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上第二单元复习题

[小学]四上第二单元复习题

ID:34318066

大小:66.8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5

[小学]四上第二单元复习题_第1页
[小学]四上第二单元复习题_第2页
[小学]四上第二单元复习题_第3页
[小学]四上第二单元复习题_第4页
[小学]四上第二单元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四上第二单元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复习题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专题。1、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课文让我们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例如《》、《》、《》。北宋的文与可能把竹子画的生动传神,就源于他长期仔细地观察,所以我们说他(),这个成语的意思是()o列夫托尔斯泰随身带着日记本,他说:“(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是有趣的)”。2、《题西林壁》包含的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游山西村》包含的哲理: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3、《题西林壁》是()代()写的,

2、诗中描写庐山风光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III缘身在此山中”蕴含的哲理是()o正如俗语所说“()”。)o4、观察的角度不同,其结果大不相同,用一句诗来说,就是(5、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也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6、《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全诗以一个“()”字贯穿全文,描写农民丰收年好客的诗句是:(,o)其中描写秀丽的山村风光的句子是(),这句话揭示的哲理是()o写景寓理的名句是:()O常用来形容:()o7、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地解题思路,这时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解出

3、来了。这真是“(,。)”(用上《游山西村》的诗句)。8、《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o9、爬山虎的脚长在()上,()上长()的地方,反面伸出()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的,这段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o10、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o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的是()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非常()o叶尖(),在墙上铺得那么13(),没有()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一阵风(),一墙的叶子就(),好看得很。11、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EJ上就()成小圆片,()住墙。

4、细丝原先是直的,13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它使紧)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这段主要讲了()o12、《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国的著名的()学家(),他创作了著名的《》,文中大量采用()的手法,本文我们了解了(、)的蟋蟀。蟋蟀的住宅外部特点是、、、、。内部特点、、、,选址特点是13《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叙述的是()国()学家(),首创()学说的故事,全文按(顺序来写,他身上具有()()的品质。14、《》讲的是北宋画家()的故事,意思是()。15、学了本单元,我发现要想把一件事物写清楚写具体,就要()。1、《游山西村》中描写秀丽的山村风光的句子是(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揭示的哲理是(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2、《题西林壁》是(宋)代(苏轼)写的,诗中描写庐山风光的诗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的哲理是(要相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3、观察的角度不同,其结果大不相同,用一句诗来说,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5、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