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的微博研究——基于对“陈永洲事件”的分析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的微博研究——基于对“陈永洲事件”的分析

ID:34285430

大小:16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4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的微博研究——基于对“陈永洲事件”的分析_第1页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的微博研究——基于对“陈永洲事件”的分析_第2页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的微博研究——基于对“陈永洲事件”的分析_第3页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的微博研究——基于对“陈永洲事件”的分析_第4页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的微博研究——基于对“陈永洲事件”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的微博研究——基于对“陈永洲事件”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的微博研究——基于对“陈永洲事件”的分析-新闻学“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的微博研究——基于对“陈永洲事件”的分析黄颖摘要】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研究了传播与风险扩大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媒体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传播路径之一。本文试借鉴这一理论框架,从“放大”的视角来观察微博在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方面的特点。并以“陈永洲事件”作为案例,宏观上观察事件在微博中的放大途径,微观上观察微博文本中的“责难信号”以及信息流等问题,试图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媒体是如何报道的,受众又是如何与之互动的。关键词风险的社会放大责难信息流

2、陈永洲一、理论梳理“风险的社会放大”这一理论框架基于这样的假设:除非人类观察到并将其传播给其他人,“风险事件”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关紧要的,或是非常局部化的。①传播在风险事件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卡斯帕森认为,组成社会放大的信息系统和公众反应的特征是决定风险的本质和严重性的主要因素。信息通过社会以及个体“放大站”加工,“放大站”包括:技术评估专家、风险管理机构、大众媒体、社会团体中的舆论领袖、同辈和参考群体组成的个人网络等。社会放大站通过沟通渠道(媒体、信件、电话、直接交流)制造和传输信息。每一个信息接收者都参与放大过程,成为放大站。

3、②大众媒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放大站。媒体的传播迅速、广泛,对公众对风险事件的认知有重大的影响。学者们也对风险信号和公众传媒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二、媒介在风险的社会放大中的传播行为(一)“陈永洲事件”的传播途径1、事件的披露事情的发端是“新快报”官方微博10月22日20:34发布的一条关于陈永洲被捕的消息,随后迅速在微博中产生了反响。经过搜索,“新快报”微博从10月22日到11月1日一共发布关于陈永洲事件的消息有11条。通过对微博分析,“新快报”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披露信息。10月22日晚发布两条微博表明将披露关于陈永洲被捕的消

4、息。模糊的信息和“记者被捕”的关键信息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其次是扩大影响。这一阶段是责难信号集中的阶段,“新快报”于23号发布5条微博,联合其报纸,直接向长沙警方提出质疑。在质疑警方的同时,“新快报”在微博中将自己塑造成“正义”、“有风骨”的媒体形象。可见,在事件的开始,“新快报”就为此次报道划定了框架——警方滥用公权,媒体为记者呐喊,并塑造了意象——“沉默的警方”、“有风骨的媒体”、“受屈的记者”,不断扩大着风险信号及其影响。最后是沉默期。在24日之后,“新快报”微博没有再发布与陈永洲有关的消息,包括之后的认罪、批捕、领导班子调整。2、其它

5、媒体的介入(1)抽样说明本文选择了“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作为官方媒体微博样本;“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作为都市报媒体微博样本。抽取10月22日—11月1日期间样本微博发布的所有有关“陈永洲事件”的微博。(2)抽样结果10月22日—11月1日期间,四个样本微博共发布相关微博48条。报道的数量和类型影响了受众对风险事件的态度。“人民日报”和“新京报”2个样本微博在报道的数量上领先,统计的3种报道类型都有涉及。“南方都市报”发布的相关微博数量最少,而且第一条相关微博发布于10月26日,并且大多数消息都是转发,自行采访的消息较少。对事件的连续关注

6、形成信息流,信息流的持续或断断续续可能促进或妨碍受众对于风险的观察。图2显示的是10月22日—11月1日期间样本微博对陈永洲事件的报道周期。可以看出:首先,对事件的报道基本没有中断,但是有明显的峰值,两个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0月23日和10月26日,对应着事件中的时间节点。其次,在经过时间节点后,报道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二)媒体的传播行为分析1、谁是“恶棍”——微博中的责难信号阿温德·苏拉萨认为,在责难似是而非的情况下对信号的进一步探究可能显示出更加充实的阐释。另一方面,直接的责难能明确的驱动陈述中的联想和意义,从而强化信号对读者的影响力。③样

7、本微博中筛选出来的16条微博都有明确的责难焦点。其中3条是针对具体的机构,另外13条都是针对个人。在10月23日陈永洲被捕到10月26日陈永洲认罪之前,是媒体报道最为集中和活跃的阶段,样本微博虽发布了消息,但表现得都较为谨慎。“人民日报”和“法制日报”都是转发了其它相关媒体对于陈永洲事件的报道,或是呼吁相关部门尽早查明事实,给出说法,并没有责难信号,具有明确责难信号的微博出现在10月26日及之后。“南方都市报”在10月26日前没有发布任何关于陈永洲的微博。相反,“新京报”表现的较为活跃,在10月24日连发3条微博对陈永洲事件提出质疑。另外13条

8、有责难信号的微博发布于10月26日陈永洲认罪之后,点名批评了陈永洲为了自身利益进行虚假报道的行为。10月26日,陈永洲在央视《朝闻天下》节目中出现,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