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

ID:34407825

大小:221.5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3-05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_第1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_第2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_第3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_第4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health):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研究对象,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medical):以个体为主要对象,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健康潜在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occupationalhealthandoccupationalmedical):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在控制职业有害因素,保护促进职业人群健康治疗疾病方面

2、一有机结合的学科。主要任务识别评价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4、职业有害因素:在劳动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生产的对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有害的因素。5、劳动条件包括:1、生产工艺过程,它随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变化而改变。2、劳动过程,涉及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劳动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作业者操作体位和劳动方式及智力和体力劳动比例。3、生产环境,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程建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及户外作业的大自然环境。6、职业病:由职业性危险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人体的代偿能力是所

3、产生的机体损害性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定义为,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7、职业病的发生取决于:1、有害因素的性质。此因素决定了是否发生职业损害及职业损害的严重程度。2、作用于人体的量。在诊断职业病时,必须要有量的的估计。3、人体的健康状况。从业人员的个体差异导致在同一作业环境中机体损害程度不同。8、职业病的三级预防(或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准则):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4、合理利用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杰出的机会和程序。第二级预防:早期检测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第三级预防:得病后,予以积极治疗和合理的促进康复处理。9、氧需:劳动一分钟所需要的氧气量氧需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循环系统。氧债需氧和实际供氧之差。氧上限血液在一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最大氧摄入量,也叫氧上限,他是表示体力活动能力大小的传统指标12、稳定状态:劳动时摄氧量可以满足需氧的状态。13、职业接触包括:1、物理因素接触2、生产性毒物接触3、生产性粉尘接触14、毒物的体内过程:1、分布大多

5、数毒物在体内呈不均匀分布。2、生物转化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合成四类反应3、排除毒物可以以原型或者其代谢产物的形式排除4、蓄积蓄积作用使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15、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毒物的化学结构毒物的理化性质对其进入途径和体内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分散度高的毒物,易经过呼吸道吸收,挥发性高的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较高2、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3、联合作用:毒效应可表现为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4、个体易感性:人体对毒物作用的敏感又较大的差异16、健康工人效应:由于职业人群处于青壮年阶段,有些还经过就业

6、体检的筛选,故较一般人群健康,至少在开始工作时是健康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一般人群。17、职业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作用有哪些?1、职业性中毒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2、具体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皮肤和其他19、职业中毒急救和治疗原则职业中毒的治疗可分为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三类。急性职业中毒:1、现场急救2、阻止毒物继续吸收3、解毒和排毒4、对症治疗。慢性职业中毒:早期常为轻度的可逆的功能性改变,继续接触可演变为烟瘴的器质性病变。故因早诊断和治疗

7、。20、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职业中毒的病因是想、生产性毒物。所以要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推广清洁生产做好前期预防,具体措施有:1、根除毒物2、降低毒物浓度3、工艺建筑布局4、个体防护5、职业卫生服务6、安全生产管理。24、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区别?19职业病是某一特异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有立法意义。工作有关疾病指多因素相关疾病,与工作有联系但也见于非职业人群,因而不是每一病种和每一病例都必须具备该项职业史或接触史。当这一类疾病发生于劳动者时,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会使原有的疾病加剧、加速、或复发

8、,或者劳动能力明显减退。举例:行为和身心疾病。如,精神焦虑、忧郁、神经衰弱综合征,常由于工作繁重,各种类型的职业紧张、夜班工作、过量饮酒、吸烟等因素引起的。25、作业能力(workcapacity):劳动者在从事某项劳动的过程中,完成该项工作的能力26、体力劳动作业能力动态变化:入门期高效稳定期疲劳期终末激发期27、作业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1、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2、个体因素3、环境因素4、工作条件和性质5、疲劳和休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