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理解教育

浅析国际理解教育

ID:34167896

大小:5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3

浅析国际理解教育_第1页
浅析国际理解教育_第2页
浅析国际理解教育_第3页
浅析国际理解教育_第4页
浅析国际理解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国际理解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资料参考音乐课堂里的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义务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我力求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音乐学科中的有关知识。我理解该课程所追求的不是教给学生一些问题的答

2、案,而是教会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养成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公民”的素质和态度。例如在欣赏乐曲时,我会和学生一起聆听感受,把我们每个人对于作品的理解都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一起探索音乐为什么带给我们这些感受的奥秘,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一、一个有点陌生的名称——“国际理解教育”  谈到“国际理解教育”,人们比较陌生,其实,与国际理解教育类似的术语大家并不陌生,包括国际教育、全球教育、比较教育、多文化或跨文化教育、和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人权教育和发展教育等。  回顾历史,“国

3、际理解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重大主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并最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就是促进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品性和能力的人,促使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为主题,确立了新时期“国际理解教育”及相应的“和平文化”的内涵,为世界各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在青少年中开展国际理解教

4、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word格式整理专业资料参考  国际理解教育强调真正的文化对话,动态的文化理解,提倡切入异域文化的生活世界,提

5、倡切身积累、体验与实践,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国际理解教育实际上要求各国在各年级课程中引入包括国际层面的真正的公民意识教育。  二、为了大家共同的明天要重视国际理解教育  韩国Hanshin大学教授KangSoon-won说了一个案例。他曾邀请30名日本人、30名韩国人一起做实验。分别问日本人对韩国的看法和韩国人对日本的看法。结果双方对对方的看法非常消极。经过讨论,60个人的最终的结论是我们的未来需要和平,不是战争。看来,沟通极为重要。这正是教育应该做的。  我们应积极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尤其是现在的中国。

6、这主要是基于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国家的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流的哲学理念——和谐等三个方面的需要。国际理解教育一直贯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在这个基础上看国际理解教育,我们必须将明天看作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一天,否则明天将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体两翼,两翼之一是国际理解教育,之二是人口、环境与资源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和平与发展。和平不仅在于没有战争,还在于消除文化冲突。教育是促进文化与和平的手段。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保卫和平,基础教育将传播理

7、解的种子,通过容忍促进多元文化共存。在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更加紧密。我们的着眼点不是区域,而是整个世界。和平和经济发展不可分割。尊重多元文化,寻求共同点,一方面削减贫困,另一方面加强和平,已经成为全球任务,这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国际理解教育是达到和平共处的一个手段,人们能通过相互理解来解决冲突。  澳大利亚格里菲思大学TohSwee-hin教授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对人类非常重要,人类要互相尊重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世界和平。国际理解教育如同一条河流,汇多条支流,最终流入大海。世界上存在冲突和战争,但我们

8、不能仅限于指出问题,我们应共同努力,争取和平。世界上有很多贫困地区,大家正在采取措施,共享资源,缩小贫富差异。重要的是人们要和谐相处,在内心深处培养这种文化。我们应该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三、“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  与会代表认为中国做得不错。1983年,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这是对教育面向世界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际交流和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