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乙哌立松片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疗效研究

联合乙哌立松片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疗效研究

ID:34081484

大小:53.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联合乙哌立松片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疗效研究_第1页
联合乙哌立松片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疗效研究_第2页
联合乙哌立松片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疗效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联合乙哌立松片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联合乙哌立松片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乙哌立松片联合手法复位加胸脊神经后支注射阻滞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分析该院90例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病人运用手法复位加胸脊神经后支注射阻滞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治疗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乙哌立松片治疗。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定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后的疼痛改善程度。两组病人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分,长期疼痛患者常有疼痛间隙期,均经过

2、DR、CT或MRI检查,无明显阳性发现,患者均排除了肿瘤,感染,压缩性骨折、风湿和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棘间棘上韧带损伤、紙骼关节紊乱等疾病。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其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2.5±13.9)岁,病程1d〜8年;对照组43例,其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1.5±13.6)岁,病程3d〜9年。1.2方法对照组病人采用手法复位和局部阻滞,一般进行1次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病人坐位,面向椅背,双腿分开骑坐在椅子上,双手指交叉放于颈后部,医生站在病人身后,双手穿过病人腋下搭放在病人手

3、背上,让病人缓慢深呼吸并使胸椎随深呼吸作前屈、后伸运动,使肩背部充分放松,反复几次后,趁病人不注意于深呼气末时突然端抬病人双上肢,往往听到背部轻微“咯”一声,或感觉到肋椎关节附近有弹响感,即告复位成功,病人即时觉得背痛程度大大减轻或消失,约1周后在相应脊神经受压区域行局部阻滞[2],操作方法是:患者俯卧位,胸部垫枕,双手放置舒适;注射定位:确定压痛注射区:结合疼痛所属胸脊神经节段,参照胸椎X线做体表定位,于胸稚所属棘突为中心上下2个节段共计5个注射点,以上下棘突连线为中心,向外约2〜3cm作标记。注射方法:注射针向前内方斜刺至椎间关节外侧骨面后注入复方镇痛药,每点2mL,2周后视疼痛改善程

4、度酌情重复注射1次,复方镇痛液构成:强的松龙注射液25mg/1mL,2%利多卡因5mL,vitbl2注射液500ug/lmL,加0.9%生理盐水5mL混合成10mLo然后嘱1个月后复诊或电话随访以判断效果。治疗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加服乙哌立松片。在手法复位后即开始乙哌立松片口服,50mg,3次/d,疗程1个月,收集1周后和1个月后的疗效。1.3疗效判定标准疼痛程度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0分为无疼痛,10分为疼痛最强。0〜2分为优,疼痛消失;3〜5分为良,好转;6〜8分为差;>8分为无效。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

5、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2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手法复位后临床疼痛疗效有效率都达到51.2%,无可比性。对照组1周后加局部阻滞后疼痛消失24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79.1%,治疗1个月后疼痛消失23例,好转12例,有效率为81.4%0治疗组服用乙哌立松片1周后加局部阻滞后疼痛消失28例,好转11例,有效率83.0%,治疗1个月后疼痛消失27例,好转13例,有效率为8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