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80806
大小:7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4
《高中文言虚词能力考点例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文言虚词能力考点例解--高中文言虚词能力考点例解说明:一、高考文言虚词考点高中语文教材规定为32个,本稿以此为参照,并按音序进行排列。二、高考文言虚词考点所涉虚词注解以课文解释为底本,个别虚词略作改动。三、本稿以教学需要为出发点,采用音序排列,便于捡索,提高效率。虽sui所suo惟wei为wei焉yan也ye已yi以yi矣yi因yin于yu哉zai则ze者zhe之zhi虽sui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例解]“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
2、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例解]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4.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例解]“虽然”,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所suo1.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
3、序》)3.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例解]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4.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5.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例解]“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6.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7.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例解]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
4、格式,表示被动。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例解]“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10.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例解]表示手段或凭借。惟wei1.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谭嗣同》)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例解]用作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3.今数雄已灭,惟
5、孤尚存。(《赤壁之战》)4.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梦溪笔谈》)[例解]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例解]表示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希望”或“请”。6.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肴之战》)[例解]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与缘由,相当于“正因为”“只因为”。7.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问说》)[例解]用作助词,常与“是”搭配成固定结构“唯……是……”。“惟”“唯”“维”作为虚词使用时,古时可以通用。为wei1.此
6、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例解]“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2高中文言虚词能力考点例解 2.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3.公为我献之。(《鸿门宴》)[例解]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4.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例解]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7、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例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6.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例解]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7.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9.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例解]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10.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例解]用作助词。读阳平声,
8、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焉yan1.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例解]语气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