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63707
大小:53.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学好初中化学,注重家庭小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好初中化学,注重家庭小实验甘肃省甘谷县十里铺初级中学宋冬梅【论文关键词】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实验探究【论文摘要】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而家庭小实验的化学原理和选用仪器都比较简明,充分贴切生活实际,因而家庭小实验是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一项主要补充。它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进行合理培养,促进实施化学新课程改革,都有其独特的
2、促进作用。因此,我们结合化学课程知识和学生实验,设计和总结出完全能够操作的系列家庭小实验,作为化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一、编制家庭练习性实验,培养学生基础实验技能“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练习性家庭小实验时,慎重考虑其操作便捷安全,要求原理明显直观,通俗易懂。1.1、证实CO2化学性质:学生自主配制澄清的石灰水,选用饮料软管作为导气管,向其中吹入CO2,观察分析澄清与混浊互换的系列现象,同时破解鸡蛋浸泡在石灰水中,能够长期保鲜的化学原理。可以组织探究活动,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还可以利用家庭厨房中的纯碱与食醋的反应,来证实CO2能灭火
3、的原理。1.2、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家庭小实验出现三次:要求学生综合操作,首先观察和描述石蜡的物理性性质,包括石蜡的色味态、硬度、密度等。再细心观察火焰颜色及分层;控制石蜡不完全燃烧会生成炭黑。然后,点燃蜡烛燃烧后收集产物,依据生成物确定含有氢、碳元素。最后结合有机物甲烷、乙炔、酒精燃烧实验,证实蜡烛具有有机物共同特点,有效组织借鉴,形成动手操作检验化学原理的观念。二、注重家庭实验实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爱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1、石墨可作润滑剂:可以安排修复旧门锁或CD磁带,通过注入、涂抹铅笔芯粉末,反复将钥匙或
4、磁带转动,说明石墨是性能良好的润滑剂。并取用干电池石墨电极作为导体,配装成简易照明电路,说明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2.2、清洗餐具:调查家庭中餐具附着的污渍,其成分主要是油脂类,分别试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①只用冷水,②只用热水,③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剂,④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涤剂,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清洗,对比哪种方法洗涤效果最好,分析洗涤的原因。实用型实验能让学生把把握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学习实际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积极开展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家牛顿提出:“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学生已经拥有一定高度的知识容量,设置一些探究性
5、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学会应用相关知识原理。这时化学教师要结合感性材料,适当进行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对比、推想,促进学生的思维方向发展到生活、学习当中去。3.1、金属材料的锈蚀条件和保护措施:运用假说法对比完成,①分别取三枚新铁钉,放入三种环境中:蒸馏水、植物油和放有干燥剂的玻璃杯中,②连续一周天天观察铁钉生锈情况,并天天认真做好记录,③填写实验报告格式,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一般规律,从而了解金属锈蚀原理以及采取防锈措施。3.2、检测生物酸碱性:从自然中寻求酸碱指示剂的代替品,提炼精制花青素和紫罗兰液汁,增强生物化学的趣味性,学生自行设计“无字天书”、“一针见
6、血”等小魔术。亦可利用“烧碱”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自制精美的“叶脉书签”。四、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健全持续发展的探究氛围化学实验教学与环境教育和谐进行,必须强调学生共性发展和个性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积极寻找环境污染的源头,经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将环境教育放在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地位,逐步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4.1、CO毒性验证:将家用煤气充入装有新鲜猪血的透明塑料袋,观察鲜血有鲜红色逐渐变黑,也可用医学小白鼠生活在CO环境中验明。此实验设计直观生动,弥补家庭小实验的感性实例。4.2、测量水的PH:⑴、测定天然雨水PH,采用不同地区的几份雨水,准确记录PH的数
7、据,比较之间差异。⑵、选定三种样水:自来水、商品纯净水和自制蒸馏水,分别测量PH值进行比较,分析可能原因。⑶、查阅酸雨形成原因的资料,了解酸雨造成地域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和防护方法。总之,化学新课程要积极倡导科学探究,化学课堂实验教学要全力参照家庭小实验具有贴切生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等特点,切实加强社会责任意识,这样化学新课程知识就得以顺利迁移,深化应用,合理培养学生的课外探究能力,并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