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ID:34153898

大小:59.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_第1页
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_第2页
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_第3页
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罗会(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四川射洪629200)【中图分类号1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2-5085(2010)31-0037-02【摘要】目的通过系统观察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技术。方法将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疼痛的变化和皮损的改善情况,10天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9.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

2、义(p<0.05)o结论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比单纯性电针效果显箸,临床上值得应用。【关键词】重灸带状疱疹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发病多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常遗留后遗神经痛,尤以年老及体弱患者明显。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2月,运用重灸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1-般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符合疗效分析者49例,势22例,女27例;年龄42~79岁,平均65.5岁;皮疹分布在面颈部8例,上肢口例;躯干25例;下肢5例。对

3、照组符合疗效分析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1~78岁,平均63.3岁;皮疹分布在面颈部6例,上肢12例,躯干28例,下肢2例。两组性别、年龄和发病部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病例入选标准(1)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临床表现⑴,病程在7天内,疼痛明显者纳入;(2)年龄在40-79岁;(3)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者;(4)愿意接受木治疗方案者。1.3病例排除标准:(1)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者:如眼,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2)孕期,哺乳期妇女;(3)心、肝、肾器质性

4、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4)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如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患者等;(5)未按规定治疗,不配合医生或者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2治疗方法2.1治疗组(1)电针:取仰卧位,依据患者疱疹所发部位的不同,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患侧夹脊穴,阿是穴(皮损处和痛点)。常规消毒后,选用1.5・2寸毫针;针夹脊穴时向脊柱方向呈70・80度进针,针痛点吋视部位取直刺或斜刺,针皮损处时取围刺;针刺深度为0.8-1.5寸;针刺完成后选夹脊穴及痛点处按韩氏穴位刺激仪(HANS)2-4组,采用直流电,选疏密波,频率为2/1

5、00H乙2-5mA,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重灸:取俯卧或侧卧位,电针时或针后在距离皮损和痛点约三厘米处温和灸,以灸至皮肤发红,自觉热力已透达深度为度;吋间约30-60分钟,如果疱液清稀,色淡,加灸足三里,气海,关元。并嘱患者睡前以同样方法再次重灸1次,总共每日灸2次,20天为1疗程。2.2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3疗效判定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⑵制定。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

6、退不足30%,仍疼痛。3.2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统计方法包括非参数轶和检验,卡方检验和t检验等。4治疗结果4.1总体疗效对比治疗组痊愈35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9%;对照组痊愈24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9.6%。根据轶和检验,z=-2.203,双侧近似值P值=0.028<0.05,两组间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两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n痊愈好转无效有效率治疗4935(71.4)12(24.5)2(4.1)95.9对照4824(5.0.)19(39.6)5(10.4)89

7、.64.2镇痛吋效对比2组间治疗后镇痛时效对比(第一次治疗后疼痛缓解30%以上所维持的吋间):对照组镇痛吋间最长12h,最短0.5h,平均(4.95+-1.63)h;治疗组镇痛吋间最长24h,最短lh,平均(8.68+-3.01)h;运用t检验,P<0.05;显示2组间镇痛持续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4.3不良反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艾灸后局部有温热感,部分为灼热感,一般半小时左右消失;治疗组中1例因艾灸时不小心有一处轻微烫伤,经局部消毒并保持干燥后很快结痂脱落。4.4随访对比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吋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3例出现后遗神经痛,治疗结束3月随

8、访时两组均无后遗神经痛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