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65937
大小:792.8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3
《论历史情境命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第13期历史教学总第650期No.13,2012HistoryTeachingSumNo.650论历史情境命题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关键词]历史情境,命题,高考试题,情境教学[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3-0003-11自新课程高考实施以来,历史科“新材料、可以说,历史学科是一门天生就跟情境紧密地新情境”的命题思路已经被写进考试大纲,成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为什么现在情境反而成为新课程高考的标志性特点。摆脱过去“依纲靠一
2、个问题,并且要把它请回到历史教学和命题本”的命题思路,采用“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中来呢?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历史科命题的主要模式。何我们可以从课程和历史学两个方面来回答谓新材料我们容易理解,然而,何谓新情境就比这个问题。较费解了。从表面上看,“新材料、新情境”命题(一)从课程观念看历史情境教学和命题思路的出现,为的是解决教材一纲多本所带来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在原有的课程中,我们的命题困境,但如果深究下去,我们依然面临着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学生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许多争议极大的问题:什么是历史情境?新材料之间的联系,或者说,
3、我们的教学是一种去情境与新情境有何异同?历史情境教学有何意义?历化的教学。学生学习到了很多书本的知识,但搞史虚拟情境有没有价值?历史情境命题的目标不清楚这些知识源自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什么?等等。本文以高考试题为切入点,谈谈更谈不上有效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实我对历史情境教学和情境命题的思考。践中去。国外有学者通过“水龙头问题”和“水龙头情境问题”的对比来说明情境教学与去情境一、历史情境命题的缘起和意义的教学的异同:[1](pp.25~26)例1:水龙头问题从词义上看,所谓情境,就是事情发生的环在一所房子的
4、院子里,水龙头的流量一直境。情境包含两个要素:一个要素是人,没有了是每小时2.4升。已知不超过30立方米的水价人就不可能有事情发生,也就没有所谓的情境;每立方为62法郎,超过30立方米的水价每单另一个要素是与人发生关系的环境,这既包括位为102法郎,并且家庭的其他用水消费达到外部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当事人的心理环境。情28立方米,问这个家庭两个月的水费总共是多境的新旧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某个情境学生少?(一个月=30天)以前没有接触过,那就是新的,而学生以前是有例2:水龙头情境问题所了解的,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旧的。
5、阿里刚收到水费单子。单子显示用水量很大体了解了情境的基本概念后,我们会碰大。阿里认为这肯定弄错了,他的第一反应是很到一个令人挠头的问题———就历史学科而言,生气。接着他自忖:“说到底,难道我没有责任所有的历史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下产生的,么?是不是因为我的水龙头漏水呢?如果是这样【收稿日期】2012-05-07的话,那么也许我最好找人修一修。”命题研究3展示阿里收到的水费单子(图略)象的原因。你来帮助阿里做出决定。他是否值得找人例4:美国(18世纪末—19世纪末),自由之[1](p.28)修理水龙头?他计算了一下,
6、每天水龙头流失的地?水可以装满一个容量为50升的水壶。他打听了你是个记者。你工作的日报着手围绕“美一下,水龙头的修理费用是2500法郎。你可以国,自由之地?”这一主题发表系列文章。你负责利用上面的水费单子来得到帮助。撰写一篇关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这一时期是否还可能有其他的原因,阿里需要去找的历史文章。你为此用心准备这一次访谈,收集人修理工水龙头吗?了一些有关这一时期历史的恰当资料。例1属于去情境化的问题,这种问题我们1.在分析和比较这些资料之后,提出五个问可以解答,但却没有现实意义。例2就属于情境题,把这些问题
7、按照逻辑组织起来以更好地准化的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这两个例子较典备访谈。实际向历史学家提出的问题将以这第型地说明了情境化问题与去情境化问题的差一份问卷为基础来建构。别。事实上,中学里学习的知识都源自人类的社2.不要忘记在其中使用在课堂上看到的一会生活实践,都是在具体的生活生产情境中产个概念(殖民、危机/增长、人口流动、社会分生的,但由于知识的传授日趋专业化、规模化和层、自由主义、民主/专制)。程式化,最终不但是学生,连部分教师都搞不清以下呈现详尽的素材,素材略。楚所教的知识究竟源于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实践例3就属于
8、去情境化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了。因此,在教学和命题中我们倡导情境化,不所有熟习教科书知识的学生都是能够回答的,仅仅是为了改变教学与命题的思路,也是为了但回答这样的问题,其意义仅仅在于历史知识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生活现实。的传承,并没有实际生活意义。例4就属于所谓然而,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教学情境化问题,的“靶向问题”,学生的身份如同有固定职业的其理论阐述和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