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53507
大小:59.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浅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学生公寓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学生公寓管理摘要:在髙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下,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公寓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详细对策。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管理;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46-01一、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理念存在差异。物业公司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只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服务,至于公寓内学生的教育管理则是学校的事。而高校认为学生公寓已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去,就意味着管理的完全物业化、社会化,学校没必要去进行教育管理。2•高校
2、学生公寓管理队伍建设落后。后勤社会化后,公寓管理方为了降低运行成本,常常从社会上招聘临时工担任学生公寓管理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年龄偏大的问题,加上又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他们只能停留在事务性经验型管理上,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3.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公寓实行高度的“社会化物业管理”。公寓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往往以管理者、检查者、监督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公寓,动辄以行政约束、经济惩罚等手段来代替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学生管理侧重于对问题发生后的严肃处理,而往往放松或忽视对事件的预测、预防工作,许多可以避免发生的
3、问题由于这种事后处理的管理方式延误了时机,增加了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难度。4•社会化高校公寓内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缺乏。一些学生只强调公寓管理部门要为其提供优质服务而忽视自己作为公寓的主人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很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会干部或班级干部等平时在校园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但回到公寓中,他们很少发挥这种先锋模范作用,不积极参与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二、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1•转变思想观念,重视高校学生公寓的教育管理工作。学校管理者应认识到,学生公寓的社会化改革并不是把公寓管理简单地归并到社会上的第三产业,改革的
4、目的是要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其固有的教育属性和服务育人的宗旨不能变,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公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阵地。2•构建科学的高校公寓教育管理体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要贯彻物业部门和学生管理相分开的原则,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可以由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或其他部分(单位)管理,对学校的思想政治和日常行为管理主要由高等学校负责。学校要树立教育管理的责任主体意识,在学校一级成立公寓学生管理委员会。后勤实体应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积极做好公寓物业管理工作,同时应强化育人意识。在制定学生公寓内涉及到与学生有关
5、的规章制度时,除了要全面细致、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外,还应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面对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学生,管理者不能简单地说这是学校管理规定,甚至动辄给学生经济惩罚、行政处分,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制度。3•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物业公司应录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热爱学生工作的人作为公寓管理员,还应该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公寓管理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辅导员进驻公寓,还可以从本
6、校中选拔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兼职公寓辅导员,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公寓中的学生服务。重视专职公寓辅导员的出路和发展,把他们作为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来源,使辅导员认为自己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4•多渠道加强高校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公寓之家”网站,开辟“精神家园”、“心理加油站”“师生对话”等专栏,还可利用现代的交流工具QQ群、博客等,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解决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利用宣传栏、校报、网络等先进传媒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公寓精神文化活动,如文明宿舍评比、公寓摄影大赛和公寓文明标语征集大赛等,营造良
7、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5•增强高校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组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协助公寓辅导员和管理员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组织开展各类公寓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同学自我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使同学真正把公寓看成是自己的家。参考文献:[1]柏志成•以人为本,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J]•理论研究,2009(1)・[2]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髙等教育出版社,2006(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