[J语传播组:‘群体性事件中的抗争性话语分析》,中华传播学会年会2012年论文。http://140.119.187.23/conference/abstracts.asp?C_ID=44邓希泉:《蚓络集群行为的主要特征及je发生机制研究》,《辛I: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5李婷汞:《网络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以2008年网络事件为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5曹英:《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流程、节点与心理接受机制》,‘河南社会学科》。2009年第1期7杨国斌:《悲情与戏谑: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见邱林川、陈韬文主编:《新媒体事件研究》,中国人民火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1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情生发过程中的多层次因素及其内在的演化机理和规律。本文共有五章,其中第三、四章是为核心章节。第一章为网络舆情基础研究,重点概述了对网络舆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以及相关研究文献和研究框架方法等。第二章是对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的基本理论研究,通过对舆情、网络舆情等基本概念的历史溯源和文献考察,提出了本研究对网络舆情下的综合定义,同时对舆论、民意、情绪、情感等一些容易与之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对一般性的网络舆情进行了分类,对事件中的网络舆情进行了阶段划分。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了用于解释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有效理论,并从理论视野和现实视野论证了将适当调整后的加值理论作为贯穿全文基本理论框架的可行性。第三章是“共时”角度下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以适当调整后加值理论提出的六大影响因素,即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压力、网民心理、触发事件、有效动员、社会控制作为分析对象,逐一进行理论推演和案例分析,揭示它们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总体特征及其对网络舆情的作用变化机制。第四章为“历时”角度下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将上述影响因素放入具体事件的舆情生成演变过程中,按照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段的交织作用、各影响因素自身的发展演变两种纵横交错的不同研究脉络,对影响因素动态的特征呈现和作用机制作一深入的阐释和分析。第五章为结论,在以上理论、实证,宏观、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模型图,并对加值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认为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化有赖于六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融合叠加作用。此外,本章还对研究中发现的一些争议性、启发性问题,如共存与共识、理性与思考等,以及网络舆情的治理和研究不足等进行了总结性、对策性的思考和概述。1.3.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分析法是本论文使用较多的一种研究方法,拟在对大量已有的网络舆情相关文献和成果资料进行查阅与考证及梳理和辨析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其内在的逻辑。同时,结合本文研究主旨和目的,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和补充完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论见解。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2、既有统计资料分析法。本文将尽可能收集一些官方或准官方统计资料,如CNNIC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艾利艾咨询机构的《中国网络舆情指数(IRI)报告》以及网易网、凤凰网等知名门户网站所作的网络调查等,并通过对其中的调查数据、统计文献等进行二次分析和运用,考察一些具体事件和案例的网络舆情及其影响因素的数量、分布、强度、指向等统计学特征,以更好地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及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实证性。3、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为分析零散、繁多、复杂的网络舆情素材提供了较好途径,是本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Mann和Stewart认为,互联网不仅是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很重要的搜集定性数据的工具。1据此,本文将在具体事件的网络舆情行为下,对网络上的表现内容,包括各种言论、话语、跟贴、转贴、博文、微博、评论等进行收集,并以其内容所含量和变化为分析重点,对这些具体的舆情材料进行归纳、提取、简化和抽象。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分类和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揭示描述各影响因素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4、文本分析法。马克哈姆认为“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构成社会空间的人类文本,提供了表达自我和建构社会现实的路径"。2因此,本研究将以具体舆情案例中的论坛贴文和长微博叙述文本为例,通过文本中字词句以及符号的诠释,对这些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作出评述性说明,推断出其中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存在于叙述结构和对话交流中的深层次倾向、意义,从而揭示网络舆情生成演变背后的内在动力机制和规律。5、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贯穿了本文研究的始终,在以传播学理论统领、阐述本文内容的过程中,对本文借鉴的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理论进行交叉比较分析;在以案例分析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舆情演化以及各个因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进行比较和对照,同时还对各影响因素自身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本论文还通过在对网络舆情行为与现实舆情行为、网络媒介环境与传统媒介环境等等多重视角的对比,为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的独特呈现方式提供参照体系。1Mann,C.&Stewart,F-InternetCommunicationandQualitativeResearch:AHandbookforResearchingOnline.SagePublicationsInc,20002Markham,A.N.LifeOnline:researchRealExperienceinVirtualSpace,RowmanAltamira,199819 浙江人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6、个案研究法。本论文研究的总命题网络舆情既是一般性问题也是一系列个案的汇总,网络舆情及其影响因素演变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也是基于对各种个案相关因素的抽象和归纳。因此,为提高本研究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使本文的一般性和抽象性分析具有可靠真实的现实基础,本文选择了“我爸是李刚’’(2010)、“郭美美炫富"(2011)、“表哥杨达才"(2012)1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重大舆情事件作为典型研究案例。同时以其他案例为补充,在这些具体样本材料和丰富鲜活事实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描述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消解过程,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概况有关网络舆情的内在规律。1.3.3以往研究不足和本文创新之处首先是研究理论框架的创新。本研究对加值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论证和修正,并绘制了各因素相互关系模型图和作用比较模型图。各因素相互关系模型图指出,在中国社会变迁和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舆情行为的形成和演化并不一定有赖于该理论描述的六个“必要且充分的条件”的必须依次出现,而是处于一种各条件或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融合叠加”作用机制。作用比较模型图指出,在6大影响因素中,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压力以及网民心理这三条要素是最基础的条件,其引发的舆情处于隐形状态;触发性事件则是刺激舆情显现并引发社会关注的关键因素;动员和控制力量对网络舆情的演变起着助推或压制的辅助作用。其次是研究观念新。与传统大众媒介形式相比,互联网传播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其交互性和参与性,这一特点直接促成了网络舆情的兴起,也对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产生了影响。因此,本研究不仅将网民利用自媒体参与内容生产,并相互交流这一特点一以贯之地体现在论文的各个层面,同时也将主要采用一种“交互”的观念来对本文研究主旨,即网络舆情形成演变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状态进行探讨。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非技术决定论者,然而正如麦克卢汉和英尼斯和美国社会学家吉特林先后指出的“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1本文选择此三个事件作为主要的研究案例基于如下原因:l、三起事件是发生在不同时间阶段、不同区域的遍及伞国的著名公共事件。2、三起事件均是本文研究主旨下的典型网络舆情事件。即由网络引发的、主要在网上形成的相对强大的“表达对抗”,并在当时特点的语境下,折射出诸多与舆情研究相关的研究问题。3、三起事件均造成了强大的网络和社会影响。三起事件高度集中社会公众注意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广的范围之内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每年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三起事件均位于年度20件网络热点事件之内。2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t日L,N研究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作用’’1、“所有的运动(或许是所有的政治)面临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便是对大众媒介的依赖”,2网络技术无疑在网民言论及舆情表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技术基于西方文化内核,建立在去中心化、去权威性、个人价值大于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它的参与性、开放性、互动性不仅是网民及网站进行网络舆情行为及现象的基础,也为我们考察这种行为和现象提供了源于物质又高于物质的视角。最后是研究成果新。目前现有的研究多从网络舆情形成原因、形成机制、应对策略等单一层面进行分析,并且由于大多数研究主要是经验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缺乏数据支撑,研究成果表面性、同质化现象突出,有些甚至沦为实践战术类的应用指南。本研究一方面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各影响因素在舆情生成演变各阶段的交织作用;描绘了各影响因素的演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模型图。另一方面,成果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一些争议性问题的思考。网络舆情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不确定性。认为其一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生发过程均具有客观存在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由于偶遇网民的随机交流而呈现不确定。其二网络舆情的存在方式是共识与共存两种形式,尽管网络舆情生发主要基于“刺激一反应"模式,期间有共识存在,但更多表现为一种共存行为。其三理性与情感均对网络舆情产生影响。由于网络环境成为刺激情感、引发共鸣行为的最好场所,不少网民被情感裹挟,把不自愿的、非理性的行为表现成自愿的、理性的行为。对于在网络舆情行为中来说,情感比理性的作用更大,1[美]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华夏m版社,2007年第6页2[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0页2l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第2章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2.1网络舆情的基本界定对概念的准确界定是展开此后所有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相关理论运用的基础。“舆情”、“网络舆情"、“舆论"、“情绪”等是几个关联性很强的概念,究竟什么是“舆情",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权威性定义。这和舆情是一种丰富和复杂的人类精神现象有关,同时也因为舆情是一个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研究领域,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定深度和规模的讨论和研究。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我们认识这几个概念有着很重要的启发意义。2.1.1网络舆情的概念舆情是社会意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人们并不陌生。作为人类感知外界精神的能力,舆情古已有之,其最早可追溯到《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记载于乾宁四年(公元897)唐昭宗一封诏书中:“⋯⋯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舆情一词出现后使用频率较高,在二十四史等正史中出现有几十次。1历史文献也多有记载,如宋朝诗人秦观在《与苏公先生简》中写到:“伏乞为国自重,下慰舆情。"明代刘基在《处州分元帅府同知副都元帅石末公德政碑颂》中也指出:“予既敬公德,又重父老请,於是述舆情而颂之。"2从上述文献可以发现,历史上舆情主要指民众的看法、意见、态度等。目前对舆情的界定也大概如此,只是更为详细全面。其中引用较多的有来自于较早开展舆情研究的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王来华的定义,他认为:“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3随着网络舆情在现实社会生活作用的日益凸显,网络舆情的界定也成为舆情1转引自中宣部舆情信息局编著:‘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l页2转引自傅国春:‘从网络流行语看舆情之嬗变),‘新闻知识>,2012年第2期’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22 浙江大学博十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研究的一个关注点,然而由于网络舆情作为人类心理活动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历经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等多样化、多角度的阐释,其含义几乎已经变得像“文明"、“文化”一样既广泛又模糊,从传播学角度看情况亦是如此,目前各种相关的网络舆情定义多达十几种。尽管对此尚未形成共识,但大多数学者赞同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这一观点,认为作为社会舆情的一部分,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国内第一本网络舆情专著的作者刘毅认为,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较新的网络舆情专著的作者王国华则认为,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高承实在总结不少网络舆情概念界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网络舆情定义一般应该包含主体、客体、本体、载体和引体五个方面的内容,严格看,网络舆情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和形成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即舆情传播和形成的途径为单一的互联网,而不包含其他传播载体。宽泛看,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主要通过互联网传播和形成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同时他还认为,大量的网络舆情事例证实,只有极少数情况下,第一个网络舆情的定义才是有效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研究者不得不采用第二个网络舆情的定义。3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除了与现实社会的舆情有不少相似之处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还赋予了网络舆情定义新的内涵和意义,网络舆情的客体及本体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不仅公共事务、社会议题,一些私人事务、小众话题也有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的客体,网络舆情所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人们的情绪、态度等,还包括具有较高鼓动性的网络言论,并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倾向。综合上述观点,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为:网民或社会公众对某一热点问题、事件或现象集中表达出来的具有多数一致性和时间持续性,并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态度、体验、情绪的心理状况或行为倾向,由语言、文字、图像、影音等形式来表现。主体是网民,客体是各种热点现象和问题,本体是情绪、态度、意见、’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f{{版社,2007年版第52页2王困华:<解码网络舆情》,华中科技人学f}j版社。2011年版第1页’高承实、陈越、荣星、邬江兴:‘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闻题的探讨》,《情报杂志》.2011年11月2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行为倾向等基本内容,载体是互联网络(包括移动互联网络)空间中的以微博、等为主的其他社会性软件,引体是热点、突发事件。2.1.2网络舆情近义词辨析目前,最常见的情况是将舆情一词与舆论、民意等词混淆使用,将其解释为“民众的意愿",但实际上三者并不等同。刘毅对此进行了辨析,认为舆情、舆论、民意均表现为公众的意见或态度等;舆情虽然是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但是这种意见的分散或小范围内的意见一致状态,很可能会随着事态的变化以及人为的引导而趋向于大范围一致。当它被社会绝大多数人认同的时候,就会转化成为声势更为浩大的社会舆论。其中正确和公正的意见会被广大群众推崇和追随,代表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形成了民意。针对某一公共事务的分散和错综复杂的舆情,向一致有序的舆论与民意的转化是一种必然趋势。1本文也赞同这种观点,综合来看,舆情是人们的态度、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的原始显现和简单集合,并没有体系和数量、质量的要求,而舆论是大多数人、比较一致的态度、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的集聚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一定的要求,舆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形成聚集转化为舆论也有可能产生分化而自动消亡。此外,网络舆情研究中也经常会出现情绪、情感的频繁使用。不少学者从舆论的角度对情绪或公共情绪进行了阐释,陈力丹认为不少舆论客体最初引发的不是直接的较为清晰的意见,而是公众的情绪。情绪通常较为含糊地表达了公众对于舆论客体的态度,是显舆论的原始阶段。如果在这种舆论形态下及时将某种良好的社会情绪升华为明显的意见,或者对不太健康的公众情绪进行适当引导,效果比潜舆论转化为显舆论时,要显著得多,对于社会的稳定更为有利。2詹绪武认为公共情绪本身就是舆论的构成部分,在舆论中的情绪舆论(啡理性舆论)是舆论中不可控的因素;公共情绪也是舆论的驱动力量,对舆论具有驱动作用和组构作用:舆论对公共情绪具有巨大的影响,可以导致公共情绪的发泄与消退,也可以激发公共情绪的蔓延和扩散。3从舆情与舆论关系的辨析也可以看出,情绪、情感只是网络舆情的重要构成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页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3詹绪武:‘公共情绪与大众传媒的宣导机制>,‘郑州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l1期24 浙江人学博I: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部分,它们与网络舆情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尽管现在网上存在着大量情绪表达与宣泄,但网络情绪并不能代表网络舆情。还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划分,认为情绪是网络舆情中非理性的成分,指出在舆论中的情绪舆论(非理性舆论)是舆论中不可控的因素,1也有学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情绪本身也未必就一定意味着“破坏性”,在情绪的背后,深藏的往往是民族政治文化、家国意识长久濡染下公民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2笔者认为后者的看法更为客观。与情绪经常一起出现使用的还有“情感”一词,社会心理学对情感与情绪两者的关系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情感的英语词义为emotion,为拉丁文动词“行动”(motere)前加上表示远离的词缀“e”组成,意指为趋利避害而采取行动,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作为社会感情的一部分,社会情感是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对事物稳定、深刻、持久的体验和感受,而社会情绪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的知觉,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且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这种知觉和体验对个体或全体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3两者的区别在于社会情感是以社会情绪为基础的,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舆情、舆论、民意、情绪、情感五者的关系可用图2-I直观显示如下。图2-!:舆情、舆论、民意、情绪、情感的关系2.1.3网络舆情的分类和阶段划分同类现象因类型不同、具体事件因发展阶段不同均会造成特征、作用的相异,’I洒乐实、陈越、荣星、邬江兴:《删络舆情几个撼本闻题的探讨》,《情报杂志》,2011年1l门2张淑‘卑:《刚络民意’j公其决策》,复口.人学¨:版社,2010年版第176页1沙莲香士编:《礼会心硝!学》,巾罔人民人学⋯版}I:.2011年版第156、162贝2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在厘清网络舆情概念之后,对网络舆情进行合理分类和阶段划分是进一步展开细化深入研究的基础。理论上讲,网络舆情可以依据舆情定义中主体、客体、本体、载体和引体五大要素分为五大类别。鉴于本研究旨在探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作为影响因素直接作用对象的客体,即热点事件、问题最值得关注,同时本研究也需要以事件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因此主要根据事件作为舆情分类的区分标准。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认为从时间轴和空间轴来划分,舆情事件可分为单一的具体事件、关于某一议题的一连串事件(随着时间发展而形成的一系列纵向事件)、关于某一类别的一组事件(与时间关联不大的横向的一系列事件,根据生活经验和某一种聚类原则,在某一方面的高度相关性,比如房屋拆迁问题,比如群众上访被“精神病"问题)、由第二类舆情事件和第三类舆情事件互相叠加的舆情混合事件(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大部分舆情事件,大多是由这两类事件互相叠加而产生)等四类舆情事件。1此外,由于网络舆情事件必然会引发公众的广泛参与和讨论,在形式上也呈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因此有关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分类成果也可资借鉴。2009年,《嘹望新闻周刊》在推出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专题中率先提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一词,并将此分为“现实与虚拟并存型网上群体性事件”,如重庆、三亚等地发生的出租车司机罢运,先是出租车司机小规模群体性抗议,同时一些人把相关情况散布到互联网上引起更多人关注,随后形成了两个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即现实社会的全城出租车司机罢运,与网上以出租车司机为主要话题的群体性讨论。这两个事件互相“感染”,增加了事件对抗性。二是“现实诱发型网上群体性事件”。如“周久耕事件”,直接诱因是南京江宁区房产原局长周久耕在会上,发言反对房地产商降价以及抽名贵烟。他的言行引发了网上持续热议,主要矛头集中到官员的职务消费上。现实社会并没有发生群体性对抗,而网民在网上则形成了强大的“表达对抗”。三是“现实诱发网内网外变异型群体性事件”。如奥运火炬海外传递中,一位青岛籍留学生高举藏独旗帜遭到网民强烈谴责,引起了网上大规模的群体性抗议.然后逐步升级到“人肉搜索”,当得知这位学生父母在青岛的住处后,一些网民聚集到那里抗议,在各方劝阻下事件才得以逐步平患。2‘高承实、陈越、荣星、邬江兴:‘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闻题的探讨>,‘情报杂志',2011年11月2代群、郭奔胜、季明、黄豁:‘群体性事件新闻网络点击率达百万官员不适应'。‘晾望>,26 浙江大学博:t二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也有研究者根据目的、行动导向和影响上存在的明显区别,将网络群体性事件分为四类。第一类属信患不透明型。在此类事件中,网友的主要诉求是希望了解真实的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公布真相,对网络的质疑做出积极回应,使得事件逐渐升级。如“郭美美事件”。第二类属制度建设类。此类事件是由现行的法律、制度、社会伦理道德的不足或缺失引发而致。虽然网民与事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但当事人的境遇是每一个网民可能遭遇的,这使得网民关注度和参与度很高。但总体来说,网民的行为是建设性的。如“邓玉娇”事件。第三类属工具型,在此类事件中互联网纯粹属于一种平台和传播工具。如由明星的一言一行引发的供大众娱乐的一些事件。第四类属行政管理类,是由政府的不作为引发。例如近期的通车不到一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坍塌事件,造成3死5伤,政府监管就处于不作为状态。1鉴于本文旨在研究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其影响因素作用的范围主要是限于网络虚拟空间中,与嚓望新闻周刊中描述的第二类“现实诱发型网上群体性事件”,即现实社会并没有发生群体性对抗,而网民则在网上形成了相对强大的“表达对抗”最为契合,因此主要以此类典型网络事件引发的舆情,并在分析此类典型事件舆情影响过程中对由于时间与空间轴和目的与影响等不同而产生的差别进行简要说明究。综上所述,本研究按照客体事件的性质将网络舆情分为联动型网络舆情、典型性网络舆情和诱发性网络舆情,各类网络舆情由于时间空间及目的不同又可再分(如图2-2)。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6/060l一17—1183280—2.shtml.2009年6月1日1华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模式与类型分析》,湖北广播电视人学学报,2012年11月2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信息不透明型。、、~—,一一单一具体事件。0蹁联动网络舆侍。觎.:制度建设类一某一议题连串事件一p典型网络舆情。。工具型一F某一类型组别事件一。诱发网络舆情,行政管理类,.■—,、舆情混合事件,图2-2:网络舆情的分类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网络舆情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可以借用加拿大心理学家黎塞的“一般适应症候群”心理压力理论来进行说明,该理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震撼和反应期”,是由于外界信息刺激的突然出现,或者社会变动所带来的压力达到了某个临界点,公众的情绪会在较短时间内爆发,形成情绪型舆论。第二个阶段:“抗拒和对峙期”,这时的公众己经从最初的惊慌转为以某种持续的情绪同外在压力进行对峙,这是适应外在压力的时期,持续的时间会比第一阶段要长。第三个阶段:“突发或衰变期”,如果压力继续增大而情绪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在某个无法忍受的临界点转为强烈的显著舆论和行为舆论;如果外在压力没有增大,也许公众经过自身的心理调节,适应新环境,而使情绪型舆论逐渐减弱或消亡。1此外,我国不少学者也通过实证的案例分析,对网络舆情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划分(如表2-1)。2表2—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阶段的划分方式学者研究对象演变阶段划分王来华舆情发生一变化一结束徐向红舆论萌生一生成一统一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舆倩发生一变化一结束刘毅同终舆情涨落一序变一冲突一衰变议题发生一信息缺失一信息搜寻一网络舆情马驶红网终舆情形成一同络舆情引导一网络舆情消亡姜胜洪州垫聪情孰占起始一持续高旋一竣动变化一蒗化或稿藩谢祷箍.等同络舆情突发事件潜伏期一萌动耀一衄速期一成熟期一衰退期徐教宏.皇享菲君规突发零件网络舆情产生一传播一聚台尘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形成一发展(发展,作用,变异)一结束(终结)事件发生一瞬民壤科一传统簌体鼹进一隔络嗡国明.等舆惰燕点煞炒一舆论麓压一政府介入一网民平息甲.爝传播一社会性知情一社会性表达一社会颇明簸,等网络信息传播行动一嶷体纪念1彭鹏:<网络情绪型舆论的调控》,‘军事记者》,2004年第7期http://www.chinamil.com.cn/item/xwycc/20040T/txt/4s.htm2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28 浙江大学博:卜学位论文刚络舆情:影响因素及≥e作用机制研究除了上述常见的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模型,还有学者提出了两种大类的划分,如王国华将其分为消解型网络舆情和螺旋型网络舆情演进两种模型,前者呈现出单峰形态,遵循着形成期一一爆发期一一高峰期一一减弱期一一消散期的过程进行演变(如图2-3左),后者呈现出双峰形态,遵循着形成期一一爆发期一一高峰期一一反复期一一消散期的过程进行演变(如图2-3右)。1鉴于两大类划分方式也基本包含了上述表格中对舆情演变各阶段模型划分的类别,本文将主要采用两大类(五阶段)的划分方式对后期的案例进行分析。时间图2—3:消解型与螺旋型网络舆情变化形态2.2网络舆情与集群行为在对网络舆情的定义、要素、特征等有了基本认知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究竟是什么?把问题放到当代社会大背景下,从理论的高度宏观把握,用多元的视角深入思考网络舆情非常重要。作为公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和事件的态度及情绪等在网络上的投影和现实社会需求在网络上的话语表达,网络舆情是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重叠关系下发生发展的一种客观社会现象。比较社会学的各种理论发现,社会运动理论中的集群理论对于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网络话语表达也是一种集群行为,从某种角度看,网络舆情的发生逻辑就是集群信息传播与管理的行为过程。2.2.1社会运动理论概述作为社会学领域的重要内容,社会运动一直是西方理论界较为关注的研究领1参!i!|¨‘闾f芦等:《解码I叫络乒l情》,f芦中科技人学⋯版朴,2011年版第102.1031jJ:2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域,其涉及的问题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社会运动研究始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历经了从初期富有强烈社会心理学色彩的心智一法则、循环反应理论,到中期注重经验、批判研究的美国资源动员理论和欧洲“新社会运动理论”再到目前基于社会学的“相对剥夺感”和“价值累加理论”等三大阶段。1社会学有关社会运动或革命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社会运动或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二是社会运动或革命的发展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有的社会运动或革命成功了,有的却失败了,有的则被体制化了。2冯建华等将这些理论归纳为四种趋向:心理取向的集体行动理论认为,集体行动是一种集体情绪抒发的活动;理性取向的理论强调资源、组织与网络在集体行动中的重要性;结构取向的理论则将集体行动视为政府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文化取向的集体行动理论表明,集体认同的建构、行动者的自身文化资源对集体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上述4种理论取向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分析层次和问题(如表2-2)。3表2—2:社会运动不同理论取向所对应的分析层次和主要议题寰l不同理论取向所对应的分析屡次和主要议曩理论取向分折雇次主要设曩JI^激娓}i芙沣行个体的怨恨.不满足心弹取问动疗的fl常体验如何产生的?行动着如M蔹动员从中蝇I:芰ft集起来?玳织和M络JIl!惶取向傩{i功的动坑ii资弧对}i动有蜘影弹响,蝻英对繁体行动钉何影响?从宏观t二芙i£陶歧孵的行为如何影结构墩向家崎艇体{i础的响集体},动,吼功关系从激蜕J:戈往”集体认同照如一缕文化取向问信念,娶律认明的产:生过牲钓m幕的?社会运动理论中有一组高度相关的四个概念,即社会运动、革命、集群行动(actions)4、集群行为(behaviors)。社会学专家赵鼎新对前三种进行了区分,认为集体行动就是许多个体参加的、具有很大自发性的制度外政治行为:所谓社1参见曾庆香、李蔚:‘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6-27页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0页3冯建华、周林刚:‘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四种取向》,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4集群与集体或集合在英语中分别为表述为crowd和collective,本研究中的网络群体既有集群的特征也有集体特征,为论述方便,本文统一采用集群一词。3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会运动,就是许多个体参加的、高度组织化的、寻求或反对特定社会变革的制度外政治行为;而革命,则是大规模人群参与的、高度组织化的、旨在夺取政权并按照某种意识形态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制度外政治行为。1关于第四种集群行为,社会学家认为其与上述三种含义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更多的是一种自发行为。如戴维·波普诺指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集体行为。2斯坦莱·米尔格拉姆也有相似的看法,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3和国外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情况相对落后,甚至可以说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原因一是受在中国授课美国学者影响,中国社会学研究长期集中在组织与分层研究问题上,关于集体行动、社会运动和革命等有关社会变迁的研究相对受到忽视,二是惯有的认为社会运动对政权有较大颠覆性的认知误解使政府官员对这类研究抱有疑虑。4在中国,社会运动有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称谓,即群体性事件,2005年7月7日,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的李景田在新闻发布会上纠正了国外记者所谓“骚乱"这一说法,而代之以“群体性事件”,这是群体性一词首次公开提出,2009年9月在新版《党的建设辞典》中,群体性事件作为新词等被收入其中。5目前,群体性事件一词已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和使用。群体性事件与社会运动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笔者较为认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单光鼐对社会运动相关组词作出的辨析,即若依诉求、组织化程度、持续时间和对制度的扰乱程度四个维度,可以将其排列成“集体行为”、“集体行动’’、“社会运动’’和“革命”谱系。6当前,我国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多发期,群体性事件频发,而这些群体性事件在形式、组织上表现为广义社会运动的初始阶段,即集群行动和集合行为。2.2.2作为社会运动集群行为特殊形态之一的网络舆情行为。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f}{版社,2012年版第2页2[美]蛾维·波普诺:《社会学》下册,辽宁人民f{I版社.1988年版第566-567页;转引自来宝安:‘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吉林人学学报(社科版)》,20lO年第4期3巴克:‘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火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转弓l自宋宝安:‘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版社。2012年版。第2页5参见曾庆香、李蔚:《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中国书籍iIj版社,2010年版第36页‘覃爱玲:《散步是为了避免暴力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单光鼐专访》,‘南方蒯末》,2009年1月14日3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随着互联网影响的日益扩大,社会运动理论的研究视野也逐渐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群体行为现象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不少学者从本质与形式或作用、根源等不同角度对网络集群行为(群体事件)的定义作出了阐述,如杜骏飞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是网民群体围绕某一主题,基于不同目的,以网络集合的方式制造社会舆论,促发社会行动的传播过程。它可能是有序、健康的,也可能是无序、不健康甚至是非法的:1乐国安等认为,网络集群行为是指一定数量的、相对无组织的网民针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在网络环境中或受网络传播影响的群体性努力;2李金龙等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互联网上对事关公共利益或较有争议的事情进行群体性讨论,从而把这股网络力量推向现实的一种社会现象;3曾庆香等认为,由某些利益要求相同或相近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因某项具体资源调配不当,或因长期的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长久积压的相对剥夺感,在突遇偶然事件时,所爆发的通过网络舆论对政府管理造成或大或小影响的机制性抗争,以求纠正和改进不当的资源调配和补偿利益损失或\和发泄情绪。4从以上阐释可知,上述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集群行为与网络舆论、言论、讨论等高度相关。本研究也赞同这种观点。认为与现实集群行为不同,本研究对象“典型网络舆情的行为"主要是发生在网络世界中,从表现方式上看以言语和情感表达为主,未延伸到现实社会的实体行动,即主要属于集群行动或行为的范畴。因此,有必要对集群行动和集群行为的关系作进一步厘清,如前所述,集体行动比集体行为在诉求、组织化、制度化维度更高,前者是团体共同追求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共同利益行为,后者则往往用于描述群体性间感情、情绪上的冲动、非理性行为。有研究者从实施主体和目的的角度对此的区分,认为集体行动实施主体为“特定群体(集体)”、着眼利益诉求,可表述为“基于利益表达的集体行动";集群行为实施主体为“不特定多数人(集群)"、重在释放不满,可表述为“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笔者部分赞同这种划分,只是认为两者各自的主体并非是泾渭分明,还有待商榷。作为网民或社会公众对某一热点问题、事件的集中1杜骏飞:‘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2乐国安、薛婷、陈浩:‘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框架初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李金龙、黄峤:‘挑战与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下的政府信息管理’,‘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曾庆香、李蔚:‘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32 浙江火学博:卜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Je作用机制研究言论表达,网络舆情即有集体行为利益诉求的特征,也有集群行为宣泄情绪的特征,从实施主体看,网络舆情的主体则更偏向于集群行为的实施主体,即不特定群体或与事件不相关的群体(如图2-4)。综上所述,网络舆情行为显然可以视作集群行为的一种特殊形态。图2—4:网络舆情行为与网络集群行为的关系图2.2.3理论视野下加值理论作为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分析为解释集群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学家提出了各种宏观理论,包括加值理论、感染理论和紧急规范理论等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虽然这些用于解释社会运动的理论观点各异,却有共同的一点,即认为社会运动是由多种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并且这些社会因素之间存在着较为固定的逻辑联系。其中,斯梅尔塞的加值理论不仅从宏观的社会背景和微观的方式表现等对集群行为进行了阐释,而且还对引发集群行为的各影n向因素进行了类别划分和作用分析,因此启发我们将该理论作为初步建构网络舆情行为的理论解释框架。加值理论认为,集体行为、社会运动和革命的产生,都是由以下六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有利于社会运动产生的结构性诱因(structuralconductiveness),由社会结构衍生出来的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structuralstrain),一般化信念的产生(generalizedbeliefs),触发社会运动的因素或事件(precipitationfactors),有效的运动动员(mobi1izationforaction),社会控制能力的下降(operatjonofSOCialcontr01)。他认为,这六个因素都是集体行为(或社会运动和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随着上述因素自上而下形成,3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生集体行为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加。一旦全部具备了六个因素,集体行为就必然会发生(如图2-5)。图2—5:加值理论图示斯梅尔塞的理论实践源自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社会运动,其探究的主要是现实集群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加值理论作为分析解释网络虚拟环境中集群行为(网络舆情行为)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土壤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从本文对网络舆情的界定可知,网络舆情的主体网民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着社会角色身份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生态、结构体系方方面面的影响;网络舆情的客体社会问题也是现实社会现象的网络映射;网络舆情的本体情绪、态度等更是网民受到现实因素刺激的放大和异化;网络舆情的载体互联网络即为网民言论表达提供了便捷平台也受到现实社会中种种力量的规制;网络舆情的引体热点、突发事件的影响往往也会波及延伸到网下。总之,网络舆情的形成离不开现实社会中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现实集群行为的各种因素同样在网络环境下不断推动着网络舆情的演变发展。此外,也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如汤志伟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报告表明,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比较好的解释性,这六个因素都是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一旦具备这六个因素,网络群体性事件必然发生,深入研究这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六个因素对我们有效应对和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有较好参考和借鉴意义。1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借助加值理论框架为重点考察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可行性。当然,任何理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事实上从加值理论问世以来,对于其的质疑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正如赵鼎新所认为的,从根本上说,希望找到几个固定的决定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是行不通的。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影响集体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不可能存在某种非历史性的、一成不变的联系。加值理论也不例外,如某一人群虽然受到剥削却由于种种原因不会因此而产生很强的被剥夺感或被压迫感,而他们被剥夺感或被压迫感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受到一些本身并没有直接受到压迫的知识分子灌输一种政治理念所致。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广义的信念在时间或逻辑上均要早于剥夺感或压迫感的出现,这与模型假设是不一致的。2因此,尽管加值理论中仍然适用于解释网络舆情行为,但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缺陷以及面对网络传播环境和当代社会语境的急遽变革,在应用时,特别是以分类的影响因素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时,需要作出一定的修正和完善。下一节,本文将在实践视野下,通过具体网络舆情案例的实证分析来完成对影响因素更为准确、科学化的分类。2.3现实视野下理论框架的实证研究:以郭美美事件为例本节是在实践视野下,通过对“郭美美炫富与红十字会危机”3这一网络舆情案例的实证分析,进一步审视、讨论、确定调适后影响因素的分类,以期为下一章节展开各影响因素的相关讨论提供更为准确、有价值的分析对象。2.3.1研究设计及案例进程说明在调整后的加值理论视角下,以“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事件为例,对事件舆情发展不同阶段中的相关信息、言论文本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尝试还原事件发展过程中网民舆情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汤志伟、陈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诱发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2赵舶新:<社会.≮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3关于选择此事件作为典型案例的原凶详见本文1.3.2对个案研究法的阐述3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事件进程实录16月21日,新浪微博用户“郭美美Baby”在微博中公开“名包、名车、别墅”等炫富行为引发网民关注开始入肉搜索。很快,郭美美的QQ帐号、QQ空间、网易相册等个人信患均被披露。·6月22日,郭美美在其新浪微博中首次回应称,其所在的公司是与红十字会有合作关系简称红十字商会。后又称红十字商会是商业性质,是商业经营类的公司。但随后否认,表示其和红十字会没有任何关系。同时,新浪徼博取消“郭美美Baby”的实名认证,并就认证一事作出道歉。6月24日,红十字会、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深圳天略集团先后发布声明,否认与郭美美有关。当日,三份声明同时出现在红十字会的官方网站上。声明宣称,红十字会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决定启动法律程序。同时,有网民曝光郭美美的母亲郭登峰曾以3219元办理了经济适用房的出让手续。6月26日,郭美美连发3条微博致歉,并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是自己出于无知杜撰的身份。6月27日,又有人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声称郭美美近日准备和她母亲外逃至澳大利亚,更有网民呼吁致电澳大利亚使馆要求使馆停办郭美美的赴澳签证。6月28日下午,红十字会首度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开回应郭美美事件。发布会上,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伟明确否认了相关传言。6月29日晚,有记者证实,北京警方已对郭美美事件正式立案,属于治安事件调查范畴。7月1日,红十字总会发表声明称,邀请审计机构对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成立以来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并商请中国商业联合会成立调查组,调查媒体所反映的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运作方式问题,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审计和调查结果。在此之前,暂停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一切活动。7月4日,郭美美男友身份曝光。商业红会的关联公司中红博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首席执行官翁涛在其个人实名认证微博上表示,郭美美的男友系中红博爱间接股东王军。目前,此人已辞职。同日,红十字总会开通新华网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发布文1此部分主要参见艾利艾咨询:‘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应对失误分析>,http://w'nv.iricn.com/index.php?option=corn—content&vieFarticle&id=204:201107&catid=30:2011—03-31-18一06一Il&Itemid=77,2011年7月;金正勋,‘“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始末>,新浪博客:http://blog.sinmcom.cn/s/blog_6a4dc5650100uqaz.html,2011年9月,以下不再注明出处3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je作用机制研究章“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答博友问”。7月5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开通了官方徽博,并加认证。不足一天,粉丝达到近3万,共发4条微博,新闻发言人针对网友13个问题作出回复。7月7日,北京警方称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总会无直接关联。在警方调查中。同日,在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廉政工作会议上,中国红十字会许下承诺一一“公开透明”。2.3.2定量分析以传播主体、传播参与者、传播信息为对象,对事件中媒体及网民在网站、论坛、微博等平台发布信息、表达言论的行为态度进行分析性归类,从总体层面上把握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并对此作出定量的统计描述。2.3.2.1传播信息量的统计事件从6月20日郭美美发布炫富微博开始到7月7日调查结束,历时半个多月,以此时间段和“郭美美”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进行搜索,生成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图显示如下。(如图2-6)翟l删曼砻11-0⋯1-31一⋯⋯⋯⋯⋯~!曼癣爨.麓蛩兰^:用产乒毪重抽I山‘·∞ii。∞∞。;●∞∞O;‘∞OOO习‘,厨,400000?’。|ij。翌蓦麟演{’●、~.4”=?⋯oj一⋯6B⋯一。嫂⋯..垫曼兰三曼一!墨!曼!!旦望队。篓曼}■⋯⋯z砖7.垒b。⋯要图2-6:郭美美事件用户和媒体关注度从媒体关注度可以看出,用户关注度与媒体关注度的整体分布及发展变化大体上都经历了初始(6月21日)、发展(6月22-25日)、高潮(6月26-28日)、反复(7月3-5日)、衰减(7月7日后)五个阶段,说明网络环境作为事件发展过程中媒体及网民信息发布、观点表达的具体场所,为网络舆情形成演变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从上述关注图也可看出,网民关注度与郭美美事件的几个节点基本吻合,即初始阶段(6月21日一发布炫富微博)、发展阶段(6月22-25日一红十字会陷入其中)、高潮阶段(6月26-28日一红十字会否认)、反复阶段(7月3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3-5日一郭美美男友曝光)、消解阶段(7月7日一警方公布调查结果)。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事件(发布炫富微博)一出现就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并在数小时后就形成相应的网络舆情,显然,大部分网民的一种应激式的兴趣、情绪反应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与加值理论中描述的集群行为中有分析、有预见的一般化信念1的形成有所区别。此外,关注度基本按照事件发展的轨迹而演变,也说明与公共利益相关的诱发因素刺激了舆情的产生,其不断的变化发展也导致了网络舆情的相应变化。2.3.2.2网民态度分布统计网民态度分布是舆情的重要特征,以“郭美美事件中的网民态度分布”2的统计报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有利于挖掘、评估网络舆情形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郭美萎事件网民态度分布焉望有关部订产夔托事..盎}:众梦代一希望红十字龛公开蜩叛骣缝,■越鬻寮薄:串霉忭■大拳曰唾‘蹦{嘲'醐触弄,3鹚艾誊诲Il甜_’;20LL07.0$⋯-^~j~^~~⋯一一一一,一.⋯,⋯——,,,图2—7:郭美美事件网民态度分布从上图看出,网络舆情态度总体指向负面,态度分布最强烈的为“要求红十字会退钱,不再捐款”(占近50%),可见,由于该事件损害了关乎每个人社会生活的切身利益,“捐过款的人”的态度已带有了一定的行为倾向,舆情最为强烈;次强烈态度为“对红十字会’’的不满源于网民认为红十字会与郭美美有某种关系。此两大因素占据了近7成的网民态度,直接导致了不满情绪弥漫于网络。后两种态度的焦点则是集中在对郭美美本人和事件真相的拷问上。不管是何种态1加值理论认为一般化信念包括对失常状态的分析,对事情“应然”状态的看法,一系列用以纠正现状的策略战术,有时也指对如果维持现状则可能会产生的不利局面的预见。参见r美J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1页2艾利艾咨询:‘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应对失误分析》,http:Hwww.iricn.com/index.php?option=comcontent&view=article&id=204:201107&catid=30:2011-03—31—18-06-11<emid=77,2011年7月3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度以及态度强度的分布,都传递出一个信号,沸腾舆情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动因,其中既有广大网民对公益机关的普遍不信任,也有不同社会群体对利益受损的不满,还有网民集体对娱乐炒作等现象的谴责鄙视。2.3.2.3传播参与者社会属性统计对传播参与者的覆盖地区、人群、社会等人口统计学特征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影响因素的背后属性与舆情热度之间的关系,以“郭美美"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搜索生成各分布图显示如下。(如图2-8)■区分书o;耜夔羹i童西oj缁咄∞j止■■-年鼍丹毒IIo.I曩,2锄_2●,室,蝴,'∞-.秽s邬—,_∥I计分布辱l;芒蜉Il随2上礁3亡蛆‘盛绷s差皿B矗M7t遗e扛挝'盔坦Io西室T黼■乐8一§P●哪采rtO衣#,化工擘历丹奇l车辩置I址2丈’3毫中t韧中s小掌图2-8:郭美美事件参与网民的地区分布和人群属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大部分省市都对“郭美美及红十字会”进行了关注,同时关注的程度有明显的差别,关注度最高的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红字会所在地北京,其关注度是处于第二上海的两倍,处于第二梯队的上海、广州、深圳则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人群特征来看,关注该事件的主要以男性为主,占了总体的2/3,几乎是女性的2倍,同时,关注该事件的两个主要年龄阶段为20-29岁和30-39岁,比例高达70%,50-59岁的人群几乎没有。从职业和学历分布看,关注该事件网民的职业主要集中在空闲时间相对较多的教育行业及学生,约占总39¨牲胪捌阱嚣nH=枷●曙I23I56 浙江人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体的I/3,其次是IT行业;关注该事件网民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学历相对较高的本科及以上,约I/3。综上所述,网民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居住地、社会地位等社会因素均在网民情绪、意见、态度的表达过程中有所体现,也对网络舆情的生成演变造成了影响。2.3.2.4信息发布者描述关于“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事件的信息如恒河沙数且内容庞杂,只有那些具有高点击量、转发量、回复量、评论量的信患才能真正吸引网民关注,影响他们的情绪、态度。而研究这些信息发布者的特征有助于更深入地剖析了解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变。6月21日晚8点多,新浪微博用户“郭美美Baby"发布奢华生活信息之后,被称为网民姜鹏勇发现并将之在微博上公之于众,-随后该微博上与之相关的消息开始迅速跟迸,至当晚12点,不到4小时新浪微博转发、评论量就达到了近5千条;6月27日,’新浪微博用户“抑制呼吸"发布信息,声称郭美美近日准备和她母亲外逃澳大利亚,短时间内,这条消息被转发6000多次,当日新浪微博与“郭美美”相关的微博迅速上升到125,531条,网民情绪开始集体爆发;6月28日,网民“温迪洛’’总结出的“王鼎公司、中谋智国等公司与商红会有关联"、“王鼎法人王彦达是商红会副会长王树民的女儿”信息及随后网民“徐春柳"发现的“中红博爱近期紧急删改互联网信息”等信息,也成为推动网络舆情发展的关键信息源。7月7日,北京警方称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总会无直接关联,同日,在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廉政工作会议上,中国红十字会许下承诺——“公开透明’’,涉事部门和权力机关的控制。除了这些民间意见领袖在事件舆情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之外,微博上本身的知名意见领袖(包括团体组织等)如“@李承鹏"、“@作业本~、“@郎成平"、“@郑渊洁”、“@傅崇杰_Nicholas”等也作为事件的动员者吸引了至少上万的转发评论,网络舆情的生成演变起到了重要作用。2.3.3定性分析文本、话语是网络舆情外显的表达方式,从个体网民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到网民群体开展相互交流、各抒己见的过程也代表了网络舆情不断汇集发展的过1。作业本”本名孙杰,是一名80后男性,徽博草根名人。著有微博语录集‘精神病学院毕业生'4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程,通过对这些文本,特别是关注度高的一些典型文本进行话语意义和逻辑结构的分析,可以找出其共同特点及隐藏在背后的各种综合因素的角力影响。2.3.3.1个人语言文本分析以“郭美美"为关键字,在天涯论坛和新浪微博分别搜索一个点击量、转发量、评论量高的论坛贴文和微博文本作为典型对象作如下分析阐释。热门贴文:1郭美美,郭登峰及中红博爱的法定代表人温敏伊最新相册曝光郭美美的中学是湖南益阳天骄中学,郭美美亲生父亲在深圳宝安区,郭登峰有四处房产;权威部门(警方)调查其家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俺不信)。郭美美的2007年的男朋友为深圳某个服装店雇佣的店员,美美来北京后和平分手。据郭美美好友透露,郭登峰2007年7月初与一个荷兰人在益阳订婚。而郭美美在读电影学院08进修班时,发的应聘邮件中,其名字郭美玲后的括号里面注明(混血儿)。那时她17岁。这点我不理解。为了虚荣?(郭美美的生父为中国人)郭美美有个舅舅在河南,名字郭靖。北京星购互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曾给郭美美发了演员经纪合同,但还没确定郭美美最终会不会签。郭美美红了还是完了?据称,现在各个电视台都想争着采访郭美美,出场费估计不是一般的高,不久的将来郭美美就会大把的赚钱了。只是郭美美事件不搞清楚,没心情上班,没心情娱乐,没心情恋爱,没心情游戏,各种没心情的我们依然没心情。热门配图微博:2贵会玉树地震收到捐款:238472万,支出:237889万。余583万作督查审计费。请问:你们去一个只有30万人的自治州督导检查审计灾后重建项目,需要花掉583万吗?贵会是要包机前往?入住五星酒店?每顿吃一万块?最后每人发一个爱马仕作为纪念品?583万不太够吧?请问还需要再捐点吗?1周瑜爱看小乔流水,天涯论坛.http:llbbs.tianya.cn/post-funinfo-2729244-1.shtml,点击:944033,回复:7394,2011-07-122@作业本:新浪微博,转发(23028)、评论(s700),2011.7.3117:054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Ⅱ捐敝出:暴黧;一~j”““1獭;≮鬲二;二i;::]图2-9:红十字会玉树地震收到捐款支出图示从文本的内容看,一方面,不管议题是针对的郭美美本人还是红十字会,上述两条贴文和徼博的描述已经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衍生到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衡、民主法治的渴求、官僚腐败的痛恨,很明显,这些议题背后是来自于网民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不理想的现实存在”的积怨和不满。另一方面,从话语的行文、措辞风格看,文本中大量使用第一、二人称代词“我”和“你”,使文本表现出较强的主观化色彩;常用反问句、感叹句,如“583万不太够吧?”,突出反义、讽刺,使内容更具感情色彩。从话语样本的修辞看,通常采用“不是一般的高”、“大把的赚钱了”、“这点我不理解"等浓厚口语化色彩的句子,表现出聊天式的亲和力:突出使用标点符号展开引申或评论,用引号、冒号、破折号、括号和说明性的语言交替使用来表示解释说明或突然转折,如“为了虚荣?(郭美美的生父为中国人)"、“请问:⋯⋯"等,使得行文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从文本结构看,均是首先列出涉事方的言论,然后以总结性、概括的模式对其进行毋庸置疑的否定,如“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俺不信)”、“你们去一个只有30万人的自治州督导检查审计灾后重建项目,需要花掉583万吗?”以此突出发布者自己的观点。这些字数短、观点强、言语夸张,感情色彩鲜明、富有娱乐精神的话语方式,充分体现了网络信息传播即时性、破碎化特点,也推动了网络舆情的快速发酵和汇集。2.3.3.2交互话语分析以针对上述作业本热门微博的互动评论为研究对象,围绕“是否还要捐款”和“红十字会回应财务收支”两个具有讨论价值的议题,按时间顺序,从中各选取最开始的、有文本意义的10条微博进行分析。4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关于是否还要捐款讨论的微博评论。11、寅一半支烟:绝对不够2、汝阳联通石占国:转发此微博://@勇闯天涯2012:无3、BugerFly在海布里:作业本说得不一定对,如果换成bi94审计的话很有可能。lie时寻常:转发微博。4、亦妃:1毛都不捐了。5、姚瑶20080303:亲,要留给美美买包的啊6、那罗延金刚:要不再捐点?7、好钟一筻猪:这个⋯要的⋯还有得捐不8、老肖家媳妇:转发此微博:从牙缝里再省点?捐了?人家会不会嫌少啊?9、玫瑰与冬青:恩,不担心,因为我没捐10、好开心也:lie自由猫妈:黑//@老肖家媳妇:从牙缝里再省点?捐了?人家会不会嫌少啊?关于红十字会回应财务收支的微博讨论。·2l、虚其腹实其心:无耻之尤12、越友王国鑫:坑你爷爷,国家有处理意见了没有啊13、宁晋曹建发:太天真了公布出来的数据最起码有一半的水份,500多万人根本就看不上,才够买玛沙拉蒂一个轮胎的。./’、一,一·。4、吉他如意令:睁bJ5、凤凰醒007:人家国外红十字会是很小气的,每分钱都要透明给捐赠人看的。我们中国是打国,自然出手阔绰,咱们比人家更红嘛。中国残联更黑。佛山一个区的残联主任开名车,住豪房。一顿饭吃2000元跟玩似地,朋友的朋友是残联主任,他亲口转述的,中国啊,用腐烂都不足以形容。6、初见白露:一个“等”字包含太多内容!//@fordying:本本总是很犀利的感觉。很多看起来都很畅快哈。7、_Marc一:蒋髓微博。1新浪微博:http://weibQ.com/1220291284/xhiumvN04#13354422900462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22029128q,xhjumvN04#13354408475624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8、哇mirc:在中国正常19、香远益清lian:转发此微博:转发徼博。10、我是小静一静香:身后有好多删呢,肯定不够花的。从回应形式看,绝大多数评论仅使用单个词语或简短句子进行快速回应,言词有力、带有口号性质,如“绝度不够"、“无耻之尤”,这表明多数网民对此论题的看法、态度来自第一时间的直接反应,网民固有印象、认知结构等个体心理因素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交流方式看,网民间讨论自始至终是以一种相对平等、亲切方式进行的,如“亲"、“嗯”等等,同时这种交流方式影响了网民情绪、态度的转变,如在“关于红十字会回应财务收支”的微博讨论中,网民态度从激怒、愤怒的“无耻之尤!”、“坑你爷爷”转变为自嘲、调侃的“在中国正常!"、“身后有好多删呢,肯定不够花的"等,这也说明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和平等性对网络舆情走向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三是交流的内容看,虽然各位网友在互动评论过程中的话语风格各异,但表达的意见看法都如出一辙,均对“捐款”和“财政收支"两事持否定态度,如在“是否要捐款"的微博讨论中,从A的直接否定:“1毛都不捐了"到B的间接嘲讽:“亲,要留给美美买包的啊”再到E的正面嘲讽:“从牙缝里再省点?捐了?人家会不会嫌少啊?”等等。这说明在个体、群体间交流、碰撞交流讨论中,网民的情绪、态度、行为倾向会等会受到其身处的群体情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表现出一定的群体归属感、共鸣等,并最终对网络舆情的演变走向造成影响。小结综上所述,通过对郭美美案例的实证分析,可对加值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分类作如下三方面的适当调整:一是鉴于网络环境的巨大作用,且与社会结构这一因素(即集合行为在特定情形下成为可能的一般背景因素。)之间的密切关联,再结合本文的传播学视角,用“网络媒介环境”替代“结构性诱导因素”作为影响因素的第一位;二是结构性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等源于现实社会问题,因此将之归结为社会结构性压力,同时在描述结构性怨恨时需要先对现实社会因素作一阐释;三是网络舆情作为一种特殊的集群行为,其间的压力与行为的转化并不1参见r美J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1页44 浙江大学博:b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依赖于斯梅尔塞描述的有分析、有预见的“一般化信念’’或“普遍信念”的出现,而主要涉及到网民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所形成的心理特征。因此拟用网民心理代替一般化信念因素。下一章节,本研究将按照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压力、网民心理、触发性事件、有效的动员、社会控制6大影响因素的分类展开讨论。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第3章各影响因素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方式分析本章将主要站在宏观“共时性”的考察视角,对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性压力、网民心理、触发性事件、有效的动员、社会控制6大因素逐一展开讨论,揭示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它们各自的特征变化及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3.1网络媒介环境斯梅尔赛认为结构性助长是对特定的集群行为的一种许可,是一种有利于产生集群行为的社会结构或周围环境。并且,这一环境因素与某件事错误与否全然无关。大量的研究也发现,集群行为的产生需要必要的环境场所,或者说,某些特殊的场合有利于促进人们对某种普遍刺激作出自发的反应,进而产生集群行为。此外,戴维·波普诺进一步指出,结构性助长就是支持性的环境因素,可以增加人们对共同刺激进行自发反应的机会,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和时间因素。1如前所述,由于网络环境的巨大作用和本文的传播学视角,本节将主要从网络媒介环境的物理和时间因素,即时空特性角度考察其对网络舆情的作用影响。上世纪中期,开创“媒介决定论”先河的加拿大传播学派奠基人哈罗德伊尼斯提出了闻名于世的“传播偏向论”,确定了媒介的属性,即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或空间上的倾向性,或利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或利于对空间跨度的控制。那些质地较重、能长久保存信息,但难以运输的媒介,如古代社会使用的羊皮、石头、泥土或建筑等被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那些轻巧易用,便于远距离运送,但长久保存性差的媒介,如纸张、电子信号等被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2虽然这种特性只是一种相对泛化的划分,主要针对时间跨度或空间领域的倾向、取向而言,并非表明空间偏向的媒介就一定是与时间无缘,如传统电子媒介并不意味无法长久保存,只是其空间偏向性大于时间偏向性等等,但这一传播理论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媒介形态演变和时空平衡状态的视角。简言之,口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太大,无法大范围传播,在时间偏向性和空间偏向性两方面都较弱,但却构成了时间和空间在某种程度上的平衡;文字书写媒介拓展了书写品的传播范围,使空间特性大于时间特性,但也因此打破了时空的平衡;印刷媒‘参见『美J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it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综合[加]哈罗德·英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i{版社,2003年版4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介将文明产品的时间界限和空间距离双向延伸;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电子媒介依靠趋近于光速的电磁信号消解了信息的传播距离,实现了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想,但远远强于时间偏向性的空间偏向性也同时形成了信息的鸿沟,传播媒介成为控制和垄断的工具。由上可知,无论何种形式的传统媒介,其传播的能力或多或少总是受到时空的限制,这也使得人类在选择媒介的时候总是希望突破空间的束缚,然而,仅仅突破空间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在空间突破后就会寻求时间上的补救。1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观念发生了改变,地方不会再凶物质距离而显得遥远和陌生。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传播者与受众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在传播活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2网络技术的发展造就了全新的媒介地理环境,为信息传播结构注入了生机,也使传统媒介的时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电子技术形成的空间偏向性强于时间偏向性的失衡现象进行了有效弥补。互联网拥有的流动性空间、碎片化时间和共融互补的时空等地理环境属性使处于网络环境中各类媒介,包括自媒体3和由各类网站和传统媒体等组成的专业传媒机构的时空特性得到了重新改写,相应地,它们进行信息传播的场所、时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而网络舆情行为,作为一种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的集体行为,当然也会受到影响、‘发生改变,毫无疑问,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重新定位和思考。3.1.1网络空间的流动性拓展了舆情表达与覆盖范围互联网媒介环境与传统媒介环境在空间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媒介环境中,信息传播的空间是通过“地点"来联结的,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抛却了网络媒介的空间向度,把空间从“地点"中分离出来,“空间"与“地域”的关系被重新组合,信患的传播不再受“地理位置的束缚”,也因此取消了“地点"对于行动的束缚。电子媒介时代,尤其是电脑网络等信患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空间骤然压缩、边界不断模糊,人类的各种行为也由此得以在这一“流动的、无疆界1转引自鲍立泉:‘论网络对媒介时空偏向的平衡补救》,紫金网;http://www.zijin.net/news/netmedla/2008-1-11,n0811178FDDHB36CSaD32G.shtml,2008年1月2邵培仁、杨丽萍:《论媒介距离的传播特质及其现象和成因》,‘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7期3参见本文1.1.2注释4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空间"中组织展开,这当然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言语互动。一言以蔽之,网络地球村的空间特性打破传统电子媒介的信息管制,造就了一个独立于海、陆、空之外的“流动空间"。具体来看,流动空间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随着网络使用数字技术取代了模拟技术,所有的信息都被协议控制成为“O”和“l"的编码序列,各种类型的服务器以及其配置的网络服务系统也由此可以不受限制进入网络1,此种无限扩张的特性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使人类“自由进入"传播空间的梦想几近实现。其二是网络采用点对点(PPTP,Point-to-PointTunnelingProtoc01)的通信模式,使远程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安全地访问公共网2,其呈现出的空间开放性削弱了传播中的地理概念,进一步推进了全球受众“信息共享”的权力。自由进入传播空间和享有共同信息资源的权力也使得网络流动空间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尽情展示自我和相互交流的舞台,并极大地拓展了网络舆情表达和传播的影响范围。人类对空间的体验和感知,主要是以活动的范围为基础的,从网络自媒体空间看,基于web2.0技术的各种网络交互通讯软件的迅猛发展以及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的广泛应用,为虚拟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持,如BBS论坛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话题讨论的交流平台,博客和个人空间则为网民展示自我、建立网络圈子提供了窗口,微博客、微信等成为信息发布、新闻曝料的平台等等。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过去,地理位置相近是友谊、合作、游戏和邻里关系等一切的基础,而现在的孩子们则完全不受地理的束缚。数字科技可以变成一股把人们吸引到一个更和谐的世界之中的自然动力。’’32012年底,CNNIC发布的“201l一2012年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也显示(如表3-1),在中国有数以亿记的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搜索引擎)和交流沟通(包括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社交网站、电子邮件),而其中有91.7%是通过接入到家中的互联网络电脑完成的,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现实社会的广场、公园、茶馆、咖啡屋、沙龙等传统相遇、集会、交流的场所被取而代之,网络空间成为公众发表言论、倾述情感、寻求认同的舆情1鲍立泉:‘论网络对媒介时空偏向的平衡补救',紫金网http://www.zijin.net/news/netmediaj2008-1—1]]n0811178FDDHB36CSCID32G.shtml,2008年1月2同上3【美J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页48 浙江大学博:j: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索及je作用机制研究汇聚的重要场所。表3-1:2011—2012年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I|97一{石∥睁‘ii睁—驴—嘲f考,4677582.9%41510”j‘叠确磷尊;‘∥弩葡硪。磐:。。:“40’7“40”≥4358677.3%珀SBSi,‘j神《妒;一||}1.≤;呦}3脚V37";65.9%32531誓_葡5鳓∥’‘?Sg.S%。?3242S。3066154.7%24988;嘲i自一-妻确if两809%127%豢1797。.;m,i渗l嘣i7S.2%13JO%j62.1%。|17.1%63.幅14.I%6’.蕊。:3.§%748.糯.23S%:钐碧%砖唆47.9%2.0%3糯.24.8%掬.S%15.2%。32.4%_33.2%32.5%j2.3%1咀嚣|1j÷黾啪一17.6%28.8%7舶·14S%对专业传播机构而言,网络同样也为他们实施全国、全球等更大范围内的媒体战略,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场所和条件,跨越地理位置限制的信息流动、观念输出等刺激了网络意见、态度、情绪的生成,也极大地拓展了舆情传播的范围。当然,尽管互联网的无界性使得任何一个地域性的事件都可以成为全国性的舆情事件,然而由于其地域和心理的距离,参与人数相对事件发生地较少。从近几年发生在江浙地区的南京天价烟、抢盐风波、黄浦江漂浮死猪等热点事件来看,尽管有不少来自全国的非事件发生地网民也实时参与进来,但是仍然是事发的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区的网民参与评论的热情较为高涨,其余发达的地区如广州、北京紧随其后。3.1.2网络时间的碎片化提升了舆情信息的汇聚速度互联网媒介环境与传统媒介环境在时间计算上大为不同,传统传播行为主要依赖固定时钟来确定实施集体行动(包括就某一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观点的舆情行为)的统一时间,而网络时间作为一种存在论、虚拟意义上的时间,在较大程度上脱离了传统的自然时间、钟表时间的固定束缚。传统媒体的传播组织行为主要1中例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1次巾阳臼:联I叫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F12门3149一蚕型一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以新闻周期为单位进行,如报纸新闻主要以日计算、期刊信息主要以期计算、电视节目主要以小时计算,而网络媒介,尤其是微博、徼信等自媒体几乎不受周期限制,信息可以实现即时的发布和传递,而由此累积形成的密集、海量的信息量,也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这种时间上的优越性主要通过互联网分布式信患存储技术来实现,即信息的存储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即使某台计算机的信息丢失,也可以无障碍的从其他计算机处还原丢失信息。存储能力的高速提升,使网络在存储新信息的时候,不必要删除以往的信息,有效弥补了计算机硬盘信息存储脆弱的不足,也为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时间偏向打下了技术基础。1一方面,无限提升的存储能力使传统的时间支配变得相对自由,网络时间结构也由此呈现出非线性2、破碎化特点,有利于处于在同一场景中的网民群体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地选择相同或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同步或非同步的对话交流。另一方面,超强的存储性也极大地拓展了时间的量度,为各类传播主体全天候、海量化信息的发布、传递信息提供了可能。网络时间结构的自由运用首先体现在网民对自媒体的使用上。现代社会的人们处于高速运转中,大多数人总是感觉精力有限、疲于应付、力不从心,迫切渴望充分利用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而互联网新技术延伸的TWITTER、微博、微信等微信息发布平台将时间的非线性、碎片化优势发挥到极致,不遗余力地为传播主体随时随刻的自由行为提供了便利的实现途径。网络时间把人们过去传统的工作切割成碎片,网民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快速、简单、便捷地发布较少文字的文档内容信患,这极大提高了时间的利用效率,也实现了点滴信患不断汇集成海量信息的目的。其次,对专业媒介机构来说,时间的非线性和碎片化主要体现在对海量信息进行超链接的制作与编排上。就超链接文本的特性来看,超链接设置具有在不同网络页面、对象及媒介之间进行链接的功能,这种特性允许读者采用连续跳转的方式阅读或发表不同时间生产的信息;从超链接文本的意义上看,编者旨在提供更多元化的信息或是更多媒体的内容,而这往往会把读者从正在浏览的信息上引开,关注浏览到更多地超出计划的信息。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况,网络受众均是利用被切割成碎片的时间对完整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的,这有利于加1鲍立泉:‘论网络对媒介时空偏向的平衡补救'.紫金网:http://www.zijin.netJnews/netmedia/2008—1-11/n0811178FDDHB36C5CID32G.shtml,2008年1月2指自变量与变量之间不成线性关系,成曲线或抛物线关系小能定量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e作用机制研究速信息聚合的频率,并最终形成汹涌的网络舆情。2012年发生的20件热点事件1,如毒胶囊与皮鞋很忙、四川什邡事件、啥尔滨塌桥事件中的贴文数量均超过了百万,而其中微博贴文量占据了大部分也印证了这一点。3.1.3网络时空的交融性再造了舆情行为的“真实"场景如前所述,传统的传播媒介多少受到时空的限制而出现交流的困境,而网络无远弗届和无时不刻的时空结构打破了国家政权和地理疆域的边界,使纸质、电子媒介造成的原本失衡的时空结构上重新趋于平衡。在跨越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领域的社会关系的联合的状况下,交流仅仅基于“语言和想像”。2一方面,网络时空的聚合互补使得并非处于同一时空的网络人群能够共同亲自进入“流动的空间”,并进行即时的交流和讨论,形成了高度的参与感和现场感。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实时空结构的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模拟,网络又创造了一个虚拟仿真的现实世界,在这个由科技技术支撑而起的心灵想象空间中,人们可以尽情的认知自我、展示自我、融入群体、寻找归属。在这个由传播主体相互交流而构建的拟像空间中,特别是在自媒体空间中,网民完成了现实世界的聚合过程,并获得了亲身参与其中的经验,在此过程中,拟像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已经内爆(implosion),3而表现为比真实更真实的“超真实"。互联网“超真实”的感受显然对于身体局限于方寸天地中的人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各级传播主体纷纷利用网络平台传递信患、表达意见、评议时政、释放情绪,并由此形成了网上舆情信息啸聚的现象。网络环境的虚拟仿真也使得专业机构的传播时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全景监狱"和“共景监狱”概念认为,在传统的像古希腊的监狱模型的传播环境中,着守站在整个监狱的塔尖,对分布在监狱各个角落犯人的行为进行监视,即使看守没在岗时,犯人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也可以指代传播环境中信患不对称、不透明,专业媒介垄断信息的情况。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网络创造的虚拟环境下,所有专业媒介机构面临的场景从全景变为了共景,传播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变得透明公开,信息捂不住、1人民网舆情监察室:(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012年12月,其数据是选取了3家论坛(BBS)、2家微博客和2家社交列站(SNS)汇总而出。http:{f飞嘲.peopleyuqing.com/topnews/topcontent/2012—12—21/6046.html2转引自郑中禾:《时窄框架变迁及电脑嘲络对语苦行为的形塑》,‘学术交流》,2003年第11期3麦克卢汉和鲍德犟弧等指l}{.世界正经历“内爆”(内向的爆炸),真实已成为过去,媒介制造了一种“仿像文化”.仿像.’j现实ifl现反转,假的比真实还真实.形成一个“超真实”的社会,使社会flI现了“再现的危机”。参见习文。‘后现代社会的“仿像”与“内爆”》.苏州大学颂士学位论文,2004年5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拖不住、关不住。在网上热点不断、舆情不止的形势倒逼下,专业媒介机构也加快了利用网络平台的步伐和力度。以“黄浦江漂浮死猪"一事为例,在此事由东方网及“@薛蛮子"新浪徼博曝光后,200多家境内外网站和传统媒体迅速跟进,以每天上百篇的新闻报道量在网络上全天候地发布各类相关信息和最新进展,如《嘉兴回应上海黄浦江死猪事件:正协助调查》、《省农业厅通报:嘉兴市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浙江嘉兴公布死猪死因称并非一时爆发》等等,同时这些媒体还借助自身信息权威发布的优势,刊发评论文章,如人民日报《“死猪漂浮”引发生态反思》、北京晚报《‘‘死猪漂浮’’疑团有待进一步破解》等,对政府行为、机制体制等进行公开监督、深度挖掘和幕后解读。此外,路透社、美国之音、法新社等大多数知名境外网站和媒体也借助网络平台发出声音,如IBTimes中文网刊发了记者赴嘉兴新丰实地采访发回的深度报道《黄浦江死猪事件之嘉兴调查》,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上海报道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死猪事件背后故事的积极因素可能大过消极因素”,并通过此种方式不断深化、影响网民的意见、态度、情绪,进一步刺激网上舆情的生成演变。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拓展和融合了媒介时间、空间向度,为提高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提供了重要物质技术条件,也有效提升了网络舆情行为组织开展的能力水平。然而,网络时空世界必然有别于现实社会世界,网络环境下网民的舆情表达传播行为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发生在现场的真实集群行为,本质上讲,网民的现场参与只是处在拟态电子空间中的准“共同参与’’,其从方式、内容、效果等各个层面均与真实行为有所差异,而这种“准参与’’行为必定会导致网络舆情呈现出大量新的特点和变化。限于篇幅,本文仅从网民参与的位置和身份两方面简要叙述。其一,与现实场所中公众高密度聚合在一起相比,网络主体间的位置是相对分散的,网民主要依靠不同的IP地址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并遍布于网络的各个角落,这种星罗棋布的、相对分散的地理位置布局也造成了行为主体心理的归属感、认同感相对较弱,其表达、传播的舆情也由此会呈现出离散性特点。其二,与现实行为中真实的个体存在相比,网络主体的身份是匿名、虚假的。戈夫曼的“前台后台”理论1认为,从“特定行为的参照点"出发,人类活动日常互动的区域可以划分为“前台”和“后台”区域,1参见[美]欧文·戈夫曼著,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S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在前台人们维持的是某种“标准”化的外观或行为的“常规程序",而在“后台”,人们可以摆脱前台严格规定的角色扮演,使自己“放松下来”,并为前台的“演出"进行“排练”,同时,由于独特的时空架构和隔绝,前台与后台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行为类型和语言风格。在网络空间中,特别是自媒体平台上,网民主体通常是以偶然的过客、抽象的符号,如“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等匿名方式,替代个人角色身份,组织传播行为。与在传统的广场、茶馆、电视访谈现场等公开场合进行言论表达、演出的相比,网络的行为显得更加宽松、自由,也更为接近戈夫曼描述的“后台排练"似的角色扮演。在此氛围刺激下,网民的表演行为容易变得大胆、放任甚至不负责任。无序无法,并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和风格,这也是为何网络言论表达总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网上舆情呈现多变多样特点的重要原因之一。.3.2社会结构性压力加值理论中的结构性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指出,特定社会结构或背景中的某些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等,使人们认为有必要通过某种方式或行动来促进解决。网络环境下,现实的社会结构与状况仍是刺激网上民众通过舆情表达来解决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其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舆情的产生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生存的需要和产物;其二、中国处在社会转型巨变中,不同地区、行业、阶层、群体之间的交往、交流、交锋频繁而激烈,前所未有、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等舆情客体也不断刺激着中国的网民表达意见、发表言论。社会转型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社会学家郑杭生认为其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即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1社会转型带来最直接的变化之一就是社会各阶层的分化,这也与舆情的生成演变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主要以社会阶层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焦虑感、不公感、剥夺感等为分析对象,反映网络传播环境下社会结构性诱因与紧张因素对网民态度、情绪以及行为倾向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两阶级一阶层’’的社会分层结构逐渐解体,社1郑杭生:‘北京日报》,(60年,中国社会是怎样转型和发展过来的》,社会学视野网:http://ww.sociology01.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fazhanshehuixue/2009—09-24/8787.html,2009年9月S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会阶层结构由简单化到多元化,由封闭转向开放,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已基本形成。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远未完成,社会中下阶层比重仍然很大,中层比重偏小,整个结构总体上呈现“洋葱头形”,与现代社会应有的“橄榄形”仍有一定的距离,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1月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报告也提出:目前中国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社会,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或“纺锤形”社会,是比较稳定的社会,也是理想的现代化社会结构。与之相对的则是传统的“金字塔形”结构,即少数人居于社会上层,中间呈过渡状,而下层很大的社会结构。我国正处于“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过渡的转型期。在中西部地区,“上下阶层比重失衡、阶层之间贫富失衡”的社会特征更加突出。12005年,著名社会学家李强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方法分析“五普”数据,发现由于城乡的分隔,中国的总体社会结构,既不呈“橄榄型”也不呈“金字塔型”,而呈现为一个倒过来的“丁字型"的社会结构(invertedTshapedsocialstructure),即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下面一条比较长的“横杠”由大田农民和一些体力劳动者组成;其他各阶层形成一个大体上是“立柱”的形状。重庆社会结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如图3—1)。2l剑黜继韵一o.-愀.觚岫刊}a蛋墨■■—卜_十_l量,I撕畦“衄^!;I。7,/}≯£j_∥一.,曼爨熊。“··、}t麓∑黼璐一√,”■==|}忍_[瓣。":=a盈田卜—一掰黝·一广一嚣猁窃缀熨IW奄蜀口E外;≠i≯例爝疆馨髓移秘器萼f静f嚣T觚苎翌竖L—___二嬲,喃照蛹:图3-1:重庆市社会各阶层状况调查分析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以从丁字型结构和结构紧张上得到解释。31参见黄豁:<社会结构开放化的路径选择》,‘半月谈》,2010年第4期2重庆社科院:‘重庆市社会各阶层状况调查分析》,网易网:http://news.163.com舶/1209加捌SQ311S1POOOll24J.html,2009年12月3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在丁字型结构造成的持续性“社会结构紧张”中,不同的社会阶层,主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与传统社会阶层,各个现实利益群体以及二元对立群体之间有着相对独立的角色、利益,他们之间巨大的需求差异导致了各种冲突与纠纷的发生,而由此引发的也不同群体的态度、情绪、情感等构成了舆情的显性内容。3.2.1社会新兴阶层分化及不信任感弥漫’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典型调查,以职业分化和组织、经济、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划分标准,勾画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它由十个社会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等级组成(如表3-2)。1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社会阶层,如个体商户、私营企业主、非公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农民工等不断从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后形成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中分化出来,形成新的社会阶层。此外,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加剧,还出现了蚁族、农二代、城市打工者、小手工业者、山区教师等多个新型阶层,也有人将这类群体概括为新底层民众。2表3-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1李春玲、陈光金:‘当代中国的-卜大社会阶层》.(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版,书摘网:b丛乜;ZZ型型型:g∞塑:£凸也2墼虐QQ2:Q型!Q应兰:璺E璺Q墨皇!§!Q△Z£Q2Q璺墨至§昼垦£呈QQQ£昼墨£Q:b!虫2南瑞:《“新底层”的现实意义》。《中I词经济时撤》,新o#州:b!!卫;ZZ凸曼!§:5i凸b!!璺凸宝§:£Q堡』£Q!:!垡凸£』2Q!Q:!QZ!§[£..12鱼鱼2214:b!巴,2010年10月15日5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在社会快速转型、社会阶层也随之不断分化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推陈出新、各种政策指令急剧变化,甚至朝令夕改,特别容易让人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尤其是上文提到的那些新兴底层民众,他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不确定性时特别是过高房价和通胀压力时,持否定一切的想法。不仅是新兴底层民众,官员、白领阶层中也面临着这种不确定性,在激烈的官场竞争、强大的网络监督和问责,变化的职场位置、严格的业绩考核面前,他们同样也感到无所适从,凡此种种,使得整个中国社会弥漫着一种普遍焦虑感和不信任感。从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看,这些新兴阶层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价值取向多元,自我期望值高,利益诉求表达强烈,同时把握信息和运用媒体的能力也较强,当现实的信访制度、听证制度等一些由官方主控的民意表达与参与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他们能够熟练的使用运用互联网,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在短时间内聚集网上民众的情绪,将这种放大、尤其是负面的,使网络泄愤事件频繁发生,否定一切、质疑一切的焦虑感和不信任感不满情绪弥漫整个网络。近年来,有不少发生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劳务输出大省的网上网下联动的集群事件就是如此。如2012年6月25日,广东中山沙溪中心小学附近两名少年之间发生了个体冲突,尽管次日事态已经趋向平稳且无死亡,但仍有网友发布微博称:“中山市沙溪镇 浙江大学博:l: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治保会三人用口袋套住一四川12岁小孩子打死,其母亲奶奶已气死,四个湖南人看热闹被本地人活活打死",该虚假内容的微博瞬间被转发上千,并引发了强烈的网络愤怒和沸腾舆情,而“沙溪冲突"这件小火苗放大的网络事件也被戏谑为“一个芒果引发的血案”。3.2.2社会利益群体调整及不公平感凸显相较社会阶层的划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认为利益群体的模式应在中国引起更多的重视。孙立平援引李强教授的观点认为,中国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阶层,因为阶级阶层在涵义上应该“是指利益分化已经完成、物质利益已经相对稳定的集团”,社会转型时期恰恰是利益关系调整最剧烈的时期,现实生活中,利益群体是更现实的行动主体。1同时,根据改革以来人们利益获得和利益受损的状况,李强等将中国人分为四个利益群体或利益集团,即民营企业家、明星、外企管理层等特殊获益者群体,知识分子、干部等普通获益者群体,城镇中的失业、下岗人员等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贫困地区的农民等社会底层群体。2当然,利益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利益群体也需要不断分化、解组、重新整合,因此利益群体的划分也仅能是一种相对的区分,很难精确命名。如中国社科院2008年发布的《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显示,民众认为的获益群体的划分和上述四个利益群体的划分有一定的出入,在调查各社会阶层对近十年来获益最多的群体的排序中,69.84%的人认为国家干部是近年来收益最多的群体,其次是演艺人员(53.71%)、私营业主(52.13%)、国有/集体企业经营管理者(47.98%)、专业技术人员(44.1l%)。3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也恰恰是利益关系调整最剧烈的时期。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特别是关于制度方面的问题,如政策制定缺乏对个体权利的尊重保护、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执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如一些地方乱批乱占耕地,拖欠、截留、挪用土地补偿费,在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的等等侵害、损坏民众合法权益等,很容易拉大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差距,使阶层固化日益凸显,并由此引发不少群体的不满、不公感。有学者总结出的现阶段我国民众中弥漫着“分配不公感、机会不公感、起点不公感、参与不公感和1南方:‘社会学家孙说-严认为与其划分社会阶层不如研究利益群体》,‘南方论从》,2008年第2期2康新贵:‘当代中国社会pq个阶层划分.oj阶层矛盾》,人民论坛网:b!!巳;』』!!!型:!!!!!:£Q里:£凸』盟£!§Z2Q!QQ皇』ZQ!QQ旦Q璺Q皇!璺垒星12ZZ.!:b!虫!。2010年09月3中国义化论坛网:http://way.foruml.ca/show.aspx?id=907&cid=22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话语权不公感’’五大不公感。1这较为全面地说明了不同利益群体不公心理产生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公感并非全部源于现实问题。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逐步改善,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也逐步扩大,但受金钱至上、急功近利等价值观影响,那种“命苦怪政府,点背怪社会”以及“端起饭碗吃肉,放下饭碗骂娘”的社会心态仍不在少数。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民众长期受不公感影响,在遇到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就很容易被不满、怨恨等负面情绪支配和左右,其产生的舆情行为也会因此发酵形成强大的破坏力量。而这些由于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关系调整而引发的矛盾与冲突映射到网上,则是不同阶层人群会因为特定的利益而通过互联网这个无时无界的大平台迅速集结,并通过发表言论、甚至是制造言论等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从而形成网上啸聚的舆情。如2010年发生的乳品事件中,作为消费者,不管是企业家、国企工人还是公务员、白领等均对此事展开言论的声讨,形成强大的对抗力量,而蒙牛、伊利两大当事的乳业集团之间则采用网络公关公司及其“网络删帖”、“网络打手”等“非常规’’公关手段,相互指责对方诽谤诋毁事件,企图操纵网上舆情或舆论。3.2.3社会二元群体对立及被剥夺感加剧比上述阶层和群体模式更普遍的划分方式是弱与强、贫与富、下与上的二元对立阶层。在所有形容我国社会新阶层的代名词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弱势群体"。作为一个形象的比喻词,弱势群体指的是在社会地位、社会财富、社会权利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可分为自然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社会性弱势群体。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指由于制度、权利匮乏而造成的贫困人群以及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2弱势群体通常表现为社会地位低、经济贫困、生活质量差和心理承受能力,下岗失业者、农村低收入人口、城市贫民等。弱势群体的形成既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也有制度方面的原因,如我国在社会结构转型期出现的财富分配、权利供给、权力执行、社会保障救济方面的不合理等。其中尤以社会结构失衡形成的经济不平衡为甚。经济结构不平衡首先体现在地区之间。进入转’郭奔胜:‘寻良策化解风险',‘晾望',2010年第3期2胡星斗:‘权利供给的缺乏导致贫穷>,燕山大讲堂演讲,腾讯网:http://view.News.qq.com/a/20090420/000030.htm,2009年4月S8 浙江火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索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型期以来,由于中央政府的梯度发展战略及各地区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历史遗产等的差别,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位居经济发展的前列,中部省份成为相对发达地区,而西部省份则成为不发达地区,并且这种区域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其次,行业间的发展失衡也带了垄断性与非垄断性行业人群的差异。以不触动原有利益格局为前提的增量式改革带来的是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利益分配的失序,属于不同行业部门的群体之间,尤其是垄断企业员工与普通行业员工间收入差距巨大。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也使得个人自然禀赋、社会资本等基础和机遇差别导致社会个体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国际上通用的“基尼系数"来衡量贫富差异程度,而我国的基尼系数水平处于“高位运行”阶段。1再次,个体间发展失衡、贫富不均也表现在城乡之间,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缩小与扩大的起伏,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差距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2社会转型发展中出现的二元群体对立,贫富差距加大问题使我国民众普遍存在一种期望的相对剥离感。“相对剥夺"(Relativedeprivation)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简单而言,相对剥夺是一种感觉,这感觉是我们有权享有但并不拥有。该现象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等人提出,其认为剥夺是相对的,人们对其处境感到怨恨或不满未必是在绝对意义上被剥夺,而是与某些标准相比感到被剥夺了。其后经R.K.默顿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默顿认为,当个人将自己的处境与其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并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这种剥夺是相对的。有时,即使某一群体本身的处境已有所改善,但如果改善的程度低于其他参照群体的改善程度,相对剥夺感也会产生。3这也被亨延顿称为“社会挫折感’’,他提出一个相对显得矛盾的命题:“现代性产生稳定,现代化造成不安定。”走向’中国幕尼系数近十余年来有不少版本,低的在0.4左右,高的超过0.5,上述的引用的足最近的,参见刘武、张诗雨:《专家称中国基尼系数标准与西方不同未达到危险线》,《嘹颦东方周刊》,风飕网:b!!卫;』』丑金!§:i££凸g:!Q巴』§b£Ⅱ垡婪』!!型£;8』尘£!旦i!.2Q!墨—Q!.』!墨』至13墨垒12鱼一Q:§b!堕!!呈Q13鱼!!月2韩运荣、黄fJJ阋:《我固当前{t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中网传媒人学⋯版社,2011年版第16页3亚当·库珀:‘社会科学1了科全书》,.—卜海译文“{版社,1989版第642页:罗们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译林}J{版社,2006年版第388页,均转引自杨玉芹:‘浅析相对剥夺感心理》,‘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1期5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现代化的社会动员造就对美好未来的“需求的形成",然而实际不可能十全十美,造成“需求的不满足”,两者的差距便产生社会挫折感。1这种感觉在当下中国更直接的表现为强烈弱势认同感,据人民论坛杂志2010年抽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文化机构职员)受访者达55.4%;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则高达七成。2在网络环境下,群体二元对立现象和网民被剥夺感显得更为强烈。一方面,在网络全天候、遍在性的曝光、放大效应下,处于劣势一方的阶层往往对贫富差距、强弱对立现象印象更为深刻,导致其被剥夺感更为强烈,这也是很多网络舆情关注的群体事件中的都带有明显的地区性、地域性、行业性的原因之一。如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和富士康跳楼事件、城管打人事件、民工讨薪事件等等。另一方面,网民的交互性、便捷性不仅使网民在主观上对其他群体的偏见和对所属群体的认同均得到了加强和固化,并使得网络动员具有了更为强大的力量,影响个人或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导致的对立和不满情绪在不断扩大,如网上经常出现诸如“我们百姓Vs你们政府(zf)”、“屏丝Vs富二代”之类,就是将自我认同为与以官员、富人为代表的强势群体对立的弱势群体。一旦利益受损,网民很容易将其当作“替罪羊’’,视作发泄、攻击的对象。社科院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的{2012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2012年从南海●问题到钓鱼岛风波,网民表现出压抑、憋屈和愤怒。据湖南省纪委干部透露,9月反目游行中出现打砸抢行为,某市拘留的47名参与打砸的青年在被询问时,有12人不知道钓鱼岛在哪里。这验证了反日游行中相当一部分民族诉求背后蕴藏的其实是底层百姓反对贫富分化的民生诉求。3小结:网络传播促进社会各阶层媒介接近权的实现从以上论述可知,社会阶层的分化也使得不同群体使用媒介的权利与能力发生变化,而媒介接近权理论描述的正是社会公众与媒介使用的关系,因此本小结主要以此展开论述。“媒介接近权’’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J·A·巴隆于1967’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2人民论坛:‘“弱势心态”蔓延:矫情还是憋屈?',人民网:http://society.peopIe.co啦cn/GB/13395455.html,2010年12月4日3张然:‘京华时报),光明网:http://m.娜.cn/media/2012-12/19/content_6070942.htm,2012年12月19日∞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9L$,1研究年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接近媒介⋯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一文中。1973年,他又出版了《为了谁的出版自由一论媒介接近权》一书,对这个权利概念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接近权”或者“受众传媒接近权"(Therightofaccesstomassmedia)是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自上世纪提出以来,“接近权”的实现就一直紧随着传播媒介的更新发展而不断完善成熟,网络传播环境下受众媒介接近权的实现更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与传统媒介环境中社会各阶层自由使用媒介,公开表达自身意见、观点、态度等具有相对较多的技术、制度限制不同,低门槛(技术、文化和物质准入条件低)的网络可以通过广泛提升受众,尤其是前文提及的社会转型中的新生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和相对弱势群体等的媒介接近权,为他们的社会诉求提供平台与通道,并由此汇聚更为真实可信的舆情,成为引发更为强烈、成为社会舆情的风向标。一是拓宽传播信源信道,为网络情绪参与提供依据。互联网的开放结构使当下的受众比以往任何传播时代都具有实现知情权的更优越的条件,只要网民点点鼠标,理论上他们可以接近任何一个主观需要的点或面,迅速了解想要获取的信息。同时,网络的海量传播、整合功能及等多媒体特质还进一步提高了信息的品质,使网民获取的信患更为及时、充分、全面,为网民在此基础上发表意见、观点打下了基础。在这些海量、公开的信息中,那些与社会公共话题相关的更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如“邓玉娇”事件、“躲猫猫”、“小悦悦”、“甘肃校车事故"、“温州动车事故"等,在这些事件中,网民的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一直伴随着信息的曝光、调查和结果各个阶段。二是打破传播准入限制,为网络情绪表达提供平台。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往往由于参与渠道较窄、影响能力有限等原因,无法在媒介上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诉求和真实感受,尤其是像不信任、不公平、被剥夺感这些对社会不满之类的心态,更是只能通过“大道不传,小道传’’的途径被关注,这些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进入大众媒体的信患,可以首先在网络上找到存身的空间,并可以获得一些浏览者的关注,传统媒介所制造的权力空间在他们自己的传播领域之外被开了一个领域。但网络的出现突破了准入条件,他们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网络传播的低门槛、自由准入使得更多的人信61 浙江火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息发布时候无需考虑太多,发布信息不再是一种特权,网民拥有了“话语权",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渠道自由表达意见建议,并不断刺激、放大网络舆情。一直被主流媒体排除在外的组织、人物和声音更有意愿去利用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其也成为一个展示未被主流媒体所确认的议题、意见或社会现实的场所。1这在本节前文所描述的那些非主流阶层、群体、组织,具体如社会的底层(如失业工人群体、农村留守人群),边缘性的群体(如同性恋群体、艾滋病村、城市农民工、吸毒人群、性工作群体等等)2等方面的体现尤为明显。尤其是社会底层农村问题,在传统传播时代,尽管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和固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等原因,其一直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凸显区,但却很容易被主流媒体边缘化。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农村问题也有可能成为引发互联网热议和动员的重要源头,如宜黄拆迁、陕西孕妇引产、广东鸟坎事件等等。三是突破传播单向流动,为网络舆情抗争汇集力量。网络为民间信息和意见提供一个重要集散地,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之间不仅能自由发送信息、还可以互相交流观点、展开讨论,而那些能够在个人经历、境遇、诉求等方面都与某个地方发生的突发事件,具有极大同质性,往往更为引发网民集体的关注,尤其是社会转型及其带来的怨恨心理等,更为人们集体宣泄和释放自我情感提供了渠道和方式。在互联网相互交流认同的过程中,“草根”网民群体纷纷举起弱者的武器,将埋藏于体内的“被剥夺感”以及“替天行道”的英雄情结尽情展示,并形成一股与强势主体特别是公权力部门对抗、争取自身权益的“强大’’话语抗争力量,如在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中,人们正是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网络,以低姿态的反抗技术进行自卫性的消耗战,用坚定坚韧的努力对抗无法抗争的不平等,以避免公开反抗的集体风险。3这也正是网络舆情事件中特有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即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而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和仇富、仇官、仇警现象频繁的重要原因。当然,网络言论近乎绝对自由却无需承担责任的特性,也使得网络成为怨恨和宣泄的温床,网民发布信息无所顾虑,而这些不满甚至怨恨情绪很容易在网络的互动交流中发酵与凝结,放大和渲染社会的阴暗面,使网上舆情呈现极端化、非理性的特点。1Couldry,N-&Curran,J(eds).ContestingMediaPower.Lanham:Ro砌anandLittlefield,20032吴飞:‘公共传播研究的社会价值与学术意义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朱清河:‘社会转型期网络舆情的正向选择——从上海“钓鱼执法”事件谈起),‘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在谈到网民接近权时,我们也应当充分考虑到其论述的对象仅限于网民。事实上,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范围内,网民数量仍然只是少数,教育程度、经济条件、地域位置等众多因素仍然将许多民众排除出网民的队伍。据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但是相对13亿中国公民来说仍然不足一半。其中北京和上海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在七成上下,而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等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率不到40%,我国城镇网民人口占比为72.4%,而农村人口占比为仅27.6%。这也是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提出的“知沟"理论的具体体现,即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递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1即便是在上网的人群中,知沟现象也仍然存在。有学者认为,网络时代的数字鸿沟现象更为突出,无论是哪种中产阶层(知识、收入、职业、支出),它们在网络媒介的选择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中产阶层相对更喜欢网络,排斥电视;而非中产是相对更喜欢电视,与网络之间相对而言更隔离。曾经,互联网被人们寄予厚望,以为作为信息权利平等象征的它的出现,会有效地填平以往在传统媒体时代形成的知识沟、信息沟,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新的知识鸿沟却以数码沟的形式变本加厉地出现了。2对于那些不上网的人来说,上述文中前段提及的媒介接近权、知情权、话语权等只是一纸空文,因此网络舆情传播的真实性、准确性问题仍需我们展开进一步研究和审慎考虑。3.3网民心理加值理论中的“一般化信念"指人们对自己的处境形成某种共同的集体信念,或人们对特定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式所形成的共识。如前所述,3网络舆情作为一种特殊的集群行为,其间的压力与行为的转化并不依赖于斯梅尔塞描述的有分析、有预见的“一般化信念"或“普遍信念"的出现,而主要涉及到网民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所形成的心理特征。因此,本文主要围绕调整后的因素分类之三网民心理展开论述。尽管不同类型的受众在具体信患需求上有着各自的不同,但是网民在网络行为中的心理却具存在很大的普遍性。心理学在20世纪发展出了一系‘郭庆光:《传橘学教程》,中冈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2杜骏一ti.‘中国中产阶层的传播学特征——基于五人城市社会调查的跨学科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参见奉文2.3对作为分析对象的6大因素的说明6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列解释了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相互关系的理论,本研究将在充分吸取相关成果基础上,按照网民作为普通个体,网民作为群体一员以及具有相似看法的网民群体三个层面,论述网络传播环境下心理因素对舆情行为的不同程度影响。3.3.1网民个体心理特征与使用满足理论3.3.1.1个体心理特征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对态度、情绪等舆情表现形式的原动力有丰富的解释。该理论以人的动物本能为基础,强调刺激反应等生物条件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其中需要作为联系心理与客观事物的重要源泉,被赋予重要的地位。马斯洛认为需要都是先天的,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强度越大,只有满足了下层的需要,才能把上层的需要释放出来。麦奎尔认为低级需要是先天的,高级需要作为满足低级需要的工具,是受到低级需要满足的强化、通过工具性条件“学习”得到的。弗洛伊德总结指出高级需要就是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妥协,高级需要的源泉是一方面满足个人生理需要,另一方面又不违反社会秩序。1与注重人类外在行为的行为主义不同,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则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认知活动来产生意见和态度、情绪,而不仅仅是对刺激发生反应,其关注的是与认知行为有关的内在结构和过程。概括来说,即人的认知结构(认识主体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对事物的认知归因、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评价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人对这一事物的舆情结果。该理论强调的是人作为主体对信息的选择、记忆、加工及理解的能力,其对人脑的认知过程模式可概括如下(图3-2)。2臣n画媒介内窖剽霎知觉毹睡堕一择II存ll合厶堕信息加工图3-2:认知模式图行为输出1参见沈德立:‘情绪的动力源泉及其表现形式》,<天津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2转引自张谦:‘论新兴电子媒体对受众心理的影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4月 浙江火学Ill}:J: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此外,与社会学紧密相连的角色理论则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其社会角色(当然这种社会角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认知结构)提供的,而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因此,角色理论与上述两种该理论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强调行为的某一种单一决定因素,如态度、人格或动机等,而是从角色、角色期望、角色技能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中去解释行为的原因。因此,有助于了解为什么人们会随着他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23.3.1.2网络环境下个体心理特征对舆情行为的影响上述理论主要从心理学视角解释了个体需要、认知及角色等社会心理因素对行为造成影响。接下来,本研究关注的是在网络环境下这些个体因素会发生何种变化,继而对舆情行为产生何种影响,这移植到传播学领域中则可以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加以解释。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作是在个人需要和愿望驱使下的主动的媒介信患处理者,认为受众通过个人的认知模式使用媒介、制约媒介传播过程。同时,该理论还在研究方法上第一次将受众定位成传播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被动的接受者。其核心理念“受众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接触媒介,并从中得到满足"在网络环境下显得更有实践意义。一方面,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大众的主体性作为其基本的理论前提,这与网络传播赋予大众的主体性不谋而合。正是基于自主使用网络的前提,网民大众的需求、期望、满足程度才得以成为引发网络集体情绪的动力。网络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使网民能够使用网络将现实生活中最迫切的需求得到满足,不管是马斯洛多重层次的需要,还是麦奎尔功能主义低级需求而转化来的高级需求,又或是弗洛伊德的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妥协,网络的自由言论平台都为表达三种层次的需求看法提供了机会。在需要诉求的基础上,网民再通过自身的认知模式,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借用“移情"理论的观点,对与自己有相似缺憾的人或自己向往、喜爱的对象表现同情、厌恶、超越或追求,以获得心灵慰藉,释放自己的社会压力或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许多网络舆情行为中显现出来的控诉、恶搞、宣泄、悲情、戏谑等就是源于网民内心的窥视、破坏、心理以及希望被关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中国人民H{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2李水健:<大众传播心理通论》,中国传媒人学iIj版社,2008年版第210页6S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注、被尊重、被同情的等这样一种“移情”心理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频繁发生的网民舆情行为往往会产生“良好”的预期效果。由于中国各级政府长期充当着全能主义政府的角色、相关法治精神的缺乏以及来自上级的考核压力等原因,现实社会中的“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管治逻辑在网上尤甚。不少事件,如2012年“陕西镇坪县孕妇被强制引产”、2013年“河南大用集团‘病死鸡卖给快餐行业’丑闻”等均是通过网上曝光,引起网民关注,再导致相关部门的介入,并促成了事件的解决或阶段性解决。即“撤销江能海镇坪县人口计生局局长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两人的职务"、“加工病死鸡传闻不实,无害化处理不规范”。这种方式实现了网民通过其他传统媒介无法完成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说明“微观改变中国”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另一方面,网络给网民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使得网民的需求与满足与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不同,一个人的外显人格在现实社会中可能是文明而高尚的,但是在网络“匿名”角色支配下,可以变得低俗而物化。正如认知失调论认为的,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同理,网民行为与在现实社会中的感受密切相关。在网络环境虚拟角色支配下,网民行为体现出来的内在自我需求目的在于减轻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认知失调,他们通过在网络中的发布信息、发表言论等方式来调整认知失调,达到心理平衡,获得在网络社会的某种满足和承认。因此,在更突显个体、注重自我、补偿自我的强烈需求驱动下,网民行为也充满了随意性、自主性、甚至破坏性。网络上各种忽视社会约束力的失范行为和现象,如各种淫秽色情信息、强制性弹出广告、木马非法入侵、盗取用户资料等不胜枚举,体现在网络舆情上则是谣言、流言、小道消息盛行,让人真假难辨。如2012年三亚“宰客门”事件中,一则经改编的声讨警察无故打人的视频《三亚旅游悲惨遭遇》在网上流传并引发了对警察暴力执法的质疑,而后来警方公布的指向不同的视频又引发了网民的集体倒戈。这也印证了埃瑟·戴森对互联网这一特性的形象描述:“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力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1转引自李洪佳、邓金艳:‘网络空间政府危机管理及应对措施才智',‘才智>,2009年第32期66 浙江大学博二I: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3.3.2群体环境下网民心理特征与沉默的螺旋3.3.2.1群体心理特征网络舆情行为是一种集群行为,由于个体对孤独感的本能恐惧和对社会归属的共同需求,群体环境会对个体言行会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环境下个体心理和言行的内在动因有丰富解释,与网络集群行为关系较为密切的有从众行为、去个性化和集体无意识等几类相关的群体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直觉心理反应的现象。1与之相似,去个性化现象则突出了在群体活动中的心理,认为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同一起来,去个性化现象匿名性、丧失了责任感和群体的淹没性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2在民族心理研究领域,与上述两种现象相似的群体心理表现为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ang)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一个储藏所,它储藏着所有那些原始意象的潜在意象,这些意象是人从他的祖先那儿继承来的,从个体出生的那一天,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而后天经历和体验的东西越多,所以那些潜在意象得以显现的机会也就越多,教育和学习越丰富,也就越容易使集体无意识在各个方面得以个性化。3总之,上述三种均认为群体对其成员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或影响力。同时,群体心理在其成员与群体的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或认可的反应或行为。从众行为、去个性化、集体无意识等群体心理或行为倾向在实际行动中则表现为群体间的模仿、感染等作用机制。塔尔德的模仿理论认为,模仿是人的社会本性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现形式之一。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多数人的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产生。4与此相似,格式塔·勒朋相信,在集群中人们的心智很容易降到一个较低的活动水平上,并且人们容易毫不怀疑地被动接受和模仿集群中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他同’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ff{版社,2011年版第213页2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I{版社,2011年版第221—223页3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fII版社,2011年版第224页‘徐祥运、刘杰:‘社会学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页6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时也对集群行为的感染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指出不可征服性、传染和易受感染性是集群行为能使个人“着迷”的三个因素。布鲁默采纳、加工了感染理论的某些成分,提出“循环反应’’理论,即人群中的情绪感染是由他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的过程,它反过来又加剧了他人的情绪。1从上述分析可知,感染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传递交流,其前提条件是情境、态度、价值、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着相似性,它起着统一群内成员感情,促成舆情行为爆发的作用。3.3.2.2网络环境下群体心理变化对舆情行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感染、从众等个体心理或行为特征对集群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在传播学领域与之相似的有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E.NoelleNeumann)于1974年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从群体心理的角度论述了大众传播与个人意见、公众舆论之间的关系,并认为人们会出于对孤独的恐惧不断评估社会接受的观点,进而决定自己的意见表达方式,当自己的意见处于少数派时就不会将它表达出来。因此,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更加得势,看到这种趋势并相应地改变自己观点的个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方表述观点而另一方沉默的螺旋过程。网络环境下网民的群体心理特征必然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等特征均削弱了孤独的威慑力量,也使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现象有所减弱。其一,网络的空间延伸性和传受角色转换性,增加了网民消除孤独的场所和机会。网络中的社区是多样的,群体是不稳定的,只需摁一下按钮,就能超越地域上的区隔,消解远与近、运动与停滞、内与外的对立。2如果一个网民在某个社区或群体里得不到承认、产生认知失调,他往往可以通过另外一种身份、转向另一个社区,获得其他交往对象的认同,而不是消极的以从众的方式减轻压力。此外,网络游戏、网络阅读、网络视频等其他娱乐消费选择也可以使网民将不被肯定或赞同的压力和孤独感以多样化方式消除。其次,网络的即时更新性也鼓舞了个体表达自我声音的勇气,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碎片化,不断刷新、更新的网络页面带给每位网民的都是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即便是那些与主’r美J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l版第654-655页2Bogad,W.,SimmelinCyberspace:StrangenessandDistanceinPostmodernCommunications,SpaceandCulture,2000.P.28.6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导意见完全相左的声音也总能在网上寻到踪影,即使是再弱的个人声音也有机会得到扩散和壮大,这也大大削减了所谓占多数的意见观点对网民的实质影响力。最后,网络空间的相对自由性也使得网上多元化的意见、观点、态度层出不穷,在网络互动区域,所有的问题或主题,即便是主流舆论所认同倡导的,都可能会受到质疑和挑战,并且往往会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声音。同时,随着网民自我意识进一步提高,持有不同意见的网民,特别是那些意志较为坚定的中坚分子,很少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和一贯的主张,甚至敢于勇于表达与众不同、相当偏激的观点。比较典型的例子有范跑跑事件,汶川地震10天后,四川都江堰某语文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上发布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贴文,其中“在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女儿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这或许是我的自我开脱,但我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等备受争议的言论引发了网络热议。事后,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并在论坛上与谴责他的网民展开激烈辩论和反击。当然,网络世界并非如理论所描述的那样,能够达到完全去除群体压力的理想状态。从这个角度看,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上的相对弱化并未意味着其影响的消失,在互联网环境仍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在去除网民部分孤独心理的同时也毫无疑问加剧了网民间的模仿、感染,沉默的螺旋效应因此更为明显。在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网民尤其是有着相同或相似经历的网民,在社会心理方面具有相似性和高敏感性,非常容易受到与之交流者心理的感染,当某种意见或情绪形成优势时,他们很容易失去自我判断力,陷入群体的旋涡中不能自拔,最终使群体优势进一步加强并达到支配性的水平。有时,网络群体心理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据美国一些传播学研究者对一个叫做“网上爱心组织"所做的调查发现,尽管组织成员之间互不谋面,但他们彼此相信各自的想法相同、技能相似,甚至患了同样的疾病。1其次,网络舆情行为主体并非都是匿名的,如有些是以实名注册的,有些则是前台匿名后台实名,当隐匿性消失时,沉默的螺旋依然会发生作用。这种情况在名人博客、微博和一些以正式会员注册的论坛社区比较明显。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当获悉他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时,有84.3%的人表示,在对问题发表评论时,态度会有所保留。而当网民试王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效果理论探索》,北京交通大学硕:I:学位论文,2006年6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图在网络上发表评论时,如果面对意见冲突,当知道他人已掌握自己的真实身份时,则有79.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对自己将要发表的意见进行修正。1再次,大多数网民更多地是以一种群体中的一名旁观者的心理角度对网络上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予以关注。他们对某些信息的追踪、并不是出自于内心的爱好和兴趣,更多的带有娱乐、消遣的心态。他们愿意花费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某事信息的动态走向,而网络全天候、海量化的特性则是使他们对事件进展保持大概了解的最方便途径。这种非现实的、围观式接触让网民在心理上更敏感于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因此他们在舆情行为上更倾向于表达出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或认可的言论或观点,更遑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评论别人的观点。这也是为何微博的转发量与评论量和新闻跟帖的点击量和回帖量之间总是差距悬殊的原因之一。笔者选取2013年2月14-15日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李开复:乔布斯的创业理念"和百度新闻排行榜列第二位的“广东湛江致7死18伤爆炸嫌犯当子女面引爆炸药"为例。前者在2月14日8点半到2月15日1l点30分期间的转发量为18099,评论量为3221:2后者在2月15日凌晨3点至中午12点期间的网易浏览量为5201次,回帖量为371条。3这说明网络事件中仅有少部分网民可能会选择出大体符合自己观点的评论进行支持,而绝大多数网民仅仅是以局外者的身份进行浏览、转发观望。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在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传播的交互、公开等特有属性部分消除了孤独的威慑力,并维系了中坚分子的坚持,因此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表达的作用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网络舆情显得更为多元、多样。然而,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未在网上彻底消失,群体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网络舆情中的从众跟风、人云亦云现象依旧普遍存在。3.3.3网民群体间的心理特征与群体极化3.3.3.1群体极化现象的特征前述理论主要说明了群体环境下网民心理及言行等影响动因,毫无疑问,作为一种群体互动交流的行为,网络舆情行为的生成除了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之外,群体间的心理及行为特征也会对产生影响。关于群体的概念,我们可以参考。谢新洲:r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2新浪微博:http://weibo.corn/1197161814/zjaWYbMIK?from=huatidetail’网易新闻:http://connent.news.163.cominews—guonei8-bbs/8NNLNAPIooOll24J.html70 浙江大学博:上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普莱斯(Price)和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Blumer)的观点,即社会群体分为公众(Public)、群众(或聚众)(crowd)和大众(mass)三种形态:“公众"是指这样一个群体:①他们共同面临一个议题;②他们对如何处理这个议题有争议;③他们就议题之解决展开讨论,这种讨论是相对理性的,是舆论形成的核心;“群众"是很多个体受某一共同事物(如街边斗殴)吸引而形成的临时群体,个体间互不认识,相互没有理性的传播只有情绪的感染,因相似的情感及经验而集结;“大众"则由匿名的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物组成,其成员间几乎没有互动和交流。1时至今日,群体概念发展早巳超越了上述范畴,而网络群体更是既包含了布鲁默眼中聚众的特征,也有公众与大众的特征。基于此,笔者认为,网络群体是根植于网络虚拟空间,以网络为物质中介展开网际交流和网络生活的社会群体。而本研究关注的则是网际交流中群体间的信息传递和意见交流。有关群体心理和群体间相互影响过程的领域,也有不少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可以借鉴。限于篇幅,本文仅以与舆情关系较为密切并为大家熟知的群体极化现象作一探索。群体极化最早由詹姆斯·斯通于1961年提出,指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2桑斯坦进一步解释了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其一强调说服争辩的角色,如果团体成员已经倾向于某个方向,他们就会在这个方向提供更多的论点,只有极小部分会转到另一个方向。其讨论结果就是让一开始的倾向往前再跨一步。其二涉及社会比较,起因于人们希望获得其他成员的赞同,也希望自己赞同他们。一旦他们听到别人相信什么,他们通常会调整立场符合主流方向。33.3.3.2网络传播环境下群体极化的特点及对舆情行为的影响相比现实社会,群体极化现象更容易发生在网际空间,“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4在网络群体情境作用下,网民缺乏思考与理智,一个很小的事件或与自己无关的事件,在群体极化心理下,也会形成轰动‘SeePrice,V.PublicOpinion.NewburyPark,California:SagePublications,1992,P.272焦德武:‘试论纠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5【美J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49。_页4【美l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S0—51页71 浙江人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性的舆情、舆论事件。具体来看,网络为群体极化提供了相对宽松、便捷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一是为群体极化提供宽松环境。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和开放性赋予网民自由发表言论、表达情绪的权利,网络匿名身份使网民觉得相对安全,可以脱离社会道德与法律约束而“尽情”发言,同时由于一个IP地址可以注册多个账户,网上的一些由匿名者制造的虚假声音也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并加剧极端化的程度,“某个有趣的实验发现,当团体成员匿名在网络上相遇并强调团队认同时,极端化的程度会加深”。1这表现在网络舆情中就是网民集体对某个选中的“靶子”进行语言暴力和肆无忌惮的攻击,当有不同声音的网友参与讨论发表不同的看法时,便会遭到大多数网友的反驳而偃旗息鼓。因此,网络讨论只会将他们导向更极端的方向。我们只要对新闻跟帖、网络论坛、微博,或者个人博客等互动区域稍作浏览就能发现这种现象的处处泛滥。二是为群体极化提供便捷方式。网络的交互性让虽来自天南海北,但具有相同相似感情与观点的人能够方便迅速聚拢在一起,并通过互动交流强化群体的趋同、认同心理,进而产生群体极化行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2相较于“人一一人”的直接传播模式,网络传播中“人——机——人”的间接交互模式减少了面对面的很多责任与羁绊,使得网民的冲动、发泄、破坏等行为表现得更加肆无忌惮。而由此引发的极端言论也更容易获得群体的认同,并加剧群体舆情的非理性特征。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如2008年,杨佳闯入闸北区一综合办公楼内,捅伤10余名民警,其中6名民警抢救无效死亡,却被网络称之为“大侠’’;2009年,刘汉黄手持弹簧刀杀死二名、重伤一名台湾籍广东东莞一五金厂工厂负责人,却有网友为其叫好,甚至冠以“英雄”称号等等;同年,派驻吉林通化钢铁公司的民营企业总经理被职工殴打致死,网络上却充斥着赞扬通钢的“工人阶级了不起”以及对“打死个把资本家有什么了不起’’。三是为群体极化提供物质基础。一方面,网络自媒体使网民的自主性,也使1【美l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s0.51页2【美l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51页7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网民的个性化急剧膨胀。相似定位的网站、相似类型的社区、相似主题的板块中往往聚集着同类质的网民,他们或有着共同的经历验、相似的观点、经验,甚至相似角色的性格。这种网络小众化社区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准备了充足的“后备力量",一旦这些同质网民的利益受损,他们便会积聚起来,开展网络言论的集体讨伐,并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舆情。如乐媛等通过对强国论坛深水区和猫眼看人BBS论坛的实证对比分析,指出强国的网民对现存制度更为认同,以温和派言论占据主流,而猫眼的网友更关注西方,以激进派的言论占据主流;网民在网络上会形成的同质性群落和异质性群际现象。而戴维斯在对Usenet新闻组进行研究之后的结果也显示:“Usenet的政治讨论偏向于嗓门最大、攻击性最强的个人"。1另一方面,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filtering)现象,即网站通过信息的同类收集和网址链接,所造成的竞争观点的缺乏,也是加速群体极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桑斯坦认为“真实世界的互动通常迫使我们处理不同的东西,虚拟世界却偏向同质性,地缘的社群将被取代,转变成依利益或兴趣来结合的社群。"2作为群体极化现象中的团体成员,网民本身已具有“倾向于某个’’固化的特征,而网络海量信息和即时发表言论的方式在为他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导致信患的“窄化”,网民没有时间也懒于深入考证和思考,依赖群体成为一种方便讨巧的网络生活方式,这在客观上加强了网民的保守、专横的极化心理。仍以范跑跑事件为例,尽管网络赋予他作为中坚分子的话语权力,然而在群体极化的氛围下,其所表现出的“异见”性会被大多数网民当成敌人来进行攻击,有网民指责其“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在王石“捐款门"事件中也有这种现象的存在,潘石屹因替王石说话、呼吁网友理智,也被网友质疑捐款太少和之前“钱多的不知道怎么花"的言论相矛盾,并成为了新一轮的攻击焦点。3.4触发性事件加值理论认为,触发社会运动的因素或事件(precipitationfactors)是集群行为的导火索,当人们不满足现有讨论或其他目前存在的条件,如社会结构性压力和信念形成时,一些偶然引发的事件或传言往往通过提供具体刺激的方式,使普遍的情绪向现实的行动转化。由于网络拥有信息海量加之网民关注点不1乐嫒、杨伯溆:<网络极化现象研究——-薏于四个中文BBS论坛的内容分析》,‘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2【美l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5页7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可能无限扩展等原因,并不是所有事件都会引发关注,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事件中,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往往只是若干典型的代表,其背后都有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和价值逻辑。作为社会矛盾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的集中体现,这些代表议题经由网络的放大表达,引发了强度不同、指向各异的网络舆情。3.4.1触发性事件中的代表性议题社会学冲突论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冲突是社会的生命之所在,进步形成于个人、阶级或群体为寻求实现自己美好理想而进行的斗争之中。1不同个人、群体、阶级之间的冲突导致了舆情行为,而触发性事件则是这些冲突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在社会学领域中,较早研究冲突问题的是德意志帝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他将冲突划分为战争(群体之间)、派别(群体内部)、诉讼(通过法律途径)、非人格(思想观念上)的冲突4种类型,将这一分类概念到具体的现实社会中环境中,实际上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冲突,可以北大社会系刘能的“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结构性风险和挑战:一个预测性的总结图”显示如下。(如图3-3)22一●n≈o且是q摩^茸抽●●蹙一≮戡●夤蠡篮±‘特菁.~蛉曩耳卦ll-譬尊嚏!冀弹”嚣压写毋钎p●忙岳“下足t主譬卧击K蟹●缸日气f●r焉^题●窿精t鹕々等爵前虮●q!耳取廿奇H蓐●婚戢是点,‘●瘩岳e{1·*蛆嚣哺丑赣●“置~f毒t社·奎lf证?:■,!;竹茹茸’l}●芝^“转望l‘鸷图3—3: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结构性风险和挑战:一个预测性的总结图喻国明对此作了更为精炼的概括,将其分为“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司法系统和城管队伍的、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和央企、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严重、涉及国家利益和民族自豪感、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以及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和公众人物的火爆事件”等九类典型议题。3作为对现实社会的映射,引发‘【美】科塞著,孙利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2转引自焦璐:‘价值累加理论——集体行动的一种叙事框架》,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l期3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251页74 浙江火学啤一}: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je作用机制研究网络舆情行为的触发性事件的分布领域也与上述议题基本保持一致。有研究表明,2012年上半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涉及反腐倡廉、突发事件、食品安全、教育教学等近30个领域(如图3-4)1。为研究方便,以下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的冲突展开分析。9.6%2012上半年网络舆情涉及领域ToPl5公司企食反突道教暖公医社意两虚务洼业品腐发德育防共疗会外套假员执财安偈事文教外政卫民事观信管法经全康件化学交策生放点患理鲅匿枣潭:中墓停囊★拳两I毫l鞴I口薅)研亢晰,艾聱j艾盔商(1RI)201207.15图3-4:2012年上半年网络舆情涉及领域3.4.1.1经济发展中的收入陷阱实践研究证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的有序和稳定并非呈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在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后,经济增速会明显缓慢。2我国已步入中等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阶段,然而社会制度,尤其是社会资源分配制度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相对滞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成员群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并未呈正相关发展,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和差距持续拉大。同时,由于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发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受到国际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尽管我国早在“九五”期间就制订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但我国目前仍然以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经济发展和社会个体之间的“断裂”错位和经济增长方式上长期以GDP增长、数量增长速度为指挥棒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一1艾利艾咨嘲:《2()12年I:半年蚓络舆情报告》,http://w、州.iri【:n.com/index.php?option-com—contenl&viPwartiCle&id-375:2012&cat,i(1一:j1:201l一()3:jl一18—06—25&I“-mjd78.2012年7门2张璨琳:《“ttl等收入I:f1阿f”的综述》,《仓业挣报》,201I;{!筇16期75_■■2钟—●●2£∞蟹墨曩蠢4%■■蠢墨4蠢墨曩匿曩,o册■■■曩■■揣-_-_l5%lll;●■■■■■●,O勰■■■●■—■一钉弛—■■■■■羹毋舶—■■■—■■,叮舯重■■■■■■囊巍_----_-I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索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些地方和企业为了追逐利润,罔顾群众利益和诉求,导致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灾难事故等等频频出现,如2012年底网上短时间疯传的微博“我的未来十年十大心愿"中的前五条为:1.不用再到海外买婴儿奶粉;2.能在大超市买到安全的食品:3.白领不再沦为房奴;4.环境污染不再恶化;5.贫富差距不再扩大。1而这五条中有四条与此相关,这说明,正是由于这些类似冲突矛盾和摩擦的不断积聚、激化,引发了广泛的网络关注和网上舆情。3.4.1.2政策制定执行中的权力冲突冲突论认为,社会总是处在对稀有资源的争夺状态中,其中最重要的稀有资源之一就是权力。2社会就是“一个持续展开着权力之争的竞技场”,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而“人民”总是处于“利益集团”的对立面和弱者的地位,权力精英在国家政治中具有主宰作用。3在我国最基本、最核心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而作为社会利益斗争和权力冲突集中反映的公共决策,则是我们考察网络舆情形成动因的重要角度之一。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决策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决策者自身的原因使得公共决策呈现出失误率、高成本、高浪费的特征。具体来看,一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当前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缺乏足够的时间完备完善,已经出台的法律和政策也缺乏相应的配套性和协调性;少数政府部门执政为“利"、与民争“利”,与部分利益集团联合垄断本该通过市场自由竞争配置的资源,打压民间资本逐利空间,不正当竞争;政治民主与法律公平进程有待推进,公民正当维权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等等都是决策失误的原因。二是由于政府的执政能力和行为上的不当造成的问题和冲突。主要表现在有些政府行为的范围、手段和方式上仍未适应改革下的市场化、全球化背景,仍然沿用直接管制、命令与服从的强制性手段,而不是采取建立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的柔性手段,政府行为程序化和公开化还不够透明等等。三是官员自身原因。据报道,2012年我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初步核实违纪线索171436件,立’十大心愿依次后6个为:6.企业家不再忙着移民:7.‘裸官’不再增多:8.股市从圈钱机器变成价值刨造场所:9.人民小再。拼爹’,机会公平;lO.对公权力的约束取得显著进展”,参见丁曦林:‘呼唤春天,思考春天》,‘新民周刊',2013年1月2『美J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ll版第125页’转引自张淑华:‘啊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复旦人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7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案155144件,结案153704件,处分160718人。1官员群体在认识、能力方面的不足和违法乱纪、权力滥用行为的存在,已成为我国当下民意、民怨沸腾的重要原因所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反腐、网络调查等网民行为更是将行政问责的范围矛头指向原来高高在上、民众无法直接抵达的行政主体,实现了权力在阳光下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如2012年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广东省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原政委蔡彬等案件均是由网络曝光反映而得到查处的。此外,网络也真实呈现、甚至“放大”了决策行为中的失当、失误、失责,“催化’’对政策制定者的争议、指责。如在2012年发生的云南巧家爆炸案中,政府一开始就站在政策制定和威权解读者的角度,企图将嫌疑人锁定为男子赵登用,称其作案动机为报复社会,借以澄清爆炸案与征地拆迁无关。而当地公安局长“以局长名义和前途保证"的言论更是激发网民强烈不满;2013年山西苯胺泄露事故事件中,有官员认为“按照程序,发生了污染以后,只要污染不出长治的边界好像就不用往省里报,自己处理就行,一出边界了这才需要报”。这些明显失职的行为和态度受到网民的极大质疑,网上吐槽一遍,并引发网上舆情的加速汇集和发酵。3.4.1.3思想文化层面的多元较量从网络舆情行为的影响来看,思想文化大致可以分作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三个层面,本文将以此三个维度展开对思想文化方面冲突的分析。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2价值观的维度有很多,包括社会,政治,文化各个层面,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观念广泛存在,其中容易引发冲突和集合情绪为道德价值观,即对社会生活中基本利益关系的一种道德主张,包括哪些人的利益在社会中应得到尊重、关注和保障等。当前我国道德价值观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多元价值观的对立。改革转型进程中,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的推动形成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格局,。中新网:‘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2012年查办案件情况》,b!!巳;Z』!!塑:£bi!垒口!曼§:£Q巴』£;』2Q!a』Q!二Q!』41Z≥QQZ:!b!虫!12Q!圣兰E!月2蒋斌、周梭:‘矬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人课题》,光明日报,2007年2月13日7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个人发展空间的扩大化、路径的多元化、机会的多样化会使价值观分化,引起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与冲突。二是个人与社会价值观的冲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主体性的也得到极大地凸现,价值观的实现从过去注重组织、集体的评价转向了现在的重视自我评价,这很容易滋长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并由此导致个人与社会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三是道德取向和利益取向的价值冲突。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价值的实现途径非常有限——成功标准被简化为粗暴的标准即“名利”,标准之外的生活方式遭到系统的排斥甚至贬黜。1这种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个人价值观本质上与传统的道德观念是相互冲突的,当有触发性事件突破了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德底限时,受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公众倾向于主动表达批判意见,反映到网络上则是网络道德话语力量的强势和道德审判现象的盛行。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道德主义”文化,道德的重要性被置于法律之上,用道德准则处理一切关系,以道德标准衡量一切价值,使之具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和全面的社会影响造就了“泛道德主义’’。2互联网在为普通民众提供畅所欲言机会的同时,也未泛道德主义现象的扩散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匿名的身份、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可以对那些不道德的行为与现象的进行热烈的相互讨论,并展开集体的讨伐和谴责,从而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审判力量。如2012年山西、浙江、四川等地相继曝出虐童事件,引发网民尤其是学龄儿童家长的情感共鸣和声讨浪潮。伴随着事件不断发酵,不仅相关涉事教师、学校受到相应处惩,还引发了社会对学前教育监管不力、投入不足以及法律上对“虐童罪”认定等机制体制健全问题的关注。意识形态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较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3随着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构成社会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包括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等,也逐步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之相对应,网络意识形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一是在网络社会的“全球”疆域内,存在不同类。三中一全会:‘社会怨恨简析),新浪博客:h!!乜;』丛!垒g:§iQ垒:曼Q墼£凸』璺丛!Qg.鱼Q皇Q丝Z垡Q!螋§!i!:b!虫!!至Q!!生皇月2李岩、李东晓:‘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3转引自汪斌锋、王秋艳:‘意识形态的“淡化”与文化认同的兴起),‘青年文学家),2009年16期7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型的网络意识形态。二是在网络社会的同一国家的信患疆域,也存在着不同的网络意识形态。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不同网络文化渗透的便捷性,以及网络霸权的存在,“本土’’的网络意识形态也同样呈多元化趋势。1从第一点看,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互联网资源的绝对控制权,特别是握有互联网核心技术的美国更是掌控着全球互联网主动脉,我们在接受超越国界网络信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在受到来自这些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的影响。美国前两任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希拉里曾先后表示:“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这种技术,因为它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2、“要以互联网为工具推进海外民主”,3这些言论清楚地彰显了美国试图通过互联网传播实施其“全球主义"的战略思想。从第二个角度看,我国“本土"网络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乐媛、杨伯淑通过对强国、猫眼两大BBS论坛抽样分析,发现中国网民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派别,如小左、右愤、五毛、网特等;中国很多网络舆论事件的爆发,都可以从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中找到原因。4在众多的网络意识形态中,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网络民族主义,其兴起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与现实国际关系的背景密切相关。“网络民族主义”最早来自《国际先驱导报》的系列报道,有研究者认为其具体指人们在基于本民族历史和文化认同、归属、忠诚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公开表达的,对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和发展的思想观点、情感意志和愿望要求的总和。520世纪末21世纪初,几起中美、中日突发事件引发了中国网民带有民族主义情绪的激烈讨论,其中强国论坛、中华网的建立被认为是网络民族主义活动固定化的重要标志,2003年也被称为“网络民族主义的发轫年"。而近几年来发生的如“抵制家乐福”事件(2008)、莎朗斯通“辱华’’事件(2008)、对网上“哈韩”“哈日”群体进行言论攻击的“69圣战”(2011)、钓鱼岛与反日游行(2012)、黄岩岛与南海局势(2012)等一系列突发事件更使1张宽裕、丁振国:<论网络意识形态及其特征》,‘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2期2赵启正:《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3278733.html,2005年3月29日3环球网:‘荚困务卿希拉里就开放互联网发表演讲点名指责中罔》.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2/1506287.html.2011年2月‘乐嫒、杨伯溆:‘网络极化现象研究——基十四个中文BBS论坛的内容分析》,‘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5转引自时嵩巍:‘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个案研究一以6.9圣战为例》.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吐cn/GB/22114/150608/150616/13452301.html)。2010年12月lO日7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民族主义情绪高潮迭起,并在网络空间中持续引发了抗议、签名、集会等具有行为倾向的强烈舆情行为。文化方面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平民、非主流文化对“主流"、精英文化的解构上。一直以来,传统的文化传播惯于以空洞无物的口号和宏大叙事的角度进行教化、歌颂,忽视受众的心理状态和多元表达。,而网络激发了网民潜藏于心底的反抗精神,赋予他们与专业媒介机构抢占传播制高点的权力。借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双向互动性、传受关系的平等性、信息生产的平民化等内在特征恰好满足了狂欢理论的全民性、仪式性、平等交往的思想。网络环境下,网民成为狂欢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在没有演员与观众,社会阶层的分别与限制的舞台上,他们抛却敬畏、礼仪甚至恐惧,自由随意地发表言论、设置话题;他们毫无顾忌地采用非主流的话语方式,对话题进行“去神圣’’、“去崇高”;他们尽情地通过“冷幽默"和“恶搞’’策略,对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进行解构、否定。网络反权威主义、反精英主义无处不在,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香港“巴士阿叔”》等娱乐恶搞事件,到门时代、寂寞党、杯具派、属丝等网络潮流,再到“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等颠覆传统审美观念人物形象的兴起,各类网络文化事件频频引发网络热议和网民追捧,形成以嘲讽与蔑视权威主义、追逐娱乐、发泄愤懑的为主流的网络舆情行为。3.4.2触发性事件的刺激性特征并不是所有分布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热点议题都能成为触发性事件,要激发网民的反应、引发网民的关注、诱发网络舆情的产生,触发性事件还应该具备以下一些共同的刺激性特征和条件。一是冲突性。现代新闻媒介最喜好的报道模式就是冲突性框架,因为这种报道很容易激发起公众的情感共鸣。1网络媒介也不例外,其冲突性首先表现在事件的主体上,涉及同类带有负面色彩的典型主体,如官员、警察、富人、名人、专家等,往往容易引发网络关注,造成“逢宫必闹”、“逢富必究”的网络舆情行为。其次,冲突性也表现在事件的危害程度上。如当下的食品卫生、交通环境安全问题,征地拆迁中的血腥暴力行为等,这些频频发生的与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屡屡刺激网民神经,不断激发网民正义感、不平感和权益感的爆发,网民希。吴飞:‘新闻场与社团组织的权力冲突与对话),‘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浙江大学博?l: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望事件能够得到妥善处置,事件的负面影响,建立长效的预防机制,使悲剧不再发生在自己的同胞身上,也减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此外,冲突性还可指涉事双方身份相差悬殊,弱势性容易引发网民的同情和关怀,包括城镇普通居民,企业职工、农民无业人员与主体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和其中的公职人员。这种地位、能力、条件、立场等方面的不对立很容易经由网络而渲染放大。二是煽情性。如新闻史学家弗兰克·莫特所述:“事实上,你我都喜欢新闻中的煽情主义⋯⋯令人刺激的新闻便是煽情的"1,网民对新奇、有趣、有人情味的事件更感兴趣,而网络的多媒体传播方式和炒作行为也为凸显触发性事件的情感化提供了技术条件。网络通过扩大传播事件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复杂性、曲折性等,为网民提供娱乐、消遣和游戏等感性消费,在吸引网民的参与互动和情绪回应的同时,激发网民强烈的感觉、态度和体验。三是超常性。一旦某事件中拥有的不合理、扑朔迷离性细节超出了网民的心理常识限度,网民探求真相的欲望和心理就会被激发出来,而在追逐事实真相的过程中,网络的多媒体呈现形态和交互性的讨论方式又成为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的重要条件。四是戏剧性。具有戏剧效果性的事件总是更容易引发网民的关注和热议,并且由于网络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增长,那些具有戏剧性效果的事件往往会被贴上简短标签,如“门”、“史上"、“最牛"、“哥"、“姐”等,以适应网民的快餐化消费,而这也是戏剧性事件成功获得网民的关注、成为长期持续热点议题的重要原因。3.4.3网络传播改变触发性事件的议程设置方式传播学视闽下,对触发性事件发生条件的研究主要有议程设置理论可以借鉴,该理论阐述的也是媒介、议题、受众几者之间的关系。1968年,麦克斯维尔·麦库姆斯与唐纳德·肖一起提出了“议程设置’’概念,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简言之,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2而网络传播环境下,多元自主的传播者、开放自由的传播渠道和多向立体的传播方式弱化‘王洪旭:‘煽情性新闻创造传媒经济》,南方报网:http://media.nfdaily.cn/content/2009一12/08/content一6909408.htr,,2009年12月2SeeJamesW.Dearing。EverettM.Rogers,AgendaSetting。SagePublicationsInc。19968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了传统媒介设置议程的权力,强化了网民自由选择,甚至自我设定信息的权力,这改变了触发性事件发生的条件,也因此导致了网络舆情的相应变化。一是网民自我设置议题、引发焦点舆情。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公众获取信息机会的大大增加,受众处在了空间的时代(ageofspace),并倾向于通过新媒体,从各种不同的信源采集新闻。把它们拼装成最符合他们自己的新闻图像。1网络交互性和参与性赋予网民传播主体的身份,网民成为有意识地接触、选择、使用传播媒介及其议题的主动接受者,可以自由、公开、平等地在网络空间设置议题。特别是那些经济利益、政治管理、价值冲突等方面代表性议题,由于涉及到网民最根本、最普遍的利益,与网民关系最为密切,很容易在网络议题海洋中脱颖而出,并借助网络的交互性、遍在性的传播特点吸引网民的广泛关注、刺激网络舆情的集体追问。同样,那些曾经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中国来说,网民设置议程的重大意义还体现在国际传播地位的确立上,网络使得国际受众彻底摆脱了只能通过大众媒介尤其是西方主流媒体获得、评论国际信息的被动地位,2012年度20件网络热点事件中,列前六位的“钓鱼岛与反目游行’’、“伦敦奥运”、“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黄岩岛与南海局势’’、“舌尖上的中国”‘‘莫言获诺贝尔奖”均是国际或对外性的议题。2二是网络议题来回流动、引发持续舆情。由于政治体制、媒介政策、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原因,传统的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在网络环境条件下,此种情况得到了极大改观。传媒议程与公众议程,以及网民与网民之间议程从传统的单向输出转向相互流动,而网络舆情的形成与演化则有赖于这些不同主体设置议题的多向融合和相互作用。在网民持续的来回讨论中,各类议题更新加快、此消彼长,并产生滚雪球效应,使单个议题很容易升级为系列议题,如富士康跳楼事件、校园系列伤人案、三聚氰胺食品问题等等,这些系列议题以其规模效应、连锁效应、模仿效应、持续效应等吸引着网民的注意,进而引发喷涌、持续的舆情。三是网络议题出现同质化、形成聚类舆情。在信患爆炸的网络空间,网民有自我的关注点,他们倾向于通过信息同类搜集和网址链接等方式,寻找感兴趣的1转引自刘海龙:‘议程设置理论与后大众媒体时代的民意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2祝华新、刘鹏飞、单学刚,(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http://m.peopleyuqing.com/topnews/topcontent/2012—12—2l/6046.html,2012年12月8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议题,而这一应用倾向会不断强化其接受信息的同质化,促使网民关注某类具有特定色彩的触发性事件。同时,由于网络议题纷繁复杂,网民通常需要通过归类和解剖等方式,将议题类型化,以便于发表言论、表达情绪,而这些在网络上蔓延的议题又会反过来不断影响新近参与进来网民的认知和判断,其结果是,尽管各方主体设置的议题难以数计、层出不穷,但是能引起网民持续关注、引发网络集体舆情的议题,往往就是那些表达政治诉求和利益维权,并且矛头直指权力部门等特定群体的议题,而缺乏自我主见的网民又以一种盲从的心态和行为进一步推动了此类议题的舆情聚焦、发酵和扩散。如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显示,2012年网络维权事件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领域,大致分为社会民生、涉法涉警、企业纠纷、反腐倡廉、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灾害事故七大类,而总体上,因维权引发的网络群体事件数量为374起,占样本总量的40.92%。13.5有效的动员普遍情绪和共同信念并不会自动轻易地转化为集群行为。斯梅尔赛认为,即使在催发作用的事件已经发生时,如果有关的人没有为了采取行动而组织起来,集群行为也不会发生。如果领袖人物出现并鼓励其他人采取行动,集群行为可能就会接踵而来,“在行动动员的过程中,领袖是极其重要的。"2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领导的权威、有效的策略和快速的信患传递是社会运动动员的关键。上述斯梅尔塞提及的三个关键要素也即是本节所要讨论的有效动员的基本内容。3.5.1有效动员与网络意见领袖任何群体行为都必然包括有效的行动动员,动员者通过宣传、示范、渲染、暗示等方式,强化结构性紧张和普遍情绪阶段形成的认知与态度,使参与者对某事的态度转化为对某事的具体行为,并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临时的群体性的规范与规则,动员、组织、指导和规范参与者的目的和行为。3与其他实际的群体聚集行为一样,网络舆情行为的行动动员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也是领头人物或领袖人1中固社科院:‘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I‘社会心态蓝皮书》J,2013年1月,http://news.qq.com/a/20130107,001912.htm2转0I自宛恬伊:《虚拟社会的集群行为:基于四个网络事件的分析》,<青年研究》,2010年第4期3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fIj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物,这实际上也即是传播学视角下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一般思想最初来源于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正式概念形成于上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和贝雷尔森等人汇编的《人民的选择》一书,意指那些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特殊影响力的人,他们在两级传播过程中对大众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170年代初,罗杰斯等人在《创新扩散》一书中将两级传播理论进一步扩充,提出多级传播理论,认为媒介信息传至受众的过程中有多种方式、多种传播渠道,可能由多级中介环节组成信息传播链。2显然,正如领头人物在集群行为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一样,意见领袖无论是在两级还是多级信息传播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利用自己在大众中的威信或某个领域的专长,为他人提供信患、观点或建议,进而促成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自意见领袖概念形成以来,各界对此的判断标准和作用机制一直众说纷纭。目前,关于意见领袖的特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第一,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的爱好兴趣。意见领袖影响的是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而不是在社会秩序中高于或低于他们的人,他们的影n向力的流动更趋向于水平而不是垂直(DuncanJ.Watts,2007)。第二,在其具备领导资格的领域里必须被公认为是见多识广的或称职能干的人。那些对自己所谈问题一无所知的人,其意见是很难受到关注的。第三,可利用的社会关系,通常表现为他们在社交方面的活跃性,经常与其他群体交往(Reynolds&Darden,1971)。第四,他们更多地使用媒介,更多地接触与其影响范围相关的媒介(Rogers,2003)。3将上述标准融入集群行为行动动员的三个要素,即领导的权威、有效的策略和快速的信息传递领导中加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的作用实际上主要是由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所承担(或垄断)的。他们通过培养、挖掘在某些领域具有专长,对社会现象具有洞察力和观察力的受众作为自己专栏、频道的撰稿人或评论员,并适时邀请某些领域的专家或权威人士,就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反复报道、渲染,为受众提供观点、意见,从而实现对社会舆情、舆论的引导与调控。。SeePauIFelixLazarsfeld,BernardBerelson,HazelGaudet,ThePeople’sChoice:HowtheVoterMakesUpHisMindinaPresidentialCampaign。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482SeeEverettM.Rogers,DiffusionofInnovations。NewYork:FreePress,20033转引自丁汉青、王亚萍:{SNS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特征之分析一以豆瓣网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钳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网络环境的特殊性赋予了舆情行为动员主体和作用机制以新的特征,网络意见领袖的构成和影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作为传统意见领袖的网络延伸,本文认为网络意见领袖是指在那些活跃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经常通过提供信患、建议与解释等方式在舆情形成演变过程中对网民的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的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文旨在考察网络意见领袖对舆情行为的影响,因此本文的意见领袖除了狭义的少数权威信息意见提供者之外,还包括网络推手、网络评论员、网络版主等其他各类广义范围的意见领袖。根据行动动员的三个关键要素,以下主要从网络意见领袖的权威构成、网络意见领袖的动员策略以及网络意见领袖信息传递三个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3.5.2网络意见领袖的权威构成,推动舆情的形成发展网络意见领袖的权威性主要表现在其身份构成方面。首先,由于网络开放、匿名、虚拟等特性,形形色色的网民拥有了自主获取、了解、发布信患的权力,并作为网络舆情行为的共同实施者,取代了少数领头人物的位置,形成了网络社会意见领袖人数众多、角色各异的形态。大致来看,网络意见领袖的构成主要由社会名流、权威机构发言人、政府高层人士、专家学者、草根活跃人物等群体组成。这些不同层次的意见领袖或借助具有超强表现力的网络多媒体传播方式,将现实社会中拥有的人气和粉丝转移到网上(据统计,截至2013年3月,新浪微博中有十三位博主的粉丝量已超过了3千万,而这些人大多是现实社会中的明星名流,他们以自己为中心建立的小型媒体,信患发布能力不容小视);或利用专业领域的知识累积、背景以及特有的言论角度和表达形式,为网民深入剖析事件背后的玄机、提供独到的信患解读;或是凭借幽默的语言、犀利的观点和锲而不舍的热情等自身魅力,与其处于同一个兴趣爱好圈中的追随者保持着高强度的黏性。如郭美美事件中的姜鹏勇、故宫多重门事件中的龙灿、王鹏跨省追捕事件中的陈杰人、毒胶囊事件中的赵普、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中的薛蛮子等,尽管上述意见领袖来自不同阶层,但他们在事件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网络舆情的发展。其次,随着网络交互方式的变化,网络舆论领袖的权威性及个体能力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人一网一人’’的交流方式催生了一批新的意见领袖,特别是那些思想深刻、富有独到见解,但不善于在公开场合“面对面”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即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默默无闻,在网络中也有可能成为一个万人嘱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目的焦点。同时,这种随时随地均可以进行的交流方式也强化了意见领袖在活跃度和媒介接触方面的特征。网络中的意见领袖需要更多、更熟练使用网络媒介,比一般人更能通晓和拿捏信息,他们主要通过频繁的发言互动来获得意见的高位和保持影响力的作用。有调查显示,意见领袖通过发帖与跟帖的积极互动进行舆论参与,他们在媒介平台上的活跃表现并不仅仅只体现在他们发帖的数量上,以及对时事问题的即时探讨。相反,他们也常常通过对其他论坛议题的积极跟帖参与,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带动并扩大网络社区的舆论效果。1此外,意见领袖的活跃度与其类型也有相关性。有研究显示:时政类意见领袖在小组中发帖频率相对较高,在一个话题中交流密度相对于专业性意见领袖较低,媒介接触程度比专业性意见领袖高,对其跟随者的影响主要在态度层面;而专业性意见领袖在一个话题中可以与跟随者进行较为深入的交流,在小组中主动发帖率较低,媒介接触程度相对较低,对其追随者的影响主要在认知和行为层面。2当然,这也可能有网络传播中的自由性使得两级传播模式中的异质性减少,意见领袖和他的追随者在许多属性方面都是相同有关。3.5.3网络意见领袖的动员策略,提升舆情引导的效果在网络海量甚至信息过剩的情况下,网络意见领袖的观点意见要引人注目,达到影响网民态度和行为的目的,动员策略的娴熟运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而网络传播的特性也为其实施“宣传、示范、渲染、暗示"等传统集群行为的动员方式提供了动力和燃料。2002年,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出版《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TheTippingPoint:HowLittleThingsCanMakeABigDifference),其实是在互联网时代用一套崭新的术语重新诠释“意见领袖"这个概念。格拉德威尔称,要想传播达成效果,就需要把有限资源集中于三类人身上:他们是联系员(connector),致力于把大家联系在一起;内行(maven),喜欢向他人传授知识;推销员(salesman),热衷于说服他人相信某个观点或事物的有效性。3具体来看,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联系员、推销员和内行的功能作用,网络意见领袖一般会采取如下策略:一是作为信源的联络者或广播者,善于1刘莉萍:r人民网”互动社区意见领袖研究一以人民网强国论坛为例',http://roll.sohu.com/20120224/n336023204.shtml,2012年2月24日2丁汉青、王亚萍:(SNS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特征之分析一以豆瓣网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3转引自胡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意见领袖?’,‘新闻记者>,2012年第9期86 浙江大学博七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捕捉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并运用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对其进行生动概括、整合,如“很黄很暴力”、“躲猫猫/俯卧撑”、“被XX(如幸福)”、“表哥/表叔/房叔”等,这些短语句子不仅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而且由于朗朗上口、充满想象力和富有幽默感,很容易通过无时无间的网络聚拢网民的注意力,并迅速掀起网络舆情高潮。二是作为内行的舆情引爆者,善于用解码的方式还原事件。网络作为一种草根媒体,允许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突破“过滤后出版”的限制,直接与传统媒体进行对抗。1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承担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和发布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还担当着对事件进行解读解码的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层层剖析、深度阐释才能真正使网民自觉不自觉地认同意见领袖立场、心悦诚服地接受其观点,并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机制的关键环节。三是作为信息的推销员,善于运用多形态的传播方式,提高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网络集视频、语音、文字、图片、图表、flash等多媒体为一体的表现形式,汇博客、微博、论坛、跟帖、QQ、twitter等众多自媒体为发布渠道,为网络意见领袖可以方便不断重复、生动地展现意见领袖所发布的信息、传授的知识,这也为吸引网民关注并进一步说服网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有学者对微博意见领袖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认为他们的人格特质为更趋向于理性、外向型人格特质——乐于与人交流分享,自认为是可靠的消息提供者,与人沟通时经常扮演着积极说服他人的角色。2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作为网络意见领袖应该具有的动员能力或策略。3.5.4网络意见领袖的信息传递,影响舆情生发的过程随着网络意见领袖的构成主体的多元化甚至全民化,其在提升信息传输速度方面的作用也大为凸显。一方面,网络加快了信息传递的反应速度。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其电视研究著作《关于电视》中,曾经提出过“快思手’’的概念,批评电视制造了一种“快速思维”。他认为,受收视率影响,也屈服于紧急性的压力,电视培养了一批“快思手",他们以“固有的思想"来进行论证,也正因1GiImor,D.Wethemedia.GrassrootsJournalismbythePeople,forthePeople.Sebastopol,California:0’Reilly.20042李彪使用King&Summer及ChiIders设计的意见领袖量表和李克特量表进行盘化分析,得H{微博意见领袖群体的主观人格鲢表甲均分为81.1,远高于,P均分63的结果.参见《微博意见领袖群体“肖像素描”——以40个微博事件中的意见领袖为例》,‘新闻记‘者》,2012年第9期8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为平庸普通,所以他们总和接受者轻易就达成了共识。1网络传播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形。意见领袖为了适应瞬间、即时传播特性,不得不形成了对社会热点、公共事件作出快速反应的习惯与能力,而这种方式毫无疑问更容易与网民容易形成呼应,加剧了网民对此信息的关注,并往往会影响大批粉丝,成为瞬间引爆舆情的引子,甚至改变公共事件的舆论走向。然而,与此同时,随着意见领袖越来越从幕后走向台前,他们也必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迎接没有遮挡的挑战。和传统传媒时代相比,网络传播时间的即时性、传播形态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等也对意见领袖的解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杂乱无章甚至失实的网上海量信息,信患选择、内容加工、心理素质、观察与判断以及去伪存真等各方面的能力均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如2010年底,金庸“被死亡’’的微博假消息传出,由于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进行了转发,直接导致了该杂志一位副总编辑、一位主编和一位编辑的辞职。同时,由于这种反应的态度或看法缺乏时间深入思考,还有可能造成意见态度的偏颇和失当,并在网络环境下被完全暴露于舆论的“包围圈”之中,这也是有些意见领袖作用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一般只是出现在话题发布的初期的原因。另一方面,网络也提高了信息更换的频率。网络时代,手机、Ipod等移动互联网终端与平板电脑的无缝连接使得信源渠道大大拓展,“网络时代人人都是电视台”,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某个籍籍无名的人或许突然就会成为信息的中心、成为事件的草根意见领袖。他们通过持续不断地发布文字、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不断加快信息更换的频率,并成为影响网络舆情持续发生变化的重要来源。同时,网络信息传递的直接化解除了“不在场”状态下主体间直接互动的诸多限制,使得追随者与意见领袖的“零距离对话"成为可能,也使得意见领袖不断有机会更正、丰富、充实自己的观点、意见。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信息的更新,加快信患传递的速度,并持续影响网民的舆情行为。如在2011年发生的7.23动车事故中,作为D301次列车上的乘客,网友“袁小芜”在事故发生四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第一条关于“列车脱轨”报道早了两个多小时,而在场的其他微博用户更是不断更新发布关于事故现场的种种图片、文字信息,从场景、寻人、遇难名单、献血等多角度、立体式全面展示这次突发事件。短时间内,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迅速以图文并茂的全转引自胡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意见领袖?>,‘新闻记者>,2012年第9期8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f69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透明方式在全国民众面前得以展现,以新浪微博为例,截至24日12时,已有300多万条关于这起事件的微博。这也说明,普通网民随时可能客串为“公民报道者’’,成为一名草根意见领袖,而这些草根意见领袖不仅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和渠道,同时也参与了事件信息、观点的分享讨论过程,成为同时引发、促成网上舆情生成并达到高峰的重要因素。3.6社会控制力量社会控制能力的下降(operationofsocialcontr01),是指社会控制机制的软弱无力或失败,以致无法阻止某种集合行为的发生。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解和制约的过程。1网络舆情行为是以网络为平台、载体的集群传播行为,各传播主体对网络的控制力直接关系到舆情行为的产生演变,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对此进行了较为权威的研究与阐释。3.6.1社会控制与网络把关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来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1947年他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2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引入新闻传播,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即通过对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筛选、过滤的。360年代末,巴斯在《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中提出“双重行动模式”,认为在信息流通中最关键的把关人就是传播媒介,其把关过程可以分为新闻信息的生产和加工两个方面。其中,在新闻的生产,或者说采集方面,主要的把关人是记者而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编辑则扮演了主要的把关人角色。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传播学家Shoemaker将把关人的研究从微观的新闻报道、媒介组织层面拓展到了宏观的社会层面,提出了把关的五个层次:个人(individual)、传播工作的日常事务1曾庆香、李蔚,《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捕与政府应对》,中国书籍j{{版社,2010年版,第81页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人学ffj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3麦垒尔:《人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89 浙江人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outinesofCommunicationWork)、内部组织化层面(organizational)、媒介外部社会组织(SocialandInstitutionalextramedia)、社会系统(Societal)。1大量的传播实践行为也证明了这一点,传统传播环境下,除媒介机构通过其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进行控制之外,政府也通过外部的社会制度对传播活动进行控制和影响,政府与媒介机构两者共同构成了把关人的主体。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介中“把关人"的角色和地位,有学者通过研究和分析指出,在某些新媒体中,传统“把关人”的力量被极大地削弱甚至消失,使得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受到了冲击,也对“把关人"作用提出了挑战。2本研究部分赞成这种观点,认为网络传播中容量的无限性、载体的无形性、环境的开放性、主体的匿名性等特征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使传统把关人的控制力量发生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从把关人控制力量变化的具体表现来考量探讨网络环境下社会控制对舆情的影响。3.6.2网络把关人作用的变化,舆情信息源头控制的难度加大一是“把关人"作用的变化。在信息生产、发布之前,传统的“把关人"会对某些特定信息,如违背国家法律政策、危害社会安全、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或者损害某些集团和组织利益等等进行过滤,确保读者或观众无法接触到此类信息,一般来讲,在传统传播时代,这种控制源头的方式能够将舆论导向权牢牢把握在把关人的手中。但在网络环境下,传播容量的无限性,载体的多样性、主体的匿名性使得“把关人"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所有信息的控制。由于网络由无数个体用户交织而成,人们很难事先预测网络信息的趋势走向,因此也很难在时间、空间上实现对特定内容信息的适时有效地把握和控制。因此,理论上讲,各类形形色色的信息、言论、思想均可以绕过政府、媒介机构的把关,得以在网上直接呈现,而这也会使得网络舆情容易被放大。如在2009年“王帅案舢、2010年“吴保全案"42012年重庆艳照门事件中,传统的以抓捕信息发布者或曝光问题人的信息控制方法均由于事件在网上的广泛传播而失去了作用。同时,由于我国与网络相关的立法工作、管理机制以及政府执政能力都还不够完善,网络传’转引自黄楠:‘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理论的变异与危机管理》,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2晋晓兵、杨芳芳:‘网络时代的新闻把关一兼议博客、播客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新闻实践'。2006年第2期’2009年,身在上海的青年王帅网}:发帖举报政府违法征地,因言获罪,被灵宝市网警跨省至上海抓捕‘2010年,39岁内蒙古男子吴保全因在网上发帖批评政府违法征地放两次“跨省追捕”9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播活动或行为缺乏相关法律的约束和制约,网络道德规范也尚未形成气候等原因,也增加了把关人进行社会控制操作的难度,并直接导致了网上违法犯罪、失实信患传播、非理性情绪化蔓延,出现传播失控的现象。近年来,不少网络谣言,如“山西地震"、“碘盐致癌”、“皮革奶粉"、“新疆艾滋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疾病"、“二炮女兵刘园园微博炫富晒酒驾”、“洛阳警车二次碾轧女童"等在网上不断翻新、层出不穷也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网络意见领袖作用的弱化并不意味政府、媒介机构等无法实施“把关人”作用,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决定了媒体把关主要是以人为主,采用简单的技术对信患进行筛选和过滤,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的屏蔽、删除、过滤等网络传播的技术“把关”手段被大规模应用。如封锁谷歌、百度、3721、搜搜等知名搜索引擎上的搜索关键词,控制只允许某些机器在某些时段上指定的网站,自定义封锁端口或只开放某些上网端口,限制某些类型下载文件或客户能否收发邮件等等。综上所述,从舆情信息传播角度看,网络把关人的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削弱,然而一旦信息内容涉及到国家安全、稳定大局等,信息的传播渠道就会被技术手段所阻隔甚至切断。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技术可以大大提升,而不是削弱网上社会控制的手段和力量。这也是为何有学者认为对新媒体的管理比传统媒体困难得多的原因除了电脑通信系统存在巨大灵活性之外,还有新媒体作为一种新事物,各种政治力量还在为要控制还是要自由的问题而斗争。13.6.3网络把关人角色的变化,舆情信患控制的主体力量加强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信息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来回流动,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开始模糊,把关人的传统内涵和主体构成也发生了改变。在传统媒体控制的大众传播中,政府、政党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以及记者、编辑、节目制作等传媒机构的工作人员共同构成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在网络时代,新传播技术下和网络迅速社会化的影响下,更多的组织、网民受众不断加入,成为把关人角色组成的一部分。一方面.在开放的网络和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政府、媒体等把关人不能像以前一样根据自我的意愿、以简单的“截留”方式处理信息的传播,因为即便是那些被他们阻挡、剔除的信息、观点往往也可以通过自媒体等其他途径抵达、影响网民受众,这也使得把关人的角色不得不从对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页9l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信息的强势控制逐渐转向对信息的柔性传递,以放宽把关、做好服务的姿态,将更快、更真实、更客观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目前,不断健全完善的中国新闻发言人和政务微博制度就是对此最好的回应。据新浪政务微博报告1统计,截至2012年12月,新浪官方政务微博数量突破6万,其中,上海发布、平安北京、成都发布、平安中原、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南京发布、广州公安、警民直通车一上海、上海铁警发布、外交小灵通进入前十名。如“@平安北京"先后在“挽救‘苏小沫儿’生命"、“方舟子遇袭案’’、“地铁迷药辟谣"、“北京枪击辟谣”等事件中,定时定期发布有关事件最新进展的权威信息,有效阻隔了流言的传播,稳定了网络情绪。另一方面,随着各地“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成立,除了信息处理者的角色外,把关人又拥有了“举报者"、“监督者”、“自律者”、“志愿者”等角色身份,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些违法、不良信息传播源进行惩罚和查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非法信息传播媒体如色情、赌博网站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很多网站的服务器设置相当隐蔽,如仍然沿用传统的把关手段来处理,势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网络传播的把关人可以上述各种不同的身份对不良信息进行举报、监督,形成政府、媒体、网民共同维护良好信息传播秩序的合力,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民间组织机构,如美国的民权自由联盟、新闻教育基金会、美国在线、民主与技术中心、伯特尔斯曼基金会等,均采取探索自律模式、推出举报中心等多样化差异性管理方式,维护互联网的健康发展。23.6.4网络把关人模式的变化,舆情信息选择能力的要求提高作为集合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的新型传播方式,网络传播也是大众化、小众化、分众化多种传播模式的结合。受其影响,网民的自我把关、媒体的职业把关和政府的宏观把关模式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一是在网络自媒体中,发布者和把关人发生重叠,网民既充当了信源又充当信宿的角色(如图3-5)。3他们较少受到媒体管理人的限制,能够相对独立地完成采集、选择、制作、发布等信息传播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按照自己的’新浪网:(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发布),垒!!卫;』』!£!垒:;i旦曼:£Q婴:!旦』i』至Q!至二l呈=Q圣』!!!墨Z璺亘!皇墨至:§b!堡!!至Q!至笙!至月2参见张淑‘#:‘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与权力的对话》,复旦人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页’张蓉、赵新利:‘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博客现象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2005年12月92 浙江人学博I?学位论文M络舆情:影响圳索及je作用机制研究好恶、立场取舍,较少受到政治、经济利益集团的影响,往往能重新发掘、挽救那些被专业传媒组织过滤的信息资源,并赋予其新的价值和生命,其结果是,这些拥有原创独特的内容往往成为引发网络舆情的重要源头。当然倘若信息提供者、受众或版主不具备控制力、把关意识或能力较弱,也会带来网络传播控制的缺失,导致集群舆情行为的失范。三◆三九觎髫L儒吼图3—5:网络博客模式图二是传统的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专业从事信息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组织。相对普通的受众来说,其从管理制度、行业规范,到人员聘用、技能培训,再到技术支撑、设备运用,都具有专业性,但是网络提供了一个不需要其他任何专业技能、知识的平台,只要稍加训练,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撰写和发表信息、观点。这种情况下,媒体更需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公信力来过滤有害信息、遴选有值信息,保持网络舆情行为的良性循环。三是伴随着网络传播在全球的发展,“网络应该发展与管理并举”的治理观念得到了各国的共识。政府对舆情行为的把关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层面:其一是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或作为舆情事件的当事部门,各级政府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有责任或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和手段,如信息公开、回击谣言,化解负面社会舆情、舆论。但是在现实事件中,有些基层政府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分析、追踪、防范,出现“预警机制不预警、应急机制不应急、应对措施不应对”,导致网络舆情不断聚集,向实际行动的群体事件演变的现象。其二是政府作为大众传媒的管理者,有权力、亦有责任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运用技术手段和加强道德教育对相关网络信息传播行为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政府的控制对舆情的影响非常重要,这从近几年来涉及政府的网络热点事件多分布在处于行政末端的县级区域可以看出。如瓮安事件、石首事件等,均是由于基层政府官员9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应对危机的能力和经验不足,缺乏适当与妥当的技术控制手段,往往容易使事件更加复杂化,引发网络上更大规模的话语抗议,进而引燃整个网民舆情的爆发。3.7小结:本章内容可用如下表格简单总结(表3-3)表3-3:各影响因素的特征变化及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总结影响因素的特点对舆情的影响网络媒介1、网络空间流动性1、拓展舆情表达与传播的覆盖范围2、网络时间碎片化’2、提升了舆情信息汇聚的速度数量环境3、网络时空互融性3、再造了舆情参与的“真实”场景社会结构1、社会新兴阶层分化及不信任感弥漫1、拓宽传播信源信道,为网络情绪参与提供依据2、社会利益群体调整及不公平感凸显2、打破传播准入限制,为网络情绪表达提供平台性压力3、社会二元群体对立及被剥夺感加剧3、突破传播单向流动,为网络舆情抗争汇集力量1、网民需要、认知及角色等个体心理特征1、网民的使用满足心理刺激舆情生成2、网民从众行为、去个性化、集体无意识2、促使网上舆情朝符合主流方向发展网民心理等群体心理特征3、强化原有网络舆情的态度倾向,且形式上更加3、网民群体极化极端化1、触发性事件中的代表性议题:经济发展触发性中的收入陷阱、政策制定执行中的权力冲1、网民自我设置议题,形成焦点舆情。突、思想文化层面的多元较量2、网络议题来回流动,引发持续舆情。事件2、触发性事件的刺激性特征:冲突性、煽3、网络议题出现同质化,制造聚类舆情。情性、超常性、戏剧性有效的1、网络意见领袖的权威构成1、推动舆情的形成发展2、网络意见领袖的动员策略2、提升舆情引导的效果动员3、网络意见领袖的信息传递3、影响舆情生发的过程社会控制1、控制力量的表现方式1、舆情信息源头控制的难度加大2、控制力量的主体构成2、舆情信息控制的主体力量加强力量3、控制力量的作用模式3、舆情信息选择能力的要求提高 浙江大学博二b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第4章:网络舆情生成演化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交织作用机制研究:以“我爸是李刚"和“微笑局长/表哥”事件为例在上一章基于宏观“共时性"考察视角,对各影响因素在网络环境下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展开讨论之后,本章将从微观“历时性”的角度,将各影响因素放入一个完整舆情传播过程中进行考察,捕捉上述特征作用在动态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内在机制。4.1研究设计说明本节是在实践视野下,以“我爸是李刚”、“微笑局长/表哥"1事件为样本案例,将6大影响因素放入舆情生成演变的具体过程中,通过对网页、搜索引擎、新闻跟帖、论坛意见、微博贴文等进行定量定性的热度分析和统计,尝试在浩瀚的网络环境、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探寻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段的交织作用与各影响因素自身的发展演变作用,发现引发网络舆情的背后深层次根源和内在作用机制。具体方法如下:1、从“天涯论坛”、“新浪微博”、“新浪博客’’等知名论坛和微博平台中选取点击量较大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以网页作为样本分析单位,对样本中网民的点击量、有效回帖与评论等进行归类分析。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样本案例中的关键词,收集专业媒介机构对该事件的信息报道、评论文章和新闻跟帖的内容及数量进行统计:利用“百度指数”得出时间为横轴,关注度为纵轴的研究案例折线图,从网民关注程度和媒体关注度展开分析。3、收集知名网站和论坛开设的相关专题,开展的在线调查以及发布的舆情报告、数据报表等,对这些二级指标进行分析与研判。4.1.1案例经过概述“我爸是李刚”事件2010年16日晚,河北大学学生李启铭酒后驾车到河北大学送朋友,将两名女生陈某、1关于选lllil:ii4{ll件作为典型案例的原因详见本文1.3.2对个案研究法的阐述9S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张某撞伤,次日晚,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当晚,河北大学学生在天涯论坛、人人网、豆瓣网以《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内领导孩子飙车撞人:“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等为题发帖曝光此事。随后有网民开始跟进“人肉搜索”,并继续发帖公布搜索结果。10月17日.当地媒体燕赵都市网报道了此事,随即,腾讯网、网易等门户网站纷纷转载了该新闻,该事件的传播范围迅速扩大。当晚,知名记者王克勤连发微博,希望大家关注河北大学校园车祸事件,并呼吁公益律师介入此案。10月18日晚,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发布河北大学“校园车祸”一案信患,称涉嫌交通肇事犯罪的李启铭已于17日晚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10月20日,新浪网友发起“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引发网民广泛关注o.10月22日凌晨,有网友在百度贴吧发布《我是河大大二的学生,撞车事件之后我们开的班会,还有我接的电话》的帖子,言明事件发生后河大校方“禁言”管理的前前后后;同日,方舟子在其微博爆料,称河北大学校长王洪瑞曾经要求其删除今年3月份在“新语丝”连续发表的有关揭露对方两本著作和博士论文均为抄袭之作的文章;当晚,CCTV新闻频道播出日前河大校园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李启铭(又名李一帆)父亲李刚接受的独家采访,采访中肇事者李启铭及其父亲李刚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表达歉意,并且表示将依法处理绝不袒护。lO月23日,有网贴爆出李刚父子在保定市拥有5套房产,包括一栋别墅、三套高档商品房和一套80平米的商铺,爆料内容甚至精确到了几楼几号、几室几厅的程度。10月24日,河北大学新闻发言人王景明回应成都商报记者,称王洪瑞校长已向警方报案。至于抄袭是否存在,王景明表示。这应该由有关部门决定。10月24日,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网络发言人发表称,“河大校园车祸”肇事者已被批准逮捕。并称河北大学“校园车祸”一案,由保定市公安局指定望都县公安局管辖,经望都县警方依法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及责任认定后,提请望都县人民检察院逮捕。10月26日上午,在河北省加快推进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工作会议上,河北省省长陈全国表示,对于河北大学院内的醉酒交通肇事案要“依法严肃处理”,目前省委已经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入驻河北大学处理此事。表哥/微笑局长事件2012年8月26日,发生在陕西延安的特大车祸举国震惊,有网民在翻看事故现场图片时发现一名官员面带微笑,遂将此信息以徼博发出,并迅速被广泛转发。经网友核查,该官员是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当晚22时29分,网友曝光了一张杨达才佩戴手表的照片。9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8月27日,有网民在新浪微博公布了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的5块奢侈手表的价格,杨达才也因此被网民戏称为“表哥”。8月28日晚,杨达才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已知道网络对他的关注,并最快将在8月29日上午对网友的质疑作出回应。8月29日,网友称杨达才的手表不止5块,陕西省纪委开始进行调查。杨达才主动在新浪微博中回答网友提问,承认用自己的合法收入买过“5块手表”。8月30日,有网友从公开的新闻照片中,又挖出了杨达才的另外至少4块疑似名表,某民间知名鉴表专家在徼博上对新增手表估价超过20万元。随后,杨达才的手表被不断曝光,总数达1l块之多。当日,陕西省纪委对外称,已经安排人员对杨达才进行调查,如确有违纪或腐败问题,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9月1日,湖北三峡大学在校生刘艳峰向陕西省财政厅寄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要求公开长杨达才2011年度工资。9月2日.《新快报》记者刘虎发表微博称:“网爆陕西纪委调查的‘手表哥’杨达才正兼任着纪委委员,杨达才曾被处以党内警告处分。”9月3日,杨达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回应网络质疑,此举再次引发了网民新一轮关注。同日,有网友爆料称杨达才被“双规”。9月5日,网友在微博上陆续爆料杨达才眼镜、“手镯”、皮带等价格,并称其曾受党内警告处分、是“政坛神童”。同日,陕西省纪委向媒体记者表示,网上说的“双规”是传言,对杨达才的调查仍在进行之中。9月17日,陕西省安监局的官方网站上,杨达才召开会议、视察煤矿的照片仍然留在首页。《钱江晚报》刊文《局长天天在正常上班》,使得一度趋于平静的舆情再次掀起高潮。9月20日,刘艳峰收到陕西省财政厅寄发的复函,回应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患公开条例》,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的工资不属于财政厅政府信患公开范围”。9月21日,陕西省纪委才在其官方网站秦风网对外发布称,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的消息。4.1.2案例基本要素表4-I:“我爸是李刚”、“微笑局长/表哥"案例的基本要素9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始发地天涯社区新浪微博参与人全国网民持续时间8天27天参与方式搜索、调查、分析、声讨2011年1月,肇事者李启铭因交通肇事2012年9月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结果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赔偿死者46题被撤职。2013年2月,杨达才被开万,伤者9.1万元。除党籍,涉嫌犯罪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形成期:8.26-8.28形成期:10.16-10.17爆发期:10.18-10.20高峰期:9.3—9.10高峰期:10.21—10.24反复期:9.11-9.21消散期:10.24后消散期:9.22后网络舆情演●⋯喜{进的阶段划●∞4驰,t●Ⅲ分1、砑一理固踟l●●o㈨1.I㈣O一鼬,g‘‘⋯_|jj拽、惫⋯!嗵一.-"2⋯~lS日2,自.●Oo.j‘,An。气.,,舷鼍j‘。●W,~√,l’~。。i一~|一一-蝴锄猢锄。柳l瓤2;≮一.‰4.2各影响因素在网络舆情形成期的交织作用分析4.2.1网络媒介环境孵化舆情2010年10月16日晚23点19分,距“我爸是李刚”事件车祸发生(当晚21点40分许)1个半小时左右,知名网络社区天涯论坛就出现了题为《河北大’依据本文2.1.3中对网络舆情的阶段划分标准,再结合“百度指数”对两起事件的关注图,将“我爸是李刚”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分为:形成期、爆发期、高潮期、消散期:将“微笑局长/表哥”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分为:形成期、爆发期、高潮期、反复期、消散期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学工商学院内领导孩子飙车撞人:“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的贴文1(如图4—1)IAl+‘‘上^e。r■-,々蕾#稿。·≈£*£《}、·t,_'‰,^^jt¨tj触,僦}}*":*、,n‘w⋯.⋯·,f+,”nI¨,·‘T一¥。_f。,k”’2c*}。瞰.j’≈r妇。!Ⅳ^“¨.⋯,。‘f+图4-1:天涯论坛原始爆料帖文《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内领导孩子飙车撞人:“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10月17日下午4点,网友“河北大义工”配图发布的《惊!!!河北大学富二代校内醉驾撞飞两名河大新区女生“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引发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天涯社区关于此事件的最热门贴文,内容如下:22010年10月16日22点左右,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发生校园学生被汽车撞伤事件,两名女生在学校宿舍区超市门口被撞将近数十米左右。伤者正在被抢救中,伤者均为河北工商学院大一新生,肇事者企图逃跑,被学生拦下,已经被送往公共安全专家机关。该男子为河北传媒的学生,叫李启铭,十月十六晚九点四十,河大新区易百超市门口,黑色轿车冀Fwe420,撞到两名轮滑女生后企图逃逸,后被截获,车速很快,大约80--100,司机疑为酒后驾车,被撞女生腾空特别高,而且该车撞人后并没有减速,后轮从一女生身上碾过,有去女生宿舍楼接女朋友!接完人想从大门口逃跑,后被学生及保安拦下!最令人发指的是,下车后,没有丝毫的歉意,竟说“看把我车刮的!你知道我爸是谁嘛?我爸是李刚!”后经人肉,李刚系保定市北市区公共安全专家局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肇事者:据称,司机为河北传媒学院的学生,叫李一帆。据知情人爆料其初中就读于保定市第十中学高中就读于保定市第三中学。是在忍无可忍。传至网上,希望肇事者能得到法律的严惩!!!他的行为已经触及人伦底线!!!河北大学全体学生呼吁社会,希望社会监督,给受害者,给广大河大学子一个公平的结果!!!如果仅是一个保定市北市区公安局副局长的儿子就这么猖狂,那中国还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的国家吗!在学校里都可以飙车。横冲直撞,撞了人还理直气壮!他还把法律1来自艾利艾咨询:(2010年10月:“官二二代”校网掩人案:掀起⋯场网络恶搞狂炊》,.http://www.iricn.co,m/index.php?option=com——content&view=article&id=156:201010&catid=30:2011-03-31-18-0—6-11<emid=7二,72010年10月25LJ,天涯社区l:原帖已删除2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EVl998737.shtml,此为本章分析的主贴及跟帖,以下1i再注明“l处。9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与道德,社会放眼里了吗!此贴计有访问量68万多条,回帖l万多条,10月17至26日事件期间,平均每天回帖近100条。此外,当地媒体燕赵都市网也于当日报道了此事,但18日前媒体介入较少,网上也未见相关的新闻报道。微笑局长/表哥事件中,2012年8月26日16:35分,针对新华网当日下午三点多刊发的有关延安车祸的新闻报道1,网民“JadeCong"在新浪微博配图爆料:“事故现场官员满面笑容,情绪稳定。一一延安市境内的包茂高速公路发生卧铺客车与罐车追尾事故,致36人死亡。”2此微博引发了网民的广泛关注,8分钟后,网民“Ng-zeonseng"第一个跟进评论称:“领导们过着cctv的生活啊",随后的5天时间里,此微博共吸引了1600多条评论和6000多次的转发量。微笑照片在网上被曝光后,众多主流传统媒体,如《法制日报》、《南方都市报》、《钱江晚报》、《新民晚报》等;知名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新浪网、凤凰网和网站等,也纷纷跟进报道,其中《钱江晚报》的报道《车祸现场官员傻笑网友质问你笑啥》、华龙网《杨达才笑得太不合时宜》被其他媒体广为转发,并使得网络关注度迅速飙升。从网络媒介环境看,两起事件在较短时间(1到1个半小时)内完成了从发生到爆料,爆料到引发关注的过程。网民群体在公开的、相对密集的网络空间中偶遇。网络时空的无时、无界性为网民对此事进行重点关注提供了便利条件,实现了网络舆情的产生与事件的发生基本同步。同时,对比两起事件还可以发现,其一,李刚事件主要由网络论坛引发,而微笑局长则将场所转移到了微博载体,显然新兴媒介运用的更迭速度较之传统媒体更快。其二,对比曝光到引发网民群体关注的时间差和热度可发现,传统媒体的反应速度最慢,论坛次之,微博的反应速度最快,这也说明时空交融性越强的媒介对舆情形成的作用也越大。4.2.2社会结构性压力唤醒不满尽管舆情处于刚刚形成阶段,但社会结构和压力的影响力已开始显现,正如本文前述研究提及的,网民倾向于在网络空间中,尽情表达由社会阶层变迁带来’新华网:‘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确认共36人死亡仅3人选生'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2—08/26/c一123632033_8.htm2新浪微博,http://weibo.co=/1854793854/yyXmDgLhL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压力以及由此导致的不满、怨恨、不平等心理。李刚事件中,不少网民采用了强有力的文字或画面对官二代、富二代等阶层进行集体谴责和控诉,如主贴发出了对此现象的强烈质问:“如果仅是一个保定市北市区公安局副局长的儿子就这么猖狂,那中国还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的国家吗!”而网民则在回帖中进行呼应,认为:“皇亲国戚谁敢惹啊”、“不是针对这个人,而是针对所有官二代,这个垃圾的制度!"、“现在这些官二代猖狂的很,希望政府对他们杀一禁百。”甚至有网民以戏谑的口吻预先列出了可能的事件“调查结果”,包括:“l、勇于拿纳税人的钱去赔偿受害人,因此法官轻判,极可能是缓刑或者两年以下;2、交警大胆推断,车速没有超过自行车,系被害人自己以六十迈撞车,并撞坏了汽车;3、专家说,被害人轻生;4、有传言,局长儿子品学兼优,被撞二女晚上坐台”等等,从这份由网民创作的调查结果上,我们也可以寻觅到百姓对现实社会中的司法不公正现象的嘲讽。微笑局长/表哥事件中也是如此,以针对此阶段最热门的“@孙多菲"发布的鉴表微博的热点评论为例,网民或以诗歌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达才表无数!车祸冤魂叫,安监局长笑!”,或以反讽列举,如“辟谣了:一是山寨的,二是借的,三是PS过的,四是祖宗留下来的,五是总之不是用贪污的钱买的"1等方式,表达了对杨达才的质疑、对官员的普遍不信任和怨恨。总之,不管是主贴还是回帖,无论是直接评论还是深度分析,上述网民的典型言论也说明出于普遍的社会结构和压力影响,网民在事件发生后的初期就已经开始构建关于此事的流言或非正式信息的框架,其内容主要是站在老百姓等弱势群体的立场,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问题进行讨论、对官员或强势阶层等的各种行为进行抨击,并由此导致、引发了由各种心理、态度、情绪构成的网络舆情。4.2.3网民个人兴趣发挥作用在事件刚开始被曝光阶段,大多数参与网民只是偶然“撞见”事件的发生,持有看客心理网民的情绪、态度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被逐步激活,具有被动的应激反应式特征。这从此两起事件主贴的点击量和回帖量、微博的转发和评论量比值(约1/68;约1/4)之间差距较大可以看出。从回帖及评论看,李刚事件中,网民此阶段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揭露此。孙多菲,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660370462/yz7qscx2110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事件行为的赞同和对事件涉事人的不满,以最早的20条回帖为例(如下):1、拜金教教主:一定要去告,这样的女人必须坐牢。2010-10-17,16:25:132、xiaohutu8732:顶死。2010-10—1716:28:313,老衲等不及啦:此等垃圾不死,公理何在?2010-10-1716:29:084、南韵:风向标。2010-10-1716:33:435、777925:顶啊顶啊顶啊顶。2010-10-1716:43:346、83年的熊猫:哦,先顶一下。2010-10-1716:42:537、’单飞雁2008:别沉。2010一lo.1716:54:568、十八截棍:皇亲国戚谁敢惹啊,小衙内倒也说了真话。2010-10-1716:57:459、zyjieo:顶上去。2010—10—1716:59:4610、Grayzhan90326:直接推出午门斩首12010—10—1716:58:1511、草头公子:顶一下2010-10-1716:59:2812、ljxwh:副的就我呸。2010—10—1717:00:1713、Ibh0704:哎,他爸能处理儿子吗?估计他们家差不多_个星期赚的钱都要赔给那女生家了。2010-10-1717:03:2614、休闲的艺术:这下有的看了。:2010-10-1717:03:06回复15、918:只看不说16、jielovejie99:法律再不管用,咱也给他潜规则了。2010—10—1717:06:1817、大力威威:不明真像。2010-10-1717:05:4918、hx3321:顶一顶2010-10-1717:05:5419、黎家:围观改变中国2010-10-1717:06:0520、我来自川北:惹不起2010-10-1717:08:27其中有近一半(9条)是简单的回应“顶”或赞同如“风向标”,而剩下的大多数内容也是要求严惩肇事者,如“此等垃圾不死,公理何在?",甚至有激烈如“直接推出午门斩首”之类,网络舆情明显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从表哥事件微博的评论内容看,很多网民主要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或经验,直接推定表哥“腐败"的事实,如:“专业水准啊,名表鉴赏师识别贪!”、“公仆的东西都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是别人送的,没办法"、‘‘‘表’哥来喽’’,也有部分网民出于对表哥事件的好奇等心理,提出了质疑和追问,如:“一直有点不明白,有了周久耕的前车之鉴,为啥还是有这么多官员前赴后继戴三个表呢"、“带三个表就行了,这个局长竟然带了五个”。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尽管也有少量相反意见的出现,如:“抓拍的一张相片而已,值得这样大惊大呼吗?",但这些不同声音均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网民选择忽略不见,稍纵即逝了。上述文本表明,多数网民对事件的第一反应都是凭借其看了相关信息后直觉作出的,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心理色彩,而这些单一、简单的情绪、态度也代表了此阶段网络舆情的主要向度。同时,数据显示两起事件中论坛帖文的点击/回复量比值(1/68)远远小于微博转发/评论量比值(1/4),这也说明,交互性更强的媒介(微博)比较弱的(论坛)更能满足网民交流的心理,吸引他们的参与回应。4.2.4触发性事件事实层面从两起事件最早发布和始发阶段中点击、转发量较大的贴文及微博标题看,内容均是对两起事件信患的描述,如《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内领导孩子飙车撞人:“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惊!!!河北大学富二代校内醉驾撞飞两名河大新区女生“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和《事故现场官员满面笑容,情绪稳定》、《‘‘微笑局长"5块名表30万以上》,说明触发性事件本身的发生是引发网民关注讨论的导火索,直接促成了网络舆情的形成。同时标题的表达方式看,均采用了出入意料的对比,说明舆情形成阶段,触发性事件本身具有的冲突性或难预料性也刺激了相关舆情的形成。对贴文的内容及回复评论的进一步分析可知,不少网民的评论均是在触发性事件事实基础上,进行了人为的延伸、加工甚至改装,网民或更突出事件的道德震撼和悲愤情绪,如李刚事件帖子的诉求基础为最基本的人伦道德:“他的行为已经触及人伦底线!实在忍无可忍,传至网上,希望肇事者能得到法律的严惩!”或将事件的矛头直指官员自身的廉洁问题,表哥事件中,不少网民对鉴表图片的微博、贴文展开讨论,认为一个安监局长以其正常的工资收入,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名贵手表,进而猜测其本人有贪污腐败的重大嫌疑。如网友“刘全"评论称:“一个官员过分追求奢侈的生活,戴名牌手表,这样的官员自身清白让人怀疑”。10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上述行为的结果是,触发性事件很容易出现偏离或失真的情况,如李刚事件中,网民蓄意想象事件的惨烈性,不少人认为事故遇难者是被“被撞飞’’的;表哥事件中,部分网民将徼博上杨达才照片中的面部微笑引申到身体特征,称“天朝官员一般都有这样的特征:肥头大耳,腰围滚圆”、“看他那脑满肠肥的,查查他”、“官肥民瘦,官瘦则民肥"等。此阶段,网民为突出自身设定的“主题信息”,并随意加工、处置原始条件信息的行为显示,大多数网民对这两起事件的关注点甫一开始就不在简单的交通肇事或事故现场微笑是否得当方面,而是聚焦在官二代及其权力滥用、官员及其合法收入等问题上。这种人为的调节,把交通事故引向道德问题、把举止不当引向贪污腐败,使得信息开始出现自觉、不自觉的走形,也导致网络舆情的持续发酵。4.2.5意见领袖发起动员此阶段,草根网民、河北大学学生、受害者家属、意见领袖等各类行动主体的作用开始初步显现。作为最活跃的参与者,“草根’’意见领袖开始发动号召更多网民的关注参与,如“围观改变中国”、“发挥网络力量,顶出一窝硕鼠”、“是人你就顶起来"、“请支持转发"等等,同时,体现其行为特质的人肉搜索大幕也正式开启,李刚事件中的人肉搜索主要由河北大学的学生完成,16日事件发生后,网友在豆瓣网、猫扑社区、人人网等不同类型的网络社区上进行分工合作,17日就确定了肇事者的身份,并由网友“河大义工"在天涯社区杂谈板块发帖《惊!!!河北大学富二代校内醉驾撞飞两名河大新区女生“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明确公布了“人肉搜索”的结果。而表哥事件的人肉搜索则由众多互不相识的网民完成,8月26日19时53分,网友“百姓大于天"在其微博爆料称,涉事官员为时任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22时29分,网友“卫庄”在其微博发布了一张杨达才佩戴手表的照片,并称“网友怀疑是价值3.8万多欧元的欧米茄”。23时57分,渤海论坛的新浪官方微博发布了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有5块不同款式手表的照片,称这是“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同志的爱好”。8月27日18时12分,第五大道奢侈品网首席运营官孙多菲在其微博中详细披露了五块表的名称及价格,并称经专家鉴定,总价30万以上。这条微博总1参见检察日报:(27天:“微笑表哥”落马舆情还原',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2—09/25/c一123756203.htm,2012年9月25日10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计被转发14531次,引发评论5350条。1而其他相关徼博(不计爆料人JadeCong)的转发评论一共只有1000多条,草根意见领袖的威力可见一斑。同时,河北大学学生、受害者家属因与受害人有切身利益关系的“关系人”也成为意见领袖的当然人选,他们的特殊身份,别是他对事件发展进程信息掌握的天然优势,使他们获得了网民的广泛认同、支持,起到了渲染情绪、激发舆情的效果。网民“河大义工"在17日16点、19点、23点许先后三次在天涯上发表贴文,号召动员呼吁广大网民对于此事进行关注,如“河北大学全体学生呼吁社会,希望社会监督,给受害者,给广大河大学子一个公平的结’’、“一位花期少女已然离我们而去⋯⋯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相信法律,我们还会运用自己的武器一一舆论的力量,声讨这些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的行为。我们等待那一天,会有一个让公众都满意的结果出现的"2。这些直陈事实、细数内幕,重复并震撼的推出煽情性、悲壮的描述,旗帜鲜明的,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强烈共鸣。从传统的意见领袖看,李刚事件中,知名记者王克勤于10月17日23点40分开始连发微博,呼吁广大网友及新闻界同仁共同关注河北大学校园车祸事件,并呼吁公益律师介入此案,吸引了近千条转发和评论。同时,此阶段搜索到的新浪认证用户有7名,其身份均为媒体人,而新浪微博上点击超过1000的微博,均是由燕赵都市报、中新网、新浪拍客频道签约拍客“点点寒冰"等以媒体机构认证的意见领袖发布的;杨达才事件中,此阶段实名认证的原创发帖人中也是海宁手机报、华西生活周报、《中国社会报》编委徐付群等媒体或媒体人等。4.2.6社会控制力量被动回应从社会控制力量中政府这一重要环节看,李一铭交通肇事案发生后,尽管权力机关也尝试利用各种手段,如“河北公安网络发言人”发布官方微博,告知“保定市公安交警二大队已成立事故调查专案组,依法扣留肇事车辆、行驶证及李启铭驾驶执照,开展事故调查、取证及责任追究,力争尽快使肇事者受到应有惩处"等相关信息,试图稳定网上舆情。3然而由于此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均只有200多条,未能引发网民的充分关注,因此控制作用甚微。而在微笑局长/表哥事件中,“国务院调查组"有关“对延安特大车祸严肃追责’’信患的公开发布,更是引发。参见检察口报:{27天:“微笑表哥”落马舆情还原》,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2—09/25/c一123756203.htm,2012年9月25日2天涯论坛:http://w眠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l/1999018.shtml3新浪微博:http:llweibo.com/1189617115/zFOquFtOzg10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了网民反向的大量质疑,不少网民直指其通病,“一触及国务院每次都这几句话,觉得麻木了”,还有网民提出追问:“车祸严肃处理,如此推理有不严肃处理的了?"、“怎么严肃追究责任呢?追究谁的责任?追尾客车的司机已经死了!"等等。1此外,从该微博的网民评论:“我们当地的媒体集体失声"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政府作为“把关人”对此事的新闻报道也采取了过滤原则,但由于仅限于当地媒体,网络自媒体上的关注度仍持续走高,因此此举的控制作用也微乎其微,甚至从第二阶段的媒体报道看,激发了此后外地媒体对此的炒作。与李刚事件中当事人在此阶段没有作出正面回应相比,面临日渐升温的网络质疑,“表哥"杨达才在名表曝光后(8月28日)选择了接受媒体采访作为迅速回应,在法制日报题为《陕西安监局回应局长在车祸现场笑:特定表情被放大了》的报道中,他表示已知道网络对他的关注,并将此事向组织作了报告,最快将在8月29日上午对网友的质疑作出回应。尽管此举引发了媒体及网民的广泛关注,仅凤凰网的转载报道点击量就达到了10万多,评论近2500多条,但控制作用并不明显、甚至适得其反,从凤凰网的5条最热门新闻跟帖2(内容如下)可知,由于回应带有官方的推脱辞令、有故意回避问题之嫌,网民对此举充满了调侃、质问、批判,网上负面舆情也并未得到缓和。1、一个字:查!两个字:严查12、特定表情被放大了这个可以不说,我看我们还是先说说手表的事吧13、一个无耻的笑居然有部门亲自出面开脱,领导的权力真大。4、再放大能把哭放大成笑吗?5、绝对的大贪!转发特定表情被放大了这个可以不说。我看我们还是先说说手表的事4.3各影响因素在网络舆情爆发期的交织作用分析4.3.1网络媒介环境发酵舆情1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618051664/yyYLZjCjh2风凰网: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yananchehuo/content一3/detail_2012_08/28/17155731-0.shtml10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作为发表言论、表达意见的公共场所,网络也舆情爆发期自然也成为网民持续跟进与关注事件发展演变的主要渠道。两起事件中,网民在新浪微博的发帖量均较前阶段有急剧上升,前者从4466条增长到27091条,后者从384条增长到327。952条。从两者之间增长幅度的比较可以看出,近两年来新兴媒介在吸引网民关注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有力推动了网上舆情与事件发展之间的对照和呼应。与此同时,事件在网络上的关注度也引起专业媒体机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开始积极介入,并带动这些媒体自身的网络平台促使网络舆情进一步活跃。李刚事件中,在17日相对沉默后,人民网、腾讯网、网易网、南方报业网等30多家网站纷纷于18日开始发声,随后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等传统媒体及更多的网站也开始介入,此阶段共有1000多篇相关转载、报道和评论,其中搜狐网上午9点转载中新网的原创报道《河北大学发生校园车祸造成两女生l死1伤》热度较高,评论量达到了3万多条;而表哥事件中,此阶段百度新闻上可搜索到的相关新闻、评论和转载达3千多篇,其中新华网的《陕西微笑局长:我一年工资十七八万常与儿子换表戴》报道被100多家网站广为转载,仅凤凰网的转载文章就吸引了20多万人参与和8千多条评论。1而这些报道的重要信息和观点又被网民在微博、论坛、qq等自媒体社区上转载或评论,如腾讯微博在此期间最热门广播《李刚,你儿子让你出名了》就是摘录、整理加工的中新社报道,其后附有传统媒体报道的链接地址。2由此可见,网络的时空性在这一阶段也表现得更加彻底,在互动的媒介环境中,事件的传播范围迅速扩大,网络顺利完成了从引发舆情的源发性场所到助推网民舆情上升活跃的主战场的转变。4.3.2社会结构性压力促使怨恨加剧在此阶段,网民开始用各种更为直接、直白的方式倾述感受到的种种社会结构诱因及其带来的心理压力,这从广为流传、代表网民心声的神曲《我爸是李刚》(如下)中可见一斑。1风凰网: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yananchehuo/content一3/detail_2012—09/03/17310826—0.shtml?fro,nralated2腾讯}c】9:http://search.t.qq.com/index.php?k--%E6%9[YX8E%E5%88%9A&pos=315&label=8Jttime=99999&datel=20lOl018&date=2010102l&sort=210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横行路中央,轿车轻飞扬,黄土地里养育着咱那霸道的爹娘平凡的模样,可-自爸是局长只手遮天的大树,还有神秘的力量我爸叫李刚,大名鼎鼎的李刚李是李世民的李呀,刚是金刚的刚我爸叫李刚,撞死人我不用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爸是局长(撞人后的那个鲜血哟,红个艳艳个艳,如果飚车能够带走我女朋友,就让她随风飘远)老子副局长,儿子更嚣张可怜那个草民女,从此花魂散校场肇事还跑一趟,众怒围不慌只是可惜车撞坏,哪管民女死与伤我叫小霸王,骄横跋扈我猖狂霸是霸王的霸呀,王是王八的王我叫小霸王,撞死人我不用慌这是为什么呢?天塌下来有人扛我叫小霸王,骄横跋扈我张狂霸是霸王的霸呀。王是王八的王我叫小霸王。撞死人我不用慌这是为什么呢?天塌下来有人扛我爸叫李刚,大名鼎鼎的李刚李是李世民的李呀,刚是金刚的刚我爸叫李刚,撞死人戎不用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爸是局长。1歌曲描述了社会现实中的强权、不平,如:“可咱爸是局长只手遮天的大树,还有神秘的力量",弱势群体的无力感,如“如果飚车能够带走我女朋友,就让她随风飘远”,官民的对立“儿子更嚣张⋯⋯可怜那个草民女哪管民女死与伤我叫小霸王",通过采用对照、反复、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巧妙地展开与强势、权威的话语抗争,突出对普通百姓的关心同情和对“大人物"的不满愤怒情绪。在这种强烈的公正失衡感及不满情绪、态度的持续刺激下,上阶段由非正式渠道发布的信息、传言、谣言也开始汇集扩散,并呈现出将事件中的冲突从个人与个人延伸到个人与处理这一冲突的公权力部门之间。李刚事件中,新浪、腾讯微博上出现了对“河北大学校方和多名老师保持沉默”的讨论质疑,如记者王克勤在20日发布的新浪微博写道:“事件后河北大学同学的声音之一,有同学给我的留言如下:‘现在学校不让我们说这件事情,所以目击者很难找,因为他们一旦向记者透漏什么事情,学校知道后肯定会对说的学生做出处分的,谁都会害怕,所以学校里的目击者都只能什么也不说。’”2而大多数网民对此的回应是指责河北大学对于事件的处置严重失当,不少网友称“这种做法一向符合我校的作风,发言人王老师?哼哼’"、“这样的学校不上也罢!"“学校是在教做人?还是在教人做狗?",由此阶段开始,网民的不满情绪也由此慢慢转向河北大学及其校长。1优酷视频:b!!巳;』』!:!Q然垡:曼鲤△.!bQ!』i垒望j!嫂垦迦!』!:b!璺!!至Q!Q生!至月2新浪微博:http:I/weibo.com/1700757973/wrOqxVOn0710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je作用机制研究表哥事件中,8月30日,杨达才的各种“戴表照”在网上曝光后,陕西省纪委即回应称,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事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调查,如确有违纪或腐败问题,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然而,关于将杨达才撤职的消息一直没有公开,并由此导致网上对当地纪委的公信力和工作效率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9月2日11时30分左右,《新快报》记者刘虎发表微博称:“网爆陕西纪委调查的‘手表哥’杨达才正兼任着纪委委员,杨达才曾被处以党内警告处分",这条微博又再一次引发了网民对陕西省纪委对省纪委委员杨达才的调查能否保持中立、客观、公正的质疑。网友“安康农民"称:“试问自己查自己,能查出问题吗?"北京市旗鉴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晓原在其微博中建议,“陕西省纪委应该回避,由中纪委介入”。同时,杨达才“背景很硬”的各种猜测也开始在网上蔓延。1综上所述,社会结构诱因和压力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在此阶段表现的比上一阶段明显,网民的不平、不满、怨恨心理加强,并更加积极的介入流言、非正式信息框架的构建中。同时,隐现于其中的阶层矛盾开始升级,表现为从个人与个人●的对立到个人与权力机关的对立,而这也不断调节着网络舆情的态度取向。4.3.3网络群体开始交流此阶段,网民受到网络环境中他人的刺激影响,群体之间开始充分交互,在群体压力及动力的影响下,各种观点、信念不断经历着多次的交流、碰撞,并最终朝着相同或相反方向发展。这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也直接导致了网络集体舆情的持续上升。从网民讨论的形式着,李刚事件中,造句大赛之所以得到了广大网民积极的响应,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互动性、普遍性的特征有利于网民间的相互讨论与传播。百度搜索数据显示,新浪、腾讯、网易和天涯、猫扑、百度贴吧、西祠胡同等知名微博、社区上皆有相关造句的内容,关于“李刚造句"的信息达到了近30万条。在造句竞赛中,网民相互交换,发泄兴奋、不满,迷惘与躁动等各种态度、情绪得到满足。同时来自心灵的碰撞也引发了强烈的共鸣。而在表哥事件中,“寻表"接力赛也为网民的充分互动和心理交流提供了动力。从网民讨论的文本内容看,正如前文所分析的,与群体主体相左的观点或被完全湮没、或被全1参见检察t-J报:(27天:“微笑表哥”落马舆情还原》,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2-09/25/c一123756203.htm,2012年09月25日10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盘否定。如网民“安娜’’发布的微博,揭露所谓“惊天内幕”,称:“卧铺车追尾,负责道路安全的是XX副省长二儿子,为了保他,就和新华社串通好,发那张微笑局长的照片,然后借机转移话题。手表也是道具,太阴险了!!!调查组也被他们买通了,都住在延安君悦六层!”,尽管此微博也具备了冲突性、超常性等特点,但声音显得非常微弱,其转播评论一共仅2000余次。1此外,这一阶段的交流也开始出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的特点。两起事件中,理性的参与者均更注重站在专业或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如李刚事件中,河北国家发改委委刊副主任王云岭发布新浪微博,认为“事情刚刚发生,结果尚在观望中,但愿河北警方不要因为‘刚’的现身而把司法公正向不刚的那一面倾斜,要学会让法律去碰刚,能克刚的法律才是老百姓所推崇的”。而情绪更为激烈的参与者则注重描述事件带来的严重后果,如表哥事件中,“优酷拍客"的官微称:“守着36具未寒尸骨傻笑,说小了是不懂规矩,说大了是没有人性、禽兽不如!";李剐事件中更有不少网民直接给李启铭定罪,宣称“这种人渣直接枪毙!”、“虽然你爸是李刚,但是杀你没商量”。此阶段,在网络交互交流和意见分享过程中,各网民群体进一步强化已有观点,并由此吸引相同观点网民的不断加入,保持网民情绪的持续沸腾。一方面,在网上从众、模仿、集体无意识等群体心理影响下,沉默的螺旋效应机制仍发挥作用,网上舆情仍主要倒向一方。另一方面,在各方观点及意见博弈过程中,也有要求客观看待事件的理性参与者与以谩骂泄愤为主的非理性参与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不管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言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着或显性或隐性的交锋,在交锋中也得到更多人的回应和关注,并使得网络舆情朝着相对成熟的方向过渡。4.3.4触发性事件转向价值层面在舆情上升阶段,触发性事件仍是吸引新一批网民不断加入围观、并刺激网络舆情激化上升的因素,两起事件不断有热门微博或新闻跟进报道描述事件的最新进展,如《河北官二代撞死女大学生警方称系醉驾》、《“表哥"原是带病提拔的达才》,并成为网民热议讨论的源头。2’新浪微博b!!乜;』』§£曼!£b:!:gg:£塑』i型塑:也巳2基三堑墨苎曼幽曼Z坠£塑!堑曼塑!塑Q堑鲤鱼曼坚睦墨Q!!三至堑Q墨三至至堑!垒蛙!=8&msg=O&tim—e———=————9————9———9—9———9—&dat—e—1:20120829&date=20120904&10cation=O2腾讯微博:http://search.t.qq.comlindex.php?k--%E6%9D%SE%ES%88%9A&pos=315&label=8&time--99999&datel=201010111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同时,上阶段触发性事件中的道德议题、贪污话题等在继续发酵的基础上又引发了巨大的文化狂欢浪潮。李刚事件中,新浪微博网友“猪蹄蹄beta”于10月20日发起的“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激发了全国网民的极大热情,古诗词、格言名句、流行歌曲乃至广告语无一不被网友们改编为“李刚版’’,其中天涯社区的热门帖子写道(内容如下):1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老夫聊发少年狂,我爸爸,是李刚;试问卷帘人,却道我爸是李刚;日日思君不见君,我爸是李刚;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我爸是李刚;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我爸是李刚;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我爸是李刚⋯⋯这首效仿李白《静夜思》、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中外名诗名句的句子充分展现了网民的文艺创作才能和文化娱乐精神,点击量和评论量达到了37万多次。此外,有网友根据《我叫小沈阳》自编自唱的网络歌曲《我爸叫李刚》更是一炮走火,自20号一挂到土豆网后,点击率迅速上万,被无数网友观看、转载,并封为“神曲”。表哥事件也不例外,新浪上的两条热门微博2为例,“@李承鹏:安监局长的第十一块表出来了。其实《红灯记》是一个预言剧:我家的表叔,叔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钢铁侠Z:蒙娜丽莎原来一直在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在你想笑的时候,一定要用你的右手,捂住左手带的表",均是以超凡的幽默感、想象力吸引了网民的眼球,为网民集体狂欢提供了契机,使他们在网络大舞台上得以尽情展示自我、发泄自我、娱乐自我,掀起了网络舆情的热潮。同时,腾讯微博在30日发起的网络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针对“猜猜陕西‘微笑局长’有几块表?”的问卷调查,超过一半的网民选择了“我猜他家是开表店的”(如图4-2)。这些调侃味十足的表达充分彰显了文化狂欢特征,同时也说明,此阶段触发性事件的议题已经开始加速分散,网络舆情开始出现“变相升级”。8&date;2010102l&sort=21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76473439l/yAlyZl39e1天涯社区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2297017.1.shtml2新浪微博:htto://w金ibo.£0m/1189591617/vzAGVhYal;http://weibo.com/1987145237/yzQhOltwN11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Z姨趁虢餮陕西。旌笑目长。宥几块表?置i§^:民调中心参与二零:§翻5Cll块及以内●.r绝对在11块以上———●—■■■一r我蕾他家是开钟裹瘩曲,裹=代⋯黼西Ⅷ目毛胥妊'm裱拿娄蕾津嘻!15人(1.27%)3389J\C37.47%)5541j(61.筋%】搀交P舟时睫蜃一▲菇锄零■繇圆灏圉也黼这个授橥÷曩奠日:“:帅事自转砰撵噔全韶转譬和评论(999”转譬评论更多图4—2:“猜猜陕西‘微笑局长’有几块表?”在线调查4.3.5意见领袖参与事件这一阶段,各路代表个人或团体的意见领袖,继续通过对信息的发布、传播、判断方式整合、组织、协调网民的意识与行为,并逐步在群体中形成中心,对网络舆情的走向造成一定的影响。李刚事件中,一直追踪事件进展的著名记者王克勤在此期间连发微博,透露不少关于目击者在校方压力和良心煎熬之间难以选择,导致联系采访目击证人十分艰难的细节,并由此引发了小部分舆情转向对河北大学的质疑。而造句比赛更是吸引了一些名人意见领袖的参与,如电影导演陆川的新浪微博造句为“晚上拍夜戏,场工不给光,疑问为什么,我爸是李刚”,但关注度不高,转发和评论仅600多次。表哥事件中,8月29日晚,杨达才接受新浪微博访谈的举动引发了草根意见领袖的不断追问,网络访谈尚在进行期间,网友“猪头懦夫司机”就发微博称:“我上传了4张照片到专辑‘杨达才局长的第六块手表’。”此举也引发了其他意见领袖包括知名人士介入人肉搜索的热潮。8月30日凌晨起,民间鉴表专家“花总丢了金箍棒”上传了杨达才的另外5块手表,这几块手表分别被多位与钟表行业相关的资深网友鉴定为劳力士探险家型II等名表,其估价超过20万元。此外,“花总丢了金箍棒”随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理性态度,表示“不能以谎言打击谎言,戴表和腐败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加深了网民对其的信任,使之前正面回 浙江火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应后微有转向的舆情以更为猛烈的方式回到原始的轨迹,“微笑局长"也由拥有5块手表的“表哥"步步升级为拥有11快手表的“表叔’’。由此可见,此阶段,无论是主动实施动员还是被事件推动参与动员的意见领袖,其动员意向均比上阶段更为主动,在刺激舆情上升方面的作用也比上阶段更为显著。同时,与李刚事件中名人的意见领袖更为突出不同,表哥事件中则是民间意见领袖的作用更为明显。这也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意见领袖自身所具有的与事件的相关性和专业性特征比其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身份更为重要。4.3.6社会控制力量加强引导从官方的角度看,此阶段,两起事件均是沿用一边公开信息,一边封堵言论的疏堵结合方式,试图进行网上舆情控制,只是主动性和力度均较上一阶段更强。李刚事件中,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10月18日晚公布的有关“李启铭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信患引发的网民关注比初期增多j表哥事件中,8月31日,陕西省纪委针对手表事件网上曝光回应称,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深入调查和公正处理,该举措缓解了部分舆论压力,但是舆情热度仍持续高速上升。此外,信息控制的方式也开始被使用,如表哥事件中,网民“天衣安全轮胎"在8月31日晚的新浪微博中透露:“本人前几天的话语是很过激,但是实话,确实说的是当今的官僚现象,可是本人的评论第二天就被删除了,无聊"。1这条微博同时也说明,传统的对信患进行封堵的思维方式并不适用。作为事件的当事人,杨达才继28日接受传统媒体采访后,于8月29日晚在新浪微博进行在线访谈,试图消解网上汹涌而至的负面舆情,在现场访谈的13次回应中,他6次向网友致歉,并表示“自己并未‘微笑’,只是表情有点放松,至于5块手表则是自己10年来合法收入购买的”。此举也部分达到了目的,使网上舆情一边倒的局面有所改观。尽管仍有不少网民认为杨达才的回应是托词,质问道:“怎么能说较真呢?有多少老百姓吃不上饭,更着不起病?有多少求知的孩子上不了学?作为干部他想过吗?",但也有不少人表示支持,访谈结束后,知名学者于建嵘评论认为,对于表情“没有必要过分在意,不要总上线到够不着的高度’’,网友“穿梭无间道"也表示:“看来当个局长做个严肃表情不容易啊’’,网民“古月文武0923"对回应方式评论认为“此举会不会成为问题官员或有负1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653434153/yznHmCIJP11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面新闻缠身的官员公开回应的一种方式?"比较两起事件中控制力量的行为可发现,李刚事件中,作为涉事方的李刚父子和其关联到的河北大学校方在此阶段均选择了保持沉默,而表哥事件中的当事人及陕西纪委则采取相对迅速正面回应,这也说明,随着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的频发,各控制方网上舆情应对的意识和能力都在加强。4.4各影响因素在网络舆情高峰期的交织作用分析4.4.1网络媒介环境助涨舆情在群体情绪喧嚣期,事件的影响从网上波及到网下,也引发了各类参与主体的空前关注。百度指数显示(如图4-3),此阶段不仅网民的关注度达到了峰值,媒体的报道数、评论数也开始呈几何数量增长。新浪微博数据显示,“李刚’’和“表哥’’的发布条数达到了117,550条和637,776条,分别约为上一阶段的3倍和2倍,新华网舆情每日舆情监测数据也显示,9月7日“搜狐博客”博主“博客弹今"《杨达才爱名牌为何不怕党内警告?》和9月10日“网易博客”博主“李铁”撰写的《一个微笑引发的“血案”》分居当日博客排行的第4和第2位。同时,传统媒体和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网易网、凤凰网等知名网站则开始了进一步的全方位深度参与报道,以开设专题、专栏,组织网络投票和话题讨论等方式,与网络论坛、微博等自媒体一起,共同成为争夺公众注意力、激发网民情绪的重要场所。新华网舆情每日舆情监测数据显示,腾讯网于9月3日和9月5日先后转载的新闻《陕西“微笑局长”被要求公开工资回应名表质疑》、《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眼镜被曝价值13万》分别居当日新闻排行榜的第2和第1位,成为当时网络上最受关注的事件。在网络时空的推波助澜下,各种社会力量、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生产的数量巨大的信患得以迅速聚集和扩散,网络舆情流量达到顶峰,两起事件也因此占据了公众的舆论视野,成为中国社会全民性的话题。此外,从两起事件网上关注度达到顶峰的时间(2010.10.22-10.23;2012.9.7-9.8)看,均是在周五、周六网民相对较为空闲的时间,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引发网上海啸舆情方面,自媒体发挥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比专业媒体更为强大。11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粤13晦ol五翱3雕∞;用户;《i耋虞●oo■¨嘎2一誊!i,’I}o∞i删穗,.,∥’j。,蟛斓=碱:侧::_£耩I”嘲E:㈣::膊二::缄:j唯嘲瞄嚏‘舯;⋯⋯⋯⋯一———一。‰~.幺:!:蓬j.烈7.?詈一苎⋯!!⋯⋯,曼瓣。图4-3:“我爸是李刚”事件、“微笑局长/表哥’’事件的用户和媒体关注度4.4.2社会结构压力构建集体记忆从始至今,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细枝末节经过各类参与主体了的不断翻炒显得有点“过时”,不断有网民出于注意力的疲倦、兴趣爱好及个人身份等各方面的需求,将关注点投入与事件相关但又游离于事件之外的新鲜话题中去,虽然这些题外话可能被简化或歪曲,甚至已完全脱离了事件、事实本身,然而由于它所承载的现实社会意义和代表的集体记忆,相比事件本身更能满足大多数网民的现实需求和宣泄心理。因此,在舆情高峰期,社会结构诱因与压力开始超越触发性事件,成为影响网民情绪的集体喧嚣与高涨的重要因素。李刚事件中,“创作文字、表达心声"的造句比赛在网民持续高涨的热情下不断升级,网民积压的社会结构紧张压力持续迸发,句子内容更加具体、表达更加尖锐,数量、质量也开始飞跃,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一条微博为例(如下),@悦读纪逝水浮萍:你的目光。犀利中带伤,远去的小月月飘过视窗。钱会通胀,凝结成了慌,是谁在房价上冰冷地绝望。脑袋残,撞人伤,你的爸爸叫李刚。喝奶人断肠.牛心事静静淌。诗歌乱,体羔羊。他得鲁迅文学奖,徒留你孤单在网络,感伤。1短短的不到一百字的文本,生动描述了当代中国的诸多“不理想的现实生存状态”,勾起了网民对道德沦丧、金钱至上、食品安全、房价虚高、官员特权等社会突出问题的集体记忆,以及这些问题引发的扑面而来的“冰冷、绝望、孤单、感伤”等紧张和压力。不少境外的媒体评论也指出了此事背后隐藏的社会结构压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704079554/zFOqCNxTSk11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力。如美联社的报道认为,李刚事件反映中国的“阶级怨恨”;加拿大的《多伦多星报》说,此事引发中国4亿网民的怒火,因为这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展示了官员子女的傲慢:《香港经济日报》则发表评论认为,内地社会仇官情绪比仇富情绪更甚,主要是社会权力滥用,缺少公平正义。网民情绪折射了现实社会的境况。最关键的是,财富快速集中到少数资本阶层和特权阶层手中,若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社会上的仇官情绪只会愈演愈烈。1表哥事件中此阶段最热门的则为描述其被双规的一条爆料微博(如下)2,@紫荆微播:据有关人士透露,确认“表哥”杨达才因贪腐问题已经被双规,家人已经被监视居住。仅在杨达才某“仓库”住处搜出现金800多万,搜出文物价值最低评估价值可能达7000万以上。最终查实杨达才手表23只,市场价值可能超百万;已经查实的是杨达才“煤矿安全评价”技术协助费、煤矿办理手续费等达2000万以上。通过对“表哥”、“贪污”的种类、数量、途径、结果等的细节描述,此微博唤醒了网民关于官员,特别是某些有实权、有“油水"部门的官员必有贪污现象的集体记忆。同时,网民也将对事件主体人的关注正式投入到了其他相关组织、部门上,如李刚事件中的河北大学(校风不正)、河北省政府(李刚岳父是副省长)等;表哥事件中的焦点相对集中,中华网此期间展开的调查显示(如图4—4),相较于对“名表来源”、“个人收入公布”这些问题,大多数网民的看法是认为“纪检部门应该介入”,这说明网民则将关注点明确投入了到了纪委部门上,社会结构中个人(或家庭)与处理这一冲突的公权力部门间的压力也进一步延伸到网民群体与处理这一冲突的公权部门间的压力上。1中国青年报:‘我们网络有力量’,中新网:http://m.chinanews.c伽/it/2010/ll一05/2635618.shtml,2010年11月2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198220993/yAXoSgm瑚11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对“微笑局长”名表事件你有何看法'(多选)I厂撇请谤漓晾了网友疑阔2广徽访谈漫有淌E裥友醢问3广纪{盒部门应该介入4广应该公布个人收入以‘证清白5广应再次说明#他名襄来源B广不必太篡究饿块裹而已图4-4:“对微笑局长名表事件你有何看法?’’在线调查1由此可知,两起事件中,由于网民发起的非正式信患构建的相关集体记忆的框架正式形成,社会结构诱因和压力在此阶段得以完全显现,略有不同的是,前者构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的框架而后者构建的是具体的个别官员贪腐行为的框架。同时,社会结构诱因和压力中的阶层矛盾开始再次升级,网络舆情针对的对象进一步扩大、明确,表现为从网民大众与权力机关的对立。4.4.3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突出在前期充分的交流和交锋后,此阶段网民群体的心理交得非常敏感、焦虑、轻信、亢奋但又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群众很容易通过相互认知、相互吸引等方式,达成群体共识与群体意识,形成同质性的关系网络,网络舆情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开始显现。以新浪微博上的互动交流评论(//@)为例,我们可以发现,网民群体心理交互过程为:广播人的微博刺激了关注人、粉丝的反应,而他们的反应又反过来刺激了@人的反应。如李b-10事件中,针对“三套房”的微博,网民通过从最初爆料“李刚岳父是河北副省长”,到批判李刚坑爹:“李刚啊,你儿子嗷一嗓子真要了你丫老命啊”,再到联想自身“以后谁敢惹我,我就喊:我爸是农民,光脚的’’的讨论过程,完成了对官二代的鄙视与嘲讽。2表哥事件也是如此,针对“表哥”杨达才因贪腐问题已经被双规的爆料微博(如下),网民通过对“表哥一微笑一腐败一硕鼠一贪官一捉贪官”之间关系的接力讨论,顺利转换完成了对表哥本人乃至1中华网:http://club.china.com/zh—cn/focus/talk/2012/44/weixiaojuzhang.html2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627747113/wroqAZ8a9y#1357696137546117嘌漂侣{2票25的∞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纪委的曝光和讨伐。@想说就说VIP:狗官!//o慕正:捉贪官.人人有责.11#劳尔005:抓硕鼠徼博也是一个神奇的猫lie贾德柱:没被揪出来的硕鼠还有多少?IIO劳尔005:笑出来的腐败。IIO欢乐可子:飞来横祸,祸从笑出!//@幽幽:表哥,吃尽人民的财粮,路要走好。1综上所述,事实上,不管是“三套房"还是“表哥名牌”话题,随着其开始在群体间散播,传播的信息是什么,是谣言或真相就已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每个人都可以借此机会发泄情绪,巩固原有观点,并最终形成一致的认同。此外,比较两起事件可发现,表哥事件中的评论和转发量高于李刚事件,网民参与度与交流程度也更高,除了微博的日益普及之外,也有可能是前者的话题更具有普遍性,更利于更多置身事外的非直接利益群体网民的参与围观,并在群体交流或极化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与达成共识,导致网民群情激奋,达到顶峰。4.4.4触发性事件向泛政治化发展正如在分析社会结构因素时提及的,此阶段网民忙于“借题发挥”,触发性事件本身相对淡出网民的视线,其他相关甚至不相关的话题开始发酵发散。这种现象在李刚事件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尽管仍有涉事群体或较为执着理性的网民呼吁持续关注事件的处置进展,但网民的注意力显然已不在此。从10月21日李刚接受央视采访,到10月22日方舟子微博爆料称河北大学校长王洪瑞曾要求他删除有关“揭露其著作涉嫌抄袭”的文章,再到23日猫扑网贴爆出李刚父子在保定市拥有包括一栋别墅、三套高档商品房和一套80平米商铺在内的5套房产,关于河北大学车祸案的议题不断翻新、枝节横生。尽管李刚在22日播出的央视访谈中再度表示,他非常痛心,并表态绝不袒护儿子李启铭,但是网上的负面舆情并未消解。相反,由于央视的“独家采访”,却刺激了网民对相关部门公信力的质疑,称这是被垄断的采访和传播。网民“刘立平"发出质问:“为何我们没有听到来自死者父母的声音而只是看到李刚在央视这个最大媒体平台上的哭泣?”而此后李刚父子被爆出有多处房产的话题更是加速了网民的谩骂指1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198220993/yAXoSguwM#136141342351511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嗍络舆情:影响㈨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责,网友“仰望一轮新曰”将这些议题形象总结为“爸爸是李刚,外公副省长。家有五套房,女友一罗筐。醉酒撞死人,只当车刮伤。学府逼封1:3,央视随便上”,上述多元的议题从人民网对网友的抽样调查也可以看出(如图4-5)。1图4—5:“我爸是李刚”事件网友观点与倾向性分布图表哥事件中,不少新鲜话题也开始出现。9月3日,有网友称杨达才被双规,并称数额巨大,9月5日,网友“晨曦微播”发布配图微博称,“表哥的眼镜与他的表一样多,懂行的网民发现他的眼镜超10万”。当日下午3时,有网友微博中爆料,杨达才从参加工作到任县委常委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是“政坛神童”,其岳父也在当地做过干部。当晚,又有网友爆料微笑局长在任陕西省安康市委常委、汉滨区委书记时曾被中央办公厅发文通报批评,受党内警告处分。毫无疑问,这些具有爆炸性内幕的话题,又引起了网民的新一轮关注,此阶段热度较高的微博内容均是关于这几类话题的,其中“双规”和“表哥眼镜’’的话题(31万多)就占据了此事件新浪微博总量(48万多)的近2/3。当然,此间网民的文化狂欢仍在继续,但相比前期热度降低。如新浪微博上热度较高的关于表哥事件的娱乐引申话题(如下),尽管是由知名微博蛮子文摘发布,并且在表达内容、方式上均非常出彩,但转发评论量总共也未到1万。@蛮子文摘:中国网民太有才了!一一//@苍井空发微博问去中国旅行,什么地方好玩?网民最神回复:钓鱼岛!//@平壤崔成浩发微博问如果朝鲜有航母,起什么名字好?网友最牛回复:今日沉!有老外好奇就问:中国网民为啥这么聪明呢?答:啼笑皆非杨达才.空前1人民川:《“我爸爸足李刚”官民矛盾的化解》,b!!巳;碰燮型型:Q垦Q仑缝:£Q盟:£凸缒垦虐Q皇Q垒丝!Q12业≥§!§122:b!田!:2Q!Q!l:12口!Z|l11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绝后方大国。1由此可知,正是这些议题的不断更新作用下,网民的关注得以在舆情高峰期维系保持,网上舆情也由此直冲到了顶峰。值得一提的是,两起事件中,不管这些新晋话题的主体、内容和指向如何,网民最为关注的却均是这些话题中的“涉腐、涉官、涉权”现象,这也充分体现了诱发性事件的文化泛化向泛政治化方向的转移。4.4.5意见领袖成为鼓动者在网络舆情的高峰期,各类观点意见处于一种汇集涌入的状态,意见领袖则力求通过转化视角、增加新鲜素材等方式展开有效动员。一方面,草根意见领袖继续将杨达才作为微博监督的火力点,图文并茂地将其在不同场合佩戴的手表、“手镯’’、眼镜乃至皮带等饰件一一呈现,更有“延庆老农”发布微博将这系列事件总结为“表哥全身都是宝”。也有部分草根领袖发布了一些捕风捉影的重磅传言,如称杨达才已被“双规”等等。此外,知名意见领袖也有可能在传言或谣言中充当传播者,如学者吴法天在其微博中称“河北大学校长抄袭事件,当时是请当地公安局帮忙过关的。公安局副局长李刚名下有五套房产,其岳父还是河北省副省长。”2另一方面,作为涉事方或一开始就以解决问题为己任的意见领袖,仍然会持续发布有关事件最新进展的信息或评论,力求吸引网民的跟进关注,引发他们对受害者一方的同情。如李刚事件中,知名记者王克勤继前阶段透露河北大学封口事后,10月23日晚又发布了配图微博,称:“今晚9时40分,河北大学遇难学生陈晓凤的哥哥陈林及父亲陈广乾在陈晓凤遇难之地一一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学生生活区易北超市门口进行祭奠。哥哥陈林脆向所有同学大声呼喊:“我们要真相、我们要公平"“同学们请大家帮帮我们"。3然而,由于此事的话题已经分散,因此转发和评论量并不见高,转发及评论共1万余次。当然,一些知名意见领袖所开展的深度话题讨论或评论仍会像前阶段一样,影响部分网民的看法态度,如1新浪微博:http:lie.weibo.co=/228292971llyAJfdpOyp?ref=http'k3A%2F%2Fs.weibo.coM毛2Fweibo%2F%2525E6%25259D%2525A8%2525E8%2525BE‘‘2525BE%2525E6%252589%25258D%26timescope%3Dcustom%3A2012—9—3%3&2012-9-lO%26page%3D502新浪微博:http:llweibo.com/1405603123/盯OqCC75Tv3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700757973/wrOqCCb9BW#1357636023140120 浙江大学博:t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特约评论员“博客弹今"(郑和朋)题为《杨达才爱名牌为何不怕党内警告?》的博客文章吸引了7万多次的网民浏览,其在文中的观点:“杨达才现象只是官场的一个缩影,他不只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党内警告对他们来说只是挠痒痒而已,丝毫感觉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更是受到参与评论网民的普遍赞同。1总之,此阶段,尽管意见领袖会对原本松散的、无组织的群体态度整合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整个事件网络舆情分布的局部分支,但是总的来看,在引导网民情绪按设定方向发展方面作用有限。4.4.6社会控制力量加强干预由于网上舆情的喷涌高发,各控制力量不得不采取了比上一阶段更为猛烈的控制措施和手段。.一是涉事人的公开回应,如肇事人父亲李刚和杨达才分别在央视和新华社接受了首次、再次采访,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对社会及网民表示歉意。二是媒体的积极介入,和前阶段主要是作为网络舆情的助力器相比,此阶段,专业媒介机构,特别是知名度、权威性较高的一些媒体也开始作出一些平衡,如从涉事者角度发布信息,呼吁网民宽容、理性看待事件,试图稳定、控制沸腾的网络舆情。然而,如前所述,尽管这些道歉和“坦诚’’回应暂时取得了部分网民的谅解,但是却因种种原因激起了更多网民的负面情绪,引发了网上“喝倒彩”一片的舆情风潮。此外,有关政府部门在此阶段的介入也有一定的作用,如针对杨达才已被“双规”的传言,陕西省纪委的工作人员表示否认,并称对杨达才的调查仍在进行之中,然而微博等自媒体上仍主要充斥着“杨达才”被双规的消息,凤凰网、搜狐网等十多家网站相关报道《陕西省纪委:杨达才正在被调查未被双规》的跟帖量也均不超过100条。其三是技术屏蔽等手段的大量使用,如表哥事件中,“@萧山君子”9月10日的微博曝光了手表专用的删帖价位(如表4-2),并称“表哥的故事开始发酵。拉动了GDP。开拓了一新产业",“@双鱼陈灰"微博:“前天晚上已发现,曾经转发有关陕西”戴表哥”的帖都被删除了"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本阶段,无论是硬性的还是软性的控制,从实际效果看,均却显得力不从心。搜狐博客:http://fengluole.blog.sohu.eom/236726450.html12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4-2:手表专用的删帖价位1论坛和徽博删帖报价(手表专用)编号类塑搓逐绕别瞻捂(元/条)备注l牛芎长i00。on户论坛.天涯多长20∞O3知名论坛.箍扑.凯迪县·去40000I.可彰手褒娄型:4局80∞C上l重-∞00漫琴,舅力士等6地方te坛19搜.化兜巷、乡100002.局长以上谭直墨7天府论坛辱县‘20000自首或蓬路:8蜀e《00003.以上f毋格为变jL村·七200010昔通论坛按需S鹰麓擅剑乡长4∞0伢.敢fff免谈;11帖子的论坛县长8000{.发票缸牧2仳可12局长】6000写办奎霹品:13村长2000014I“。^..-。·乡长400005.f:ff培有效甥i天,15r骄FKf弭狮v认i碉户县长30{)00每7无最:Oi:16局长1600,306麓乏曼蛩≮蚕誊lT}幸*1000018L__u毒;长20∞eji奢掌自?较专19研f刚暇阿84“,-r善佟i孑;孙∞0鞴山莒子20一},r.j羁长I。喀恤姥e,7}lb。,c。frI?一J'=硝:川4.5各影响因素在舆情反复期的交织作用分析4.5.1网络媒介环境刺激新一轮舆情此阶段,网民被反复刺激的情绪、态度等仍然需要借助网络的环境来表达、宣泄,网络仍然是网络舆情聚集的主要场所。随着网民将更多关注度地投入到“钓鱼岛国有化”议题和其他新鲜话题,如方大国打空姐事,杨达才手表话题逐渐淡出公众及网民视线。然而,仍有部分媒体并未放弃对此事件,尤其是后续调查和处理问题的追问。各媒体及网站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率先开始了对杨达才事件的现状等跟踪报道,并由此掀起了新一轮的网上舆情高潮。9月17日,《钱江晚报》刊发《局长天天在正常上班》消息后,迅速被凤凰网、网易网、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转载,随后,各大网站又以《“微笑局长”天天上班纪检部门在干什么》、《“微笑局长”天天上班的“笑点”何在》等为题对此进行评论报道:9月20日,人民日报、中新网刊发《陕西财政厅称安监局长工资不属公开范围》稿件,在一天内被200余家媒体和网站转载余次。在媒体报道的刺激下,网民将部分目光从钓鱼岛事件中回移,开始继续对表哥事件进行交流讨论,期间新浪微博上共发布11万多条信息。其中,9月20日@“新周刊”发布的微博,公布陕西财政厅就公开工资一事的答复,吸引了近41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034591472_./yBfpOlfl4 浙江大学博:f: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万次的转发和1万多条评论。1此外,据新华网每曰舆情数据监测显示,凤凰博客博主“帝国良民"的博客文章《“微笑局长"的工资是国家机密还是见不得人?》居当日博客排行榜第2位。这也说明,表哥事件在经历11日-16日的暂时平静后,又再次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此阶段,专业媒介机构,特别是一些知名的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较为活跃,它们通过自身网络平台或带动网络自媒体空间发布信息、表达意见的方式,为网民相互交流提供网络公共环境,使相对平稳的舆情出现反弹再次爆发,并冲向新的高峰。4.5.2社会结构性压力促成普遍情绪在新议题刺激下,由于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引发的相互之间对立怀疑等社会结构诱因在此阶段等仍发挥作用,而且指向范围继续拓展。一方面,网民对事件中具体权力机关陕西省纪委的质疑构成了网上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易9月21日发起的调查(如图4-8)显示,仅有5%的网民认为杨达才被撤职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查出腐败分子给力”,这表明网民对陕西纪委的执法公平性及水平能力等的否定和不信任。。表哥饧达才被量职的主蕙原因罡什么2o登录后才畿段幕·点此鲎录已有592/嚣号r‘表弭靠矗调。不怔闲声发大时Ill218(37%)r政府童出愿致分子络力l27《5%)r同民力量大舛论压力≮;戮擘学339(57%)r不知譬亮疆’墨it8f1%l图4-6:“‘表哥’杨达才被撤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线调查2另一方面,陕西省财政厅在此阶段也成为舆论质疑的对象,在网上要求杨达才公开个人收入自证清白的呼声未能得到回应后,湖北三峡大学在校学生刘艳峰1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1653689003/yCLll3ROO?ref=http%3A%2F%2Fs.weibo.com%2Fweibo%21强2525E5%2525BE%2525AE%2525E7%2525AC%25259I%2525E5%2525BI%252580%2525E9%252595%2525BF%26timescope%3Dcustom%3A2012-9——II%3A2012-9——20%26Refell%3Dg2网易I刎:httP://t.163.com/zt/pub/biaoge?metho(1=click12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于9月1日向陕西省财政厅提交了要求公开杨达才工资的申请,却在9月20日收到了个人工资收入事项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复函。针对陕西省财政厅的此种行为,网友纷纷吐槽,如有网友在“@新周刊’’的相关微博后评论,称:“历时15天、费纸又费特快专递钱”,也有人借机表达了对官员财产信息不公开制度的质疑,表示:“涉及官员收入和财产的信息一直以来就没有公开过!”、“不是不在公布范围!而是没有时间把财产转移!公布了就要牵连没有‘无辜’的官员”。甚至有少数激烈的观点认为:“没人知道,民众渴望改变,而既得利益者(当权者)却不愿放手,当矛盾发展到临界点时就会暴发冲突,这就是革命。”1。从上可知,在舆情复期,“官民对立”、“政府不公”等相关的议题或集体记忆持续发酵,“仇官”“被压迫”等成为网上的普遍情绪,而社会结构冲突的主体也从网民群体与处理这一冲突的公权部门之间升级到了民众与政府之间。4.5.3网民群体交流再度频繁此阶段,由于网民前期对事件的固有认知,如杨达才已被“双规’’等与新加入的信息间有较大出入甚至完全相反,网民在短时间经受了巨大的信息挑战,容易处于愤怒、不安、怀疑等心理失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网民倾向于接受新的信患变量的刺激,从而迅速形成相应的态度和意见。在获知杨达才仍继续上班的信息后,网民新的热情和兴趣迅速被点燃,并在相互交流中很快达成了要继续追查此事的一致观念。如在9月18日6点55分相关爆料信息发出仅一分钟后,网民就开始发表评论,并强烈要求:“必须尽快给个说法’’、“此人不彻查,证明民意如草芥!”、“没有监管的权力永远不会出现清廉”2;同样,在得知陕西省财政厅复函工资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之后,网民也基本上表达了“需要政府强制公开”的一致看法。当然,群体的交锋必然也会存在于新的议题中,特别是富有争议性、具有讨论性的新话题。如针对“@楚天金报"在腾讯微博发起的“网络反腐”讨论,有网民持赞同观点,如“@微成幸福”认为:“墙外扔砖好总好过有些领导站在墙上也没扔准一个,也许还护着呢”,“@沐新语”说:“事实再一次证明:贪污的过程是漫长的,反腐的道路在民间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国家庞大的反腐机构是作摆设的。"也有网民表示反对,如“@鲁桂华":“根本就是‘墙外扔砖’,砸到1腾讯微博:http://t.qq.com/p/t/574881185769352腾讯微博:http://t.qq.corn/p/t/57488118576935 浙江人学博:I二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谁算谁倒霉"、“@西子”:“政务不透明,缺陷永远存在”,@杨泉:“这可不是靠网络解决的,制度监督是关键!”还有一些网民对杨达才表示“同情",称:“这哥们儿真心倒霉,可惜露脸的不是别的官员,唉,你说你去现场查看笑什么啊,这下好了吧?都怪你倒霉。"正是在网民的积极参与和新一轮的关注、交流、磨合和感染下,反复期的网上舆情显得复杂而激烈,并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形态。4.5.4触发性事件出现新的议题触发性事件中出现的新刺激信患是影响此阶段舆情反复波动、再次走高的最重要原因。杨达才仍在上班和陕西省财政厅复函拒绝公开收入这两个新的变量,直接刺激了网民的神经、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前一阶段议题焦点挥发较快相比,此时的议题显得较为集中,不管是媒体、网民还是意见领袖关注点主要都是聚焦在彻查此事上,这说明新的刺激因素一旦形成,就会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热点报道和博客及微博的内容可发现,此阶段舆情走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新刺激信息的诉求点具有相当的超常性或轰动性,能够最大化地刺激网民的心理情绪。如被曝光的局长(居然)正常“天天上班’’,“纪检监察机关的日常监督和反腐机制在哪里?"等均并为网民延续此事件的相关话题提供了新鲜的谈资。由上可知,此阶段的议题虽然相对短暂但较为集中,“网络反腐作用"议题代替了“官员腐败”话题,大量出现在媒体、网民的评论与讨论中。而此种从普遍性到个人性的转变,也预示着网上舆情可能朝向更加理性和平稳的方向发展。4.5.5意见领袖成为新的发起者这一阶段,由于保钓话题的分流和时间的仓促,意见领袖主要是采取回应事件演变、发布相应评论来影响网民的关注和观点。如针对“天天上班’’议题,专栏作家“@鲁国平"指出:“毕竟腐败嫌疑很大‘微笑局长’就这么在全国人民面前审查不了了之。实说不过去。如今保钓风潮虽如火如荼,不少视线都转移到暴力爱国上,不过并不等于网友不关注,望有关部门尽快给个说法”;针对“工资公开"议题,“@潘石屹"认为:“我的工资必须公布,在上市公司的财报里.因是股东的钱。按理杨局长也应该公布,因是纳税人的钱",针对“钓鱼岛与表哥"12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议题“@石述思”提出:“建议将表哥发配钓鱼岛,天天向日本自卫队炫富,气死他们"。1此外,也有不少意见领袖以拓展话题、深度剖析方式进行舆情动员,9月21日,《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新浪微博发布评论,称:“陕西微笑局长杨达才严重违纪被撤职,这是网络监督的又一胜利。这个结果在杨的11块手表被曝光时就已经注定了。而由于陕西官方在很长时间里无态度,致使这一个月政府公信力被杨达才不断糟蹋。这很可悲。政府公信力已经很弱,决不能再被贪官绑架。应当形成就网络针对官员腐败质疑的快速评估与反应机制。"2对该微博的评论毁誉参半,尽管有不少网民表示赞同,也有不少措辞尖锐、激烈的质疑否定,如“@老郭工程师”认为:==邀应公焦左丕是越盒宣鲤苤I:是邀应越盒宣揸攫I!::==壁高小兵180’’说:“不抓从深层次分析,转移公民视线!’’综上所述,本阶段由于时间本身细节已被挖掘殆尽,草根意见领袖的作用相对减弱,而具有专业特长的意见领袖发起的有深度、有思想、有争议的讨论仍然是此阶段引发、刺激舆情的重要因素。4.5.6社会控制力量再次应对引导由于事出突然,相关控制力量在此阶段初期来不及作出回应,各类控制机制、手段来也未能及时使用,导致网上不满、质疑、怨气不断聚集、高涨,呈现一边众声喧哗、民意沸腾,而另一边涉事部门集体缺位失声的现象。此阶段后期,随着事态的发展,各相关部门出于权衡利弊,开始采取补救措施。9月21日,陕西省纪委在其官方网站秦风网发布了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的消患。此举获得了不少网民的赞同,“@南方人物周刊”微博的相关评论显示,尽管也有网友质疑只是“皮毛而已”、“能不能不要被曝光了才用撤职这种手段?”,但多数网民评论认为此举“大快人心",欢呼“网民万岁’’。3这说明,从总体上看,此措施在化解网民负面情绪、稳定网上舆情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腾讯微博:http:lit.qq.com/p/t/57488118576935=tp=lS&time=1347922634&mid=l00445040698079&fo瑚t2l2新浪微博:http://weibo.co=/1989660417/yCXj6iOii’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1653460650/yCTh84PuU?ref=http%3A%2F%2Fs.weibo.com%2Fweibo%2F%2525E6%252S9D%2525A8%2525E8%2525BE%2525BE%2525E6%252589%25258D%252B%2525E6%252592%2525A4’‘2525E8%2S2581%25258C%26timescope%3Dcustom%3A2012—-9·-21%3A2012-9··23%26page%3D50126 浙江大学博:f: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jE作用机制研究4.6各影响因素在网络舆情消解期的交织作用分析4.6.1网络媒介环境安抚舆情在事件发生一段时间,特别是相关涉事或政府部门的结果或结论性消息出来之后,与此相关的媒体、网站评论和网民讨论也逐步或直线下降,网络影响逐渐减小,舆情逐渐趋于减弱并逐渐达到平稳。由于缺乏新的刺激动力,事件的关注度和网民参与度的范围和强度也逐渐减弱。比较两起事件百度指数,网民的关注度与媒体关注度可知(如图4-7),在李刚事件中,媒体、网站关注下降的日期比网民关注度下降的日期滞后,而到了表哥事件中,则两者的下降日期更为接近、几乎相同。这也说明,随着时间的发展,专业媒体机构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显得更为成熟、有效,网络自媒体环境与媒体、网站营造的信息环境重合度越来越高,网络媒介空间也越来越成为舆情生成的重要场所。睇;:,^网民关注度.啊民关注度i≮弹i÷麓鸶⋯⋯~~—善鳕i囊媒体关注度攥体关注度⋯~~⋯R《,?:窭{图4-7:“我爸是李刚”和“表哥"事件舆情消解期中网民的关注度与媒体关注度比较4.6.2社会结构性压力引申不满尽管此阶段直接讨论此事的网络言论大幅下降,然而有很多与事件相关但又游离于事件之外的衍生话题,却借助事件的外衣和其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象征意义,将社会结构压力及其由此引发的不满、批评、不公感等更加充分、形象地呈现出来。人民日报在10月29日发表评论文章《“羊羔体”到“我爸是李刚”一个不 浙江人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容忽视的信息》,指出:引我爸是李刚’和“羊羔体’’,1这两起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事件之所以“被关联’,是因为在官本位严重的今天,人们对官员权力无限扩张已经非常敏感,敏感到难以忍受”。2也有网民发挥超凡的创造力、想象力,将此事与俄罗斯游行一事联系起来,如“@全球新鲜资讯"制图并配文称:“俄罗斯反普京游行队伍出现李刚标语,李刚是全世界遭受苦难民众的共同父亲。’’3针对表哥事件,2012年9月27日,网民“曼联始终”以《“表哥’’官场现形记:偶然?必然?》4为题,通过描述晚清《官场现形记》里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的官员丑行,借以指代现代表哥版的官场现形记,并以此表达对整个官员阶层的谴责。而2013年初新出炉的一份以“国家健康"为主题的研究报告更是让国人忍不住又将表哥事件翻出。“@新华微评”认为,不要动辄谈“超越’’,更别轻易说“复兴”,先解决“表哥”“房妹”等社会病痛问题才是关键。以上可见,由官民对立、贫富悬殊等社会结构诱因引发的“官二代骄横’’、“逢官必贪"等相关集体记忆和社会共识已经固化沉淀,而“我爸是李刚"、“表哥”等作为代名词,其衍生的话题会在不断更迭、层出不穷的其他网络事件舆情中继续发挥作用。4.2.5.3网民心理同前期一样,理性与非理性观点的激烈交锋和群体极化的现象在此阶段仍会持续,但会随着网民关注心理的减弱而直线下降。在网民的交流过程中,那些理性的、可行的、合法的观点、态度、行为会得到部分网民的赞同,并通过再影响着其它参与者的方式,形成相对一致的观念。然而,由于理性的观点本身具有的说教性或强迫性,也可能会引起部分网民的反感,以凤凰网刘洪波评论《让李刚事件成为制度改进的良机》的跟帖为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52条评论中,有9条是否定作者观点的,如“这个评论员思想太天真。"“我也想,但是现实是做梦";有5条表示怀疑:“有利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制度会轻易改进?"“改良,改了这么多年⋯⋯”;有8条表示支持,如“很少把一篇文章看完,这篇却破例了,写得很中肯,分析得透彻。"“制度改进才是110月19日晚7时,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揭晓,武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车延高因‘向往温暖》而获诗歌奖。当夜ll时,有人在微博写下‘“梨花体”后“羊羔体”>、‘车延高的“羊羔体”诗会红>,转引了车延高的另外两首诗<徐帆)和‘刘亦菲,,车延高顿成万众瞩目的人物。2人民嘲:http://culture.people.c001.cn/GB/87423/13076279.html3新浪微博:http://weibo.co=/1854262562/BhOqPC3vSb’新浪论坛:http://club.news.sina.COm.cn/thread一1067555一卜1.ht=l12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所以李刚门并不是焦点,焦点是制度!”“制度不改,将来还会有许多的‘我爸是李刚’’’。有3条保守支持,如“说得好!但是,我们已经失去了改进的良机,又该如何是好呢?”、“制度太多啦,就看执行的质量!”1其余大多数没有观点的表达,只是一种偶尔路过的即兴发言,如:“不多说了,只能是发发牢骚"等等。与前期群体心理的磨合感染不同的是,在此阶段无论管共同信念是否形成,只要通过集体情绪的发泄,网民失衡的心理都会随着事件结论的出现或结果的尘埃落定得到一定程度的纾缓,并由此形成较为稳定的舆情。4.6.4触发性事件衍生发散作为直接诱因,“交通肇事”和“表哥腐败”两个议题在事发一段时间之后,淡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导致了网民相关情绪的衰减,然而此事件直接引发的其他新鲜话题仍然不时出现在公众视野。如李刚事件中,10月24日后,仍不断有网民爆料“被撞女生的舍友集体保研,让缄口换取研究生的待遇"“河北大学校长被指曾求助李刚"等信息,甚至在随后及2013年初,还有人还在微博发帖,称:“李刚的儿子李启铭说的‘我爸是李刚’只是他说的话里的一部分,原话是‘赶紧打120,救人要紧,没关系,我爸是李刚一。而在表哥事件后,陕西省长李金柱却仍然持续受到网络的关注,甚至有网民将其在百度百科的人物简介编辑为“现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12年9月,因为替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名表事件开脱,被推到网络的风口浪尖。"2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与高峰期相异的是,尽管此阶段不断有推陈出新的话题生成,然而由于话题本身的分散性和网民注意力的疲乏等种种原因,并未形成真正的刺激性诱发因素,因此相关的网络舆情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消解。4.6.5意见领袖成为旁观者此阶段,随着网民对事件关注度的降低,各专业媒体、意见领袖主要表现为从客观、专业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评论反思。如李刚事件中,《青年时报》评论指出此事件“堪称是一次群体性事件,并且是近年来多次出现的‘无直接利益相关者’群体事件,只不过,这次的‘群体’并没有直接出现在事发第一现场,而是’凤臌网:http://news.ifeng.com/society/special/ligangmen/content-2/detail_2010-10/25/2884526—0.shtml2http://baike.baidu.com/view/l156081.htm12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在虚拟空间以网络舆论的形式呈现。但是,由此带来的舆论效应或者说‘恶劣影响’,显然并不是虚拟的,而是真实存在于人心之中。1表哥事件中,深圳广电集团旗下中国时刻网播出的视频节目指出:“2012年,各种‘秒杀’贪官的传奇在网络上像一幕幕大戏轮番上演,让大多数网民陷入了一种狂欢状态,媒体也称之为反腐新阶段。随着反腐进入深水区,还有待于制度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需要制度的保障,同时推动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和财政预决算公开等法治进程,这样反腐治腐才能始终遵循法治的轨道。’’2然而,尽管这些观点分析合情合理、并具有现实的指导性意义,然而正是这种“总结性陈词"式的表达方式,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此阶段网络舆情已经迅速消解,而意见领袖只是亦趋亦步地跟随着这种趋势。4.6.6社会控制力量解决或阶段性解决问题政府、媒体和官方的介入和回应在此阶段表现非常明显。李刚事件中,河北大学新闻发言人于10月24日向媒体公开表示,校长王洪瑞已就“抄袭事件”向警方报案。同日,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网络发言人称,“河大校园车祸’’肇事者已被批准逮捕,10月26日,河北省政府宣布成立工作组入驻河北大学处理此事,而此事件的最终结果则是12月由事件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而表哥事件中,陕西纪委9月21日晚发布杨达才已被“双规”消息,9月22日网上舆情开始迅速下滑。可见,社会控制力量在此阶段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并最终导致了舆情的消解。4.7小结4.7.1小结一: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段的交织作用机制本节将在上述具体案例分析基础上,按照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段的交织作用及自身的发展演变两种纵横交错的不同脉络,对其特点和作用进行更为概括抽象的提炼和归纳。4.7.1.1触发性事件出现,舆情初始生成1若夷:‘李刚事件需严肃处理,更要严肃反思,,‘青年时报),参见搜狐网:b!!卫;』』盟竺!!:§Qb些:£!墅』呈Q!Q!Q!鱼』旦至!鱼墨至墨垒至!:§塾!婴!!至Q!Q垒;!Q』32鱼日2http://www.s1979.com/m厂n此oIumn/f.rstsCene尼01驷10拍95065.shtml13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环境作为网民及媒体表示关注、发布言论的主要场所,为网民行为提供了的物质基础,是舆情生成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仅有网络环境显然是不够的,李刚事件和表哥事件出现之前,网上舆情相对分散和平稳,但是李刚事件和微笑局长事件成为了引爆点,在两起事件舆情形成的初始阶段,论坛贴文的点击和微博的发布数就分别达到了50多万点击和近两万次转发评论,说明触发性事件一开始就是和网络环境一起,共同作为此阶段最重要影响因素而存在的。同时,拥有相对高的可信度和相对可靠信息源的传统媒体也作为网络自媒体的补充平台,不断从微博、论坛等自媒体平台挖掘相关素材进行编辑整合后在网络上进行发布。此外,网络空间每时每刻都充斥数以万计的新鲜话题和敏感事务,只有少数议题能形成关注焦点引发大规模的网络舆情,从混沌学的观点看,此期间的网民心理就像一个混沌系统,对初值具有敏感性,而触发性事件就像一个初值,其微小的变化就会造成系统状态的较大改变,使网民找到聚焦点和爆发点,形成集群的网络舆情行为。此时的意见领袖大多数采用将触发性事件的事实信息进行简单推定,并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广泛散播的方式动员网民,而事件参与者则采用自觉动员方式极力扩大事件的影响,其亲历者的身份也有助于提高触发性因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从作为控制方的当事方或政府来看,由于职业流程、工作程序等原因,对于事件的真相难以在短时间内把握,加上惯有的“宁稳毋错"思维和本身信息发布能力欠缺等影响,往往不及在第一时间对此触发性事件进行详尽说明,而只是对事件的总体情况,如时间、地点等表层要素进行描述,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等深层次方面的内容语焉不详或以待查回避。这种情况下,网民倾向于将事件重新演绎成一个有看点的,能够激发网络舆情大量生成的“话题”,在此过程中,隐藏于事件背后的不信任、不平衡、怨恨等社会结构紧张也开始发挥作用,这些简化、单一的负面不满情绪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情感、心理上的共鸣,形成网络舆情的广泛传播。4.7.1.2群体交织感染,舆情螺旋上升如前所述,此阶段群体的相互交织和感染成为引发网络舆情持续上升的最主要动力。在事态不断发展演变的刺激下,已进入角色的网民开始频繁的交流互动,尤其是微博中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连锁式或循环式的传播方式更为凸显,13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单个网民激发了其粉丝的情绪,粉丝的评论也反过来加剧了发帖者的行为,一个人的情绪感染了@者的情绪,被@者又感染了再@人的行为,如此接二连三地进行下去,群体中的人都受到感染而激动起来,这也导致群体情绪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难以控制。网络则为此阶段频繁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流等各种行为提供了便利通道,网民通过转发评论和了解查证事件的进程,互联网站和传统媒体也开始强势跟踪报道和转载评论,事件的舆情指数开始急速上升。在群体的相互磨合过程中,诱因的作用已不如舆情产生期明显,但是诱因衍生出的各类议题对胶着上升的群体心理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社会结构压力也很容易受到交流对方的带动而被充分调动起来。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创造的想象、历史的经验以及情不自禁的信以为真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网民开始了集体的狂欢,各种无意识、非理性情绪在短时间内集聚、喷发,对现实社会的种种不满如潮水般汹涌而出,这也为流言、谣言在网上传播滋生提供了土壤,使得网上关于各种议题的网络舆情迅速集结并爆发。网络意见领袖和控制主体则在此阶段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双方均通过不断跟踪、重复发布信患、评论等方式试图影响群体心理,部分意见领袖采用加工式引导,在事件扩散的过程中加入商业化、娱乐化元素进行炒作,聚合草根的力量,并催生网络流言和网络暴力;控制力量则主要采取解释的方式就网民质疑的焦点进行回应,同时辅以一定的技术手段控制言论。尽管动员和控制对部分网民的态度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明显,网民的参与、围观以及认知仍然主要是以自我习惯的方式进行。4.7.1.3社会结构性压力凸显,舆情直达顶峰此阶段,社会结构压力的作用范围拓展、程度加深,在其他各类影响因素中均能发现其影子的存在,网民群体彼此交织交互的程度更深,冲突升级、言论沸腾,网络舆情高峰形成。随着时间的发展,较突出的结构压力,特别是关涉强者对弱者、富官与穷民等对立冲突的压力被进一步被挖掘和持续发酵,成为舆情传播中的主要诉求点与抗争着力点。而这些热点话题一旦出现,就会直接进入网民沉淀的记忆深处,唤醒网民的关于社会不满现实和社会结构压力的集体记忆、原型。如李刚事件中“官欺民”和表哥事件中的“官贪腐"等,由于这些原型还包含了“替天行道”、“为民伸冤"、“除恶扬善”等后续的情节设定和承载的怨恨心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理,其自然也导致网民对被设定为“恶人’’的对象进行漫骂指责,形成汹涌的网上言论暴力,高强度的网络舆情爆发。互联网站和传统媒体在此阶段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对事件的二次加工报道中,尽管其设置议题的作用由于网络自媒体强大的互动传播而消减,但是权威报道和追问监督等仍是推进网络舆情演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兴奋的群体具有很强的被暗示性和模仿冲动心理。因此,具有共同的理想诉求、相似的背景,利益与价值观的网民开始自我整合,他们彼此激励、相互欣赏,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导致同质化信患群体的抱团出现。尽管此阶段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但是在网络群体心理的共振中,同向、同频的声音更容易被相互放大,不同的声音缺乏真正的交锋交战,网络群体极化效应明显,网络情绪在群体的感染下螺旋式上升,达到顶点。此阶段,尽管权威媒体、意见领袖、控制力量在一定范围内聚集或化解了网民的注意力,对于网民情绪的扩散升级起到了一定的催化或抑制作用。然而从整体来看,由于事件中可资专业意见领袖拓展讨论的议题范围毕竟有限,除少数事件中有新的热点事件发生,大多数议论观点扔处于始发或上升阶段的内涵基调,并未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或高度,相反,由于各动员人员、机构的身份地位迥异,力量大小不一,立场态度也不尽相同,很容易分散网民注意力、引发网民的猜疑,导致网民的不信任等情绪加剧。因此并没有哪家媒体或哪位知名人士或专业的推手可以主导网民的看法,左右网民情绪的发展方向。4.7.1.4社会控制力量加强,舆情回落消解当焦点事件的发生所能带动的社会资源全部耗尽时,除了控制力量之外,各因素的影响力也随之开始下降。网络舆情缺乏新的刺激动力,控制力量因此得以在此阶段发挥关键作用。政府、涉事方、相关部门、媒体或通过公开发布权威、可靠信息,促进媒介议程、政府议程与公众议程形成良性互动,或采取封堵等技术措施,压制其他影-向因素的作用。当焦点事件在相关部门等控制的积极作为下得到妥善处置和阶段性解决后,网民的心理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事件的关注度由此呈现出下降疲软的状态。同时,由于与事件相关的信息不再能引起广泛关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事件的报道也随之减少,事件逐步淡出公众的视野,网络舆情也随之从无序高涨的阶段回归消散。当然,由于各影响因素的衍生、发散等潜在作用,此类事件的舆情会继续存在较长一段时间。13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4.7.2小结二:各影响因素的发展演变及作用机制4.7.2.1网络媒介环境:孵化一发酵一助涨一安抚正如前文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网络空间中各类媒介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在扁平化的网状传播结构下,社会事件一旦发生就处于网络的高度关注和曝光中,网络事件的发生与相关舆情的生成几乎达到了同步化程度,网络作为必要的物质条件,成为事件舆情生成的孵化场所。事件发生后,网络也自然地成为网民持续跟进与关注事件发展演变的主要渠道,不同传播介质充分发挥全天候、海量化的特点进行高密度的新闻报道和网上话语表达发布,各种信息、言论、态度不断汇聚交流,为网上舆情的迸一步发酵奠定了基础。随着事件激烈化程度的加剧,不同传播主体借助网络空间发布信息的力度也逐步增强,网络成为网民热烈讨论和媒体竞相报道的直接场所和信息源头,助推事件舆情不断升级,并成为社会瞩目的公共事件。最后,在事件的逐步淡化的过程中,网络空间中的相关报道、言论等自动或被动大幅下降,并逐渐淡出网民、公众的视野。此时,网民之前被激发的情绪仍需借助网络空间来进行消解发泄,至此,网络也完成了从引发情绪的源发性场所到助推网民情绪上升活跃的主战场,再到化解舆情回落消弭的排气阀的功能转变。4.7.2.2社会结构压力:唤醒不满一怨恨加剧一构建集体记忆一促成普遍情绪在舆情显现之初,在社会结构压力的刺激下,触发性事件引起的网民失衡心理很容易变成遍布网络的不满怨恨情绪,并使得舆情迅速上升。随着舆情的不断演化,网民内心的不满程度加剧,并开始蔓延到更大范围,尽管可能大多数偶然事件与地方政府并无直接联系,但潜藏于网民群体心理深处的社会结构压力,特别是由于现实社会中常常遇见的关于官员腐败、官二代骄横、政府执法不公的集体记忆被不断唤醒,网民倾向于将个人与对涉事方的不满升级为网民群体与涉事方所属部门,特别是公权部门的怨恨。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结构压力有关的积怨心理、集体记忆被不断深化、固化,网民群体与公权力部门的话语抗争变得更加激烈,网民的不满和讨伐再次升级并影响到现实社会,并由此引发社会民众对整个政府阶层不满怨恨的普遍情绪,舆情进一步扩散形成高潮。事件后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社会结构压力因素缺乏后进新的刺激点,无从调动、唤醒新的观点、情绪,相关的网络舆情也随之消散。4.7.3.3网民心理:个人兴趣一群体交流一群体极化一回复平衡作为网络的漫游者,在舆情始发阶段,大多数网民偶然遇见事件的发生,他们的好奇兴趣心理直接导致了对此的关注。舆情上升阶段,网络群体压力和动力开始发挥作用,网民交得兴奋起来,但自我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及获取足够关注度,因此开始以循环传播或链式传播的方式互相打听事件各方面的信息,弥补各自心理认知,或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不足。随着信息量的趋多、爆炸,网民联系变得更加频繁,通过彼此间不断反复来回刺激,各行为主体的交流和讨论也更加深入,要么意见趋同、模仿从众,要么针锋相对、互不相容。同时,由于共同的理想诉求、相似的生活经历,利益观和价值观较容易得到整合,群体心理共振中同向的声音更容易被放大,群体极化效应也会得到充分显现,在群情激奋、相互激励、彼此欣赏的过程中,舆情达到了顶峰。在事件得到有效解决或处置回应后,网民探寻真相、寻求认同的诉求欲望得到满足,恢复心理平衡,相互间的交流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相关舆情的范围和强度也随之减弱直至消散。.4.7.3.4触发事件:事实层面一价值层面一泛政治化一衍生发散触发性事件是网络舆情生成的原发性因素,其拥有的冲击性、超常性等特点在一开始就迅速吸引了网民的眼球。在网络舆情的形成初期,网民通过回顾、记忆、推理与判断各个环节对信患进行人为的筛选、调节,并使得事件的核心议题开始从事实层面向道德、文化等价值层面转化,如李刚事件从“交通门"到“封口门”“抄袭门”,杨达才事件从“微笑门"到“贪污门"。随着触发性事件的议题开始出现多元化和网络舆情的进一步扩散和传播,网民的关注焦点往往会向趋向政府权力机关主体,如“豪宅门”、“执法门",形成网络舆情向泛政治化方向发展。当然,触发性事件本身延伸出来的话题则仍会不断衍生,而各种议题的开始泛滥也预示了下一阶段舆情将从高度集中走向分散。舆情逐渐退化期,触发性因素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被挖掘完毕,网民的注意力很容易转向其他,尽管从标题等表面上看讨论的内容仍是关于触发性事件的,但其内核已经渐行渐远,不断偏离事实层面的内容,甚至完全不得而知。4.2..3.5有效的动员:发起者一参与者一鼓动者一旁观者13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在舆情的始发阶段,由于事件性质类型不同,动员人的作用也大相径庭,在由网络挖掘曝光而引发的事件中,动员人无疑是起到舆情发起人的关键作用,而在其他由现实社会问题引发的舆情事件中,动员人或意见领袖的作用则相对较小。在舆情的演化过程中,意见领袖则开始扮演积极的参与者、鼓动者的角色,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和专业权威知识搜集信息、挖掘细节、传递观点,采用各种传播方式试图赢得网民的认同、支持,说服他们加入到他们代表的阵营中来。当然有些意见领袖也可能只是作为旁观者参与讨论,各种不同角色意见领袖的作用很难界定,一般来说,知名意见领袖凭借其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个人魅力作用更大,但是也有可能由于前者话题的偏离和后者对事件的紧跟不舍而呈现不同结果。不管是何种角色的意见领袖,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对原本松散、无组织的群体产生局部的、更具目标性和倾向性的引导暗示,即起着一种类似苏格拉底所说的“精神助产士"的作用,将隐藏于网民心中的意见、态度、情绪引导激发出来,形成汹涌的舆情。事件信息的衰减与意见领袖作用弱化互为因果,随着高潮形成之后的舆情下降,意见领袖等动员人的信息传播量也开始减弱,下降的速度甚至远远快于舆情的下降频率,在此阶段较为活跃的意见领袖一般以旁观者角度对事件进行总结性分析的方式发挥作用,并进一步促成了舆情的平稳回落。●4.2.3.6控制力量:被动回应一加强引导一强化干预一解决问题大多数控制力量在舆情开始出现苗头时,处于一种“后知后觉”的状态,甚至有些涉事主体是“躺着都中枪",来不及作出响应,有些勉为其难作出的,也是较为被动、不太确定的回应。随着舆情的发酵,控制力量也开始了主动的行动,或在了解网民想法的基础上作出发布信患、澄清事实的回应,或采取回避、封堵式的“冷处理”淡化方式,试图稳定网民情绪,尽管各种引导、干预手段的运用对此阶段舆情的起伏或转向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众声喧哗的情况下,效果不如想象的那么明显,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舆情消解期,控制干预的效力开始变大,政府和官方相关部门等开展联动,或对事件进行妥善解决,或采取更为强势的删除封堵敏感信患控制手段,在这些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与事件紧密相关的网上舆情开始由强势逐渐转向弱势,并最终消弭、退出网民的视野。 浙江大学博:J: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第5章结论及启示5.1结论5.1.1各影响因素的基本特征及作用方式总结综合本文第3章、第4章的研究结果,对各影响因素在“共时”、“历时’’角度下呈现的基本特征及作用方式总结如下(如图5—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38雷浆簟面髅困罾舔谁憔秣醴嫩罄”旺世醛鑫盆撇困兽蔽脚憔锵黻嫩娥图。帐圜辱醯脚幅群淤囤蠼p韬恹旺$蓝ji}困兽醯坤憔碟酷幔川二旺擎越般困罾醴戳州醛蕊脚幅琳醅掣雠。旺世越始靶蛙锄雹jlf囡留蘸承武婿趟,舌;|;蜊暖世掣鄙整留懒回罾蘸妖匹蓐;蚓姥女。棚。晕;嘲暖世越嚣璋般四冒龉枣球鞠匿二.s匝 浙江大学博二I: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je作用机制研究5.1.2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演进机制模型图在本文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演进机制的模型图如下(如图5-2)。臾倩初始生成舆情螺旋上升舆情直达高峰舆倩回落消解..吲>同络环境助涨舆情图5-2: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演进机制的模型图5.1.3价值累加到融合叠加:网络环境下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理论修正首先,本研究结论及模型图再一次证明了加值理论作为基本解释框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与加值理论相似的其他相关社会理论往往只是强调了某一个或某些层面的影响因素。如布鲁默、K·兰和G·兰的“循环反应”理论认为,集群行为产生于社会互动,人群中的情绪感染是一个由他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转过来又加剧了他人的情绪的过程;1特纳的紧急规范理论指出,在集群中由于相互间社会影响产生新规范确定了在集群环境中适当行为的标准;2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则认为集群行为出现的原因是搭便车;3梯利强调动员的力量,包括运动参与者的利益驱动、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具有的权力以及加入社会运动的阻碍或推动因素、政治机会或威胁。4而加值理论对各影响要素的论述较为全面系统,基本涵盖了影响网络舆情生成演变中的各个变量。1[荚]巴兜:《it会心理!学》,南开人!学⋯版{I:,1984年版第178口【2[大]R.tt.特纳:《集群行为》,找R.法单斯:l:编《现代}j:会学予Jilt>>,1964年英文版2f!:382—4251j{’参见[荚]曼瑟尔·奥尔森.:《集群行为的逻辑》,l:海人民⋯版礼.1995年版‘赵鼎新:《礼会’j政治运动讲义》,{l。会科学义献⋯版{l:,2012年版笫21_113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i/一、、>r一、、、,7/社会结./、、、网民,、\j/构压力!\心理.、.\膝琴驯iI鹱卜移一疆彩//-\、环~一’境//、、~一//第三,从上图可知,影响因素之间在逻辑关系上并非是一种非历史性的、一成不变的联系,因事件的类型、发展阶段的不同,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很难作一个量化的比较,加之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其表现也与在现实社会中大为不同,具体阐述如下:其一、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开放性以及环境中自媒体、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联动等特征,使得网络舆情行为的发生比现实社会中的集群运动更为显著、频繁。同时,各不同媒介代表的个人言论、专业报道、深度评论等也显现出均质化和散点化特点,并引发不同向度的网络舆情。这使得网上言论生态与传统社会中的舆论一律形成鲜明对比,造成“民间”与“官方”或“网上”与“网下”两个不同舆论场的现象。其二、网络的匿名虚拟特征使得网民更善于、也更敢于表达,网络舆情行为中的结构性压力相较于传统社会显现得更为强烈与充分。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网民通过个体选择性参与讨论,因此那些仇官、仇富、仇警,带有强烈不满、怨恨】4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色彩的心理很容易被激发放大,这也是网络建构的集体记忆也比现实社会中的更为极端和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事件背后社会层面的需求,即通过发表信患、讨论问题、表达观点等方式对社会结构诱因及其压力进行发泄和批判,自始至终都是汇聚网民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三、网络事件舆情的强烈与否很大程度由参与网民的需求决定,与现实群体事件不同,大多数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角是被选择而不是有组织的,而网络媒介环境则充当了扩散、渲染性的工具角色,允许人人成为事件的参与者。因此,正如本研究前面所提及的,网络舆情的形成并不有赖于网民共识的形成,一般性信念也不再是将结构性压力转化为人们采取实际集体行为的重要条件,网民自我兴趣或认同的唤醒对此起着重要作用。再次,由于网民群体的交流和沟通是唤醒记忆、形成自我认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随着网民参与集聚地点和方式的变化,传统依靠高度集中的宣传报道形成共识的管理方式不再像过去一样有效,网民在集体无意识主导下进行对话和辩论,并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个体的自我认同而形成共同信念。因此,与传统集群行为相比,网络中互动作用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最后,在网络的这种互动中,富有争议性的话题和讨论格外突出,这也正是蒂利所认为的社会运动本质上是一种互动谈话,只不过是一种“抗争性的谈话”。1其四、尽管加值理论认为“触发性事件因素并非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网络环境下,触发事件的被选择与被制造却成为引发网络舆情至关重要的导火索。当然,在事件随后的发展阶段中,网上触发性事件发挥的作用远远比不上其在现实社会中集群行为中的表现。在现实集群事件中,触发性事件几乎一直是关注焦点所在,而本文的研究表明,随着事件及时间的推进,网民对触发性事件话题的关注会从急速聚焦变为慢慢失焦,从事件舆情的开始上升到高潮及至最后消解的这段时间也正是触发性事件的影响逐步减弱的过程。其五、传统的集群行为中领袖人物的界定相对清晰,网络上各路意见领袖的涌现表明,具有严谨组织结构、领袖式的行动动员在网上存在较少,网络舆情行为较多依靠网民间随机的交流和合作,源自非正式、非官方机构,由公众自发、无预设脚本。此外,不管是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还是自媒体以及其他草根“不问LTilly,Charles..ContentiousConversation。SocialResearchV01.6571998/3IR491.51014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出身”的各方“动员者”都仅仅是在网民的舆情行为中起到一定的告知、介绍、解说作用而已。与传统媒介环境相比,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已经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唤起网民集群的注意力、关注度,只是小范围内建立讨论框架,引导和分流部分的网民参与分场讨论。其六、加值理论认为,前五个因素是集群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而集群行为最终是否发生则要看社会控制手段是否成功。网络环境下仍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舆情行为之所以频繁发生,并快速聚合放大,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根本原因是网络传播大大消解了传统社会控制机制的作用与功效,而新的控制机制,如有关网络信息的政策立法和组织管理等相对滞后,同时来自政府或涉事方的一些不合理、不适当的控制行为也对网络舆情造成了反向刺激。如前所述,由于各大因素之间的关系交融叠加、错综复杂,且并没有形成必然的条件关系,因此很难对各因素之间的作用及机制作出一个科学的比较和衡量,如要勉强为之的话,可作如下简单概括: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压力以及网民心理这三条要素是最基础的条件,其引发的情绪、态度等主要是处于一种隐形、潜在的状态,这也决定了网络舆情在当下中国转型语境中的客观必然性;触发性事件则刺激这些潜在的舆情显现并引发社会关注的导火索,是具体事件网络集群舆情生成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动员和控制力量作为补充或充分条件,对网络舆情的演变起着助推或压制的辅助辅助作用,可以下图简示之(如图5-4):图5-4:各影响因素作用比较图最后,与加值理论一样,媒介接近权、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把关人、意见领袖等传统传播理论在网络条件下仍然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从本文研究看,由14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于网络互动参与特性的无限延展,以及网民运用互联网的态度、行为能力的扩张,仍需从传播主体、过程、信息等基本要素上,尤其是媒介与网民的关系层次上作更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总之,网络传媒环境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传统大众媒介环境,对于互联网,我们的未知远大于已知,更大的发展和影响仍在未来,互联网带来的不可预知的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关注及探讨。5.2思考:对几个争议性问题的辩证分析本节将结合前期研究情况对网络舆情研究较为关注且颇有争议的几个论题进行辩证思考,以期在进一步升华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及重点提供有益的参考。5.2.1客观性与不确定性:网络舆情影响因素机制的宣泄与刺激功能综合前文分析可知,网络舆情是在网络环境下网民受触发事件刺激展开群体交流而产生的映射社会压力等的情绪、态度及行为倾向的总和,其影响因素及生发过程均具有客观存在性,受此影响,网络舆情的存在也有着客观的必然性。将其放入社会运转的大视角下,三种最常使用的解释社会运动的理论范式,即功能主义视角、冲突论、互动论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从功能主义视角看,网络舆情的发生演变是现实社会问题在网上的直接反映,起到了放大、监督、预警社会环境的作用;从冲突论的视角看,网络舆情行为源自于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群体的自身利益以及他们之间的对抗;从互动论的角度看,网络舆情形成及演化的过程也正是人们创造、改变他们生活世界(包括虚拟世界)的过程。从本文研究看,网络舆情行为作为现实社会结构变迁压力的交流呈现,不管是在监测社会还是维护权益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尤其是在疏导社会情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更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这也正是传播学宣泄理论或社会冲突论所提出的“安全阀”效用。宣泄理论最早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压抑情感后的能量宣泄是观看悲剧的一种功能,目前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压力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排解和释放,压抑的情感才能得到宣泄、某些本能才能保证正常的精神状态,因而社会应为公众提供宣泄的场所和渠道以缓解心理压力。1『美J戴维·波曾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l页14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与此相对应的社会冲突论有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认为“冲突可能有助于消除某种关系中的分裂因素并重建统一⋯⋯冲突具有安定的功能,并成为关系的整合因素。"2矛盾和冲突不能掩盖、压制,应通过“安全阀"机制让它发生、显现、宣泄出来,这可以使得拥有对立、不满情绪的人在心理上获得平衡,从而有利于矛盾的缓和及解决。上述主要是从长远、总体出发考察舆情的社会效应,然而通过本文对具体案例舆情演变过程的分析可知,不少突发、偶然网络事件的情形与之有所不同,其所引发的网络舆情并不总是在网络“安全阀”机制下并随着压抑、不良情绪的宣泄而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相反,某些时候,在网民非理性情绪的相互刺激下,随之而来的行为可能会变得更加极端暴力,这也正是传播学理论中与宣泄理论相对的另一种功能理论,即刺激理论所持的观点。由于各影响因素的不同作用机制,网络舆情的走向并不确定,而具体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功能究竟是宣泄还是刺激,综合本研究的分析可知,大致应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随着集群言论的良性交流和交互,网民情感、情绪得到爆发、释放与宣泄,自我心理得到调整、心理压力得以缓解、心理失调得到了平衡,网民心理状态在一段时间后趋于平和,有关该事件的网络舆情也随之消散。二是网民个体在加入群体讨论、聚集成群时,受群体心理的暗示和感染,在无意识中慢慢向群体期望的方向靠拢、巩固群体的固有观念,网络舆情得以急速聚拢整合、形成一定的声势,并在促成事件问题的解决或阶段性解决后逐渐衰落消解。三是在相互刺激交流下,网民的压抑的情感和心理压力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变得更加极端、剧烈,在被放大、积累的暴戾和怨恨等负面情绪和态度的刺激下,这种具有一定行为倾向的网络舆情开始向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集群行为转化,并最终发展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舆论和现实危机事件。可以预见,现阶段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舆情仍会在中国社会持续存在并继续发展,而其究竟主要发挥宣泄减压还是刺激负面作用,则主要看其在具体事件发展的走向,这需要我们接下来更深入的研究。5.2.2共识与共存: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的存在方式如前所述,网络舆情行为的生发并不一定需要一般化信念的形成,有时可能1参见李永健:‘大众传播心理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194页2[美]L·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14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只是依赖于网民自我兴趣、需要的唤醒,或者说基于一种“刺激一反应”的模式。因此,与组织化、规范化程度高的现实社会运动、集群行动中必有共识1形成的情况不同,网络舆情尽管也有共识存在,但更多时候的表现为一种共存行为,这具体从本研究总结的关于网络舆情的作用主体、范围、过程等方面也可看出。其一,网络舆情的作用主体不是公众(Public)、群众(或聚众)(crowd)和大众(mass)三种群体2中的任何一种,而是三者的的共存,在意义上比较接近吉特林描述的短暂群体(fugitivecommunities),具有同时、快速、饱和性特征。3他们既有可能是组织公开意见的讨论,并对舆情实施影响的群体,如一些知名或草根的意见领袖;也有可能是临时聚集在一起,泛泛而谈似地交流共同关注的问题,对舆情不产生或产生不大影响的群体,如李刚事件中那些仅参与造句的广大网民:他们还有可能只是路过遇见发发情绪,既不对舆情产生影响也不受舆情影响的群体,如案例中不少只是点击浏览事件信息或言论的网民等等。其二,网络舆情的作用范围也是公共与私人两个领域话题的共存。网络空间刺激了网民空前热情,其讨论关注的话题已远远超出了哈贝马斯所界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及国家、政治等公共领域,大大拓展到了房价物价、贪污腐败、道德诚信、娱乐八卦等社会、民生、文化等各个层面。不仅如此,在网络的超强聚光灯下,越来越多的私人事务也无所遁形,不断地“被公共化”进入网民关注的视野,如本研究几个案例中的网络舆情均是由个人行为,如李启铭的交通肇事、郭美美的微博炫富和杨达才的现场微笑等引发的。这也印证了范·戴克指出的,20世纪的公共领域的三个条件在新媒体环境下消失不见了:公共领域不再与特定场所或地域相联系;原先假定的公共领域的单一性交成了多个公共领域并存的混杂性:公域与私域的区分模糊了。4其三,网络舆情的作用过程是共识生成或分化两种情形的共存。在网络舆情形成演变的动态过程中,互动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期间网民个体态度、情绪可能由于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观点意见得到充分讨论,并逐渐产生一定程度的、基于共同价值、想法的共识。然而,正如本研究之前所描述的,由于网民个体兴趣、认知、角色等影响,同时由于那些口水战、攻击讨伐、指责非难‘“共识”指一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人所寻求的共同认识、价值、理想2参见本文3.3.3内容3T.Gitlin.111usionofTransparency,AmbiguitiesofInformation。NotesontheGlobalizationofFugitiveComunities,OsloUniversityPress,1996‘VanDijk。J.TheNetworkSociety:SocialAspectsofNewMedia.2nded.London:Sage,2006.P.173.14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等杂音异符往往更能吸引关注度,网络群体通过交流所发表的言论、观点,所形成的认知、态度、判断等并不一定趋于认同。与大众传播拥有的双重效应一样,网络讨论交流带来的可能既是离心的,又是向心的,既造成分化,又带来团结。1因此,较为客观的看法应该是,网络舆情形成演变的过程既是网民心理经历分离与聚合的过程,也是网民观点经历分化与整合的过程,还是网民思想经历共识与分裂的过程。而在具体的网络事件中,共识与共存的关系以及共识的形成与否或程度大小等相关问题对于已然生成的网络舆情的品质、效果、影响等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仍待进一步考察。5.2.3理性与情感: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的作用主线当前,不少有关网络舆情的研究从建构公共领域的角度,认为网络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民的自由辩论、提供了话语讨论的公共空间,形成了一种类似公共领域的空间。也有研究者持相反意见,认为网络流言肆虐、谣言四起、情绪宣泄,甚至将其冠以“公共厕所’’的恶名。当然,也有研究者综合上述两种观点,认为网络舆情尽管掺杂着虚假、发泄和暴力等非理性现象,但其背后存在着代表网民真实意愿的隐性理性和实现舆论监督功能的宏观理性。2然而,上述不管何种观点,总的立足点均是认为网络言论来自于或应该来自于人们的理性逻辑判断,这样才能发挥其作为公共领域,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自由辩论提供空间、促进社会的整合与群体认同的作用。这当然是网络言论和网络舆情存在的重要价值所在,但其中另外一些情感的、非理性的言论或情绪、态度的表达也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3正如有学者认为“哈贝马斯倡导的公共领域,过分强调理性话语,忽略了交际中的情感和修辞成分”。4事实上,“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并不起源于人们的逻辑推理,而是起源于情感”。5本研究成果也充分显示,情感、情绪普遍存在于各个影响因素中,并贯穿了舆情形成的各个阶段。和梯利等社会学家强调社会运动中资源动员或者政治机会的重要性不同,网络舆情行为的发生可能更依赖于社会学家加姆逊(Gamson)提出的“热认知(hotcognition)”,他认为,集体行动框架。吴飞:‘平衡与妥协一西方传媒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2王雅奇:‘网络民意中的情绪与理性>,‘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月3情绪与情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参见本文2.1.2)。因本节主要讲述情感与理性的关系,两者之问的区别对此影响不大。故此一并论述.‘Calhoun。Craig.。Introduction:HabermasandthePublicSphere.”,WITPress,1992.P1—485[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刘北成译:‘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146 浙江大学博:l: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由不义(injustice)、代理(agency)和认同(identity)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不义"指用道德愤慨的形式来表达特殊的政治意识,这不仅仅是针对不平等的感知和知识分子的判断,而是基于认知心理学所指的承载着情绪的“热认知(hotcognition)”。1在网络舆情行为中,网民意见态度的形成往往也并不并是通过抽象的分析和判断而获得的,而是通过情感化的方式获得“热认知’’而形成的,事件本身具有的冲突性以及能够唤醒社会结构压力的特征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能够引发共鸣、达成共识并促使舆情高涨的贴文往往是那些能够激发网民内心深层次情感的言论,而网络环境则成为了上述行为的最好场所,不少网民“被这些潮流所裹挟时通常是不知不觉的,他们想把不自愿的、非理性的行为表现成自愿的、理性的行为’’。2此外,由于“在缺乏其他动机的情况下,情绪可以作为维系个人对审慎议论过程的一种补偿或承诺”。3因此,网络事件特有的参与群体的非直接利益关系性更是直接放大了愤怒、同情、谴责等情绪的宣泄表达。网络舆情的不断发展演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理性与情感的关系,特别是要充分重视情感、情绪的作用。作为人类心理的基本范畴,情感、情绪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对信息处理的情绪与情感分析,可为传播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目前,这项重要的议题在模型建构和微观分析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如Forgas’(1995)提出一种名为AIM(AffectInfusionModel)的情感渗透模型,根据这种模型,积极的情感状态一般会导致表面性,启发式以及不够系统化的信息处理策略,而消极的情感状态更容易引起更警觉性的和不遗余力的信息处理风格。Bless则认为当个体在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时,很大程度上受到启发式论据,刻板成见的影响;相反,个体在处于消极的情感状态时,则更倾向于受到特定情况下信患暗含意义的影响。4而如何将这些成果引入运用到网络舆情行为的研究领域中,将有利于我们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精确的描述。5.3启示:网络舆情的良治之道1转引自吴飞:<新闻场与社团l!ll织的权力冲突与对话》。‘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2[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刘北成译:《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fij版社,2003年版第12页3SeeFrank。Robert。PassionsWithinReason:TheStrategicRoleoftheEmotions,NewYork:Norton,19884转引自蔡元慧:‘中围农民群体性事件中的组织传播与情感研究——以2011年广东乌坎村事件中的标语使用为例》。中华传播学会年会2012年论文,http://140.119.187.23/conference/abstracts.asp?C_ID=414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不可否认,尽管网络舆情在监测及预警社会环境,维护社会权益及稳定方面发挥重了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风险,如放大突发事件负面效应谣言、流言信息乱象横生,网络“代言人"裹挟民意等等。因此,自互联网问世以来,网络舆情的应对与治理层面一直是学界、业界、政界(特别是在中国)均较为关注的课题,而本文对于网络舆情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对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作为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网络舆情的应对与治理既需要宏观的总体思路,又需要中观的制度措施,还需要微观的策略技巧,以下仅结合本文前述的研究成果,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此三个层面作一简要概括,借以抛砖引玉。5.3.1总体思路:积极发展下的区隔对待从前述分析可知,网络舆情具有正负两方面的社会效应,因此,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效应或将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效应,理应成为我们舆情治理的指导思想。目前,世界各国对这一理念基本达成了共识,其中,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2010年6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中提出的中国政府基本互联网政策,即“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也正是按这一理念制定的。总之,我国政府对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态度是,一方面积极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互联网“有害、非法”信息的控制,防止负面影响的产生。1目前,对于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之间的划分尚未有明确的认识和界定,仅社会冲突论对冲突行为的社会功能提出了大致的划分标准,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冲突都对群体关系有积极功能,而只是那些目标、价值观念、利益及相互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不相矛盾的冲突才有积极功能。"2从我国基本国情看,当前我国社会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等矛盾冲突主要是利益诉求或利益博弈的形式,而不是针对政权的政治性活动,也没有明确的政治诉求,经济性大于政治性。3因此,由这些冲突引发的网络舆情也基本上具有积极功能,对其的治理仍应以利用和疏导为主。与此同时,由于各种网络舆情行为的具体走向不同,4不同性质的网络舆情也需要区隔对待。大致来说,对那些随集群言论良性交流而消散的网络舆情,应充分发挥其疏导安抚作用;对那些受群体心理影响而急剧膨胀的网络舆情,应视1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页2[美]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转引自韩志明:‘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参见本文5.2.114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情展开引导;对那些加剧压力并有向现实危机事件转化倾向的网络舆情,应采取防控并举的措施。此外,从网络事件的类型看,不同事件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因此也需要加以区分对待。1对于联动型网络舆情行为,要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建议,将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或阶段性解决现实具体问题作为关键环节;对于典型性网络舆情,要针对网民的情感和利益诉求点,及时作出回应,或针对网民提出的有关建议批评,吸纳民情民智、对政策予以修改和完善,或针对网民反映的各类违法违规事件或行为,进行彻底调查、依法处置;对诱发性网络舆情,要加强网上干预和防控,避免因网上的煽动引发现实社会行为的失序失范。一言以蔽之,大体的原则应包括如下几点:对一些公开主张正当权益的网络舆情行为,要允许甚至鼓励网民按照法律允许的框架行使自己的权利:对一些秘密的、不敢见诸阳光的,要慎重、严格地对待,进行必要的审查和监督:对于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集会,则可以严厉禁止。25.3.2机制措施:动态视角下的系统防控全面完善的机制是对网络舆情实行良性治理的必要条件。网络舆情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动态过程,政府、媒体、网民等不同舆情主体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三方主体在事先预防、中期疏导和后期干预三个阶段采取的措施作为逻辑顺序进行简要分析。一是逐步完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在热点诱发因素“脱颖而出”之前,网络舆情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因此,各网络信息管理职能部门和新闻媒体要树立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意识,逐步完善互联网监测和分析系统,对海量网络信息进行风险评估、价值筛选,以及时发现风险性、苗头性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警和应急措施,进行科学决策,以防患于未然。同时,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和各媒体单位之间也需要加强有关网络舆情研判、分析、预测的联动、沟通机制,力求以合力有效降低突发网络舆情对社会的不良影响。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工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本文仅以一代表性的应用流程简示之(如图表5-4)31网络舆情行为的分类参见本文2.1.32参见魏娟:‘埘络集群的规律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东南传播》,2010年第9期3乐思软件:http://vnvw.knowlesys.cn/product_webmonitor—index.html#a414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图5—5: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架构二是构建公开透明的舆情信息疏导通道。如前所述,在网络舆情演进的过程中,不通畅、堵塞的传播渠道和有效信息的遮蔽会加剧猜测、凸显压力,造成谣言、流言以及非正规渠道获得的小道消息等兴起盛行,而畅通的言论表达渠道则会发挥类似“安全阀”的功能,起到纾缓不良情绪,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关于言论表达自由渠道的构建可借用麦奎尔提出的有关表达自由的核心价值,即自由、正义/平等、秩序/团结作为指导原则:自由指提供多样的声音,对广泛的种种需求做出回应;平等指接近使用媒体的通道必须公平地(如果不能完全平等地)赋予权力的竞争者、反对或偏差的意见、观点及宣言;秩序指在社会领域的团结、控制和在文化领域的正确、等级/品质。1上述原则具体到政府和媒体两大主体的操作层面上,则是政府应拓宽表达自由渠道、建立规范有序的参与机制,满足广大网民政治参与的诉求。如在建设和完善网络问政、网络发言人、网络舆论监督等制度基础上,以开展领导干部在线访谈、职能部门网上公布信息、信访部门办理网民留言等各种具体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建言献策、表达言论提供畅通的途径、机制;媒体应就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主动设置议题,并积极搭建各阶层利益多样性诉求和多元化意见表达的平台渠道,创造他们对话、协商的对流通道,使社会各界的意见、观点通过媒介搭建的网络平台得以沟通,并增进彼此的理解,促进社会的整合。三是强化对不良违法舆情信息的干预控制。在网络舆情发展演变过程中,各1吴飞:‘平衡与妥协——西方传媒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297页150燃◆雷露露雷瞬舛爵爵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类干预控制力量和手段在促使其从无序回归到有序状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舆情信患管理主要依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即“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为执行标准。从信患控制管理的方式看,我们可以把上述的制度措施分为“硬性"和“软性"两大类目。“硬性”控制主要是指以法律法规、技术手段等实现的内容管理,“软性”控制则指以道德建设、媒介素养以及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等为主要形式的信息自律手段。前者中,最重要的是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建设。作为现代社会通用的社会治理模式,法律在规范人类行为和社会秩序中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依法管理也是政府规范网民舆情行为、实施网络舆情信息控制并使之回归到良性轨道的底线和基准。目前,我国已先后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最新出台的为2012年12月28日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同时各省市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互联网法律法规。然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网络信息言论的内容限制,对于网上特有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执行标准,对于网信、公安、通管等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职责认定,对于网络社会衍生的新问题、新现象等依然存在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甚至出现一些盲区、误区。因此,需要不断加强互联网相关制度的建设,逐步完善、制定一些实用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强的法律法规,如将网络推手、网络谣言、网络诽谤等网络信息传播不良现象的治理纳入到法制框架内进行等。其次,要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升级研发,并通过推行网络后台实名制、完善网站备案制度、建立等级保护制度、强化有害信息过滤等方式,实现互联网的有序有效管理。软性的治理则主要通过规范网络行业行规、创建评比文明网站、培养提高媒介素养等方式展开,尽管目前相关的举措,如互联网业界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以及每年定期开展的、遍及全国各地的各类文明网站创建活动,然而和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运用相比,这些软性的控制力量,尤其是媒介素养培养方面还相对滞后。作为处于现代传媒社会人类的一项基本技能,媒介素养的培养对于舆情行为中不良违法信息的防控有着重要的作用。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患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与网络舆情主体一样,媒介素养也包括网民、媒体从业者和政府三个层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网民获取、分析、评价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高低决定着网民会不会被媒介所“绑架”和是否能对媒介这一传播工具和其传播的内容进行合理的使用。因此,作为信息的接受者,网民应努力提高对信息的辨别和分析能力,特别是要学会在海量信息中甄别真伪、加强思辨,避免受到不良、负面信息的影响,而同时作为信息的发布者,网民在制作和发布信息时,要自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本着对自身言行负责的态度、理性运用网络媒介行驶话语权,正确参与舆情传播行为。另一方面,社会也应当通过传统文化构建网络伦理规范、倡导塑造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创造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等方式为网民提升媒介素养创造良好的环境。而媒介从业者和政府官员则分别需要从自身方面加强媒介专业主义精神和掌握与传媒沟通、运用传媒的能力。5.3.3策略技巧:理性思考下的情感沟通如前所述,现实的网络舆情往往既包含情感因素,又包含理性因素,而前者可能在网络舆情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采取措施规范干预网络舆情不良信息的同时,要做到情理兼顾,以“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的沟通劝服方式,促成网络舆情从无序回归到有序。具体可从沟通的原则、方式和技巧等方面加以改进完善。一是沟通的原则。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认为,在交往行为中达成理解的一般前提条件是有效运用语言开展沟通、形成共识,同时,他还提出了言语有效性基础的四条原则,包括:1、使用可以理解的话题;2、使用可理解的材料;3、使说者自己可以被理解;4、使第三者也可以理解,即表达的可领会性、陈述的真实性、表达的真诚性、言说的正当性。2这也可以为以语言完成情感沟通的舆情行为提供参考。具体来看,在疏通由触发事件直接引发的网络负面舆情时,要直面事件具有的损害群众利益等不合法、不合理行为,及时公开、公布对相应的资源调配、问题整治等提出的实质性解决方案和结果,以正面、真诚的态度、表达回应问题;在揭露事件中出现的由网民集体记忆、刻板成见等造成的错误之处1廖俊玉:‘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学生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的缺失与构建',‘考试周刊>,2010年第34期2JurgenHarbermas:CommunicationandtheEvolutionofSociety,B朗∞nPress(1979),BostonP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或已先入为主的谎言和流言时,要通过详实丰富的材料、证据等进行解疑释惑,并深入调查谣言的形成原因,对造谣主体进行及时处理,通过正当性的言说,树立政府的正面形象,消除对政府的成见。对社会结构诱因及压力引起的普遍的不满、怨恨情绪态度等的疏导,要循序渐进、客观言说,对存在的热点问题要讲明,尤其是不能宣传太满,尽量减少现实和期望差距造成的民众心理的落差和情绪,避免“被剥夺感’’主导网民心理。对主要基于网民娱乐放松、压力释放等心理需求下爆发的网络舆情,要采用网民可领会的方式,以活泼生动的网言网语参与网民的互动交流中,以相互间的良性对话、沟通抚慰各自心灵。使无序舆情走向有序良性的身心健康。二是沟通的方式。网络传播是一种兼具人际、组织、大众等各种形态特点的交互传播,其拥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直接、公开交流特点要求我们在对网民言论进行引导、对网络舆情进行疏导时,采取宽容、平等、互惠的对话式沟通方式进行。如前所示,网络舆情的背后代表的是多元利益、多样兴趣、多种思想的诉求,因此,客观理性指出网民的错误、驳倒他们的观点并不能起到说服他们,.或转变他们态度的目的,相反还会因触犯了网民的切身利益或兴趣需求等遭遇集体吐槽、围攻。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的需求并不以正确作为评判标准,就像宗教并不因其的非科学性而失去人们的信仰。因此,在疏导网络舆情时,切不可与网民针锋相对或激烈辩论,而应宽容看待网民不同需求,以包容多元的心态与网民进行良性沟通协商,以达到彼此的谅解、信任和理解。此外,由于网民的行为往往是由情感而不是由理性支配的,而那些站在权威、更高层次角度发布的言论会让网民产生一种心理距离,并本能地对其倡导和标榜的客观、理性观点与想法进行排斥,特别是那些带有说教、灌输性质的沟通内容。因此,以平等的身份介入其中,给予网民关心与爱护,才能真正起到打动网民情感心灵,最终实现对网络舆情行为因势利导的目的。最后,有学者提出的对话“互惠性"原则,即在互惠的条件下,个人积极参与,保证个人会承认那些观点的存在,并承诺参与讨论那些观点,对具有交互性、参与性的网络沟通方式也具有启发意义。1三是沟通的技巧。网络传播为交流沟通过程中网民的情感需求提供了先天的技术条件,充分利用之,可以使网络舆情疏导事半功倍。首先,要发挥网络传播1转引自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15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无时无界性特点,在突发事件中及时公开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网民希望第一时间获取有效信息的、消除不确定感的情感需求。同时,在信息通报时要站在民众的角度,全面、客观、真实呈现事件过程,以人为本,不渲染、不煽情,力求避免谣言流言滋生,并有效疏导网民情绪,获得民众认可。其次,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传播条件下,网民的情感需求也进一步提高深化,正如米尔斯所说,人们需要的不只是信息,而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够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的全貌。1因此,要合理利用网络超链接、海量传播优势,以传统与融合、高度整合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解疑释惑、深度剖析,满足网民在心智品质方面的情感需求。最后,要充分网络传播多媒体表现形式,以富有情感的文字、图片、Flash、音乐、视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生动有趣地呈现交流的内容,消除交流中枯燥、乏味、呆板说教的负面效应,缩短相互间的距离,融洽双方的情感,提升沟通的效果。1【美l赖特·米尔斯著,陈强等译:‘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页154 浙江大学博:j二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语本研究将网络舆情行为置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运用社会集群理论中的加值理论对影响网络舆情行为的六大影响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分析,试图揭示网络舆情生发过程中的多层次因素及其内在的演化机理和规律。然而人类社会,包括网络社会的纷繁复杂和变动不居决定了没有任何一种研究能够构建一种解释指导社会行为的万能模型,本文的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首先,本文的理论前提及假设源自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以及西方的理论文化视野模式,其对网络空间和中国语境下舆情行为的解释力有待更为科学系统的考证;其次,由于本文运用的加值理论的架构相对全面而宏大且其所描述的条件性关系已被证实为不一定成立,因此,尽管本文也就此理论的修正适用性及其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并尝试对各因素之间的作用及机制作出比较,但在理论的层次推进上仍有所欠缺;再次,本文主要是针对一些网络热点舆情二手资料进行的分析,缺乏参与行为的实践经验,在资料获取及定性和定量分析上存在一定缺陷;最后,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旨在探究以话语抗争方式进行的典型网络事件舆情的一般性规律,但是过于宽泛的类别划分,也使其使用、适用范围有限。根据以上不足,笔者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改进探索的问题可有如下几点:l、对修正后的理论架构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探究各影响因素相互叠加影响关系基础上加重层层推进的分析视角,增强理论的深度和厚度。2、对资料不断搜集扩展,建立更为完整全面的数据库,使未来进一步量化研究成为可能;参与到具体网络事件中发表言论、表达舆情,以亲历者的身份开展研究;对相关的博客作者、微博广播者、论坛跟帖人等参与者、亲历者进行访谈,提高未来研究的实践支撑。3、以不同类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网络舆情的生成规律,如时间、表征、模式等进行细分探讨,以期为未来舆情、舆论的预测与研判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指导。谨以此自勉,并作为全文的结语。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参考文献中文著作类:l、[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美]巴克:《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4、[荷]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5、高红玲主编:《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6、[美]古斯塔夫·勒庞著,戴光年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8、[加]哈罗德·英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9、韩运荣、黄田园:《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0、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1、何威:《网众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2、[美]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华夏出版社,2007年13、蒋淑媛:《网络媒介社会功能论》,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14、[美]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美]科塞著,孙利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16、[美]赖特·米尔斯著,陈强等译:《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1年版17、李彪:《舆情:山雨欲来一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18、李杰:<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9、李岩:‘传播与文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S6 浙江大学博:i=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je作用机制研究20、李永健:《大众传播心理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l、李未柠、窦含章主编:《微时代危处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2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23、[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4、[美]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2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26、[美]曼瑟尔·奥尔森.:《集群行为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7、[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28、[美]欧文戈夫曼著,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9、邱林川、陈韬文主编:《新媒体事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0、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l、邵培仁:《媒介舆论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2、[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第9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3、谭昆智主编:《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4、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5、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36、王国华:《解码网络舆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7、[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刘北成译:《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38、吴飞:《平衡与妥协——西方传媒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9、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0、谢耘耕:《新媒体与社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57 浙江大学博二L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41、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42、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3、徐祥运、刘杰:《社会学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4、[美]伊莱休·卡茨等著;常江译:《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45、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46、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与权力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47、张春华:《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48、中宣部舆情信息局编著:《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49、曾庆香、李蔚:《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版50、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报告、论文类:51、艾利艾咨询:《2012年上半年网络舆情报告》,2012年7月52、李春玲、陈光金:《当代中国的十大社会阶层》,《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53、人民网舆情监察室:(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012年12月54、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7月55、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5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57、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2013年1月58、邓亭尚:《网络舆论中的网民心理与网络舆论引导》,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59、程慧:《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浙江火学博:J二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I蚓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60、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益6l、郭志蓉:《我国网络舆论研究的发展与现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62、黄楠:《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理论的变异与危机管理》,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3、李喜华:《网络事件的心理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64、刘毅:《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7焦65、吕坤良:《网络言论传播引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66、王晓磊:《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7、余秀才:《网络舆论传播的行为与动因》,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68、毕宏音:《网络舆情形成与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分析》,《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69、鲍立泉:《论网络对媒介时空偏向的平衡补救》,紫金网:http://www.zijin.net/news/netmedia/2008-1-11/n0811178FDDHB36C5ClD32G.shtml,2008年1月70、蔡元慧:《中国农民群体性事件中的组织传播与情感研究一一以2011年广东鸟坎村事件中的标语使用为例》,中华传播学会年会2012年论文71、代群、郭奔胜、季明、黄豁:《群体性事件新闻网络点击率达百万官员不适应》,《嘹望》,2009年6月1日72、丁菊玲;勒中坚:《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形成因素分析》,《情报杂志》,2011年第2期73、丁汉青、王亚萍:《SNS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特征之分析一以豆瓣网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74、杜骏飞:《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75、杜骏飞:《中国中产阶层的传播学特征一一基于五大城市社会调查的跨学科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159 浙江人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76、范桂香:《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选择》,《文史博览(理论)》,2010年第7期77、冯建华、周林刚:《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四种取向》,《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78、傅国春:《从网络流行语看舆情之嬗变》,《新闻知识》,2012年第2期79、高承实、陈越、荣星、邬江兴:《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闻题的探讨》,《情报杂志》,2011年11月80、嵩巍:《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个案研究一以6.9圣战为例》,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50608/150616/13452301.html),2010年12月10日8l:耿彦君;秦双锁;曹一伟:《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4期82、韩志明:《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83、胡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意见领袖?》,《新闻记者》,2012年第9期84、黄豁:《社会结构开放化的路径选择》,《半月谈》,2010年第4期85、华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模式与类型分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11月86、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理论月刊》,2008年第4期87、焦德武:《试论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88、焦璐:《价值累加理论——集体行动的一种叙事框架》,《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89、晋晓兵、杨芳芳:《网络时代的新闻把关一兼议博客、播客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新闻实践》,2006年第2期90、乐国安、薛婷、陈浩:《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框架初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91、乐媛、杨伯溆:《网络极化现象研究——基于四个中文BBS论坛的内容分析》,<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1∞ 浙江大学博:E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92、李彪:《微博意见领袖群体“肖像素描”一一以40个微博事件中的意见领袖为例》,《新闻记者》,2012年第9期93、李金龙、黄峤:《挑战与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下的政府信息管理》,《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94、李勇、张旭:《浅析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因素》,《新闻世界》,2012年第1期95、李洪佳、邓金艳:《网络空间政府危机管理及应对措施才智》,《才智》,2009年第32期96、李岩、李东晓:《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97、刘冰:《从网民心理因素看网络非理性舆论的调控》,《新闻知识》,2006年第11期98、刘海龙:《议程设置理论与后大众媒体时代的民意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99、刘莉萍:《“人民网"互动社区意见领袖研究一以人民网强国论坛为例》,http://rol1.sohu.com/20120224/n336023204.shtml,2012年2月24日100、刘娜:《论网媒对公共情绪的化解》,《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期101、刘永、许烨婧:《影响网络舆情信息质量的语言文字应用因素分析》,《创新科技》,2012年第3期102、廖俊玉:《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学生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的缺失与构建》,《考试周刊》,2010年第34期103、曼威·卡斯特、陈韬文等:《“学术对谈”:中国、传播网路与社会:对话曼威·卡斯特(Manuelcastells)》,《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年第1期104、聂亮:《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因素与对策》,《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6期105、任洪涛:《文化因素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新闻世界》,2010年第7期106、邵培仁、杨丽萍:《论媒介距离的传播特质及其现象和成因》,《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7期107、沈德立:《情绪的动力源泉及其表现形式》,《天津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108、宋宝安:《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16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09、汤志伟、陈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诱发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110、陶晓华、高健:《政工园地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引导策略》,《南方论刊》,2009年第5期11l、田艳玲、徐学峰、马晓兰、张建红:《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分析》,《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112、宛恬伊:《虚拟社会的集群行为:基于四个网络事件的分析》,《青年研究》,2010年第4期113、王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效果理论探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14、王雅奇:《网络民意中的情绪与理性》,《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月115、汪斌锋、王秋艳:《意识形态的“淡化”与文化认同的兴起》,《青年文学家》,2009年16期116、魏娟:《网络集群的规律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东南传播》,2010年第9期117、吴飞:《新闻场与社团组织的权力冲突与对话》,《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118、吴佳熹:《浅析自媒体时代媒介消费的人本主义特征》,《大江周刊:论坛》,2011年第12期119、肖剑:《网络民意形成的心理动因分析》,《理论观察》,2011年第3期120、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121、许鑫等:《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122、杨玉芹:《浅析相对剥夺感心理》,《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1期123、余秀才:《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以唐骏“学历门"事件为例》,《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24、詹绪武:《公共情绪与大众传媒的宣导机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125、张大勇、景东:<社区网络舆论扩散与汇聚动因分析》,<当代传播》,2012】62 浙江火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年第1期126、张谦:《论新兴电子媒体对受众心理的影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4月127、张宽裕、丁振国:《论网络意识形态及其特征》,《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2期128、张宁:《网络舆论暴力的社会学因素与后果分析一一兼议对林嘉祥事件的理性思考》,《新闻知识》,2010年第8期129、张蓉、赵新利:《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博客现象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2005年12月130、郑中玉:《时空框架变迁及电脑网络对语言行为的形塑》,《学术交流》,2003年第1l期131、朱恒民;李青;洪小娟:《网络舆论生成危机的诱发因素》,《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32、朱清河:《社会转型期网络舆情的正向选择——从上海“钓鱼执法”事件谈起》,《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外文类Books:133.AnthonyGiddens,PhilipW:Sutton,Sociology:IntroductoryReadings,Polity,2010134.Benedikt,Micheal,ed.,Cyberspace:FirStSteps,Cambridge,MITPress,1991135.Bogad,W:,SimmelinCyberspace:StrangenessandDiStanceinPostmodernCommunications,SpaceandCulture,2000136.CalhounJCraig.,Introduction:HabermasandthePublicSphere,MITPress,1992137.Couldry,N.&Curran,J(eds).,ContestingMediaPower.Lanham:RowmanandLittlefield,2003138.EverettM.Rogers,DiffusionofInnovations,NewYork:FreePress,2003139.Frank,Robert,PassionsWithinReason:TheStrategicRoleoftheEmotions,NewYork:Norton,1988140.Gilmor.D.。Wethemedia.GrassrootsJournalismbythePeople.fofthePeople.16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Sebastopol,California:O’Reilly,2004141.GodwinlMichael.CyberRightsINewYork:RandomHouse.1998142.GustaveLeBon,TheCrowd,TransactionPublishers,1995143.HerbertBlumer,Symbolic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andMethod.NewJersey:Prentice-Hall,Inc,1969144.HerbertSpencer,ThePrinciplesofSociologyD.Appleton&Co.,NewYork145.JamesW:Dearing,EverettM.Rogers,AgendaSetting,SagePublicationsInc,1996146.JohnA.Fortunato,Makingmediacontent:theinfluenceofconstituencygroupsonmassmedia,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2005147.JurgenHarbermas,CommunicationandtheEvolutionofSociety,BeaconPress,1979148.Lagerkvist,Johan,TheInternetinChina:UnlockingandContainingthePublicSphere,2006149.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LongmanWorldPublishingCorporation,1987150.Mann,C.&Stewart,F.,InternetCommunicationandQualitativeResearch:AHandbookforResearchingOnline,SagePublicationsInc,2000151.MaureenTaylorandDanielleC.Perry,Diffusionoftraditionalandnewmediatacticsincrisiscommunication,ElsevierInc.2005152。Markham。A。N.tLifeOnline:researchRealExperienceinVirtualSpace。RowmanAltamira,1998153.MichaelBrown,AmyGoldin,Collectivebehavior:areviewandreinterpretationoftheliterature,GoodyearPub.Co.,1973154.NeilJ.Smelser,Theoryofcollectivebehavior,FreePress,1965155.PaulFelixLazarsfeld,BernardBerelson,HazelGaudet,ThePeople。SChoice:HowtheVoterMakesUpHisMindinaPresidentialCampaign,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48156.Price,v.PublicOpinion.NewburyPark,California:SagePublications,1992157.RalphH.Turner,LewisM.Killian,Collectivebehavior,Prentice-Hall,197216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58.Rosenbaum,ArtherLewis,ed.,StateandSocietyinChina:TheConsequencesofReform,Boulder,CO:WestviewPress,1992159.Shoemake‘RandReeseS.,MediatingtheMessage,NewYork:Longman.1991160.TGitlin,IllusionofTransparency,AmbiguitiesofInformation,NotesontheGlobalizationofFugitiveCommunities,OsloUniversityPress,1996161.VanDijk,J.TheNetworkSociety:SocialAspectsofNewMedia,London:Sage,2006162.WalterLippmann。PublicOpinion。NewYork:Macmillan.1922163.w.R.Neuman,MarionR.Just,AnnN.Crigler.ICommonKnowledge:NewsandtheConstructionofReality.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2Articles:164.Ampofo,L,Trust,Confidence,andCredibilityCitizenresponsesonTwittertoopinionpollsduringthe2010UKGeneralElection,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V01.14/6(2011)165.Baym,Nancy,AgreementsandDisagreementsinComputer-MediatedDiscussion,RESEARCHONLANGUAGEANDSOCIALINTERACTIONV01.29/4(1996)166.Brundidge,J(Brundidge,Jennifer),Encountering”Difference”intheContemporaryPublicSphere:TheContributionoftheInternettotheHeterogeneityofPoliticalDiscussionNetworks,JOURNALOFCOMMUNICATIONV01.60/4(DEC2010)167.Dalisay,Francis;Hmielowski,JayD.;Kushin,MatthewJames,SocialCapitalandtheSpi阳lofSilence,INTERNATIONALJOURNALOFPUBLICOPINIONRESEARCHV01.24/3(FAL2012)168。EvelandIWilliamR.Jr.。BeyondDeliberation:NewDirectionsfortheStudyofInformaIPoliticalConversationfromaCommunicationPerspective,JOURNALOFCOMMUNICATlONV01.61/6IDEC2011)169.Lee,FrancisL.F.,DoesDiscussionWithDisagreementDiscourageAllTypesof16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PoliticalParticipation?SurveyEvidenceFromHongKong,COMMUNICATIONRESEARCHV01.39/4(AUG2012)170.Liu,CO.(Liu,ChengO.i);Luo,S(Luo,Sui);Xu,JF(Xu,JianFeng),PublicSentimentMonitoringMethodBasedontheCombinationofSemanticNetworkandAprioriAlgorism,ADVANCESINELECTRONICCOMMERCE,WEBAPPLICATIONANDCOMMUNICATION,VOL1(2012)171.Signorini,A(Signorini,Alessio),TheUseofTwittertoTrackLevelsofDiseaseActivityandPublicConcernintheUSduringtheInfluenzaAHINlPandemic,PLOSONE,V01.6(MAY2011)172.Thelwall,M(Thelwall,Mike),DataMiningEmotioninSocialNetworkCommunication:GenderDifferencesinMySpace,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V01.6:I/'I(JAN2010)173.Tilly,Charles.,ContentiousConversation,SOCIALRESEARCHV01.65,1998(3)174.Thelwall,M(Thelwall,Mike);Wilkinson,D(Wilkinson,David);Uppal,S(Uppal,Sukhvinder),DataMiningEmotioninSocialNetworkCommunication:GenderDifferencesinMySpace,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V01.61/1(JAN2010)175.Wang,N(Wang,Ning);Guo,ZS(Guo,Zhongshi);Shen,F(Shen,Fei),Message,Perception,andtheBeijingOlympics:ImpactofDifferentialMediaExposureonPerceivedOpinionDiversity,COMMUNICATIONRESEARCHV01.38/3(JUN2011)176.Wellman,B.;Hampton,K.,LivingNetworkedinaWiredWorld,CONTEMPORARYSOCIOLOGYV01.28/6(1999)177.Wojcieszak,MagdalenaE.,DeliberativeandParticipatoryDemocracy?IdeologicalStrengthandtheProcessesLeadingfromDeliberationtoPoliticalEngagement,INTERNATIONALJOURNALOFPUBLICOPINIONRESEARCH,V01.22/2(SUM2010)178.Wojcieszak,M(Wojcieszak,Magdalena);Rojas,H(Rojas,Hernando),HostilePublicEffect:CommunicationDiversityandtheProjectionofPersonalOpinionsOntoOthers,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V01.5辨(2011)179.Zhou,Yushu;Pinkleton,BruceE,ModelingtheEffectsofPoliticalInformation16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冈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SourceUseandOnlineExpressiononYoungAdults’PoliticalEfficacy,MASSCOMMUNICATIONANDSOCIETYV01.15/6(2012)167 浙江火学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作者简历从事工作:互联网新闻传播研究参与课题:吴飞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国际传播的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已发表的论文:林敏,郑宇:《视听节目分享网站发展的困境与策略探析》,《视听纵横》,2010年第4期林敏,江根源:《议程融合视域下国家形象的网络传播》,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2年第3期林敏,江根源:《议程融合视域下国家形象的网络传播》,《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林敏,洪长晖:《外滩:一个符号的所指变动与空间政治》,《新闻界》,2013年6月杜忠锋,林敏:《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16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