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12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ID:34098204

大小:2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第12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第1页
第12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第2页
第12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第3页
第12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第4页
第12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2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1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点一 化学反应的焓变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________的变化。2.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_______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____________。(2)符号:_______单位:________。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1)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

2、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要吸收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________。已知反应A(g)+B(g)=C(g)+D(g),反应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该反应的ΔH=_______kJ·mol-1(用含E1、E2的代数式

3、表示),1mol气体A和1mol气体B具有的总能量比1mol气体C和1mol气体D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填“一定高”、“一定低”或“高低不一定”)。(2)常见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3)常见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电离;③Ba(OH)2·8与NH4Cl反应;④碳和H2O(g)、C和CO2的反应。4.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多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是一定的的。如由A到B可以设计如下两个途径:途径一:A→B(ΔH)途径二:

4、A→C→B(ΔH1+ΔH2)则焓变ΔH、ΔH1、ΔH2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ΔH=_________________。对应练习3已知:(1)CH3COOH(l)+2O2(g)===2CO2(g)+2H2O(l)ΔH3=-870.3kJ·mol-1(2)H2(g)+O2(g)===H2O(l)ΔH2=-285.8kJ·mol-1(3)C(s)+O2(g)===CO2(g)ΔH1=-393.5kJ·mol-1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A.244.1kJ·mol-

5、1B.-488.3kJ·mol-1C.-996.6kJ·mol-1D.996.6kJ·mol5-1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如: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表示:2mol氢气和1mol氧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量。3.书写(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温度、压强有关。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101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6、(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3)注意符号单位:ΔH应包括“+”或“-”(“+”常省略)、数字和单位(kJ·mol-1)。(4)注意守恒关系:①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②能量守恒。(ΔH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7)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

7、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考点三1、中和热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kJ·mol-1。中和反应放热是确定的,所以描述中反应热不带“-”,但其焓变还为负值。弱酸弱碱电离时吸热,放出的热量____57.3kJ,浓硫酸稀释时放热,放出的热量_______57.3kJ。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1).测定原理:Q=cm总ΔtΔH=c=4.18J·g-1·℃-1=4.18×10-3kJ·g-1·℃-1;n为生成H2O的物质的量。(2).装置

8、如图(在横线上填出仪器的名称)3、注意事项:(1)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采用____________稍稍过量。(3)实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铜丝代替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