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研究

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研究

ID:34338187

大小:11.78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3-05

上传者:U-24835
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研究_第1页
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研究_第2页
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研究_第3页
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研究_第4页
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研究作者姓名:学科专业:导师姓名:完成时间:季婧雅新闻学汤书昆教授二O一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唧IIIIIIIIIIIIIIIIIIIIIUlIIIIIIlUlIIIIIIY2353964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Adissertationformaster’Sdegree。AStudyofCommunicationDeterminantsofMobileSociaINetworkingUserInform.ationAcceptanceAuthor’sName:Speciality:一●Supervisor:Finishedtime:JingyaJi一一JournalismProf.TangShukunApirl22th,20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己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授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本人提交的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留么开作者签名:签字日期:边!墨:曼凳名期签日师字导签 摘要随着移动通讯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移动媒体已经成为继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之后迅猛发展的另一大新兴媒体。从世界范围来看,3G网络普遍铺设和4G网络在某些发达国家发展的同时,移动设备终端性能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不断升级,移动设备逐渐成为个人信息处理的中心,互联网应用从PC机到移动设备终端转变的趋势正在加速。而移动社交网络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新兴市场,近几年增长迅速。移动社交网络是一种以移动终端为媒介,以更为真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以发展更多纯粹的移动终端受众加入社交网络为目的,将社交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传播方式。与传统社交网络相比较,其新特点包括定位性、移动性、实时性、真实性、实名性、移动设备终端连接世i手0本文以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背景为出发点,从移动网络发展和移动终端发展两个层面来了解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背景。在对移动社交网络相关理论研究学习的基础上,对移动社交网络功能进行分析;并就移动社交网络进行分类,从每一类移动社交网络选取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了解各类移动社交网络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情况。本文随后从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出发,梳理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并进行分析;了解这些模式中出现的相关传播要素,分析这些传播要素在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相关传播要素的五点假设。为验证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传播要素的这五点假设,本文将以在美华人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题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的问卷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用量化的数据来检验并改进这五点假设,同时提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其他传播要素。关键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传播要素、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摘要II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mobilecommunicationsindustry,mobilemediaisfollowingthetraditionalmediabecomeanothermajoremergingmediainrecentyears.Fromaglobalperspective,ononeside,3Gnetworksand4Gnetworks、verclaidinsomedevelopedcountries;ontheotherside,theperformanceofthemobiledevicesterminalweredeveloped,theuserexperiencewasupdated,mobiledevicesarebecomingthecenterforpersonalinformationtohandle,ThechangespeedaboutInteractapplicationswhichfromt11ePCtothemobiledeviceisaccelerating.心amobileInteractapplicationservicesinemergingmarkets,mobilesocialnetworkinghasgrownrapidlyinrecentyears.Mobilesocialnetworkisamobileterminalforthemedia,whichbasedonmorerealisticsocialrelations.Itwilldevelopmorepuremobileterminalforthepurposeoftheaudiencetojointhesocialnetwork,andcombinesocialnetworkingandmobilecommunicationstechnologytogetanewmodeloftransmission.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socialnetwork,itsnewfeaturesincludepositioning,mobili劬real—time,authenticity,realname,andmobiledeviceterminalconnections.Departurefromthebackgroundofthedevelopmentofthemobilesocialnetwork,we’11learnaboutthedevelopmentbackgroundthroughmobilenetworkandmobiledeviceterminal.Onthebasisoftheoreticalresearchstudyonmobilesocialnetworking,we’11trytounderstandthemobilesocialnetworkingfeatures,classificationandtypicalcases.Thenbased011Networkinformationpropagatemodel,we’IItrytofigureoutrelatedcommunicationelementsandanalysishowtheseelementseffectthemobilesocialnetworkusers’informationacceptance,thenfromtheviewofcommunicationdeterminants,weproposedsomehypothesisaboutmobilesocialnetworkusersacceptance.Inordertoverifythesehypothesize,Chinesestudentswhos.【udyintheUnitedStateswillbeasrespondents,andfinishthequestionnairewhichentitled”Impactofmobilesocialnetworkuserstoacceptthespreadfactorsurvey”.Onthebasisofresearchonquantitativedata,wewilltestandimprovetheseassumptions,andpresentotherelementswhichhavetheimpactonmobilesocialnetworkusers’acceptance.Keywords:MobileSocialNetworking,UserInformationAcceptance,CommunicationDeterminants,NetworkinformationpropagatemodelIII 目录目录第l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2移动社交网络概念解析⋯⋯⋯⋯⋯⋯⋯⋯⋯⋯⋯⋯.21.3国内外研究现状⋯⋯⋯⋯⋯⋯⋯⋯⋯⋯⋯⋯⋯⋯.41.3.1国内研究综述⋯⋯⋯⋯⋯⋯⋯⋯⋯⋯⋯⋯⋯.:⋯⋯⋯41.3.2国外研究综述⋯⋯⋯⋯⋯⋯⋯⋯⋯⋯⋯⋯⋯⋯⋯⋯..41.4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51.4.1论文框架⋯⋯⋯⋯⋯⋯⋯⋯⋯⋯⋯⋯⋯⋯⋯⋯⋯⋯51。4.2研究方法⋯⋯⋯⋯⋯⋯⋯⋯⋯⋯⋯⋯⋯⋯⋯⋯⋯⋯.6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82.1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背景⋯⋯⋯⋯⋯⋯⋯⋯⋯⋯⋯..82.1.1移动网络的发展⋯⋯⋯⋯⋯⋯⋯⋯.?⋯⋯⋯⋯⋯⋯⋯.92.1.2移动终端的发展⋯⋯⋯⋯⋯⋯⋯⋯⋯⋯⋯⋯⋯⋯⋯..102.2移动社交网络的功能分析⋯⋯⋯⋯⋯⋯⋯⋯⋯⋯⋯.112.2.1商务功能⋯⋯⋯⋯⋯⋯⋯⋯..⋯⋯⋯⋯⋯⋯⋯⋯⋯1l2.2.2交流功能⋯⋯⋯⋯⋯⋯⋯⋯⋯⋯⋯⋯⋯⋯⋯⋯⋯..112.2.3娱乐功能⋯⋯⋯⋯⋯⋯⋯⋯⋯⋯⋯⋯⋯⋯⋯⋯⋯..122.3移动社交网络的分类及相关案例⋯⋯⋯⋯⋯⋯⋯⋯⋯.132.3。1从门户网站衍生而来的移动社交网络——以中国新浪微博为例⋯⋯⋯⋯l§2.3.2传统社交网站发展而来的移动社交网络——以日本Gree为例⋯⋯⋯⋯⋯152.3.3基于移动终端发展的移动社交网络——以美匡]Instagram为例⋯⋯⋯⋯16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梳理与假设提出⋯⋯⋯.⋯⋯..203.1传统信息传播模式⋯⋯⋯⋯⋯⋯⋯⋯⋯⋯⋯⋯⋯.203。1.1传统信息传播模式概述⋯⋯⋯⋯⋯⋯⋯⋯⋯⋯⋯⋯⋯。。203.1.2以“香农一韦弗传播模式”为例分析传统信息传播要素⋯⋯⋯⋯.213.2网络信息传播模式⋯⋯⋯⋯⋯⋯⋯⋯⋯⋯⋯⋯⋯⋯⋯⋯⋯⋯⋯⋯23IV 目录3.2.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一⋯233.2.2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梳理⋯⋯⋯⋯⋯⋯⋯⋯⋯⋯⋯⋯⋯..243.2.3小结网络信息传播要素⋯⋯⋯⋯⋯⋯⋯⋯⋯⋯⋯⋯⋯..293.3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假设⋯⋯⋯⋯..30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324.1问卷调研概述⋯⋯⋯⋯⋯⋯⋯⋯⋯⋯⋯⋯⋯⋯..324.1.1研究流程⋯⋯⋯⋯⋯⋯⋯⋯⋯⋯⋯⋯⋯⋯⋯⋯⋯..324.1.2样本选取⋯⋯⋯⋯⋯⋯⋯⋯⋯⋯⋯⋯⋯⋯⋯⋯⋯..324.2.3问题设置和问卷发放⋯⋯⋯⋯⋯⋯⋯⋯⋯⋯⋯⋯⋯⋯.334.2调研统计⋯⋯⋯⋯⋯⋯⋯⋯⋯⋯⋯⋯⋯⋯⋯⋯334.2.1问卷调查结果描述⋯⋯⋯⋯⋯⋯⋯⋯⋯⋯⋯⋯⋯⋯⋯334.2.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414.2.3问卷小结⋯⋯⋯⋯⋯⋯⋯⋯⋯⋯⋯⋯⋯⋯⋯⋯⋯..45第5章总结⋯⋯⋯⋯⋯⋯⋯⋯⋯⋯⋯⋯⋯..46附录⋯⋯⋯⋯⋯⋯⋯⋯⋯⋯.⋯⋯⋯⋯⋯48参考文献⋯⋯⋯⋯⋯⋯⋯⋯⋯⋯⋯⋯⋯⋯..50致谢⋯⋯⋯⋯⋯⋯⋯⋯⋯⋯⋯⋯⋯⋯⋯.52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54V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移动通讯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移动媒体已经成为继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之后迅猛发展的另一大新兴媒体。总的来说,移动媒体的发展要归因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和移动设备终端发展。从移动互联网用户增加的情况来看,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截止2012年9月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己达15亿,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桌面互联网用户发展速度。纵观其发展,2007年全球互联网用户仅为2.68亿,到2011年底,该数字变为了ll亿1。就我国而言,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超过了宽带上网用户数,更为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仍在高速发展。另外,2012年,随着各国运营商GPRS资费的全面下调,移动流量在整体互联网流量中的占比已达12%,而在2009年初,该数字只有1%2。比增长数字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新增互联网用户几乎彻底摒弃了传统互联网,而只用移动互联网上网。从世界范围来看,在3G网络普遍铺设和4G网络在某些发达国家发展的同时,移动设备终端性能持续升级、用户体验越来越人性化,移动设备逐渐成为个人信息处理的中心,互联网应用从PC机到移动设备终端转变的趋势正在加速。苹果、谷歌、微软、IBM等互联网产业巨头一方面拥有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另一方面具有足够的能力支撑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需要的软件、硬件、应用层等架构,他们推动着互联网行业将发展重点向移动互联网倾斜。近年来,以苹果公司为领头羊的商家不断推呈诸如“Iphone”、“Ipad”、“IpadMini”这样的移动终端产品,让很多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逐渐摆脱对传统互联网的依赖,他们利用移动社交网络随时随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将线上线下社交活动紧密连接,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以手机这一移动终端为例,因其自身携带方便、随时随地在线等特性,成为了受众接触最多的一种新媒体。据全球调研公司尼尔森目前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发达国家中智能手机使用比例较高,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比例分别达到65%和61%,美国53%,发展中国家相对会低一些,但中国的智能手机使用比例已经达到了66%,是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3。1百分点网:国际电信联盟:截至2012年9月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达15亿http:/Jblog.baifcndi姐.com/?p=26122搜狐m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15亿,流量占比12%http://it.sohu.com/2012D929加354175899.shtml3新华网:报告显示:中国移动社交仍处于发展初期httpJ/ncws.xinhuanct.com/tccld2013—03/2知c一124495922.htm1 第1章:绪论而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新兴市场的移动社交网络,近几年发展迅速。从全球来看,2012年有70%的手机用户使用社交业务,而这一比例在2008年只有40%4。业内普通承认,移动社交网络是用户市场巨大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但是发展阶段曾处在初期。在这个阶段对移动社交网络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具有学术和商业价值两个层面的意义。本文拟从传统和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中的相关传播要素出发,就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因素提出五点假设,再以美国华人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题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的问卷调查,并通过调查结果来验证前文中提出的五点假设是否成立。同时,本文将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来量化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其他传播因素,最后做出总结。本文拟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因素,旨在通过这样的研究促进移动社交网络在更大程度得到用户信息接收,实现用户使用满足和开发商获取商业价值的双重意义。1.2.移动社交网络概念解析在本论文开篇,对移动社交网络概念的明确界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文献查阅和总结,作者认为其主要的概念表述包括以下几种。百度百科认为:“移动社交网络(MobileSocialNetwork):(1)为研究社会群体在某方面的活动规律,通过对移动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并聚类而形成的社交网络6。(2)人们使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使用E-mail、BBS、微博等应用而形成的社会交往群体6。”在维基百科中,移动社会化网络服务(MSNS)被定义为“在移动设备上提供的社会化网络服务,使得有着相同兴趣的网民可以利用其进行交流与联系"。在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生陆奇的论文《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年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中,移动社交网络这一概念被定义为“是一种以移动终端为媒介,以更为真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以发展更多纯移动终端受众加入社交网络为目的,将社交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媒体7。它为人与入、人与机、机与机间的沟通和互通提供更为灵活、更为有力的支持,从而为受众的网上或网下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受众更好、更方便地使用其它网络服务或应用提供有效的4腾讯网:爱立信提供多项移动互联网方案与客户同转型http://tech.qq.corn/a/200905lI/000300.htm5百度百科;移动社交网络http:Hbaike.baidu.com/view/9638910.htm6百度百科:移动社交网络http:flbaike.baidu.corrdview/9638910.hun7陆奇.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年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fD】.电子科技大学,20112 第1章:绪论帮助8’’。在谈及移动社交网络的特征时,陆齐认为:“首先,移动社交网络是以移动终端为接入媒介,以手机移动终端为受众接入和使用社交网络的手段,从而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其次,它是以移动受众群体为依托的媒介,使得移动通信终端将移动通信受众加入到社交网络中来,以此扩展受众群体;再则它是以真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媒介,从而在技术上能将社交网络受众与其真实身份联系起来,反映更加真实的社会关系。’’。这个概念和特征总结的相对全面,但是没有涉及到移动社交网络的一个重要特性,即定位性。基于Wifi网络的使用和手机用户身份明确的特征,移动社交网络的定位性不可忽视,位置的确定和身份的确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移动社交网络的商业市场开辟前所未有的价值10。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玉祥博士在《上下文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选择机制研究》一文中指出,与传统的面向互联网的SNS相比,移动社交网络无缝地将移动计算(mobilecomputing)和社会计算(socialcomputing)结合起来,极大增强了用户的真实性、地域性和交互的实时性.为了向用户提供适时适地的合适服务,服务选择除了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之外,还要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n。而中国移动研究院的周字煜研究员指出,移动社会化网络具有移动性、.与朋友沟通、接触并与陌生人沟通、个性化展示、个性化内容分享这五大特征12。这两个概念也都仅仅从移动社交网络的移动计算和内容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相对有失全面。通过以上总结,作者认为陆奇关于移动社交网络的表述更加全面和精确,即移动社交网络是一种以移动终端为媒介,以更为真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以发展更多纯移动终端受众加入社交网络为目的,将社交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传播方式13。本文作者认为,与传统社交网络相比较,其新特点包括定位性、移动性、实时性、真实性、实名性、移动设备终端连接等。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内研究综述8陆奇.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年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9陆奇.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年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D1.电子科技大学,2011lO陆奇.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年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DI。电子科技大学,201l1I:ET,祥。上下文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选择机制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001)12徐原.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动社会化网络研究与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013董昊.手机版SNS社交网络趋向“移动”化m。业务应用,2009(07)3 第1章:绪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3G网络的铺设和WlFI在更多地区的使用。近年来,国内外对移动社交网络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在学术界进行移动社交网络研究的文章也不断呈现。作者以“移动社交网络”为关键词输入万方数据数据库,设定检索时间为2007年-2012年,同时选择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共搜索到98篇文章,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文章包括:张利,王欢,《我国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方向研究》,《现代情报》,2012(11):徐顾伟,汪浩,秦永健,徐彬拍,常乐乐,张利,《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空间资源利用分析系统》,《计算机应用研究》,11(8);徐顾伟,张珂,王明刚,《NokiaFind&Connect:基于办公环境的移动社交平台》[C]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32-35;李智惠,柳承烨,《韩国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类型分析与促进方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i0(8);董昊,《手机版SNS社交网络趋向“移动"化》,《业务应用》,09(7);张龙昌,刘志晗,,王攀,董吴,《基于FOAF的分布式移动SNS应用》,《电信科学》,i0(5);李林容,《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新闻界》,i0(i0);郭敦、张天财,《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泛在学习”的构建》,《电脑知识与技术》,12第9期;陆奇,《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年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电子科技大学传播学2011毕业论文;王芳和孙彩霞合著的《我国3G运营商移动SNS发展策略探析》(《移动通信》2010年第7期),乔歆新《手机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研究》(《电信科学》2010年第10期)。1.3.2国外研究综述由于国外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时间较早,成熟度高于国内,所以相应的文献资料也更加丰富。通过“GoogleScholar”以“MobilesocialnetworkService”为关键字进行搜索,2013年的文献有17500个搜索结果,2012年有约24600个搜索结果;2011年搜索结果为23000条,2010年共有103000条搜索结果。这其中不仅包括社会科学类文献,还包括很多自然科学类的文献和工程科学类文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LuHan;Smaldone,S.;Shankar,P.;Boyce,J.;Iftode,L.的{Crowdsreplaceexperts:Buildingbetterlocation—basedservicesusingmobilesocialnetworkinteractions》,本文旨在说明由于智能手机用户使用人数的增长,使用基于位置服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基于位置的相关搜索结果更加重要。文章分析了人们基于位置而进行的移动社交网络行为的“社会望远镜”行为。BiaoZhou;Tiwari,A.:KonglinZhu;YouLu;Gerla,M.的{Mobilesocialnetworkbasedtrust 第1章:绪论authentication》,作者用常用的方式建立了移动用户的可信度分析,并且将它应用到一种单向路径计算信任鸿沟,同时考察这种信任的重要性。Ioannidis,S.;Chaintreau,A.;Massoulie,L.的“Optimalandscalabledistributionofcontentupdatesoveramobilesocialnetwork”此文研究了移动社交网络的动态内容传播。在此种应用中,移动用户能够认同动态的传播内容发布者提供的服务。为了提升此种能力的覆盖性,作者认为用户和其他用户应该一起分享内容,接受传播。Phithakkitnukoon,’S.;Dantu,R.的《OutofSightOutofMind~HowOurMobileSocialNetworkChangesduringMigration》,本文使用匿名通信数据调查移动社交网络的接受状况,并同时研究了移动这种行为对移动社交网络动力学的影响。Zheng—BinDong的《Anexperimentalstudyoflarge-scalemobilesocialnetwork》,本文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是一种典型的有着共同兴趣的多个人或者群体使用移动电话将他们联系起来的社会网络。作者旨在使用实验性的方法研究大规模的真实移动数据,从而分析此种社交网络。1.4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1.4.1论文框架本文以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背景为出发,从移动网络发展和移动终端发展两个层面来了解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背景。在对移动社交网络相关理论研究学习的基础上,对移动社交网络功能进行分析,并将移动社交网络的种类进行分类,同时从每一类移动社交网络选取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了解各类移动社交网络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情况。随后从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出发,梳理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并进行分析;了解这些模式中出现的相关传播要素,分析这些传播要素在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相关传播要素的五点假设。为验证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传播要素的这五点假设,本文将以在美华人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题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的问卷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用量化的数据来检验并改进这五点假设,同时提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其他传播要素。最后进行总结。本文分为五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第一章,介绍本题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移动社交网络概念进行文献调研,并得出本文对此概念和特征的界定;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章,介绍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背景,功能和对移动社交网络进行一个大致的 第1章:绪论分类,并且阐述这几类移动社交网络在不同国家的典型代表和发展概况。第三章,从信息传播模式出发,了解传统和网络传播模式中出现的相关传播要素,分析这些传播要素在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相关的五点假设。第四章,以在美华人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题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的问卷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用量化的数据来检验并改进这五点假设,同时提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其他传播要素。第五章,对本文进行总结。论文结构图如下:1.4.2研究方法阴露震露蚕曩圈剖睁粤一睁H引霞翟蚕翟露蜀引Lj园皿u本论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案例研究、定性研究和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实施过程中通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在总结移动社交网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定性研究得出五点假设,再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得出量化的数据从而检验假设,提出其他影响要素。在研究各阶段中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在本课题中主要应用于移动社交网络现状的分析:文献研究的 第l章:绪论主要目标是梳理出移动社交网络的概念、发展背景、特征、功能、.分类和发展历程。本文搜集了大量关于国内外研究移动社交网络的文献,拟在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和筛选后获得必要的信息。本文将对收集的信息按照文献研究的目标进行组织,努力为后期本文提出的观点和结论打下基础。2.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将在第一阶段文献综述法的基础上从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中的相关传播要素分析,根据模式中提到的相关传播要素,提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五点假设。同时明确后期进行问卷调研的目的,并就相关调研目的对问卷问题进行设置,服务最终调研结果。3.问卷调查法本研究方法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进行问卷的设置。首先确定需要的调查信息,其次确定被调研对象,再次选择了网络和面对面发放问卷两种问卷发放形式,然后决定问卷内容,修改调查问卷术语,在正式发放问卷前,进行两轮的问卷调研测试,最后进行最终问卷发放和结果统计。在完成了以上七个环节后,作者将回收的473份有效问题的全部回答输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通过软件分析得出了相关统计数据和相关统计图表。作者将逐一对各题的统计数据和图表进行分析,并将问卷中的部分题目进行交叉分析和对比,从而进一步通过这些分析和对比来验证前文提出的假设,判断每个假设的合理性。在完成这些工作后,作者还将就本次问卷整个环节流程进行回顾,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2.1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背景“传播不是全部通过言词进行的,任何非语言的传播都携带着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有可能刺激所有的感官并使交流的双方感受到这种全身心的交流"14。美国“传播学之父”WilburLangSchramm这样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化网络平台,通过自身具备的及时性、移动性、定位性、便携性等特征恰恰扮演着在语言环境之外的一种非语言传播功能。用户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无时空限制的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实现人际关系的互动。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不是由某一个单一因素起作用的,而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催用下发展起来并走向成熟的。这首先包括了社会因素,我们知道,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作为社会人,人们有着跟周围环境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欲望,也有着要成为群体中一份子的渴望。而移动的设备终端则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和尽可能多人保持随时随地联系的有效途径,这也是移动终端商们着力发展此市场的市场价值。其次是即时性因素,移动终端设备可以24小时候保持在线,随时接收和处理信息,而且在保证个人隐私方面,也有着不亚于PC机的能力,能够得到用户的信赖。再次是移动的位置服务因素,用户将在移动网络中被精确定位,而受众也能利用这种特点因地交友。比如“微信”的摇一摇功能。这一性质能够帮助用户“就近”进行社交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线上、线下社交活动的紧密联系。纵观我国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进程,其起源于2000年左右,当时还没有专。门的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的使用形式仅为在手机里安装习惯于在PC机上使用的社交软件,比如腾讯QQ。用户通过文字的形式在手机这种载体上进行交流,维系线上人际交往关系。这个阶段还不能称为移动社交网络,充其量也就是移动社交行为。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2004年左右,web2.0初步应用,移动社交网络除了简单的文字交流之外,具备了搜索等应用功能,由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06年左右是国内移动社交网络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建立在之前发展的社交网络基础上。这一阶段用户体验更加丰富,传统14WilburLangScIlramm,WilliamE‘Porter.Men,Women,MessagesandMedia.UnderstandingHumanCommunication【h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5.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社交网站开始超越其已有的服务模式,在移动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2009年开始,随着整体移动通讯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普及,各大社交网站都在已有的平台基础上大力推进移动社交网络,不断开发新的应用模式,试图实现更加多元的盈利模式。在内容上,这一阶段也增加了游戏、视频、音乐等多种服务内容。而随着2012年的到来,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高潮继续推进。2.1.1移动网络的发展根据摩根斯坦利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发明计算技术以来,技术进步是以10年为周期前进的,先后经历了大型机时代、小型机时代、个人电脑时代和桌面互联网时代,目前正在进入第五个发展周期移动互联网周期的早期阶段15。所谓移动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互联网主要包括三部分: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但是随着3G、4G移动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社交网络开始出现手机版作为电脑版的辅助,正是因为网络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弱,传统社交网络的移动性正在增强。人入网C00刘健表示,在过去几个月里,人人网的手机客户端下载量已经翻了4倍,未来人人网将发力移动电子商务,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调查显示Facebook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是通过移动设备访问该网16o.与传统的社交网站相比,一些移动社交网站从一开始就是在iOS移动平台上进行,它们的发展不需要经历传统社交网络从基于有线网络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设备向基于移动应用的智能终端的转变。这样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习惯就是在智能终端上进行所有操作,他们用移动网络上传图片,不需要受任何时间的束缚,用户的社交活动可以在任何零散的时间进行,例如在公共交通上,与朋友聚会时。另外,诸如instagram这样的图片社交网站还可以利用移动网络的定位系统显示用户发布图片时所在的位置,这无疑也为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盈利空间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支持,例如基于位置的商品和服务提供、资源共享等。2.1.2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15借势3G智能移动终端大发展.科技频道.和讯网http://tech.hexun.com/2011-12—23/136627698.html16网易科技:人人C00刘建:手机客户端下载量5月翻4倍http://tech.163.com/1I/0727/21/7AOF99VA00094LNI.html9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H。基于研究内容,我们这里集中讨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从我国来看,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用户在迅速增长。根据我国《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月,中国网民总计5.13亿,手机网民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直逼PC网民3.96亿的数量18。移动应用的丰富必然将带动对移动智能终端的需求,推动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和服务也日益丰富,DCCI调查发现:中国用户登录微博和SNS的方式中,手机登录占比均在35%以上19。用例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设备进行社交网络的使用习惯在慢慢形成,例如Instagram移动社交网站。它的发迹刚好处于智能移动设备应用的历史性增长时期。基于iPhone为代表的手机相机作为移动设备的新发展方便了人们进行拍摄活动。用户只需要带上具有正常通讯功能同时又能进行拍摄和连接移动网络的智能移动设备就可以满足图片从拍摄到处理上传的全部过程。因此,业内人士坚信:诸如Instagram此类的社交网站将是一个趋势,它将利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2.2移动社交网络的功能分析2.2.1商务服务提供商务服务的移动社交网站的典型代表为Linkdin社交网站。LinkedIn是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公司于2002年12月在美国加州启动。该网站的职能非常专一,即帮助网站用户在职业岗位寻求方面提供各种服务。注册用户填写相关个人信息,网站系统将帮助其职场人脉的建立。通过这样的人脉和圈子,用户能够在求职和就业方面得到更多便利。该公司已于2011年5月20日上市,已和facebook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用户的生活。LinkedIn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付费服务并且专注于商务功能。LinkedIn的用户分类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已经具备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另一类是需要就业和实习机会的在校大学生。LinkedIn不断提供双向互动的机会给企业和毕业生,同时也不断增加网站用户的黏性,培养更有价值的企业用户。17百度百科:移动终端http://baike.baidu.com/view/1954381.hun18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lrcscarch/bgxz/tjbg/20120l/t20120116_23668.html19借势3G智能移动终端大发展.科技频道.和讯网http://tech.hexun.corn/2011—12—23/136627698.html10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截至2013年2月,从LinkedIn公布的2012年四季度业绩来看,期内公司营收3.036亿美元,同比增长81%,净利1150万美元,同比增长67%。公司认为,“2012年是变革的一年”,全年LinkedIn营收近10亿美元,同比增长86%。从第四季度来看,LinkedIn成员20%的职位浏览来自移动设备,30%的浏览者来自移动设备。Linkedln统计认为,12年第四季度有27%的访问者来自移动终端,相比上年同期,这个数据只有15%20。在谈及针对移动用户而开展的移动广告业务新盈利模块时,公司认为他们对移动产品普及的发展速度满意。具体到移动商业化,该公司主要有三条业务线,其中包括广告销售、人才解决方案和付费服务营收21。在广告销售方面,公司将重点区分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盈利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平板电脑与电脑桌面相似,广告结果很好,但发展也仍处在初期。而智能手机广告库存正在增加,但考虑到手机屏幕尺寸有限,如何整合广告是需要考虑的重点。2.2.2交流服务腾讯QQ是中国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信工具,于1999年正式推出,现有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在我国用户数量最多的即时通信工具。‘此软件主要支撑用户进行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其最主要功能为即时通讯22。在发展过程中,公司为使QQ更加深入生活,开发了移动QQ和QQ等级制度,用户只要申请移动QQ就可以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上享受QQ聊天、后台QQ运行能功能嚣。除此之外,腾讯QQ不仅仅是简单的即时通信软件,它与多家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实现传统的无线寻呼网、GSM移动电话的短消息互联,是我国现如今最为流行、功能最强的即时通信软件24。另外在形式上,它不仅仅能够实现两个人之间的即时通讯,还有人数上限为1000的QQ群,可以实现多人和组织、群体的即时通讯,由此很多组织和群体也将它当作一种实用、方便和高效的即时通信工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腾讯QQ在各种移动通讯设备上都有相应的移动版软件可供使用,而且用户体验都相对流畅,这点也为移动腾讯QQ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在近几年的腾讯QQ界面上,用户常常可以看到诸如图1提示用户对方20搜狐网:职业社交Linkcdln用户27%来自移动http:llwww.tcchwcb.conl.caducweb/newslist.php?id=127613821搜狐网:职业社交Linkcdln用户27%来自移动http:llwww.tcchweb.corn.cn/ucwcb/ncwslist.php?id=127613822百度百科:QQhttp://baikc.baidu.com/view/1535.htm23百度百科:QQhttp://baikc.baidu.corn/view/1535.htm24百度百科:QQh往p:加a龇.baidu.com/view/l535.htm11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在使用何种移动设备进行登录的提示。图1的两名用户分别使用的是Ipad和Iphone这两种移动设备进行的登录和使用。r.~{季豢一攀囊j露j耪;£砭琶稳瓣赫QQl2雾r羹一薹薹⋯i‘;#》氢■繁趟。澄≥一露黧蹩憋麓钕辫黼襞l搦穗爱藤予鸯准餐携A2.2.3娱乐服务图1:QQ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终端显示说到娱乐服务,80后的中国在校学生想到的第一个社交网络应该是人人网,又名校内网,是中国80后在校学生接触到的覆盖范围最广的社交网络。它于.2005年12月成立于北京,并于2011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人人网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用户通过实名制注册会拥有自己的一个个人主页,在个人主页上的主要娱乐界面有新鲜事、消息、好友、附近好友、搜索、应用等内容。在新鲜事页面,用户可以看到好友最新的更新,了解好友发送到网络的点点滴滴生活细节,这里可以是通过文字的表达,也可以是通过图片的方式表达,更为重要的是,用户和好友都可以转发或者评论这些信息,实现双向互动。另外,人人网提供娱乐服务的主要界面在“应用”栏中,这个界面会提供多种有意思的游戏和应用,提高用户使用此社交网络的娱乐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使用哪些应用,这里有的是需要收费的,有的则不需要。例如最近比较流行的一款名为“小黄鸡”的应用就得到了人人网用户广泛的关注,且普遍反映此款应用的娱乐性较强。值得一提的是,人人网于2009年开放APP平台,并开始与各大主流运营商、手机厂商合作,相继推出了基于iphone、android、symbian等系统的客户端,使得这一传统的社交网站在移动性上的性能大大提升,并同时极大延伸了用户的社交半径衢。不光如此,人人网客户端还在近年推出了基于位置的服务,比如网站页面的基于位置的“签到”内容,这一内容增加了地点的确认,不仅可以帮助用户了解他用户做什么,还能知道他用户的具体位置,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真实。这一将社交属性和位置信息深度结合的服务,极大地增加了真实的社交关系,并势必衍生了电子商务的相关应用。因此,在中国市场上,人25百度百科:人人网htcp:肋aikc.baldu.corn/view/2615985.him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人网移动客户端凭借着海量的用户、极高的用户黏性以及好友沟通的核心价值,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在社交网络中应用的成功典范26。2.3移动社交网络的分类及案例2.3.1从门户网站衍生而来的移动社交网络一以中国新浪微博为例新浪微博是由中国门户网站之~的新浪推出的微博网站。新浪成立于1998年,是与腾讯、网易、搜狐并称的中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它为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提供中文网络的内容服务,其用户超过6亿,日浏览量超过12亿次。新浪的主营业务包括5大块:分别为新浪网,提供新闻和提供内容服务;新浪无线,提供移动增值服务;新浪互动社区,提供游戏和Web2.0服务;新浪企业服务,提供企业服务及搜索;以及新浪电子商务,提供网上购物服务等。在这些主营业务中,由社交网络服务、移动门户手机新浪网、新浪网和微博服务组成的数字媒体网络就旨在帮助广大用户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获得多媒体内容,并且实现人际之间的网络社交社区27。新浪微博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一个信息获取、分享和传播的互动平台,于2009年推出。截至2012年12月,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5亿,用户每日发博量超过l亿条,占据中国微博用户总量的57%,中国微博活动总量的87%,是中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之一。从2012年5月的数据来看,在新浪微博用户中,有60%的用户通过移动设备终端登录;其中,使用iPhone手机和Android手机的用户分别为28%和27%,二者所占比例之和超过总量的一半,这一统计数据与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另外,使用Symbian手机的用户则占9%,有25%的人通过WAP网页直接登录新浪微博鹳。见图2。从移动用户活跃度的时间分布上看,早上8点开始有大量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新浪微博,并一直延续到晚上23时,睡前22时,通过移动终端登录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数达到顶峰,所占比例超过6%器,见图3。26百度百科:人人网hRp://baike.baidu.corrdview/2615985.htm”百度百科:新浪网http://baike.baidu.corn/view/2410.htm?fromld=766428新浪科技: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超3亿六成活跃者使用移动http://teeh.sin&corn.cn/i/2012-05-15/12307109653.shtml29新浪科技:新浪微博注煅用户超3亿六成活跃者使用移动httpJ/teeh.sin&corn.cn/i/2012-05—15/12307109653.shtml13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图2:微博移动终端系统分布∞图3:移动终端24小时用户活跃轨迹31∞微博移动终端系统分布httpd/tech.sina.com.on/i/2012-05—15/12307109653.shtml31移动终端24小时用户活跃轨迹http:lltecll.sina.com.crdi/2012-05-l5/12307109653.shtml14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所以我们认为,新浪微博移动客户端这一移动社交网络形式是由传统门户网站衍生而来的典型形式,这种形式也是很多老牌门户网站面对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终端发展,为了继续抢占市场份额和发展自身移动市场的典型做法。这其中也包括了很多新闻门户网站推广移动平台,发布新闻内容,将纸质新闻内容发展成电子版供订阅用户阅读、组成新闻圈子交流评论的新的发展趋势。2.3.2传统社交网站发展而来的移动社交网络——以日本Gree为例在日本,最主要的移动社交网站有两家,排名第一的是Mixi,排名第二大的是Gree。Mixi成立于2003年,用户多为追赶时尚的年轻人,其中包括在校学生和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企业员工。而排名第二位的Gree则主要定位年纪相对较长的职场人士,用户在网站上经常讨论的是相对严肃的政治等话题弛。Gree相对与Mixi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并不逊色。公司于2004年成立于日本,于2008年12月子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首日的开盘价就超过发行价的52%,募集资金约1.5亿美元,其市值一下超过了1000亿日元,居该创业板市场首位,通过借助于KDDI的3G网络通道服务,该网站发展迅猛。截至2011年6月财报,公司运营利润达311亿日元(约合3.85亿美元),其85%的销售额来自GREE在日本手机社交平台的付费服务及游戏业务。该公司计划在2012财年收获3亿用户,其中日本用户将达3000万33。预计2012财年销售额将达11亿美元,增幅为55%,净收益达3.5亿美元,增幅为55%34。Gree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依靠了庞大的手机用户,尽管发迹于传统PC机,但是由于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该网站现有移动设备访问量已经有98%,其中有超过85%的3G用户,超过88%的用户是移动互联网用户%。在Gree网站的用户结构中,PC用户的浏览量已经大大低于手机用户。因此,我们可以说移动用户成为了Gree网站成功的最关键要素。Gree中的Mobage—town是一款纯粹的移动社交应用。其用户可以利用这一应用发送消息、群组聊天、阅读小说、共享音乐、写作博客。另外,Mobage-town中最著名的应用就是免费游戏。在这里,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一个虚拟形象,并生活在一个虚拟空间。用户可以更换虚拟形象、虚拟房间的样子,当然这是需要花费名为“MobaGold”的虚拟货币。用户为了获得这个虚拟货币,“移动SNS:寒冬里的春意【J】.通讯世界,2009(2)33百科百科:Grcehttp://baikc.baidu.com/view/3962982.htm34GREE财报:截止2011年6月日本手机社交网站GREE净销售额为642亿日元http://www.199it.corn/archives/14448.html35百科百科:G-roe。httpJ/baike.baidu.com/view/3962982.htm】5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就需要点击广告、注册服务或者邀请新会员。通过用户的这些行为,网站能够获得招募广告的巨大资本,从而实现良性循环,这也是Gree能够成为后起之秀,获益高于Mixi的一个重要途径。2.3.3基于移动终端发展的移动社交网络——以美国jnstagram为例Instagram是一款运行在iOS、Android平台上的移动应用。它允许用户在各种环境下进行拍摄,同时运用自身携带的18种滤镜效果美化图片,将图片一键上传至Instagram自身的网站,或者分享到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Tumblr或者新浪微博(Android版本暂不支持)平台上∞。因为它是以图片为主要内容,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平台,所以也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以图片交互为主的社交网络。该款移动应用于2010年10月正式登录Appstore,用户迅速增长。Instagram上线仅一周就拥有10万注册用户,推出三个月后,获得用户100万,之后一个半月又翻一倍达到200万。随后,用户迅速覆盖50多个国家并建立了700多个网络社区。随着2012年Instagram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应用版本的发布,用户人数再次迅猛激增。统图4:Instagram用户增长图盛大集团投资副总裁杨巍认为:“Instagram在引发一场革命,一场颠覆传36百度百科:Instagramhttp:/埘ke.baidu.corn/view/4716226.htm37网易科技: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用户数超5000万http://tech.163.com/l2,05剃l5/80GR7FB900094L5Ph£mJ16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统相机甚至整个家电产业的革命38’’。Instagram如神话般进入舆论焦点是在2012年4月10日,Facebook以10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将其收购。这个创立仅551天,员工为13人的公司再次创新了硅谷的创业神话。Instagram的使用极其简单,进行注册后便可拥有个人账户,用户进行拍照后(或者从照片集里挑选已有的图片)可用程序自带的滤镜将图片加上效果分享到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同时也可以在该应用本身的社交网络里与其他用户相互关注、进行评论。Instagram的页面分为首页、热门、摄像、消息和个人主页五个主界面,在lOS平台注册登录后,用户就可以进入界面了。在首页,用户可以看到所有关注对象最新上传的照片,对于每一张照片,用户都可以给予评论或者给予“赞”的标签。在“热门"页面,用户可以看到Instagram社区中被喜爱次数最多的照片,如果对热门照片的主人感兴趣,还可以点击他/她的头像,进入其主页浏览或加入关注。在“摄影”页面,用户可以选择用手机摄像头拍照或者手机中已有的图片进行上传,系统会自动截取图片大小,用户可以选择18种滤t镜效果中的任意一款进行修改,保存后分享至个人主页或者选取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Tumblr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几个进行止传。“消息”页显示用户和用户关注者的最新活动;“个人主页”则显示用户自己的所有相关信息。Instagram作为一种新兴社交网络具有专一性、移动性和一站式特征。为了更好的分析Instagram的专一功能,我们先梳理一下传统社交网络在功能上相对多样的状况。拿典型的社交网络人人网和Facebook来说,传统社交网站的主要功能在于让用户在网络世界建立起真实的人际交流,用户可以用这些社交网站联系到失去联系的朋友,甚至能通过朋友认识到新的朋友。它们允许用户进行的社交活动包括:发布状态,分享内容,上传照片,编写日志,进入专题性小站/组,进行社交性的游戏,甚至包括电子购物并分享购买心得,可以说其功能是全面和多样的。相比之下,Instagram就完全是一个图片社交网站,它的功能相对单一一一以图会友。Instagram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当用户打开这个网页时,进入视线的全部都是图片,图片不再是某种使用功能,而是这个社交类网站的全部功能。所以,Instagram的实际用户只是喜欢拍摄和欣赏图片的人,功能也只是图片的传递和分享。这样的专一性在美国LinkedIn这样的求职类社交网站也有所体现,他们都只专注于在网络上做好求职方面的社交活动。专一性的好处在于,具有某一类共同兴趣爱好和需求的用户能够迅速聚集在一起,带着较强的目的来到特定的社交网络环境中。比如,来到Instagram38科技博文日志:instagram—color启示录http://www.000129.com/rizhi/00316.htm17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的用户一定是对图片感兴趣的,而来到Linkedln的用户一定是对工作机会有渴望和需求的。所以,相比于传统的社交网站,新型社交类网站的专一性更容易集中兴趣相投的用户,这样的用户群随之带动的就是信息的专业化和集成化。相比于传统社交网站海量甚至冗余的爆炸信息,新型社交网站信息内容的集中和专业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查找。因此,新型移动社交网站的专一性能够吸引志趣相投的用户,同时集中获取专业信息,这两点都有利于网站本身黏性和稳定性的增强。当然,和Instagram这样功能专一的社交网站还是广泛存在的,比如Twitter和新浪微博,它们的专属功能在于发布文字进行社交活动。但是即使功能专一性相同,Instagram依旧有其独到之处一一专一的表达形式。Twitter和新浪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站在表达内容时主要依靠140字以内的文字,当然,用户是可以添加图片的,但是最核心的内容是文字。也就是说,即使有人上传图片也是为了配合文字的表达,与它们相比,Instagram的表达方式就大不相同了。Instagram用户的表达媒介不再是文字,而是图片,所有用户在进行社交活动时,他们直接能使用的媒介只有一种,那就是图片,用户关系建立和维系几乎全部是由图片牵引和主导的。用户围绕图片进行接触,没有复杂的诸如互动游戏,电子购物这样的社交形式,也没有过多的文字沟通,当用户看到关注者发布的图片以及图片名称和拍摄地点的信息时,就能知道图片发布者所处的环境,想表达的事情和心情,并随后进行图片的转发、简短的交流或者给予“赞"的评价。当然,因为需要对图片进行说明和评论,这里也有少许的文字,比如“喜欢”,但没有用户能够否认进入Instagram的根本原因是要在这里满心喜悦的接受图片的表达,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图片,用户的文字表述就完全失去了意义。Instagram同时也解决了即时分享的问题,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眼中的世界以图片的形式上传主页或者共享到例如flickr、picasaweb、Facebook的平台网络,他们可以在全世界社交环境中共享图片。图片的拍摄、美化、描述、上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可能在短短的十几秒瞬间完成。Facebook的用户可以在Timeline、InstagramAlbum里看到用户所有的照片,新浪微博的用户也可以在微博相册里看到所有的照片,Instagram跟这些平台的同步几乎完全即时。因此,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普及指日可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社交网络的特征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以Instgram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络要想在传统社交网络的发展中找到立足之地, 第2章:移动社交网络概述必须依托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发展显示其显著特征。图片社交类网站Instgram的专一性、移动性和一站式三个显著特征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其成功奠定了基础。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梳理与假设提出在传播学研究史上,不少学者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作出各种说明。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者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它既能与现实事物相互对应,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的性质,又可以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对某种理论进行解释和描述。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39。所谓传播模式,是对传播过程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描述,也是一种从特定角度和层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对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的认知是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基础40。所以在此章节,我们将对部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和网络信息传播模式进行梳理,提炼相关传播要素。并提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到几点假设,为下一章验证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到五点假设提供理论依据。3.1传统信息传播模式3.1.1传统信息传播模式概述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研究分为两大类,即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循环和互动模式以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为代表。在拉斯韦尔5W模式和申农——韦弗模式中,信息的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而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出现了一批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即奥斯古德传播双行为模式和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系统模式的完成,以赖利夫妇模式和马莱茨克模式为代表,解决了传播和条件问题札。39郭庆光.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0史亚光,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2009(12)41史亚光,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2009(12)20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3.1.2以“香农一韦弗传播模式"为例分析传统信息传播要素在传播学中,“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5W”传播模式众所周知。几乎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两位信息学家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数学理论的传播模式,即“香农一韦弗传播模式"42。在这个模式中,香农和韦弗基于数学理论描述了电子通信过程的模式。其包括以下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信源,也就是信息的来源。信源发出某种讯息,由发射器将此种讯息通过编码转化成可以信号,经过传输的过程,由接收器接收信号并且解码,将信号还原成为讯息,再将此讯息传递给信宿,也就是信息发出时希望到达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基于可能存在的噪音,讯息的传递并不一定能够及时且完整。传播过程如下图5:INFO冀嫩勰ION图5:“香农一韦弗”模式传播过程图4¨尽管“香农一韦弗”模式描述的基于数学理论的电子通信过程,我们不可否认从人类的社会传播角度来说,这个模式是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它只反映了单向传播的过程,缺少了多项传播过程中的反馈环节。但是这个模式的引入对传播过程的研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噪音”概念的导入,这个概念的导入充分说明了传播过程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传播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和传播效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再此之前,“噪音"这个概念在传播学中是没有学者明确提出的。其次,此模式利用了电子通信中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概念42郭庆光.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0—6143CEShannon,WW色avcr.A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19482l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来描述传播过程,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具有编码和解码的功能。尽管在当时看来,这两个专有名词是用来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不属于描述传播学的专有名词。但是在今天,随着信息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型传播媒介越来越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播过程和传播模式。由此,这两个概念在传播模式中的引用给传播学提出了新的思考视角。在“香农一韦弗传播模式”中,主要的传播要素有信源、讯息、发射器、信号、噪音、接收器和信宿。对应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其中信源即传播者,也就是传播行为的发出者。讯息,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是信息发出的设备,接收器是信息接收的设备。这里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其实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说的媒介,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者工具,他们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信号,即讯息传递的技术支持,是需要被解码和编码从而实现讯息传播的运载工具和载体。广义上讲,它包含光信号、声信号和电信号等。在广播、电视这些传媒形式中,人们利用信号来传递讯息,这时候信号显得尤为重要,好的信号能够直接帮助人们及时、准确的接受讯息,而差的信号则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讯息的接受。也就是说信号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传播的效果。噪音的一般解释为“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从物理学的解释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学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传播学中,“香农一韦弗传播模式”首次导入噪音的概念,即影响传播效果实现的各种因素。不可否认的是噪音是不希望被出现但是又不可避免贯穿整个传播过程的。传播不是在真空的环境下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任何一种传播过程来说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信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传者,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他们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46。此处还需要特别强调在这个传播模式中提出的两个概念,即“接收器”和“信宿"在传播学中,在香农、韦弗之前,并没有提到过“接收器”这个概念,在查阅信息技术相关文献中,我们也没有发现明确的“接收器”概念,但是发现了相近的一个概念,即“接收机”。在百度百科中,对于“接收机"概念的解释为“工作于通信链路的目的地端,接收信号并加以处理或转换供本地使用的设备”。基于此,我们回到1949年香农的论文《A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中找寻接收器的相关表述。在香农的论文中,接收器用“receiver”这个单词表示,香农认为,信道作为中介将信号从发射器传到接44百度百科:噪音http://baike.baidu.com/view/21385.hun45郭庆光.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0.6122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收器,接收器通常扮演着一种与发射器相反的功能,即扮演将信号重构为信息的角色。通常来说,理想的和几乎理想的编码和解码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中需要一个比较长的编解过程。另外,接收器还具有一个功能,即独特的纠正功能。在图6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传播系统中,只有“观察者”(Observer)这一角色能够看到传播的所有内容,由于噪音的存在,观察者能够发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错误。当发现错误时,观察者会把这一信息传递给“接收器”,“接收器”能够更正错误,确保只接收正确信息。.·,co暇Re,c'r[oNDATASOURC基下RA辑嗣唾鞠c1F暑慕慧毫《捌V翌黧G'ORR故r'TZNOp蓐Vle嚣图6:“香农一韦弗”模式传播系统伯信宿,顾名思义,即传递信息的归宿,即信息最终到达的地方。信宿是相对于信源而言的,它是信息动态运行一个周期的最终环节。“其功能是接收情报信息,并选择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直接或间接地为某一目的服务。信宿可以把信息资源转化为人类的巨大物质财富,在信息的再生产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巨大的反馈作用”47。在香农的论文《A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中,用单词“destination”来表示信宿的概念,在本文中,对信宿概念的理解即为信息的最终地,在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中,信宿的最终达到地即为接受信息的用户,即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一一是否接受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3.2网络信息传播模式3.2.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46CEShannon,WWeaver.A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194847百度百科:信宿http://baike.baidu.corn/view/408538.hun23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上文中我们提到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没有到来之前,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可以在多种传播环境中套用,但不可否认,传统的传播模式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在很多时候并不能适用于网络传播环境。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我国学者有以下这些定义。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48。"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49。”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51。”总而言之,网络信息传播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而进行的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的信息传播形式。因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所处的环境就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环境,所以梳理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有利于发掘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3。2。2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梳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学者们开始广泛研究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即能够刻画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我国学者提出的关于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北京大学谢新洲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即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并对他们进行概括,建立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如图7所示:48邵培仁.传播学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9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0王中义.网络传播原理与实践D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51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24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图7:谢新洲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模式52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将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等列入了网络媒体的范畴,认为他们是联系传播者和受众的媒介内容,同时提出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四大要素,即传受者的社会环境、人员群体、自我印象和人格结构。这个模式梳理了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同时能够帮助我们清晰的了解到网络中信息的传播过程。但是,该模式也有很大的缺陷,比如它没有表达出在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中,受众和传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到外界环境对网络环境的影响,在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方面也欠考虑。(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也被称之为阳光模式,见图8:5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025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图8: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53这一模式刻画了实现网络信息传播的硬件设备,即终端机和信息交换设备;提供网络的四个主要来源,即大众媒介、信息源、信息库和社会服务;以及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四个主要因素,即经验、价值、规范和环境因素。另外,在网络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上,也考虑到了与外界网络连接的关联性。阳光模式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考虑的比较全面,但是对于网络内部的复杂性和互动性刻画较为欠缺。(3)华东师范大学史亚光等提出了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这一传播模式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以社交网络平台为传播中心,将传、受者进行分类,并考虑了网络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对整个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见图9。53盂庆兰,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研究阴,图书馆学刊,2008(1)26圆圆团圆囡个囤圆团圆圆圆t回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图9: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54其中,特殊的传播者与受众指的是在社交网络平台中出现的诸如名人、团体、组织这样的个人或者机构,他们与一般传受者的活动力和影响力都有较大区别。另外,在传播方向上,改模式包括了“网内信息反馈”和“外部信息流入”两条线,网内信息呈现出小范围传播趋势,而外部信息呈大范围网状发布。此种模式的分析较谢新洲等学者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更加完善,考虑了传受双方的特点和部分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外界因素,但是对于传受双方的复杂性探讨,仍然有待改进。(4)郝金星的信息交流模式:见图1054史亚光,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阴.图书馆论坛,2009(12)27一\一\一氛辱>圈~一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l勰峭(使疆刳l0|黼发椭(黼)l≯心r专公萁飞用凝他潮网络≮.孑L使糊潦蕾£装灞潜≥至参》l黼娴羲《撇》l图10:郝金星的信息交流模式蹋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它详细刻画了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双向流动性,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传者和受者的身份没有明确的界线,信息的创建者、发布者、执行者和使用者的身份可以重合或者交叉,这丝毫不会影响信息在整个网络环境中的传播。这个模式对于阐释网络环境中传受双方的功能角色有了明确的表述,但是在其他方面,意义并不突出。(5)整体互动模式,见图1155才书训等.网络商务信息的管理口母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8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图11:整体互动模式船这一模式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描述较为详细,即构建了网络内部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也表述了网络信息外部环境的多样性。从内部信息传播来看,它考虑到了网络信息传播是一个包括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三种传播类型的综合体;强调了传受双方的可替代性,突出了反馈的环节。从外部环境来看,该模式同时考虑到了影响整个传播过程的外部影响因素。相对于其他模式,该模式反应的内容最为全面。3.2.3小结网络信息传播要素通过以上5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我们试图小结网络信息传播过程56盂庆兰,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1)29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中的主要传播要素。北京大学谢新洲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包括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五个方面,这与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中阐述的传播要素基本一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这五大传播要素的具体内涵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从传播者和受众来看,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中的传播者和受众已经不再有明确的界限,传者可以是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中的具有话语权的权威机构,也可以是在普通的个人、团体。传者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传受双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受双方可以是点对点的传播,也可以是多点多点的传播。另外,传受双方的路径更加直接,反馈的时效性更加凸显,信息在传受双方流通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其次从信息本身来看,较之传统的信息传播,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在纸质媒体时代,信息是以文字为载体进行传播;广电媒体时代,信息以声音和图像为传播载体,但是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信息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一种或者两种,在多数情况下,传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达希望传递的信息,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受者也乐于接受这些信息传递的形式进行信息接收。再次从媒介来看,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中的媒介主要依托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传播的媒介即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正如模式中关于“终端机”和“信息交换设备”的表述,媒介的终端机趋向于移动化、定位性,信息交换设备本身也趋向于一体化和便携化。从影响传播效果的“噪音”来看j噪音中整个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噪音一方面来自人为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来源于技术的发展和支撑。经验、规范、环境、价值等因素作为外界因素影响着整个传播过程,而媒介本身的发展、传受双方的传递渠道和信息的选择形式都会从某些角度产生噪音影响整个传播过程。3.3.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假设移动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苹果AppStore拥有超过600,000个在线apps,安卓系统拥有超过500,000个已经提交的移动应用,移动服务的用途变得更加广泛。所以,影响人们接收移动社交网络信息的因素逐渐成为了一个需要被讨论的议题。为了了解个体对移动社交网络这种新型技术的接受和对移动社交网络传递的信息的接受行为,作者查阅文献发现,就相关问题有一些传统的理论在之前的学术研究中被探讨。这些理论包括技术接受理论、统一的技术接受和使用模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型、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信息系统的用户满意理论和服务质量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讨论对象都主要是对信息技术用户的接受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者们从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探讨并分析了用户接受新型技术运用的原因。由于以上这些对用户接受因素的探究更多是集中在对信息技术的探究,提出的模型大多出于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视角。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提出这样的模型性研究相对困难。所以我们试图从上文梳理得出的传播要素出发,提出影响移动社交网站用户接受的假设,并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来检验这些假设并得出可能影响用户接受移动社交网络的相关传播因素。首先,从传播者和接受者这一因素看,我们认为传播者的权威性不再是影响受者接收信息的主要原因。对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来说,与传播者的熟悉程度决定了接受者对信息接收的程度。,其次,从信息的传递形式这一因素来看,在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中,由于媒介载体屏幕大小具有局限性,比如相对于13寸左右大小的笔记本电脑屏幕,Iphone5的手机屏幕为4寸,IPad屏幕大小为10寸,这样的屏幕大小在传递文字和图片方面不太会受影响,但是4寸的手机屏幕还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视频这种讯息的传递。因此,不同的信息传递形式直接影响用户信息接收。另外,从媒介这一传播要素的特征看,媒介本身趋向于移动化、定位化、一体化和便携化。移动社交网络独一无二的优势在于讯息的传递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从媒介这一传播要素的形式看,本文希望测量出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终端种类有哪些、哪种形式的移动设备终端更易于用户实现接受。再次,鉴于信号强弱是产生传播过程中“噪音”的直接因素。我们将调查不同的信号对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影响。一般来说,移动终端设备有自动识别和记忆无线网络信号的能力,只要获取了相应密码,用户即可以将移动设备终端接入无线网络,从而使用无线网络进行移动社交活动。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五点假设:假设(1):权威性不再是影响受者接收信息的主要原因。熟悉的信源与用户接受保持正相关关联,陌生的信源与用户接受保持负相关关联。假设(2):文字和图片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视频和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负相关关联。假设(3):零散时间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用户信息的接收量与移动环境成正相关关联。假设(4):苹果系统移动终端作为发射器和接受器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相关关联。 第3章:信息传播模式的梳理与假设提出假设(5):强信号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弱信号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接收保持负相关关联。最后,我们认为弱信号、无线网络收费偏高、移动终端性能较差等都可以作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噪音。那么这些噪音是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接受,或者用户觉得主要存在哪些噪音影响他们接受移动社交网络也将是我们讨论的话题之一。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4.1问卷调研概述4.1.1研究流程本文的问卷设计基本按照问卷设计的一般流程进行,共包括了七个环节,首先确定需要的调查信息,其次确定被调研对象,再次选择了网络和面对面发放问卷两种问卷发放形式,之后决定问卷内容,修改调查问卷术语,最后做了两轮的问卷调研测试最后发展最终问卷结果。在完成了以上七个环节后,作者将回收的473份有效问卷的全部回答输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通过软件分析得出了相关统计数据和相关统计图表。作者逐一对各题的部数据和图表进行分析,并将部分题目进行交叉分析和对比。进一步通过这些分析和对比来验证前文提出的假设,判断每个假设的合理性情况,并说明问卷结果和假设的关联情况。在完成这些工作后,作者还就本次问卷整个环节流程进行回顾,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4.1.2样本选取结合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作者最终决定以在美华人留学生为调查对象来调查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选择这样一个调查群体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1)以在美华人留学生基本属于成年人范畴,且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较强的作答本问卷的客观性和判断性,能够帮助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2)美国的移动社交网络在全世界的发展处于领先位置,无论是移动网络的铺设还是用户接触移动设备终端的机会和成本。这里的用户已经能够相对成熟的接触和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甚至可以说,移动社交网络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无时无刻不对他们的生活起到影响作用。这样的用户在填写本问卷调研时,能有直观的感受和判断。(3)就美国华人留学生这个特定的调查对象来说,年龄层次、学历程度相对集中,从实际操作来看,发放网上问卷和面对面发放问卷的可操作性较强,进行调研的难度较小。虽然这个特定的调查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本文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视角,实现对上文假设合理性的判断,并得出相关传播要素对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影响。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4.1.3问题设置和问卷发放本文围绕第三章提出的五个假设进行相关问题设置,共设置了用户基本信息调查题4道,调查内容部分调查题10道,共14题构成问卷。其中单项选择题9道,多项选择题4道,填空题1道。在为期三周的问卷调研中,本问卷通过网络回收问卷110份,全部为有效答卷。同时,作者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分别进行现场问卷发放和回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8份,其中363份为有效问卷。因此,本调研最终有效问卷为473份。4.2调研统计4.2.1问卷调查结果描述问卷前四项关于调研对象基本信息的采集情况如下:在一共回收的473份问卷中,其中男性调研对象为206位,占总调查比例的43.52%,女性调研对象为267位,占总调查比例的56.48位。见图12。图12问卷调研对象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23—27岁,占总调查对象的56.48%,28—32岁调研对象占主}1J28.7%,+.18—22岁和32岁以上调研对象占总调研对象人口的7.41%。有这个调查数据看,本问卷的调研对象主要是以青年为主,这也符合青33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年群体是推动和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最强劲的群体这一特征。见图13。图13.从问卷调研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为本科的比例为45.37%,硕士为40.74%,博士及以上为13.89%。由此可见,受调查对象的本科和硕士比例之和超过了85%。这个数据一方面验证了在美华人留学生的这个群体基本具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特点,这样的人群有利于问卷流程的有效性、客观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这一数据也间接说明了回收有效问卷比例较高的原因。见图14。本科磉士博±殛峻上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图14从问卷调研对象每天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时长来看,不同的调查对象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时长差异较大,其中每天使用移动社交网络1个小时以内的的比例占到25.85%,1—3小时的比例最多,为42.59%,3小时以上的比例为30.56%,总的来说,这三个时长的选择比例相对平均。由此可见,不同的用户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依赖程度还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见图15。图15问卷主要调查内容方面的信息采集情况如下:在了解调查对象需要获取的信息种类时,我们发现82.57%的用户希望获取新闻类信息,67.89%的用户希望获取人际交流类信息,而希望获取生活服务类信息和兴趣类信息的用户分别为54.13%和50.46%。见图16。 第41: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生图16在问及调查对象使用移动设备终端登录频率最多的社交网站有哪些时,得到的结果为用户使用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登录新浪微博的频率最高,为85.32%,位居其后的为人人网,facebook以及其他社交网站,比例分别为35.78%,20.18%和25.69%。图17在涉及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被调研对象最愿意接受哪种传播者传播的信息时,其中用户最愿意接受的信息来自于朋友,比例为42.2%,其次为有公信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力的个人,比例为35.78%,随后是官方发布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对陌生人传播的信息愿意接受度为0%,即在接受调研的用户中,没有人愿意接受来自陌生人传播的信息。见图18。弱月衮貊生入商公麓力蛮艿援商蕊他的十入尝图18在涉及被调研对象最愿意通过哪种形式接受移动社交网络传递的信息时,文字和图片被用户愿意接受的程度较高,分别为48.62%和43.12%,这两者之和占据了总调查对象的90%以h,由此可见,文字和图片是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最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图19在涉及被调研对象每天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主要集中时间段时,被调研对象在休息时间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比例为61.47%,起床或者睡觉前和搭乘交通工具这两个时间段紧随其后,分别为56.88%和37.61%。见图20。搭藕交超廉工图20在涉及被调研对象每天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主要集中环境时,被调研对象在居住环境中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比例最高,为70.64%,工作学习环境、等候搭乘交通工具环境和休息就餐环境中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比例紧随其后,分别为41.28%和39.45%。见图2l。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工簿镁袋蒸交秣图2l在设计被调研对象目前使用最多的移动设备终端系统调查中,使用10S苹果系统和Andriod安卓系统的用户占绝对高的比例,分别为46.79%和42.2%,两者之和接近全部调查对象总数的90%,由此可见,移动设备终端系统的使用集中在IOS苹果系统和Andriod安卓系统。见图22。Anddod安牵燕绕,42.毪蒸≤3.缓图22在被问及受调研对象愿意等待打开移动社交网络页面的时长最长为多少时,52.29%的用户表示愿意等待的时长为3—5秒,27.52%的用户表示愿意等待不超39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过2秒,愿意等待超过6秒以上的用户之和约为2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用户不愿意等待打开移动社交网络页面的时长超过5秒。见图23。在被问及受调研对象认为的影响用户对某些移动社交网站接受的主要原因时,84.4%的用户认为,如果网站内容不足够引起兴趣,那么则直接影响用户信息接收。60.55%的用户认为过慢的打开速度会影响接受,另外50.46%的用户认为,糟糕的网站界面也同样影响接受。见图24。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用户还认为对个人隐私保护力度不足、网络虚拟性、过多的广告、个人使用习惯不接受移动社交网络、周边朋友使用情况较少等因素也同时影响着他们对移动社交网络的接受。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r⋯⋯⋯⋯”⋯⋯⋯⋯一一⋯”⋯⋯——————————————————1花兴是⋯⋯——⋯。。。⋯。⋯一⋯⋯⋯⋯⋯。。一。。⋯⋯。。⋯—。⋯。。——。。⋯—。—。⋯⋯一—。。。⋯⋯⋯⋯。⋯⋯。⋯,。⋯⋯⋯..。。。,。。。。;图244.2.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本次问卷网络回收共110份,面对面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3,总计有效问卷473份。从调查问卷的回收数量来看,基本达到问卷发放的预期。从统计结果来看,问卷在很大程度与作者进行问卷设计时的设想相近。以下着重结合问卷结果就第三章中提出的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假设和其他相关传播要素相关进行分析。调查问卷的第七题是关于用户在进行移动社交网络时,最愿意接受何种传播者传播的信息,选项有“朋友”、“陌生人”、“有公信力的个人”和“官方发布者”。本题在设置时,主要用来检验的是假设1:权威性不再是影响受者接收信息的主要原因。熟悉的信源与用户接受保持正相关关联,陌生的信源与用户接受保持负相关关联。从问卷结果我们看到,有将近80%的用户更愿意接受从朋友和有公信力的个人处传播的信息;21.1%的用户愿意接受官方发布者发布的信息。由此可见,朋友和有公信力的个人这样属于用户熟悉的信源更有利于信息的接受。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朋友作为熟悉的信源很好理解,对于在美华人留学生来说,朋友包括同学、拥有共同生活圈子或者兴趣爱好的熟悉的人。毫无疑问,这样群体可以被定义为熟悉的信源。另一类为有公信力的个人,这样的人可能与用户在现实生活中并无直接的关联性,但是这样的人或多或少的在某一个领域对用户的生活和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影响。例如,在新浪微博中,有公信力的个人很多,这样的个人就像传播学中所说的舆论领袖一样,在某些时4l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候引导用户对特定信息进行关注,并影响其关注程度。用户对于这样的个人,常常觉得不会陌生,且愿意接受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因此我们认为正如假设所言,熟悉的信源与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在此问题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用户对于移动社交网络中陌生人的信息愿意接受的程度为0,即所有调查对象都不愿意接受从陌生人处得到的信息。在看到陌生人的信息时,用户们可能接收了,但是并没有真正接受。这也证明了,陌生的信源与用户信息接收保持负相关关联。在此还需要指出的是,用户对官方发布者发布信息的接受,这个比例只有21.1%,与传统电视媒体和报纸媒体相比,在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中,用户并不再迷信官方发布者,官方发布者对信息的垄断和权威性正逐渐减弱。用户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圈子来了解和认知事物。调查问卷的第八题是关于用户在进行移动社交网络时,最愿意通过何种形式接受移动社交网络传递的信息,选项有“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和其他。本题在设置时,主要用来检验的是假设2:即对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来说,文字和图片对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产生正相关关联,视频对移动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产生负相关关联。毫无疑问,这个假设与问卷调研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契合。在问卷中,选择文字和图片的用户达到了超过90%,而使用语音和视频接受信息的用户不足10%。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图片这一选项中,随着网络在图片处理技术上进步,人们对图片这一传播符号的接受程度增加。文字作为传统的传播符号,在纸媒时代一枝独秀,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载体。语音符号和视频符号在广播和电视媒体中分别担任传播的主力军。而在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中,我们发现,即使文字依旧属于讯息传递的主体符号,但是就优势来说,相对于图片的优势变得不再明显。在移动社交网络内,人们的读图意愿更加强烈,在网速允许的情况下,人们不但可以阅读静态图片,还可以阅读生动的动态图片,这些都给移动网络增加了无限乐趣,也促进了人们对于移动社交网络的接受。另外相对于语音和视频,图片所需使用的流量数较小,打开速度较快,也正在成为图片作为传递讯息主体符号的原因。调查问卷问的第九题是用户每天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相对集中的时间。答案包括“搭乘交通工具时间”、“用餐时间"、“起床或者睡觉前”、“工作学习时间”、“休闲时间”等。本题在设置时,主要用来检验的是假设3,即零散时间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用户信息的接收量与移动环境成正相关关联。在假设中,零散时间主要指的就是除了工作学习8小时和睡眠的8小时外。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利用搭乘交通工具时间接受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的比例占到37.61%,利用起床和睡觉之前接受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的比例占到56.88%,用餐时间接受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的比例20.94%,而利用工作42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学习实践接受移动社交网络信息的比例只占到24.77%,由此证明假设3的前半部分即零散时间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是成立的。尽管移动移动终端设备具有便携性和小屏幕的诸多特点,但是在用户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时间分布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还是在很小的程度上利用工作、学习时间接受移动社交网络信息,从另一方面来说,用户使用移动社交网络并不直接帮助其学习工作过程,而更多的帮助用户获取其他方面的信息和在学习工作时间以外维系人际交往需求。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发现,选择利用居住环境接受移动社交网络信息的比例最高,为70.64%,而选择休闲就餐和娱乐环境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之和在60%左右。由此可见,移动环境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的假设并不完全成立,居住环境才与移动社交网络接受成正相关关系。调查问卷问的第十一题是用户目前使用最多的移动设备终端是什么。答案包括“lOS苹果系统"、“Andriod安卓系统”、“Symbian塞班系统”、“WindowsPhone系统”等。本题在设置时,主要用来检验的是假设4,即苹果系统移动终端作为发射器和接受器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成强相关关联。从问卷结果来看,选择lOS苹果系统和Andriod安卓系统的用户比例占到将近90%,其中选择10S苹果系统的用户比例为46.79%,而使用Andriod安卓系统的用户比例为42.2%。这个结论与章3中的假设是有出入的。假设只认为苹果系统移动终端作为发射器和接受器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成强相关关联,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在华美国留学生中,苹果系统与安卓系统的用户选择比例几乎不分伯仲。就此调查结果,作者对部分问卷调研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访谈。对于苹果系统,一些在华留美学生并不十分接受,一方面,苹果移动设备终端售价较高,即使参与了例如AT&T这样的促销计划,苹果移动设备终端的售价依旧普通高于一般移动设备至少30%,用户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其次,在近两年来,苹果移动设备终端的更新换代较快,有用户认为,苹果第四代手机可能比同时代其他品牌的手机优势显著,但是到了苹果第五代手机,其优势相比与其他品牌手机,优势度和差异度明显减小。另外,选择安卓系统移动终端设备的用户表示,尽管在大陆,苹果手机作为一种时尚的标签,但是在讲求实用的美国,没有人愿意花一个月的工资只去买一部手机,安卓系统的移动设备终端性价比较高,且选择更加多样,系统的兼容性也足够好。所以,调研问卷的此项问题可以帮助本文改进章3中的假设4,即不仅仅只有苹果系统移动终端作为发射器和接受器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强相关关联,安卓系统手机作为发射器和接受器也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成强相关关联。调查问卷第十二题问的是用户愿意等待打开移动社交网络页面的最长时长。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答案包括“O一2秒”、“3—5秒”、“6-8秒”、“8-10秒"和“10秒以上”。本题在设置时,主要用来检验的是假设五:即强信号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弱信号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接收保持负相关关联。本人认为用户打开移动社交网络的时长是由移动社交网络信号的强弱决定的。强信号则意味着打开页面时间较短,而弱信号则代表着打开页面时间较长。从调查对象的选择统计中,我们发现有几乎80%的用户愿意等待的时间不超过5秒,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明确得出结论即不论移动社交网络传播的是什么,如果没有良好的信号作为技术支撑,再好的传播内容也得不到用户的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香农一一韦弗传播模式"里提到的信号这一传播要素在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中的作用显而易见的。因此,假设五强提到的强信号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弱信号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接收保持负相关关联合理。除了对以上相关于章3中五条假设的结果分析外,我们还可以看出,不同的用户对移动社交网络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在问及用户每天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长,调查结果分布相对平均,使用1小时,卜3小时和3小时以上的用户规模都基本集中在30%左右,这说明不同的用户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依赖程度并不相同,即使是在美华人留学生这个特征相对明显的群体,人们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也差异较大。其次,就使用的移动设备终端登录频率最多的社交网站来看,选择新浪微博的用户群体最多,且优势明显。对美国本土的三大社交网站,facebook,Mitbbs和北美华人的选择比例远落后于新浪微博。从这个视角来看,在美留学生尽管身处在国外的环境,但是依旧在很大程度上选择用移动设备终端访问国内的社交网站。通过和某些问卷的调查者访谈,作者了解到在美华的华人留学生有很大比例是读完本科再出国进行深造的。在国内期间,他们已经用移动设备终端接触了诸如“新浪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站,且在这样的社交网络有固定的朋友和圈子,来到美国后,地域和时差等问题并不会影响他们继续使用这些社交网站保持与国内圈子的联系,他们甚至很珍惜这样的社交网站帮助他们保持与国内圈子的关系,并很乐意在这样的社交网站上向国内的圈子展示自己的新生活。移动社交网站因为网络的无地域性限制这一因素帮助人们无时间、地点限制的参与社交。最后,在谈及影响用户对移动社交网站接受的主要因素时,移动社交网络的内容依旧是影响用户信息接收的最关键因素,这点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容为王”的原则保持一致。除了内容之外,用户还认为对个人隐私保护力度不足、网络虚拟性、过多的广告、个人使用习惯不接受移动社交网络、周边朋友使用情况较少等因素也同时影响着他们对移动社交网络的接受。 第4章: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4.2.3问卷小结总的来说,本次问卷的发放、回收和统计工作进行地较为顺利,通过问卷的问题设置,基本达到了设置问卷时期待得到的结果,即对第三章中的五个假设分别进行了验证和补充,最终我们发现,除了假设三、四需要改进,其余假设都基本成立。当然,在本次问卷的整个流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回收的问卷男女比例差距超过了发放问卷时预想的比例;问卷中个别设置的题目不够严谨,如问卷第12题,“您愿意等待打开移动社交网络页面的时长为”?应该改为更为严谨的提问,即:“您愿意等待打开移动社交网络页面的最长时长为”。另外,由于从问卷流程高效性上面考虑,问卷只设置了总共14题,虽然有利于问卷流程的进行,但是科学性和指导性是否达标也是本文作者欠考虑的一个方面。 第5章:总结第5章总结随着移动通讯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媒体已经成为继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之后迅猛发展的另一大新兴媒体。从世界范围来看,3G网络普遍铺设和4G网络在某些发达国家发展的同时,移动设备终端性能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不断升级,移动设备逐渐成为个人信息处理的中心,互联网应用从PC机到移动设备终端转变的趋势正在加速。而移动社交网络作为移动设备应用的主战场,逐渐成为学术和商业家研究的重点。移动社交网络要想取得更加快速和良性的发展,从源头来看首先必须得到用户的广泛接受。所以本文从传播要素的角度出发,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因素。从传播要素这一视角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在于,首先通过对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背景、功能分析、具体分类等进行相关理论了解,整理文献,做出定性分析。继而从传统和网络传播信息模式出发,了解并总结这些模式中出现的相关传播要素,分析这些传播要素在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相关传播要素的五点假设。为验证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传播要素的这五点假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在美华人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题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的问卷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的数据来检验并改进这五点假设,同时提出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其他传播要素。我们最终发现,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成立的传播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对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来说,权威性不再是影响受者接收信息的主要原因。熟悉的信源与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陌生的信源与用户信息接收保持负相关关联。2:文字和图片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视频与移动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负相关关联。3:零散时间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居住环境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4: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移动终端作为发射器和接受器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保持强相关关联。5:强信号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接收保持正相关关联,弱信号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接收保持负相关关联。 第5章:总结但是,受本人研究能力及客观原因所限,本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内容也远未深入,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以下方面继续深入全面研究:(1)本论文所进行的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接收,仅限于从传统和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中涉及的传播要素进行分析,并未涉及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其他学术流派和发展进行更为全面和综合的研究。(2)在进行影响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接收的五点假设时,也仅仅根据定性分析和已有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直观的判断和假设提出,没有更加客观的理论保障。另外在进行问卷调研时,问卷中的问题设置数量较少也势必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判读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接收的相关传播要素。(3)移动社交网络在本质上具有了“移动性”,“社会性”和“交互性”,虽然这些点在文章中都有所涉及,但是最终将视点落在“用户信息接收”,缺乏研究的前瞻性和全面性。这些都是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强化和补充的地方。47 附录为满足以上调研目的的达成,本文设计的调研问卷如下: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接收的传播要素调查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参加本次问卷调查,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lO级硕士研究生。本次调查问卷为一次学术研究问卷,旨在获得您感知的影响移动社交网络接受的传播要素。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资料只用于学术研究。非常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第一部分您的基本信息1.您的性别为?A.男B.女2.您的年龄是?A.18—22岁B.23—27岁C.28-32岁D.32岁以上3.您的受教育程度?A.本科B.硕士C.博士及以上4.您每天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时长为?A.1-60分钟B.1小时至3小时C.34,时以上第二部分调查内容5.您使用移动社交网络主要获取的信息有哪些?(请选择不超过3项)A.新闻类信息B.人际交流类信息C.生活服务类信息D.工作商务类信息E.特别兴趣类信息F.其他6.您使用移动设备终端登录频率最多的社交网站有哪些?(请选择不超过3项)A.人人网B.FacebookC.新浪微博D.MITBBSE.北美华人F.LikedinG.其他7.在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您最愿意接受以下哪种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单选题)4R 附录A.朋友B.陌生人c.有公信力的个人D.官方发布者E.其他8.您最愿意通过哪种形式接受移动社交网络传递的信息?(单选题)A.文字B.图片(包括动态图片)C.语音D.视频E.其他9.您每天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时间主要集中于?(请选择不超过3项)A.搭乘交通工具时间B.用餐时间C.起床或者睡觉前D.工作学习时间E.休闲时间F.其他10.您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环境一般是?(请选择不超过3项)A.居住环境B.工作学习环境C.等候搭乘交通工具环境D.休息就餐环境E.娱乐环境F.其他11.您目前使用最多的移动设备终端系统为?(单选题)A.IOS苹果系统B.Andriod安卓系统C.Symbian塞班系统D.WindowsPhone系统E.其他12.您愿意等待打开移动社交网络页面的时长为?(单选题)A.0-2秒B.3-5秒C.6-8秒D.8-10秒E.10秒以上13.您认为影响您对某些移动社交网站接受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选择不超过3项)A.糟糕的网站界面B.无兴趣的网站内容C.朋友数量不足D.名人参与较少E.打开速度过慢F.其他14.如果在13题中,您选择了“其他”,请写出其他影响您对移动社交网站的接受因素。(字数不限)49 参考文献CEShannon,WWeaver.A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1948Yun-wuHuang,Castro.Crowdsreplaceexperts:Buildingbetterlocation-basedservicesusingmobilesocialnetworkinteractions.PervasiveComputingandCommunications(PerCom),2012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age(s):20-29YouLu.Mobilesocialnetworkbasedtrustauthentication,AdHocNetworkingWorkshop(Med-Hoe-Net),2012The1lthAnnualMediterranean,Page(s):106-112Ioannidis,S.,Chain仃eau,A.,Massoulie,L.Optimalandscalabledistributionofcontentupdatesoveramobilesocialnetwork,1NFOCOM2009,IEEE,Page(s):1422-1430Phithakkitnukoon,S.,Dantu,R.OutofSightOutofMind—HowOurMobileSocialNetworkChangesduringMigration,Privacy,security,riskandtrust(passat),2011ieee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nd201ieee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cialcomputing(socialeom),Page(s):515—520NinaD.Ziv,BalaMuUoth,AnExploration011MobileSocialNetworking:DodgeballasaCaseinPoint,IEEE(06),。MobileBusiness,2006.ICMB’06.InternationalConference,Page(s):21HaobinZhong,LingyanBi,ZeweiFeng.ResearchontheDesignMethodofMobileS、ocialNetworkServices,InformationManagement,InnovationManagementandIndustrialEngineering,2008.ICIII’08.InternationalConference.Page(s):458-461AndersKofod—Petersen,PerAntonGransaether,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attitudetowardslocation.awaresocialnetworkservice,NⅡ永NA肿ONAI.J烈7RNALOFMOBILECOh心仉小ⅡCATloNSVolume:8Issue:1,Pages:53-70,Published:2010ScottCountsa,Mobilesocialnetworkingasinformationground:Acasestudy,Library&InformationScienceResearch.Volume32,Issue2,April2010,Pages98—115L.Humphreys,Mobilesocialnetworksandsocialpractice:AcasestudyofDodgeball,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2007,35(1)王玉祥,上下文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选择机制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0(11)史亚光,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2009(12)孟庆兰,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研究阴.图书馆学刊,2008(1)黄婷,社交网络服务(SNS)的用户信息接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彭现.社交服务网站的传播特征与盈利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吕思园.基于复杂网络特征的SNS社交网站传播特征研究p】.山西大学,2011张亚垫.微博传播特征及传播致效机理分析[D】广西大学,201150 参考文献陆奇.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年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刘璇.传播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交网络(SNS)用户心理体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宫广宇.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与效果的思考——以人人网为例叨.传媒时代,2011(04)盛斌,崔娜.SNS网站传播特征及价值[J】消费导刊,2009(18)赵艳,尹江华.SNS网站的传播特征及影响[J】.传媒.2011(09)董吴.手机版SNS社交网络趋向“移动”化【J].业务应用,2009(07)徐顾伟,汪浩,秦永健.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空间资源利用分析系统[J】.计算机应用究,2011(08)李林容.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J】.新闻界,2010(10)李智惠,柳承烨.韩国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类型分析与促进方案田.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报),2010(8)唐勇,张茹.探析基于位置服务的SNS网站新发展【J】.2010(12)王媛.手机上网行为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0(5)史历峰.地理定位:划时代的移动社交服务[J].新兴传媒,2011(6)徐顾伟,张珂,王明刚.NokiaFind&Connect:基于办公环境的移动社交平台【q.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32.35.杨忠明.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研究综述阴.茂名学院学报,2010(4)李松.基于场景的移动社交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徐原.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动社会化网络研究与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0刘璇.传播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交网络(SNS)用户心理体验研究p】.浙江大学,2010李梦婷.面向学者的社交网络及个人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田】.中山大学,2010吴景.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D】.湖南大学,2010吕成华,高贵凤.移动SNS蓬勃发展3G运营商何去何从阴..通信世界,2009(30)刘立,胡斌.移动SNS:3G之后的战略抉择通信[J】.企业管理,2011(12)宫广宇.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与效果的思考——以人人网为例叨。传媒时代,2011(04)郝若琦.美国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研究【D】.西北大学,2010邵培仁.传播学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口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王中义.网络传播原理与实践口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一匕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口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才书训等.网络商务信息的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51 致谢致谢在求学的三年中,有那么几个瞬间,可能是刚好路过4月初绽放的樱花树下,也可能是阅读在盛夏清晨的荷塘边,也可能是在去东活一个人的路上,我会想到有那么一天,论文写到“致谢”这一栏,也就是科大三年的生活快结束的这一个时刻,我会用怎么的文字来回忆、表达和致敬。我不敢说我能记住这三年的每一个瞬间,但是不可否认,有很多时候,内一b充满了感激,眼中噙满了泪水,不知如何表达,但是心中涌动的是感谢自己曾经的努力和上天的赐予,让人生驻足过这样一个重新塑造了我价值观和生活观的地方。我想只要是在科大求学过的学子们都会有这样的感慨,这里学风严谨,培养学生为人笃定踏实。25系的系友一方面继承着学校为学和为人的传统j一方面开拓着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对于这个庞大系统中小小的我来说,未来的人生,不论走到哪,说到自己是科大人,是25系人,都会充满骄傲,。深感无限荣耀。这三年来,一方面接受着大氛围的熏陶,另一方面则深谙于“小圈子”的潜移默化。想感谢“小圈子”的话在这里是无法道尽的,于是首先大声说出他们的名字:东活5楼和10025这个集体。在我看来,东活5楼是一个充满了魔力的地方,这里的每个人都不高声说话,但是每一种表达都掷地有声。我最最深爱的导师汤书昆教授就是东活5楼的家长,渊博、儒雅、给我们无限的平台却从不说你只能这样或者那样。汤老师更多的表达是聆听、点头,然后在关键时候给予指导和点醒。我只能说,这样的恩师是我心中“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是今后无论我去了哪都会说我的人生导师是汤书昆教授的人。除了这位家长,我们还有思维灵动、简直无所不知的褚建勋老师,当时,我们常常觉得他更像大师兄。学业上他是老师,生活上他是朋友,当遇到问题求救于褚老师时,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除了二位老师,东5师兄师姐们更是让我零距离的感受到到女博士们绝非灭绝师太,男博士们也绝非只会读书。这里的博士们代表了各方面综合素质都达到了很高层次的人,除了专业的扎实外,他们有着健康靓丽的外表、乐观淡然的生活态度、宽和有趣的为人态度。我想,东5的兄弟姐妹会在未来的道路中继续陪伴和相互感染,所以言谢还为时过早,只愿自己在6月收拾好行囊时,能带着那么点东5的气质继续上路,继续丰盈足矣。52 致谢如果说东5是个充满魔力的地方,那么10025就是个充满趣味的地方。班主任吴琦来老师对我们可谓是认真负责,妈妈般呵护、保护。我们的老师们王希华老师、方刚老师、董俊峰老师、周荣庭老师、孔燕老师、秦美婷老师、裴世兰老师、祝秀丽老师哪位不是深受10025同仁们的爱戴和尊敬。这三年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当希望得到解惑时,首先想到的都是各位老师。在这里也深深感谢在人生路上给予过学生无私指导的您们!再次,感谢我亲爱的室友们这三年的陪伴,阿樊和曹,感谢这一路有你们,也感谢我们见证彼此每一次的难关和度过难关。还有我最最亲爱的同学们,不一一致谢,但是请相信,这个致谢里,有你,也有你,我们相互扶持走过的这段路,那些点滴,快乐的和悲伤的,我们都懂。这些就是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但也是我们终将为之骄傲的青春。最后,感谢我的家人。读研期间,家里爷爷奶奶辈的长辈有些离我远去,但是你们刻在我生命中的那些印记不会随着你们的离去而消失。“有信心、有决心”,我会的。爸爸妈妈从不给我指示,有的只是支持。这三年的某一些时刻是你们为女儿最操心的时候,走过来了,我想你们也看到了现在这个更好的我。还要感谢我的师兄兼先生董伟,一路走来,感谢你的坚持和包容,也感谢你的督促和呵护。还有你,小粽子,我最近扮演的天使角色不太合格,会改进的。还有很多我无法一一提及的人,在科大我能够顺利完成硕士学业,能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和答辩,离不开他们每一位的帮助,感谢你们每一个人。感激至此,除了头脑中一幕幕的这三年,我还深表忐忑。我深知,因为个人原因,这三年的我在学业上长进甚微,对于科大人“专业功底扎实”的标签,我深表汗颜,唯有在未来的道路上持续学习才能弥补一二。但是同时,也请允许我在“致谢”这一栏感谢自己,这三年让我终究变成了那个让自己更加喜欢的人,此行,不虚。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1]季婧雅.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型社交网络的特征研究[J].新闻传播,2012(08)[2]周海仪,季婧雅.微博中的双向平衡模式[J].新闻传播,2013(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