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ID:34299288

大小:13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5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_第1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_第2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_第3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_第4页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一.客观题(32小题,共48分,每小题1.5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答案】A...........................2.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

2、主导。这说明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C.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D.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题干中“剥削推动的商品化”是指在货币地租时代,农民为了用货币缴纳租税,不得不把手中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是指农民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自己无力生产的产品如食盐、铁器等生活生产必需品必须从市场上购买,这都是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服务的商业活动,故选B;A是原因,不是对题干现象的说明,故排除;C不符合史实,D是在夏商周时期才有的现象,而且也不是说的古代中国农民,故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CD。3.读东汉时期我国

3、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省份地点铁器物种类四川绵阳斧、锸、锛四川荥经铁锄、曲炳刀、削刀重庆巫山铁犁铧、长釺形器、铁削重庆涪陵铁斧、铁锯、刻刀重庆云阳铁削、铁锄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答案】C【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在西南很多地区都出现了铁制生产工具,这表明铁器在西南地区逐步推广,C项正确。不能通过铁器在西南地区逐步推广,推断西南农业己逐步实现精耕细作,排除A。铁器在西南地区的推广不能说明它是否已成为西南的主要劳动工具,排除B。不能根据铁器在西南地区逐步推广,推断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已大

4、大提高,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4.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具有()A.脆弱性B.落后性C.封闭性D.先进性【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亩产量变化看,从战国到1949年,亩产量基本长期处于同一水平,没有较大的提高,反映了农业发展的落后性,A、C、D与题意不符,可排除;正确答案选择B项。5.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对此理

5、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B.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C.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答案】C【解析】中国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农民可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因此C项正确。中国传统农业始终没有摆脱政府的控制和约束,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传统农业重视生产技术的更新和耕作方法的改进,D项错误。6.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府因素是(  )时期耕地面积人口明初8.5亿亩6600余万清前期10亿亩4.1亿A.大量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

6、的人B.摊丁入亩政府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C.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答案】B【解析】据材料“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故人口比明初增加,故B项正确;大量耕地开垦不属于政策因素,故A项错误;一条鞭法是明朝的政策,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无法解释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原因,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设问词“政策因素”,学生应该正确理解“政策”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摊丁入亩政策的作用出发,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7.1372年

7、,政府颁布法令:“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改变元代佃户对地主“侍奉如承官府”的情况。这本质上反映了(  )A.宗法制是处理农民关系的主要手段B.伦理思想影响深远C.政府法律上承认人身依附关系变化D.租佃关系更加普遍【答案】C8.唐朝武周(武则天统治)以后,大庄园制经济日益发展。安史之乱后,庄园制的形成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成为地主的佃户。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