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70612
大小:189.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案例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为了避免“填鸭式”、“压缩饼干式”的灌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采用案例教学来改变教学方式,通过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分析案例的求解思路和实现方法,进而引出知识点;再举一反三,启发学生对案例进一步讨论、归纳,对案例完善和扩展;最后达到知识的快速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关键词:案例教学法VB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整体的信息素养、做好中小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我省于2009年实行新高考改革,其中信息技术课成为了高考的科目之一。就信息技术课而言,它不仅需要讲授大量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而且还要讲授具体的应用甚至操作,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应用
2、能力。而VB程序设计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是改变学生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行为,在具体教学中,应对不同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处理,采用恰当的方法,不能讲得太多、太深,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畏惧心理,能充分发挥创造性,把VB学习得生动活泼。笔者认为在现实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探索采用案例教学法来改变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能做到事半功倍。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对具体实例的导入解剖,引起推断、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案例教学中,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学会解决问题的本领,这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分析
3、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在以往VB课程教学中,一般都是先讲解语法形式,然后通过一个简单而无实用的例子来说明语句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有两个明显的缺点:其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增多、学时的压缩,造成“填鸭式”、“压缩饼干式”的灌输,教师累,学生烦;其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意识,只是被动地去理解、记忆老师讲授的语法知识、程序结构,当自己动手编程时,觉得无从下手,无法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得到锻炼。学习VB程序设计仅为应付期末的考试,而没有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好途径。1、趣味实例,巩固知识程序语言教学往往偏向于理论,比较枯燥,而在课堂教学中穿
4、插一些游戏,可使得学生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个电视节目中经常出现的商品价格的有奖竞猜游戏中的简化版本,游戏规则:游戏者猜0-99之间的一个整数(这个整数由程序随机产生),猜测的次数越少越好。界面如下:1程序代码如下:DimnAsIntegerPrivateSubCommand1_Click()Text1.Text="":Text2.Text="":Text3.Text=""EndSubPrivateSubForm_Load()n=int(rnd*100)EndSubPrivateSubText1_KeyPress(KeyAsciiA
5、sInteger)StaticcAsIntegerIfKeyAscii=13ThenIfn=Val(Text1.Text)ThenText2.Text="正确":c=c+1ElseIfn6、掌握。2、以点带面,拓展延伸以一系列综合案例为中心,整个学期的授课都围绕着一系列综合案例的设计进行讲解,例如计算“s=1+2+3+…+n”,进而可以推广所有类似的加减题目,如“s=2+4+6+…+n”“s=1-2+3-4+5-6+…+99-100”“s=1+1/2+1/3+…+1/n”等等。以案例为中心,运用知识使所讲授的内容逐步延伸,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又能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3、变换代码,促进创新序完成,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对程序代码的应用也并不清楚,只知道应该这样写程序,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所以,应鼓励学生变换代码,看改变后程序运行的效果有什么不同,从不同7、点领悟出程序的设计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将2到100之间的素数添加到列表里,则程序如下:2图一程序为教师讲解的过程,而图二是学生自己设计的程序,也能顺利解答这道应用问题。图一是退出函授返回到主程序(EXITFUNCTION),图二是退出FOR—NEXT循环(EXITFOR),然后再进行返回值的传递。两程序虽然只有部分的修改,但也能非常明显地显示学生已能熟练解答这种数学应用问题,并能很好地理解FOR—NEXT循环的执行过程。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在案例教学中,高质量的案例是教学成功的保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作用是
6、掌握。2、以点带面,拓展延伸以一系列综合案例为中心,整个学期的授课都围绕着一系列综合案例的设计进行讲解,例如计算“s=1+2+3+…+n”,进而可以推广所有类似的加减题目,如“s=2+4+6+…+n”“s=1-2+3-4+5-6+…+99-100”“s=1+1/2+1/3+…+1/n”等等。以案例为中心,运用知识使所讲授的内容逐步延伸,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又能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3、变换代码,促进创新序完成,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对程序代码的应用也并不清楚,只知道应该这样写程序,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所以,应鼓励学生变换代码,看改变后程序运行的效果有什么不同,从不同
7、点领悟出程序的设计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将2到100之间的素数添加到列表里,则程序如下:2图一程序为教师讲解的过程,而图二是学生自己设计的程序,也能顺利解答这道应用问题。图一是退出函授返回到主程序(EXITFUNCTION),图二是退出FOR—NEXT循环(EXITFOR),然后再进行返回值的传递。两程序虽然只有部分的修改,但也能非常明显地显示学生已能熟练解答这种数学应用问题,并能很好地理解FOR—NEXT循环的执行过程。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在案例教学中,高质量的案例是教学成功的保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作用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