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中的节奏美

浅谈音乐课中的节奏美

ID:34387983

大小:72.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浅谈音乐课中的节奏美_第1页
浅谈音乐课中的节奏美_第2页
浅谈音乐课中的节奏美_第3页
浅谈音乐课中的节奏美_第4页
浅谈音乐课中的节奏美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课中的节奏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年瑞安市中小学教师评选论文(论文类别编号:29)学段:□普高□职高□初中□小学□幼教论文题目:《浅谈音乐课中的节奏美》学科:小学音乐学校:鹿木乡学校姓名:徐珍萍联系电话:13456080760(内页不要署名)不容忽视的美——浅谈音乐课中的节奏美【内容摘要】一切形象与形式的优美、和谐,都与准确、巧妙地处理节奏紧密相关。艺术家的心灵可以说是一个节奏的世界,在他们的心目中,天空、海洋、江河、山岳、花草、树木、鸟鱼、昆虫;感情、心灵、精神、思想等等,无不是有节奏的美。节奏的美搭起了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心灵的桥梁,使之心驰神往,

2、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节奏的美激发了观众与读者去深入探索作品内涵的奥妙;节奏的美引导人们去攀登那宝塔的最高层——主题的阶梯;节奏的美是完成艺术的潜移默化教育与熏陶人们心灵的职能的动力。可以说,没有节奏的美,作品就没有层次,一览无余;没有节奏的美作品就枯燥干并且瘪、呆板、乏味;没有节奏的美,作品就不真实,不动人;没有节奏的美,作品就没有新意,没有深度与力度;没有节奏的美,作品就难以照应统一,难以联成整体。【关键词】节奏美强弱情感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原动力,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在音乐课节奏教学中教

3、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作为一线的音乐老师我们做的又是怎么样呢?现象1:这是一堂学区级的公开课,某位老师给学生们练习关于课间活动的四条节奏:①拍皮球2/4××

4、××‖,②跳绳2/4××××

5、××××‖③投篮球2/4×0

6、×0‖④溜溜球2/40××

7、0××‖依次让学生用手拍节奏,学生拍对一条再拍下一条,然而第四条节奏比较难,老师反复示范纠正学生正确拍打,直到学生四条都拍对后

8、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其实该老师的节奏设计非常有趣味,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单纯用手拍击的技巧训练,使原本的趣味性变得枯燥,让学生的积极性戛然而止。音乐审美教育的原则是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地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现象2:在一次教学实践培训中,一位老师上《小青蛙找家》,她把歌曲中小青蛙找家过程的节奏贴出来(2/4跳跳呱呱

9、跳跳呱呱

10、跳跳跳呱呱呱

11、跳跳跳呱呱呱

12、

13、)先让学生观察节奏是几拍子,然后由老师示范,再学生练习,最

14、后边念节奏边表演小青蛙,孩子们的兴趣非常地高涨,“玩”得非常开心,丝毫没有表现出小青蛙找家时焦急的心情。接着老师教唱整首歌曲,学完歌曲后,老师便提问:歌曲的情绪怎么样呀?我们要用怎样的心情演唱呢?经过师生的讨论,这首歌曲刚开始是焦急的心情,后来找到家非常开心。接着老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可是学生从头到尾都气氛很活跃,表现出非常开心的心情,这时候老师的表情非常无奈,老师便问学生:这个地方(节奏处)心情应该是焦急的吗,那你们为什么没有表现出来呢?学生的答案让全场人哭笑不得:歌曲视频中的小青蛙也没有表现出焦急的心情呀!老师只好批

15、评歌曲中小青蛙也没表现好。以上两个片段是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或正在经历着,显然他们都无视了音乐中节奏的美感,甚至与我们的教学初衷背道而驰,那我们该怎么做呢?一、引导学生表现节奏中的强弱。节奏是音乐的支柱、乐感的标志。要求学生在掌握节奏时,既要做到准确稳定,更需富有动感,充满活力。比如二拍子的节奏是强弱强弱;三拍子是节奏是强、弱、弱;四拍子则是强、弱、次强、弱,这些看似简单的节拍特点,在歌曲演唱或者节奏练习中却未必容易做到,甚至常常被老师所忽视,致使歌曲的演唱或节奏地练习缺少基本的律动感。     节奏的强弱处理,是一

16、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演唱歌曲或练习节奏时,如不注意强弱的处理,那么歌曲或节奏会变得平淡无味,节奏中强调的强弱感则失去意义。还有节奏中的弱起小节也很值得重视,像2/40××

17、0××‖等等这些节奏如果在演唱或节奏练习中不注意,那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的表现色彩。在现象1中,如果将简单的拍手动作改成对课间活动的动作或许效果会很好,如将第一条拍皮球的节奏下面加上皮球的声音“2/4啪啪

18、啪啪‖”学生边做拍球动作边配上拍球声,同样也可以达到教师要进行的节奏练习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课余生活,激发学习音乐的乐趣。再如第四条溜溜球的节奏“

19、2/40××

20、0××‖”,这条切分节奏相对前面三条有点难度,重拍在中间的四分音符上,一小节里它的时值最长,在玩溜溜球过程中,当溜溜球拿高溜下的动作也比较长,所以用溜溜球的动作特别适合,而且很好地解决切分节奏的难点,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感受到学音乐的乐趣,还感受到节奏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