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74061
大小:57.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欠发达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突围”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欠发达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突围”刍议 自2009年启动新一轮省级开发区升级工作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了74家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中西部欠发达省市和东部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区占了约一半。这些“国家队”新成员在区位、交通、资源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在周边强手如林的国家级开发区“夹缝中”快速“突围”,实现后来者居上,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一、制胜突围,发力招商引资。不可否认,有的欠发达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尚不及省内省级开发区,更遑论在“国家队”争先进位。要想实现跨越发展,首先必须要紧紧扭住招商这个牛鼻子。一要提高招商档次。国家级开
2、发区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肉”,必须由“引资”变为“选资”。要始终瞄准世界500强、中国100强、大型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始终招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骨干项目、主导产品、关键零部件。二要提高招商成效。要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围绕产业发展不拘一格地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企业发展的产业急需人才。要主攻外资到账,从2010年国家级开发区各项指标来看,欠发达地区国家级开发区输就输在外资到账同比负增长。因此要把外资当做压倒一切的“第一工程”来抓,实行成果倒逼,确保招引一批、见效一批。三要提高招商水平。在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集群式招商、上
3、门招商的同时,运用市场化手段,创新探索驻点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招商样板,持续加大项目引进力度。 二、创新突围,精力培育企业。欠发达地区国家级开发区“欠”就“欠”在没有一定数量的发达产业和王牌企业,对于企业求量不求质、求全不求强,在企业培育上始终不敢打破思维的天花板,“大的也疼,小的也爱”,因此不能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下一步必须革新理念,对产业层次进行重新洗牌。一是树立“产业为王”理念,要通过外引内联、挂大靠强等方式,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1-3个龙头产业,打造属地化产业品牌,比如徐州开发区打造出以徐工集团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淮安开发区打造出以
4、富士康为代表的IT产业、盐城开发区打造出以东风悦达为标杆的汽车产业等。二是树立“行业龙头”理念,要通过以奖代补、担保贴息、一企一策等方式,帮助主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改扩能,每年确保精心培育一批全国同行业单打冠军、百亿级名优企业、上市公司。落实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调度和把控力度,加强土地、资金、用电、用工、物流等要素保障,及时解决重点企业发展困难和问题。三是树立“丢车保帅”理念,要通过腾笼换凤、进三退二、优化重组等方式,逐渐淘汰规模小、利润低、成长慢的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将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多的用于好项目、大项目。 三、科学突围,助力产业升级。欠发达地区的国
5、家级开发区有一个共性,就是“没有围墙”,入区企业星罗棋布散落区内,既没有按产业相同、产品相近合理布局,也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园区。“有区无园”的格局不利于抱团发展,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构建“一区多园”的产业板块。比如以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至少要规划成形成五个园区,即三个产业园(机械园、光伏或光电园、软件园)和两个配套园(物流园、生活园),以产业集聚降低产业链配套成本、集约基础设施建设、聚合园区威力和板块活力。“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要抢抓临港、临空、临高速等各种交通战略机遇,规划建设保税出口加工区、商务区、总部经济
6、园等现代化园区,加快构筑产业集聚的阵地、扩大开放的载体。当然,“螺狮肚里做不成大道场”,欠发达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还要积极破除空间上的掣肘,积极探索“飞地开发”的战略理念,加快与周边同城区域(乡镇)的产业对接,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把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次转移到“飞地”,借助周边人力、电力、土地等优势资源推进区内产业发展。 四、智慧突围,全力科研建设。受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少、科技力量薄弱、科研资金投入脱节等元素制约,欠发达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在创新驱动上始终慢人一拍,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因此必须要加大科技投注量,加快缩短与发达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之间的“智慧距
7、离”。要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积极将本土高校教育资源转化为创新、创业资源,将本土城市的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推动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硕博及院士工作站,以孵化平台、研发基地、企业加速器等创新载体,推动高端人才集聚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要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设立人才专项基金、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环境,尤其是要大力营造一流的爱才、育才、助才环境,全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金”合作机制,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专利和核心技术的保护程度,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软环境,争创创新创业的活力区。 五、和谐突围,给力
8、民生改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