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08872
大小:6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4
《李浩然-关于影响文科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因素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4/40关于影响文科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因素及其反思2009级社会学李浩然【摘要】文章在聚焦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借助案例访谈的调查方式初步探索了影响文科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参差不齐的几类外在因素以及内部原因,进而对此现状思考学校体制和个人价值认识层面上的调整问题。【关键词】文科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体制认识一、引言目前,国内外学者专家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了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问题。诸多研究表明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高与低对其心理健康、学习动机和成就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
2、成,同时也影响青年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建立。高校学生仍处于青年及青年初期,他们的身心仍在迅速成长过程之中,表现出一种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复杂纠织的状态。对社会的认识和接触较为单纯和浅薄,未能形成较为成熟的价值甄别力。从一方面来说,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大学生们要面临的诱惑和压力是不胜枚举的。就业压力、社会竞争、学业困惑、情感纠葛、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足以体现[1]。总而言之,大学生历练一种良好健康的心理适应能力显得尤为刻不容缓。而学校归属感的培育却能恰如其分地改善诸
3、多不便。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进而上升到对大学生活的认同以及对集体的肯定。如此一来就会在内心形成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态度情绪,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荒废学业、碌碌无为的人生悲剧。另一方面,从学校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备来看,时下高校改革正在逐步拓展和深化,许多高校的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的整体特色和人才规格还需接受时间和社会的检验。具体表现为,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还不够深入,相应的行为规范、守则、奖罚制度尚未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毕业生职业指导以及就业竞争力提升等多个方面。同时还有教师
4、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大,专兼职比例不当和社团活动建设不科学等现实问题。教师没有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很多人只是为教而来,并非完全针对学生,使得学生未能与教师有更深的思想交流[1]。...如此诸多内容皆会影响到学生良好学校归属感的建立。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规划自身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有利于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体制建设。鉴于研究者获取资料的具体情况,本研究特地将研究视角进行了收缩和聚焦,联系研究者个人对实际情况的
5、掌握和了解,选取了文科生这一特殊群体展开调查。毕竟当今文科生的就业面是很有局限性的,曾经一度时间在文理分科这个问题上有过沸沸扬扬的各类争论。当然这只是引入一种社会事实以作思考,为的是让我们大家更侧重于关注文科生学校归属感的里里外外,其研究意义同样可以反映于上面所论述到的两点。(对于为什么选择文科生没有很好的说明?他们有何代表性或特殊性?)二、研究概况(一)概念的界定学校归属感(schoolbelonging)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下了定义:Goodenow和Grady认为学校
6、归属感即为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支持与接纳的程度;DeVos和Dijkstra的定义指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5]。目前,国外对学校归属感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在纷繁复杂的定义中主要呈现两大趋势:认为学校归属感是一个整体结构(globalconstruct),它不仅包括在一个环境团体中与他人的相处、融合,还包括了对所在团体的责任感,对工作的胜任感及他人对自身能力的认可[4]。学校归属感超越
7、了单纯的与他人交往,而是把其放在一个更宽泛的范围来理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归属感是一个多纬度结构(multidimensionalconstruct),多数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确定学校归属感的纬度结构,其中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校活动是三个主要的纬度结构。笼而统之地说,学校归属感(schoolbelonging)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并乐观参与学校活动的情感[5]。(二)研究简述本研究根据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原理和方法
8、,结合文献调查研究结果,选取了文科生的学校归属感展开研究思路,并运用个案访谈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内容首先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概念进行界定,之后在此概念的指导下从了解个体与师生的交往、...对学校硬件环境的满意程度、如何看待校方的人文管理、对学校各类政策措施的认可评价、对学校社团活动的认识和参与情况、对专业以及专业师资的肯定等若干层面开展了访谈,分析影响当代文科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差异的原因。并结合了无结构式访谈的特点,从中穿插了一些相关问题。本次调查选取了本校文科专业的20名在读本科生进行访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