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43899
大小:1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保护我们共同家园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方法导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是指谁?如何理解“共同的”涵义?让学生感受到茫茫太空之中,地球像是一艘遨游的飞船,地球上所有的生灵搭载在这艘飞船上,结伴而行,体验着同一生命旅程,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没有可以迁居的绿洲。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学生阅读教材P123——124有关内容,设问: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2、这些环境问题会不会影响我们个人的生活?3、我们个人的行为,对这些环境问题的形成有没有影响?教师总结归纳:1、温室效应。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
2、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形成“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的冰雪和高山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2、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引起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臭氧层破坏,导致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等。3、海洋污染:赤潮是由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富营养化。当
3、海水中发生富营养化时,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赤潮,其危害主要有:①藻类死亡后,遗体被细菌分解时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使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②这些生物遗体被厌氧型微生物分解时,产生出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4、酸雨:生态系统的硫循环见下图。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SO2排放到大气中,远远超出了生物圈的自动净化能力,因而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并使许多地区出现酸雨。酸雨素有“空中死神”之称。它可以使水体酸化,从而使鱼类的生殖和发育
4、受到严重影响;它会直接伤害植物的芽和叶,影响植物的生长。此外,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和金属材料等。据报载(1999年12月6日《文汇报》),素有“北大荒”之称的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1999年全面停止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垦荒,“北大荒”不再开荒。这是因为连年的垦荒虽然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了贡献,却也使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缩小了60%,丹顶鹤、东方白鹳等一些鸟类在该地区基本绝迹。于是,引出一个重要话题:如何协调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呢?学生阅读教材P124——127相关内容,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什么?
5、2、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教师总结归纳: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基因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物种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与物种的多样性密切相关,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在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启发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和潜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绘制一幅漫画:衰老的大树发愁地想:“鸟儿们都死了,谁来替我传播种子呢?
6、”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的灭绝很可能导致一连串物种的灭绝,也可能造成某些物种的数量失控,如猫头鹰、鼬和狐的灭绝可能造成田鼠成灾。教师提示:保护生物多样性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也需要全球合作。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为题,揭示“稳态与环境”的核心思想:整体、相互作用、动态平衡、协调发展,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哲
7、理,描绘出人类未来美好的前景,在学生的憧憬之中结束本节课。(三)总结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四)作业布置教材P128练习。板书设计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2、臭氧层破坏3、海洋污染——赤潮4、酸雨5、水资源短缺6、土地荒漠化7、生物多样性锐减二、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潜在价值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就地保护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易地保护三、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