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资本论_的理论空间与哲学性质_卜祥记new

_资本论_的理论空间与哲学性质_卜祥记new

ID:34398712

大小:650.5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3-05

_资本论_的理论空间与哲学性质_卜祥记new_第1页
_资本论_的理论空间与哲学性质_卜祥记new_第2页
_资本论_的理论空间与哲学性质_卜祥记new_第3页
_资本论_的理论空间与哲学性质_卜祥记new_第4页
_资本论_的理论空间与哲学性质_卜祥记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_资本论_的理论空间与哲学性质_卜祥记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本论》的理论空间与哲学性质卜祥记摘要:对《资本论》当代性质的科学讨论,不能仅仅围绕《资本论》所蕴含的经济理论设计的严密性进行纯粹技术性的经济学论证,而必须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维度中去,把《资本论》同时视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哲学巨著,彰显其唯物史观品格。分析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程会发现,《资本论》的总问题起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聚焦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公开宣示于《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唯物史观性质集中表现在对全面统治现代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资本逻辑的批判,因而,只要资本逻辑依然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资本论》的批判性立场及其科学性,就绝不会因其个别

2、理论判断的局限性而有丝毫动摇。这启示我们,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包括哲学研究在内的任何学科的学术理论创新都必须植根于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实的理论反思;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必须坚守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立场;《资本论》的唯物史观精髓,依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利器。关键词:《资本论》唯物史观资本逻辑作者卜祥记,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439)。一般而言,任何有重要影响的著述都包含了一定的哲学思想,因而我们都可以对其做哲学的分析。但是,就《资本论》而言,当我们试图将其视作哲学巨著时,却并不仅仅由于它内在地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更在于它本身就是

3、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环节,是贯穿于唯物史观建构完整历程中的理论要求、环节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破除这样一种误解,即认为在理论的基本性质上“早期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是断裂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弥合作为经济学家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资本论》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课题编号12AZD006)的子课题———“《资本论》的人道主义思想”、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财富观的嬗变”(课题编号13BZX009)、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哲学研究中心培育项目“经济哲学视阈中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财富观的嬗变”(课题编号校级研究中心—045—2正20

4、12110323正)的阶段性成果。·4·《资本论》的理论空间与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与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之间的“裂隙”,从而站在唯物史观之思想史的高度,确证《资本论》实则为历史哲学的巨著。这将是我们讨论《资本论》当代意义的前提性工作。一、“双重断裂”视域中的《资本论》所谓“双重断裂”视域,指称的乃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国外学术界,同时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也同样存在的对待马克思及其学说的理论视角。在这一视域影响下,《资本论》被解读为:尽管《资本论》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但它本质上不过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学文本;无论是《资本论》直接呈现出来的经济学理论范式,还是它内在蕴含的哲学原则,都与马克思的早期思

5、想有着根本性的界限。前者表现出来的是作为理论巨著的《资本论》在哲学与经济学思想性质之间的断裂;后者则意味着作为马克思成熟期著作的《资本论》所体现的思想与其早期思想间的断裂,或者说“早期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断裂。这种“双重断裂”视域必然造成对《资本论》以及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双重误读。第一,如果仅仅把《资本论》作为纯粹的经济学文本,并因而制造出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与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的断裂,那么,不仅马克思哲学将成为脱离人类最鲜活的现实———经济活动或经济生活———的抽象教条而丧失其生命力,而且《资本论》也必将成为一个纯技术性的经济理论著作。毫无疑问的是,对于《资本论》,我们当然是可

6、以、也应当提出技术性的要求,因为它毕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研究,并且通过这一研究,旨在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它作为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性理论体系,那么,在《资本论》诞生近150年后,在资本主义发展已经呈现出鲜明当代性特征的今天,在讨论《资本论》的当代意义时,就一定会面临一个让我们非常被动的挑战,正像许多国外学者以及一些国内经济学家不断公开表明的那样:《资本论》已经不再能够科学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因而已经过时了。从总体上看,长期以来,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眼中,马克思的确更多地是被视作经济学家,而不是哲学家;《

7、资本论》也更多地被看作是经济学著作,而不是哲学巨著。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外专注于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学者是非常少的,他们更多地把对马克思的研究聚焦于《资本论》,并仅仅围绕《资本论》所蕴含的经济理论设计的严密性进行纯粹的经济学分析。其中,最有代表意义且产生重要影响的乃是俄国学者拉迪斯·冯·鲍特凯维兹发表于1907年7月的《论〈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结构的改正问题》,该文指出,马克思关于价值到生产价格转型的计算有误。英国学者本·法因和劳伦斯·哈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