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初中数困生的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初中“数困生”的转化策略长宁县清江中学彭学才在农村有部分小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就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再加上初中数学具有一定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因此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就产生了不少数量的“数困生”。现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数困生”转化方面作一些粗浅探讨:一、“数困生”产生的原因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初中后,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O2、基础不扎实。有部分“
2、数困生”小学数学基础差,主要表现在数的运算速度慢,准确率低,处理数据的能力差,几乎不会用简便方法计算,有个别学生甚至连四则混合运算都搞不清楚,这些学生进入初屮开始学习有理数就困难重重。3、学习没兴趣。“兴趣是故好的老师”,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成绩落后,家长和老师不能及时地给予帮助,而用不恰当的方法去批评,指责,再加上同学的看不起,这样使他们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就连上课也不愿意多看老师一眼,更谈不上发言、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长此以往,成绩越来越差,很自然就成了“数困生”。4、学习没方法。初中学生年龄小,学习的
3、自主性差,往往课后草草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法的习惯,不会主动理解及时“消化”所学知识,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掌握的知识松散零乱。此外,很多老师也没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5、家庭原因。现在农村的家庭里,有很多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有的是去到外省市,一年当中根本就没见自己孩子儿次面,即使是在本地打工,也是早出晚归。于是教育孩子的重任就放在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肩上,而作为老人,对孩子的宠爱,任意为之则比止面教育多一点,久而久之则养成
4、了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更不利于学生学习。二、“数困生”转化的一些做法:1、激发“数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尊重和赏识“数困生”,是提高其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一般来说“数困生”的口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因此,只有对“数困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数困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屮,要把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到学生心里。例如: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数困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冃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
5、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澜。教师心中有“数困生”,“数困生”心屮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的一致性,会引起强烈的共鸣,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当然最佳。(2)巧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教师授课时应避免平铺直叙地讲解令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在数学教学中,适当适时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我在讲科学计数法时,在黑板上写了很大的两个数23000000000与1230000000,找两个学生上黑板来看谁写
6、的又快又对,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但耍想速度又快又准确是不容易的。下面老师教你们一个绝招,将23000000000写成2.3X10",将1230000000写成1.23X109,这种方法称为科学记数法,学生顿时恍然大悟,都急着要学这种好的方法,现在老师来讲这个知识就很容易了。(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虽然有些“数困生”有兴趣,也肯下功夫,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习方法.不会对知识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整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教师要逐渐让他们掌握数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他们善于
7、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去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慢慢地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驱使他们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思维,不断地展示自己、提高自己。这样就能较大幅度的提高“数困生”的数学成绩。(2)积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在讲到七年级上册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这节课时,学生觉得比较难学,也比较难理解,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就能很好地解决,每一种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则一目了然,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并掌握。我们教师可以恰当的选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等来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帮助教师处理一些在黑板上画不好,用模型也
8、看不清的图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3)重视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生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把握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