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ID:34175140

大小:55.6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來的。”如今,21世纪世界的竞争使得社会迫切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不可否认的是,创新能力是各种人才最宝贵的品格和素养。科持的本质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发明和突破;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艺术就会僵化;教育的核心,也应是创新,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几年来的音乐教学实践,从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我深深感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努力开发学生的潜力,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感受音乐、创造音乐,从而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智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下面,谈一谈我

2、在音乐创作教学中的儿点尝试。一、节奏入手,激发创新意识。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节奏。与旋律相比,节奏更为直感,它是原始动力的挖掘,是音乐的脉膊。所以我认为小学音乐的创作教学应从节奏训练开始。1、激发兴趣,寻找节奏。讣学生听钟摆的声音,听小朋友即兴敲门声,听人们上楼的脚步声,听教室电风扇呼呼风声,听老师快速翻动书页的声咅……然后请学生辨析哪些声咅是美的?哪些声音是噪音?你听后产生了什么感觉?这样,一些平常处处可见的现象,一下子成了谈论的话题,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然后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再自觉地去寻找一些声响,并

3、用拍手声代替,显而易见,学生能够准确地击打出节奏。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们还能打出一些无声的节奏,女口:大人握手时(“您好!您好!您好!”),手晃动的节奏为“XXXXXX”。学生此时思维十分活跃,我已俨然成为一名观众,倾听他们用稚嫩的嗓音告诉我观察到的点点滴滴,而学生对于节奏的概念也己做到了融会贯通!2、模仿声响,创写节奏。节奏是存在于自然界万物之中的,所谓的“创造”,在这里,我认为是启发学生如何将大自然的声响成为音乐的语言。如:在教了几种音符后,我给了学生这样一首儿歌:今天天气好,小羊过生日,小猫哺哺叫,小鸡笑嘻嘻,小鸭笑哈哈,青蛙乐开了花,大家

4、齐庆贺。请学生冋忆一下小鸡、小鸭、青蛙的叫声是怎样的?并用学过的等节奏符号来表示。学生很快给了我答案:小猫哺哺叫-——哺哺哺哺哺哺小鸡笑嘻嘻——叽叽叽叽叽叽小鸭笑哈哈呷呷呷呷青蛙乐开花——哇哇哇哇哇哇哇哇而我,也无需强调的时值为半拍;的时值为一拍等这些抽象的乐理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屮已愉快地掌握了这儿个音符的进值。由此,从模仿动物的叫声,到书面组合创写节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二、变换程序,挖掘创新能力。通常,一节课的教学模式为:发声练习、歌谱教学、歌词教学、巩固练习。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听觉能力高于视觉能力,即使一味地记住“sol

5、”比“do”高,“ti”比“do”低,也未必唱得准。于是,在教学中,我从培养创新精神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程序。如:在教《大鹿》这一课,由于这首歌曲有很强的叙事性,所以我将教学程序大致安排为:1、请学生看歌词,将这首歌的内容组成一个童话故事,讲述这个故事;2、根据这首歌的旋律节奏特点,用快板书的形式念歌词;3、学生自己编动作创设情景展现歌曲内容。在以上儿个步骤中,无论是听说还是讲述童话故事,或是学生舞蹈,都有《大鹿》的旋律相伴。这样到了第4步学唱全曲,学生对旋律已经很熟悉了,而且歌词的内容也已理解得很透彻,比起单纯的先学谱,再学词,效

6、果自然不同。又如:在《“六一”的歌》中,有这样一个节奏型:,学生很难把握。我没有依照惯例:先是告诉学生为半拍,为一拍,然后跟着老师拍节奏。而是开展了一个小游戏_——“念名字”:我先举例:“王小明”一一“王小明”,让学生在班级同学的名字里找三个字的名字来念一念,除了老师举例的节奏,还可以用什么节奏来念?并动手写一写。由于名字是熟悉的,念起来很上口,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起,再强调掌握“”的节奏型,也就水到渠成了。三、静屮有动,引导再创能力。每段音乐都有其丰富的语言内容,而教师并不是音乐的讲解员,因为这里的语言包括语言、音、调、节奏,需要学生的心领神会

7、。正如三岁的孩子能随音乐手舞足蹈,您能说他是舞蹈天才吗?不,这是本能。但你完全可以说他在感受咅乐!所以我常引导学生去倾听咅乐、领略音乐、享受音乐、理解音乐。然而,音乐教学又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孩子听到音乐,听觉在动;做动作时,身体在动;唱奏音乐时,视觉、思维、形体等综合在动。抓住这些特点,我努力做到每次“听”的同时,都要给学生“动”的机会。1、感知咅乐,动体态。我通常在教歌曲之前也安排律动时间,让学生听赏歌曲旋律,在没有歌词内容的影响下,随着音乐律动,让学生自由地感受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强弱有序的力度,你会发现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动”起来,并且将

8、情感的变换充分表达出来了。2、理解音乐,动笔。听旋律走向,画旋律线;听力度变化,用颜色和图画描绘出來,如此咅画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