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69例临床疗效观察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69例临床疗效观察

ID:34326924

大小:56.3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69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69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69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69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69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69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69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胸痺是以胸部闷痛或刺痛,甚则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症的病症;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内伤、七情、体虚劳倦等因素引起的脏腑亏损,胸阳不振,营气不利,气机不畅,肝脉阻滞,血瘀不通;“不通则痛”乃气血闭而不通则痛,故胸痹病常见于以痛为主的胸痛、心痛、短气、脉沉迟的临床症状;为治疗痰血瘀阻所致冠心病的方剂,以心前区闷痛,头晕心悸,气短,舌紫暗脉弦为辨证要点。方中瓜篓味甘性寒,长于导浊痰下行且能行行气宽胸;葛根质轻上浮,能升举阳气,郁金味辛苦,能入血分而行血中之气兼化痰浊,达行气化痰止痛之效。三药合用有行气导痰、宣

2、痹通阳之功为方中主药。当归长于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泽兰、刘寄奴、元胡、失笑散均有行瘀破血、舒肝和营止痛之效。临床加减,运用得当,效如椁鼓。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25-02我国古代医籍中虽然没有冠心病这个病名,但却有许多相关记载,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可归于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胸痹心痛立有专病专篇论治。书中有'‘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以及"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等记载,是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描述。历代中医古籍中对冠心病的记载为后世医家研究、

3、诊治冠心病奠定了基础。血府逐瘀汤是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合方,再加牛膝、桔梗组成可同治一切气滞血瘀等症,故称为逐瘀。笔者采用本方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9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汇报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9例病历资料,男40例,女29例,年龄48-82岁,部分患者心绞痛发作后表现为:胸痹、喘息咳唾、疼痛、憋闷、心前区刺痛,呼吸短促、脉沉迟、不得卧。还有部分患者是没有心绞痛,直接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发病期主要表现胸痛彻背或胸闷憋气、头晕心悸、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胸骨后的闷胀感、压榨感。2治疗方法血府逐瘀汤加减:组成:葛根60g,

4、瓜萎30g,刘寄奴15g,当归10g,郁金15g,泽兰15g,川<10g,元胡15g,失笑散18g(包煎),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加减:若兼有痰浊内阻甚者,寒痰加半夏、薙白、远志、菖蒲等;热痰选用天竺黄、鲜竹沥、竹茹、川贝粉等;兼气血不足者加人参、黄英、丹参、熟地、首乌、阿胶、白芍等;兼阴虚阳亢者加生地、玄参、麦冬、夏枯草、石决明等;兼心阳虚衰水湿泛滥者加熟附片、干姜、肉桂、白术、仙灵脾、黄茂等;胸闷气滞甚加丹参饮枳壳、桔梗、杏仁等。7日为一个疗程,用药6个疗程。3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标准3.1显效。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两级。原为I、亚级者心绞痛基木消失。不用硝酸

5、甘油。非劳力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每周不多于二次,基本不用硝酸甘油;休息时心电图恢复到正常、大致正常。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次极量分级运动试验(一),或运动耐量上升二级(+)o3.2改善。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降低1级,硝酸甘油减用一半以上。原为1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不用硝酸甘油。非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纹痛次数、硝酸月呀山用量减少一半以上;休自时电图或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ST段下降在治疗后回升0.05毫伏以上,但未正常。3.3无效。症状及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或虽有所减少,但未达到改善程度者;心电图较治疗前无改善。4结果入选的69例患者,显效65%,改善

6、31%,无效4%。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o5讨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综观选方治则大都运用了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宣痹通脉等法。中医学对冠心病病因病机有较多研究与记载,历代医家多认为其以阳虚寒凝为主,但对痰浊、瘀血、外邪等也均有论述。现代中医对冠心病的相关研究基本沿用了古代心痛病的病因病机理论,但也有所阐发。颜红叙将气阴两虚作为发病的病机关键。荀祯学等[1]认为胸痹病机多为本虚标实,心阳虚与心阴虚是胸痹的始发病机,为疾病之本。痰浊、血瘀是机体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失调的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致病因素导致病机发生转变,为病机演变的必然过程,并常可相兼互化,为疾病之标。以上病机形成

7、之后常导致疾病缠绵难愈。胸痹病程日久,病机日渐复杂,常易引起寒凝、气滞和郁热,导致胸痹的急性发作或进一步加重,经有效治疗后容易逆转,为标中之标。陆乾人等[2]认为,胸痹心痛病机为素体阳虚,阴寒内生或外寒乘虚而入,痹阻心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粘膩之品,伤脾败胃,气血运化失司,水谷精微疏布失常,聚而为痰,痰瘀于络,碍气行血,必致血瘀,而血不利亦可化为水而凝为痰,终致痰瘀交错;七情过激,气机运行失常,统率失司,血不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