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33874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国立三重高中校园安全维护危机防制实施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國立三重高中校園安全維護危機防制實施辦法壹、依據:教育部軍訓處印頒軍訓工作手冊生活輔導有關規定暨本校實際需要。貳、目的:為提高本校師生發揮整體力量,共同維護學校安全;並提倡守法守紀之美德,致力於學校安寧、學生全安之維護,以臻人安、物安、事安、心安等全面安全之目標,以期防範不良份子騷擾校園,預防意外事件發生。參、辦法: 一、防火、水、風災、地震: (一)防火警: 1、利用相關課程配合實施防火安全教育,強化宣導讓學生認識火災的可怕,做到人人防火、處處防火之要求。 2、完成救護防災編組,平時實施任務訓練及配合民防訓練實施演練,以期能在火警時執行任務,發揮消防功能。
2、3、滅火器掛易明顯及易提取之處,並標註有效期限及利用學校防護團訓練時指導全校師生使用方法。 4、易燃物品須徹底消除隔離、焚燒垃圾時需指定專人看守,並將餘火熄滅。 5、禁止使用汽油燃燒垃圾或清洗機具。 6、建立防火系統、警報信號時時提高警覺。 7、火警時搶運重要儀器、圖書、公文至安全地區。 8、火警時救護組人員、協助滅火或配合警察消防人滅火,其餘學生由任課老師、導師、輔導教官引導至安全地區疏散,並保持鎮靜。 9、火警時救災有功師生建議簽請獎勵。 (二)防風災: 1、平時做好防颱準備完成救災編組,隨時做好防颱救災工作。 2、颱風前夕指導各班檢查教室門
3、窗,並請總務處協助全校性之安全防護。 3、成立防颱處理指揮中心,接獲颱風警報隨時告知學生做好應變準備。 4、協調合作社預先飲食儲備及必要之照明設備。 5、颱風過境造成之傷害,立即搶救、慰問受難學生員工,並發動學生清理校園、恢復景觀。 (三)防水災: 1、平時宣導學生養成不亂丟雜物之習慣,並經常清理溝渠,保持排水系統之暢通。 2、利用機會教育灌輸學生有關水災防範措施等知識。 3、颱風侵襲發生水災,應由班導師領導學生疏散至安全地區。 4、水災後請總務處派員清除污物及噴灑消毒劑,防範傳染病。 (四)防震: 1、平時校內利用視聽教材、錄影帶、文宣資料
4、、剪報廣為宣導。 2、房舍教室安全普查,按建築年,代目前狀況或受震後損壞情形,實施徹底檢查補修及加固。 3、建立師生及家長有正確的防震觀念,健全師生心理建設。 4、實施防震演習,每學期演練乙次,以熟練學生進入避難場所及疏散。 5、震災發生時,由危機處理小組即刻發佈警報(廣播及哨聲),由任課老師率領學生就避難場所,並切實清點人數。 6、教職員即刻攜帶重要文件,關閉門窗進入指定位置。 7、總務處指揮工友關閉門窗、水源、電源,並熄滅火源。 8、防護團各任務隊立即展開工作,隨時注意意外事件的發生並予以搶救。 9、震災後,集合各班學生清查人數並回報;受
5、損建築物檢查與整修,恢復水電供應,進行校園整理與恢復。二、交通安全與事故處理:(一)每學期開始,利用新生始業輔導活動時,宣導交通安全教育,使學生入學就對交通安全留下鮮明深刻印象。 (二)配合「教育宣導週」將校內、外重大交通事故為案例,向學生分析肇事原因及帶來的慘痛後果,叮嚀學生注意防範。(三)蒐集「血淋淋教訓」的車禍現場圖片、照片、影帶配合宣導,使學生能從血的教訓中,更加重視交通安全。(四)嚴禁無照學生騎機車及騎乘機車要戴安全帽,利用授課、週會、班會等各種時機反覆宣(輔)導,時時叮嚀,維護學生安全。(五)教官加強校外巡查,嚴配合警察聯巡,嚴格取締無照騎機車。(六)學生放長假
6、時,寄發家長連繫函,請家長配合叮嚀其子弟注意交通安全。(七)發生車禍事件,立即送醫救護,並連絡該班導師,輔導教官、主任教官與學生家長。三、學生心理安全輔導:將導師、輔導教官、諮輔老師、輔導室緊密結合,確實做到學生心理安全輔導工作。 四、預防飲食中毒: (一)學校內飲用水之水源、飲水器定期實施衛生、安全檢查。 (二)宣導學生保健教育,培養良好之飲食習實,不在路邊進食、不購買過時食物、飲料及劇烈運動後不立即飲用冷飲。 (三)衛生保健組配合市衛生局定期檢查學校附近餐廳之衛生與清潔,並予以評分公告,確保飲食之安全。 (四)發現學生中毒情事,立即送醫急救診治,並通知導師、輔導
7、教官、學生家長共同照料並追查中毒原因。 五、預防竊盜:(一)加強學生生活品德及法律常識教育,端正學生行為、激發學生榮譽心,促使學生由知法,進而守法。 (二)加強學校週邊阻絕設施,重要處所設置緊急聯絡電話,偏僻地方增設照明設備,嚇阻不法活動。 (三)加強門禁管制,晚間十時按時關閉校門,強化夜間警衛巡邏,並請協調慈湖派出所於上、放學及晚自習時段負責校園外圍,防範歹徒侵入校園。 (四)各辦公處所嚴格鑰匙管制,下班時檢查門窗並上鎖,重要儀器加裝防盜警報系統,確保財產安全。 (五)利用相關課程及週會、集會等時機告誡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