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坪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黄茅坪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ID:34176305

大小:57.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4

黄茅坪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黄茅坪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黄茅坪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黄茅坪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黄茅坪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茅坪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茅坪水库冲沟及水库溢洪道下排洪渠整治河道二期工程箱涵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施工单位:广西满天星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三年三月黄茅坪水库冲沟及水库溢洪道下排洪渠整治河道二期工程箱涵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本项目主要工作是新建排洪渠(排洪渠箱涵结构断面尺寸为2孔3.5×3m),排洪渠经钱隆天下(南)东侧与南宁四职高空地,横穿越竹溪大道,沿山水花都围墙外侧,最终排入竹排冲,全长574米,箱涵基坑开挖深度为5.5m左右,属深基坑施工作业,加上项目穿越城市

2、主干道竹溪大道基坑防护难度大。受布置交通组织的场地制约,拟建暗涵与原道路相交处,无法进行放坡开挖时,为了临时交通道路的安全,需要在暗涵基坑与临时交通路之间设钢板桩支护,本工程采用临时钢板桩支护均采用单排钢板桩进行基坑加固,拉森式新型钢板桩,长度均为12m,支护范围:暗涵中心线左右两侧各9m。根据各阶段交通疏导设计,本工程临时钢板桩支护共计168m。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本工程地质勘察由广西有色金属勘察设计院完成,具体详见《南宁市黄茅坪冲沟及水库溢洪渠河道整治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2010年5月

3、),现摘录如下:(1)地形地貌黄茅坪水库溢洪道排洪渠属南宁市青秀山北侧水系,总体地势为南高北低,场地地面标高65.18--76.50M,地形起伏较大,属沟谷地貌。(2)地层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经两次钻控查明,场地内的岩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第四系河流冲积成因的粉质粘土,粘土及第三系湖相沉积的半成岩。根据场地的地貌单元、岩土成因类型、风化程度及其物理力学特征,对场区内的岩土层进行划分,场地内自上而下的各岩土层依次为:①填土:黄、灰褐色,稍湿至湿,松散状态。素填土为主,局部为杂填土。主要成份为粘性土,

4、局部含10-30%砾石,局部地段为废弃水泥块、砖头等建筑垃圾,为新近人工填土,填土时间1-2年,在旧排洪渠桩号0+160--0+380M段则为淤泥质填土。分布层厚1.20-5.8M,两个方案的拟建场地沿线都有分布。②粉质粘土黄色,稍湿--湿,可--硬塑状态,土质较致密,冲积形成,局部夹木屑等杂质,手搓砂感明显,主要分布于旧排洪渠竹排冲出口,仅在旧排洪渠方案的钻孔ZK14中揭露,厚度为4.20M。③粘土黄色,稍湿,土质致密,呈硬塑状,冲积形成,韧性高,摇振无反应,干强度高,切面光滑,属中压缩性土,

5、干燥类型土。标准贯入实测击数N=8-13击。整个拟建场院都有分布,揭露层厚1.50--10.0M,部分钻孔未钻穿。④粉质粘土灰、暗灰色,稍湿,可塑状,冲积形成,韧性高,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切面光滑,属中压缩性土,干燥类型土。标准贯入实测击数N=5-6击。在新排洪渠方案的钻孔ZKB10和ZKB11中揭露,揭露层厚1.30--1.50M。⑤泥岩青灰、蓝灰色,全风化,已风化呈可塑--硬塑的土状,稍湿。局部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含少量钙质结核,标准贯入实测击数N=9-14击。揭露厚度1.90-5.9

6、0M,钻孔深度内未钻穿。3、施工场地条件本段箱涵基坑均位于竹溪大道路横跨纵断面,位于南宁市主干道,沿线分布单位及居民区等,行人及车辆对施工有很大影响,各段施工都需做围蔽和疏导工作。4、基坑监测要求1、监测内容(1)基坑周边沉降及位移监测监测点和控制点均采用钢筋水泥制作,设置稳固。采用J2光学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水平位移,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垂直位移。基坑开挖期间每开挖一层观测2次或每天观测2次,时间为上午开工前,下午收工后。(2)支护侧向变形监测沿基坑支护内沿边环形设置,设6点(短边各一点,长边各两

7、点),高度于井中部处;每日观测两次;本基坑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基坑按安全等级二级考虑,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为40mm。各项监测项目在基坑支护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少于2次。基坑监测完成时间为回填到原地面标高。监测数值表监测项目警戒值控制值危险值土体沉降35mm40mm50mm墙体水平位移35mm40mm50mm二、总体施工安排本箱涵工程基坑需要钢板桩支护线性延伸,长约18m,流水组织流水作业。钢板桩支护段打拔采用液压振动打桩机,一个作业面,挖掘机1台。三、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施工程

8、序(一)钢板桩支护施工工艺及施工程序1、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1)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基础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施工作业面。(2)基坑护壁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板桩模数。(3)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2、板桩施工的顺序板桩准备→板桩打设→偏差纠正→拔桩。3、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