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理性:罗光的生命哲学

信仰与理性:罗光的生命哲学

ID:34168513

大小:68.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4

信仰与理性:罗光的生命哲学_第1页
信仰与理性:罗光的生命哲学_第2页
信仰与理性:罗光的生命哲学_第3页
信仰与理性:罗光的生命哲学_第4页
信仰与理性:罗光的生命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仰与理性:罗光的生命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信仰与理性:罗光的生命哲学-哲学信仰与理性:罗光的生命哲学陈欣雨【摘要】文章以罗光的《生命哲学》为文本依据,侧重中西文化比较,探源传统经典价值和追溯宗教本质,试图解决宗教神学、传统哲学与信仰价值之间何以平衡的问题。罗光的生命哲学体系是从建构本体论说和逻辑结构两方面对中国哲学进行古典理性和创造性的诠释,把“存有”带人中国传统哲学的关注视野,通过理性自觉,在天主神学和儒家伦理的比较视阈下,对传统哲学范式进行逻辑建构,从理性路向探寻中国的形而上学和与现代接续的契机。关键词生命哲学;宗教;理性;儒学中图分类号:B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

2、13)02-0114-06生命哲学,作为融人生活、展现真性情的学说,在20世纪的哲学世界里悄然蔓延,反思着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生命工夫及生命境界,确立人的生命价值,甚至把生命提升为宇宙世界的本原和本质,高扬生命主体的能创性。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之传人中国,由于其学说里关于“生命”、“直觉”、“变”等观念恰好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某种“亲和力”,为诸位现代新儒家欣然接受。贺麟言称:“我们读柏格森的书,常会感动一些中国哲学的意味。”①梁漱溟的“新孔学”也将其作为思想渊源:“觉得最能发挥尽致,使我深感兴趣的是生命派哲学,其主要代表者为柏格森。”②张君劢甚

3、至造访了柏格森,访谈后写成《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谈话记》③一文,文中谈及了对柏氏哲学思想的总体认识。熊十力对柏格森生命哲学亦有融摄,他言及:“生命论者,其所发见,足与《新论》相发明者自不少。”④方东美20岁时就已发表有关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论文,并以此作为硕士论文题目。他曾言及:“中国的这些从春秋时代便集中在一个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上,是一套生命哲学。”⑤这对他后来的学术思想有着重要影响。由此看来,生命哲学与儒学融通在新儒家那里已有先例,但是罗光把儒家哲学归结为生命哲学,其旨趣与新儒家有异。新儒家是以此彰显儒家积极人世的人生价值,而罗光旨在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

4、尤其是天主教哲学传统(士林哲学)相融合,因此在深人中国传统思想的同时,亦在本体与形上学的逻辑方面对传统中国哲学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他有着自我所追求的理想哲学样式,通过对中西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分别阐释和比较,从生命出发,以形而上之本体去升华生命意识,从生命的本体到“我”的生命与世界,最后完成生命的超越,昭显人生命的性质和意义,点醒人的真实生命,从而使整个生命哲学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一、从“有”到“生命”——核心范畴与逻辑结构一个民族抑或一个时代乃至一个哲学家的哲学体系,都有其核心概念范畴,进而有逻辑结构地有机整合而蔓延发展为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体系。罗光在对生命哲

5、学的阐释中,着重体贴了诸多已有范畴,亦发明新范畴,从而为自己的学说奠定基础。在罗光眼里,生命具有“本体”的意义,生命哲学即形而上学本体论。他分析了中西哲学形而上学本体的不同区别,认为西方形而上学重视“存有”、“在”(性和在同一),强调静,目的是求知求真,引发了科学之发展;东方形而上学在乎“万有”、“易”(生生创生命),强调动,目的是求善求美,伦理道德领域更被看重。通过比较,罗光认为中国哲学形而上学原则是以形而上本体论的“生生”为根基,并以此作为生命的开始,亦因研究“生生”,故中国哲学可称为“生生哲学”,亦可叫“生命哲学”。笔者通过对《生命哲学》各核心概念范畴

6、进行梳理,得到诸多罗光独特之范畴的出现次数①。罗光以这些范畴为核心点来铺展自己的思想体系,陈述学术见地,确认生命的本体意义,揭示生命创进的过程。以下就几个主要范畴进行介绍。(一)“有”。“有”为西方形而上本体论的研究对象。一切万物归根都是“有”,它不仅包括宇宙万物,还包括宇宙的精神体。“有”既是“有者”,又是“有者”之为“有者”的理由和根据;绝对的“自有”即为现实;具体表现为“存有”,“实有”即生命本身意义的体现。因此“有”“乃一切哲学问题的据点”②。形而上学研究领域的“有”,便是研究宇宙万物的最后的终极理由。要理解“有”,必须联系和依靠“在”来说明。(二)

7、“在”。罗光认为在西方形而上学里,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的思想里,“有”和“在”是不分离的。“在”即是对“有”存在的说明,亦是对“有”意义的证明。从“在”上讲,“在”就是“存在”,即现实,“有”就是动,它成就生命的继续运动(从“能”到“成”之“行”)。“在”在静态上是“有”的“成”,是有意义完满的实现。在动态上,”在”为在世活动,自成自立,即为生命。(三)“性”。“有”的本体就包含“性”和“在”,“性”是说“性质”,就是阐释“有”是什么。从“性”上讲,“有”就是“有”。在生命的层次上,性为“存有”之所以为“存有”之理,为限定存在的“理”。“性”与“在”的关

8、系为:“在”必有“性”;“性”不是“在”;“在”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