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成人患者的研究现状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成人患者的研究现状

ID:34324926

大小:57.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成人患者的研究现状_第1页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成人患者的研究现状_第2页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成人患者的研究现状_第3页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成人患者的研究现状_第4页
资源描述: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成人患者的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成人患者的研究现状于斐(南京鼓楼医院江苏南京210008)【摘要】吸氧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中辅助通气方法之一,传统多采用低流量未湿化鼻导管吸氧治疗,但是其不能准确调节氧气浓度,对于患者的通气功能作用较弱,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具有应用广泛,患者耐受性良好,护理方便,有效减少对鼻部的损伤及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牛。但是其容易染菌,加速疾病的发展,因此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并且防止感染发生。【关键词】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成人患者;应用;缺陷【中图分类号】R197.39【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364-02吸氧治疗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治疗,正确的吸氧在补充体内氧气需要的同时,还有助于原发病的治疗⑴。氧气疗法是通过给予患者氧气,提高其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加速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是临床上较安全的治疗手段之一⑵。氧气疗法的出现体现人类对氧的需求从依赖到争取的过渡,开启了人类与自然的新篇章[2]。其治疗方式主要有:头面罩吸氧法、呼吸机吸氧法及鼻导管吸氧法等,其中鼻导管吸氧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临床上使用较多[3]。国内教材中要求给氧装置提

3、供干燥的氧气,但是吸氧者长期吸入干冷气体,降低鼻粘膜功能和患者的适应性,因此需要将氧气进行湿化,降低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提高患者的适应性[4・5]。1.医院获得性肺炎气管切开患者住院期间容易患医院获得性肺炎,湿化气道是防治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是一种新型气道湿化系统,可以用于改善患者的气道阻力,提高气道的廓清能力,减少死腔通气量等,李佳等⑹研究证实湿化高流量吸氧治疗可以通过为气管切开患者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并减少护理吋间。其主要治疗原理是[5]:①湿化高流

4、量吸氧治疗可以稀释气道分泌物;②湿化高流量吸氧治疗提高吸氧治疗的效果,较好满足患者的稀奇流速,避免重复呼吸问题,治疗过程中加强气道湿化,提高肺的通气量和氧分子的扩散能力,使其在肺泡中能够充分的交换和利用,从而提高氧疗的效果。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主要通过止咳祛痰和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等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吸氧治疗提高患者的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新陈代谢的过程⑺。有研究证实⑻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显著提高氧疗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吸氧治疗,改善患者的呼吸

5、频率和心率等呼吸功能指标,传统吸氧疗法吸入的氧气干燥致使患者鼻腔粘膜组织结痂及出血,同时影响顺利排出痰液,而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可以补充气道鼻粘膜损失的水分,提高患者鼻咽部的舒适度,有利于痰液的顺利排出。3•冠脉旁路移植低氧血压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一类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缺氧会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积极改善缺氧状态可以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有利于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梁笑霞等⑼研究发现,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氧饱和度和氧分压等临床指标,并口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肺部感染。4•

6、重型颅脑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后,鼻部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加湿功能减弱,致使气道的湿化、加温及咳嗽功能下降,粘膜干燥,痰液不能顺利排岀,增加肺部感染,从而造成气道阻塞及肺部疾病等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式不能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热量,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证明,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频率、痰液粘度、二氧化碳分压,并降低肺部感染率[10]。可能是由于加温湿化吸氧治疗达到人体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利于气道粘膜纤毛的运动和分泌物的排除;吸氧治疗的人量新鲜氧气冲洗鼻咽部死腔,促进肺泡中氧气和二氧化氮的交换

7、;高流量的氧气不低于患者主动稀奇速度,降低患者的吸气阻力;加温湿化的吸氧治疗降低机体对外界氧气的加温湿化的能量消耗[11]。综上所述,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成人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气道干燥的状态,提高氧分压,促进痰液的排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在临床上应用。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染菌等问题,多采用甲醛和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但是消毒效果并不理想,应在使用过程中避免输氧装置染菌的问题。【参考文献】[1]马春梅,柳风琴,海春莲等•间断吸氧时间登记表的设计与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9):184-184,

8、187.[2]岳新霞,何江渝,常琦等•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流量吸氧的临床效果及不适反应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5):25-28.[3]曾倩•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气吸入的护理卩]・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282.[4]杨艺,景彩娥,韩晓丽等•新疆乌鲁木齐市湿化与未湿化鼻导管吸氧差异性研究[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