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实验学校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凝视、成因透视和出路审视

港城实验学校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凝视、成因透视和出路审视

ID:34316294

大小:64.2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5

港城实验学校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凝视、成因透视和出路审视_第1页
港城实验学校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凝视、成因透视和出路审视_第2页
港城实验学校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凝视、成因透视和出路审视_第3页
港城实验学校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凝视、成因透视和出路审视_第4页
港城实验学校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凝视、成因透视和出路审视_第5页
资源描述:

《港城实验学校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凝视、成因透视和出路审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港城实验学校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凝视、IE成因透视和出路审视摘要:笔者认真分析了我校流动儿童品德教育现状,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三个层面分析了流动儿童品德教育现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品德教育的实施方略:关注流动儿童的情感体验;挖掘品德教材资源;搭建流动儿童活动平台;激励流动儿童互动交往。关键词: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12-2一、凝视:当下港城''流动儿童”品德教育现状1•流动儿童教育存在不连续性,道德认知模糊,行为习惯养成差。农民工的无序流动和工作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其子女教育的不

2、连续性。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迁徙,常常会出现错过入学时间、前后学习内容衔接不上的情况,从而造成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差,流动越频繁,对其学习构成大威胁。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代养人的无奈,部分流动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自控能力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据笔者对港城学校走访调查得知,道德意志薄弱,经常违反校纪,道德行为习惯不良的大多数是流动儿童,假日常常结伙游荡于社会,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误导,干些偷鸡摸狗的违法勾当。2.随班就读成为港城实验学校吸纳流动儿童的主要方式。中国对流动儿童现行的教育政

3、策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心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数据显示,上海市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人数达37万多,其中15万在公办小学就读,占40%,其余22万多学生主要在300多所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教育。首先,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硬件资源达不到国家标准。大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校舍简陋,课程设置仅开设必要的文化课程,取消音乐、美术等艺术课教学,达不到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次,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水平低。与公立学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经济条件差,教师工资低,部分是大学毕业生,缺少教学经验。如皋市没有举办农民工子

4、弟学校,原因是涉嫌教育歧视,为此要求港城实验学校执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班就读的政策,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带来了压力。随班就读成为港城实验学校吸纳流动儿童的唯一方式。3.父母疏于对流动儿童的品德教育。农民工群体由于体制、经济等现实问题,其自身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态度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流动儿童自身而言,家庭的贫困让他们过早地分担了生活的重担,料理家务、照顾弟妹,甚至拾荒赚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与当地儿童的接触中,他们经常被人瞧不起,因此很少有当地的知心朋友;由于大多生活在简易的租住房里,生活环境比较恶劣。农民工群

5、体作为流动儿童父母,知识素养低,体力劳动繁重,不能给子女学习以指导。他们内心期盼孩子学习优秀,工作稳定,但是不能将期盼落实到真正帮助、指导和教育孩子的现实中来,仅将希望寄托于学校,疏于对子女的教导,须知儿童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同时,社会大众也存在歧视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儿童的现象。4•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价值观扭曲。流动儿童一方面延续着父辈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耳濡目染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心理难免出现落差,加之本地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甚至丑化,常常使他们产生自卑、自闭心理,以致出现行为失范。根据成长规律,儿童不仅是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而且还是道德品行

6、初步形成的阶段,但他们独立思维尚没有成型,相对于成年人,他们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使得他们个体价值取向带有世俗化,从而产生认识的偏离。二、透视:"流动儿童”品德教育现状成因分析1•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儿童品德处于'‘无根基”状态。儿童往往是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内化父母的期望与要求规则,继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但是,不管是父母双方还是一方外出,都致使父母的教育功能和监管职责缺失,而流动儿童恰好是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从思想认知还是情感上都难以得到父母及时的引导和帮助,更加无法感受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而父母的情感支持是任何临时监护人都难以替代的,这使得流动儿童对社会上

7、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和现象认识模糊,甚至出现价值取向上的扭曲与偏离。因此,父母与孩子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无疑导致了家庭道德教化功能的弱化,使流动儿童的情感支持网络断裂,从而致使流动儿童无法顺利实现社会化或者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畸形发展的情况。社会学理论认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都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它与特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动机相结合逐渐转化为道德行为。而儿童道德认知的获取,良好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稳定的家庭结构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儿童道德成长的早期,父母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