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和视角下的微博问政问题-研究

公民参和视角下的微博问政问题-研究

ID:34040477

大小:3.00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3-03

上传者:U-22505
公民参和视角下的微博问政问题-研究_第1页
公民参和视角下的微博问政问题-研究_第2页
公民参和视角下的微博问政问题-研究_第3页
公民参和视角下的微博问政问题-研究_第4页
公民参和视角下的微博问政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民参和视角下的微博问政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摘要网络的广泛应用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开始出现。以“自媒体”为显著特征的微博,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更是对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2008年是“网络问政”元年,在这一年,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与网民亲切交流,其标本意义就在于我国高层领导对网络民意的认可使得网络问政正式走向合法化发展道路。2010年是微博问政元年,在这一年,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成为“两会”委员与民众交流的重要信息平台,民众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帮助下,与“两会”提案和精神更加贴近。就目前情况来说,微博问政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微博技术手段带来的信息鸿沟、信息污染和互联网安全威胁等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微博问政主体素质缺失、问政机制亟待规范和问政回应性差等问题也是目前微博问政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对微博、网络媒体、网络问政和微博问政等相关概念进行充分梳理的基础上,引入公民参与理论,分别从公民参与主体、途径和客体三个角度出发,对微博问政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对策建议部分,也以这三个角度为突破口,将提升参与主体的素质、完善微博问政运行机制和铸就善治标准的微博问政这三方面的因素作为完善微博问政的路径选择。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概念阐释、现状描述、问题分析、完善对策。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微博问政、网络问政和公民参与理论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除了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外,还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对与微博问政相关的概念作出了解释,如微博、网络媒体和网络问政的概念。对相关概念的厘定,为文章的整体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该部分的最后,还引入了论文的理论工具:公民参与理论,并将公民参与理论与微博问政问题进行逻辑联系,从而使微博问政的问题分析有了合适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除了对我国政务微博的总体情况作了详细描述外,还以湖北省的微博问政情况为例,分析得出微博问政呈现出政务微博发展迅速、政务微博地域分布差异明显、公安系统微博发展成为亮点的现状。通过现状描述,微博问政的问题就有迹可循,相应的对策就有理可据。第四部分是问题分析,文章从参与主体、参与途径和参与客体三个方面出发,将现阶段我国微博问政暴露出的问题作出解读,其中微博问政参与者的局限、微博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问政本身的问题以及微博问政对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是显著表现。第五部分是对策研究,在现状描述的前提下,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相应的对策就是提升参与主体的素质,完善微博问政运行机制和铸就微博问政合法地位。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方面的对策也是在公民参与的视角下提出的。只有这样,针对微博问政所遇到的问题来提出的对策才是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最后,在结语部分,笔者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在微博这个新的技术环境下,网络问政如何进一步深化做出了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对微博这一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关注,并将微博问政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支撑方面,笔者将公民参与理论引入网络问政研究。在公民参与的主体分析中,笔者大胆将参与主体划分为主体因素和相关主体因素,作为社会治理领导和管理者,政府被归为公民参与的相关主体因素。在微博问政过程中将政府及公民的因素都进行研究,可以从更广的主体层面来研究相关主体对微博问政的影响。关键词:微博;网络问政;微博问政;政务微博;公民参与Ⅱ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AbstractTheextensiveapplicationofnetworkiSaoutstandingperformanceofinforlnationtimes.Thesocialmediaappearswithmicro—blogaStherepresentation,along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networkandinformationtechnology.Thesocialmediawith”Media-self-owned”asthesignificantfeature,notonlychangsthepeople‘Seconomicandsociallife,butalsohasthefar-reachingeffectto也eprocessofpoliticaldemocratization.Itisabeginningyearfornetworkgovernancein2008.TheChinesePresidentHuJintaotalkedwithpeopleonintemetthroughthe”FORUM”people.eom.cninthatyear,whichmeansthatthesupportofpublicopinionontheinternetbyourcountryleaderscouldleadalegalizedwayofdevelopmentfortheaskinggovernmentoninteractofficially.And2010isthefirstyearofmiero-bloginpolitic.Inthisyear,micro-blogandothersocialmediabecameaimportantinformationplatformforexchangingbetweenthemembersof”theNPCandCPPCC”andthepublic.Peoplegetsclosertothe”NPCandCPPCC”proposalsandspritwimthehelpofmicro-blogandothersocialmedia.Itisstillattheinitialstageofseekingadvicefromnetizensonmicro—blogfornow.T}leproblemsasinformationgap,informationpollutionandinternetsecuritybroughtbymicro—bogtechnologyandotherissuesareprominentincreasingly,andhavebecameobstaclefactorsfortheeffectofmicro-bloggovernance.Atthes8111etime,therearesomeproblemsinmicro—bloggovernance,suchasthediathesislackofmainpartofmicro-blog,theurgentlyneedingofstandardofgovernancemechanism,andthepoorresponse.Itanalysissedtheproblemsonmicro—blogpoliticalinthreeanglesofmainpart,wayandobjectonthebasisoffullycardingofmicro-blog,networkmedia,networkgovemanceandotherrelatedconceptinthispaper.Andtothesethreeanglesforbreachinthepartofpolicy,therearealsothreefactorssuchasenhancingthequalityofmainparticipation,perfectingtheoperationmechanismofmicro-bloggovernanceandcreatinggoodstandardstocompletethepathselectionofmicro-bloggovernance.Thefulltextisdividedintofiveparts:theintroduction,expositionoftheconcepts,descriptionofthecurrentsituation,analysisof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Itintroducedthe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ofthisresearchinthefirstpart,reviewedtherelatedliteraturesaboutmicro-bloggovernance,networkgovernanceandcitizenparticipationtheoryresearch,andexpoundedtheframework,theresearchmethodsandinnovationofthispaper.肠8secondpartisthetheorypart,withrelatedconceptsofsocialmediapolicy,suchasnetworkmedia,micro-blog,networkgovernanceandmicro—blog111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governance.Basedontheseideas,wegottheresearchfoundation.Intheendofthispart,itintroducedthetheoreticaltool:citizenparticipationtheory,andfoudthelogicallinksbetweenitandmicro—bloggovernancetomakeproblemanalysisofmicro.bloggovernancegetaappropriate也eoreticalbasis.Itisthe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inthethirdpart.Ittookthemicro.bloggovernanceinHUBEIprovinceasexample,andgotthecurrentsituationthatmicro-blogdevelopsrapidly,governmentmicro-blogsweredifferentindifferentregion,andthemicro—blogofpublicsecuritysystemhasbecomeahighlight.Thoughthedescriptionofcurrentsituation,micro—bloggovernanceproblemswerefound,thenitwasreasonabletogetthecorrespondingCOlglterHleasures.功efourthpartistheanalysis.砀epresentproblemsofmicro—bloggovernanceinourcountrywereinterpretedfromthreeaspectsofthemainbodyofparticipation,objectandtheway.Thceffectincludinglimitofparticipants,theproblemsofmicro-bloggovernanceitselfandthemanagementofpublicaffairsiSobvious.ThefifthpartiSaboutresearchofcountermeasures.Withthedescriptionofcurrent,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iStoenhancethequalityofmainparticipation,perfectmicro—bloggovernanceoperationmechanismandgetthelegalstatusonthebasisoftheanalysis.Tothepoint,thesecountermeasureswiththreeaspectswerealsomentionedintheangleofcitizenparticipation.Onlyinthisway,thecountermeasuresaretargetedanddirectional.Inthefinalpart,theauthorsummarizedtheconclusions,andmadeaprospectofhowtodeepenthenetworkgovernancefurtherinthisnewtechnologyenvironmentofmicro—blog.Theinnovationofthispaperliesinthecoilcernsofmicro-blogthisemerginginternet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akingmicro—bloggovernanceaStheobjectofstudy.Intheory,theauthorintroducedcitizenparticipationintothestudyofnetworkgovernance.Inthesubjectanalysisofcitizenparticipation,theauthorpartieipatedmainbodyofparticipationintomainfactorsandrelatedmainfactors,thatastheleaderandmanagerofthesocietythegovernmentwasclassifiedasrelevantsubjectfactors。nleeffectofrelevantmainbodytomicro—bloggovernancecouldbestudiedfromabroadersubjectwiththestudyofgovemmentandcitizenfactorsinthemicro-bloggovernance.Keywords:micro—blog,networkgovernance,micro-bloggovernance,govemmentmicro-blog,citizenparticipationIV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目录摘要⋯⋯⋯⋯⋯⋯⋯⋯⋯⋯⋯⋯⋯⋯⋯...⋯⋯⋯⋯⋯⋯⋯⋯...⋯⋯⋯⋯m⋯⋯⋯⋯⋯⋯⋯⋯⋯⋯⋯⋯⋯⋯mIAbstract⋯⋯⋯⋯⋯⋯⋯⋯⋯⋯“⋯⋯⋯⋯⋯⋯⋯·⋯⋯⋯⋯⋯⋯⋯⋯⋯⋯⋯⋯⋯⋯⋯⋯⋯⋯⋯⋯⋯⋯⋯⋯⋯ⅡI绪论⋯⋯⋯⋯⋯⋯⋯⋯⋯⋯⋯⋯⋯⋯⋯⋯⋯⋯⋯⋯⋯⋯⋯⋯⋯⋯⋯⋯⋯⋯⋯⋯⋯⋯⋯⋯⋯⋯⋯⋯⋯⋯⋯⋯⋯“·l(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1.微博问政的研究综述⋯⋯⋯⋯⋯⋯⋯⋯⋯⋯⋯⋯⋯⋯⋯⋯⋯⋯⋯⋯⋯⋯·22.网络问政的研究综述⋯⋯⋯⋯⋯⋯⋯⋯⋯⋯⋯⋯⋯⋯⋯⋯⋯⋯⋯⋯⋯⋯·43.公民参与理论的研究综述⋯⋯⋯⋯⋯⋯⋯⋯⋯⋯⋯⋯⋯⋯⋯⋯⋯⋯⋯⋯·6(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91.研究思路⋯⋯⋯⋯⋯⋯⋯⋯⋯⋯⋯⋯⋯⋯⋯⋯⋯⋯⋯⋯⋯⋯⋯⋯⋯⋯⋯·92.研究方法⋯⋯⋯⋯⋯⋯⋯⋯⋯⋯⋯⋯⋯⋯⋯⋯⋯⋯⋯⋯⋯⋯⋯⋯⋯⋯⋯10(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111.研究的主要内容⋯⋯⋯⋯⋯⋯⋯⋯⋯⋯⋯⋯⋯⋯⋯⋯⋯⋯⋯⋯⋯⋯⋯⋯112.创新点⋯⋯⋯⋯⋯⋯⋯⋯⋯⋯⋯⋯⋯⋯⋯⋯⋯⋯⋯⋯⋯⋯⋯⋯⋯⋯⋯⋯11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阐释⋯⋯⋯⋯⋯⋯⋯⋯⋯⋯⋯⋯⋯⋯⋯⋯⋯⋯⋯⋯⋯“13(一)概念厘定⋯⋯⋯⋯⋯⋯⋯⋯⋯⋯⋯⋯⋯⋯⋯⋯⋯⋯⋯⋯⋯⋯⋯⋯⋯⋯⋯131.网络媒体⋯⋯⋯⋯⋯⋯⋯⋯⋯⋯⋯⋯⋯⋯⋯⋯⋯⋯⋯⋯⋯⋯⋯⋯⋯⋯⋯。132.网络问政⋯⋯⋯⋯⋯⋯⋯⋯⋯⋯⋯⋯⋯⋯⋯⋯⋯⋯⋯⋯⋯⋯⋯⋯⋯⋯⋯14(二)微博问政⋯⋯⋯⋯⋯⋯⋯⋯⋯⋯⋯⋯⋯⋯⋯⋯⋯⋯⋯⋯⋯⋯⋯⋯⋯⋯⋯161.微博问政的内涵⋯⋯⋯⋯⋯⋯⋯⋯⋯⋯⋯⋯⋯⋯⋯⋯⋯⋯⋯⋯⋯⋯⋯⋯182.微博闯政的发展历程⋯⋯⋯⋯⋯⋯⋯⋯⋯⋯⋯⋯⋯⋯⋯⋯⋯⋯⋯⋯⋯⋯183.微博问政的积极效应⋯⋯⋯⋯⋯⋯⋯⋯⋯⋯⋯⋯⋯⋯⋯⋯⋯⋯⋯⋯⋯⋯18(三)本文的理论工具——公民参与理论⋯⋯⋯⋯⋯⋯⋯⋯⋯⋯⋯⋯⋯⋯⋯⋯191.公民参与理论的相关概念⋯⋯⋯⋯⋯⋯⋯⋯⋯⋯⋯⋯⋯⋯⋯⋯⋯⋯⋯⋯192.公民参与理论与微博问政的契合⋯⋯⋯⋯⋯⋯⋯⋯⋯⋯⋯⋯⋯⋯⋯⋯⋯20三、我国微博问政的发展现状⋯⋯⋯⋯⋯⋯⋯⋯⋯⋯⋯⋯⋯⋯⋯⋯⋯⋯21(一)政务微博迅猛发展⋯⋯⋯⋯⋯⋯⋯⋯⋯⋯⋯⋯⋯⋯⋯⋯⋯⋯⋯⋯⋯⋯⋯221.在腾讯微博平台上开通的湖北省政务微博⋯⋯⋯⋯⋯⋯⋯⋯⋯⋯⋯⋯⋯22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2.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开通的湖北省政务微博⋯⋯⋯⋯⋯⋯⋯⋯⋯⋯⋯⋯⋯25(--)政务微博地域分布差异明显⋯⋯⋯⋯⋯⋯⋯⋯⋯⋯⋯⋯⋯⋯⋯⋯⋯⋯⋯27(三)公安系统微博的发展成为亮点⋯⋯⋯⋯⋯⋯⋯⋯⋯⋯⋯⋯⋯⋯⋯⋯⋯⋯27四、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基于公民参与理论的分析⋯⋯⋯⋯⋯⋯⋯⋯⋯29(一)公民参与相关主体:微博问政相关主体素质不高⋯⋯⋯⋯⋯⋯⋯⋯⋯⋯291.政务微博开设者——政府问题⋯⋯⋯⋯⋯⋯⋯⋯⋯⋯⋯⋯⋯⋯⋯⋯⋯⋯292.微博问政主体——公民问题⋯⋯⋯⋯⋯⋯⋯⋯⋯⋯⋯⋯⋯⋯⋯⋯⋯⋯⋯30(二)公民参与途径:微博问政发展亟待完善⋯⋯⋯⋯⋯⋯⋯⋯⋯⋯⋯⋯⋯⋯3l1.内因:微博问政自身局限⋯⋯⋯⋯⋯⋯⋯⋯⋯⋯⋯⋯⋯⋯⋯⋯⋯⋯⋯⋯3l2乡h因:微博问政机制的缺失⋯⋯⋯⋯⋯⋯⋯⋯⋯⋯⋯⋯⋯⋯⋯⋯⋯⋯⋯32(三)公民参与客体:微博问政难以实现公共利益⋯⋯⋯⋯⋯⋯⋯⋯⋯⋯⋯⋯331.公民参与内容局限⋯⋯⋯⋯⋯⋯⋯⋯⋯⋯⋯⋯⋯⋯⋯⋯⋯⋯⋯⋯⋯⋯⋯342.公民参与的回应性差⋯⋯⋯⋯⋯⋯⋯⋯⋯⋯⋯⋯⋯⋯⋯⋯⋯⋯⋯⋯⋯⋯343.公民参与的责任性低⋯⋯⋯⋯⋯⋯⋯⋯⋯⋯⋯⋯⋯⋯⋯⋯⋯⋯⋯⋯⋯⋯34五、公民参与视角下我国微博问政改进对策⋯⋯⋯⋯⋯⋯⋯⋯⋯⋯⋯⋯...⋯⋯⋯⋯35(一)前提:提升参与主体的素质⋯⋯⋯⋯⋯⋯⋯⋯⋯⋯⋯⋯⋯⋯⋯⋯⋯⋯⋯351.加强政府公务人员的职业伦理教育,培养专业政务微博管理人员⋯⋯⋯352.和谐城乡及东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微博问政主体素质差距⋯⋯⋯⋯⋯⋯35(--)关键:完善微博问政运行机制⋯⋯⋯⋯⋯⋯⋯⋯⋯⋯⋯⋯⋯⋯⋯⋯⋯⋯361.实现官方微博与个人微博分类管理,落实政务微博实名制⋯⋯⋯⋯⋯⋯362.完善微博问政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落实微博问政责任性⋯⋯⋯⋯⋯⋯⋯363.改进微博问政网络环境,提升个体微博问政有效性⋯⋯⋯⋯⋯⋯⋯⋯⋯37(三)保障:铸就善治标准的微博问政⋯⋯⋯⋯⋯⋯⋯⋯⋯⋯⋯⋯⋯⋯⋯⋯⋯371.扩大微博问政范围,保障公民公共利益⋯⋯⋯⋯⋯⋯⋯⋯⋯⋯⋯⋯⋯⋯372.建立微博问政绩效评估机制,促进政府治理效能提升⋯⋯⋯⋯⋯⋯⋯⋯373.加强宣传教育,构建和谐微博问政社会环境⋯⋯⋯⋯⋯⋯⋯⋯⋯⋯⋯⋯38结语: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m⋯⋯⋯⋯⋯⋯⋯⋯⋯⋯⋯⋯⋯⋯⋯⋯⋯⋯...··39主要参考文献⋯⋯⋯⋯⋯⋯⋯⋯⋯⋯⋯⋯⋯⋯⋯⋯⋯⋯⋯⋯⋯⋯⋯⋯⋯⋯⋯⋯⋯⋯⋯40后记⋯⋯⋯⋯⋯⋯··⋯⋯⋯⋯⋯⋯⋯⋯⋯⋯⋯⋯⋯⋯⋯⋯⋯⋯⋯⋯⋯⋯”⋯⋯⋯⋯⋯⋯⋯⋯⋯⋯⋯⋯⋯”⋯42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绪论1.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我国网民数量迅速增加,根据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加的网民数量为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与2011年比较提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38.3%。∞网络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生活,同时对公民的政治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过去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的政治诉求表达方式相对单一,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以及运用媒体舆论监督方式表达诉求是比较常见的手段,但这些方式的缺陷是时效性差以及舆论压力有限。随着网络的兴起,公民问政的空间被极大地拓宽,同时公民的政治诉求可以短时间得到聚合,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使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效果落到实处。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新兴在线媒体的产生,其中以Web2.0技术为基础的、能为网民提供自由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即社会化媒体成为当前互联网的热点,其在社会发展多个方面的运用成为当前众多学者和从业人士的关注焦点。网络问政经历了全方位的变化,从早期的BBS、电子邮件、网络主页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途径发展到今天的公民通过博客、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来表达政治诉求。特别是近两年的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利用微博讨论提案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但在新媒体问政火热发展的过程中,其暴露的流于形式、实效性差等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公民是否能够充分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在网络大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来表达公民的政治诉求和治理意愿是政府执政能力优劣的重要体现,也是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在公民参政问政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体现。2.研究意义作为微博问政基础的网络问政,从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开始就已经获得了初步的发展。2008年胡锦涛通过“强国论坛”和广大网友交流更是将网络问政推向了高潮。随着我国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化序幕的拉开以及各地政务公开网络平台的陆续开通,我国网络问政之路得以顺利发展。但纵观网络问政的发展历程,民众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http://www.crmie.net.en/dtygg/dtgg/201201/W020120116337628870651.pdfol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IS政手段单一、时效性差、单个民众舆论压力有限等成为阻碍网络问政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社会化媒体则为公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开放、及时互动的交流平台,在社会化媒体的驱动下,公民声音得以更大程度上放大,公民舆论得以更大程度上聚集,公民意愿得以更大程度上体现。因此,本文以微博问政为研究对象,考量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公民如何实现意愿表达、权利维护、民主监督等愿望,同时,政府在新的媒体时代,如何进一步改进治理方式、推进网络民主和实现民政合一。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本文以公民参与理论的参与主体、参与途径和参与客体为研究维度,从这三个维度对微博问政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公民参与为微博问政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时,也在微博问政方面找到了合适的参与路径。通过对微博问政参与主体、途径和客体的分析,公民参与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变得丰富起来。与此同时,参政议政问政问题也在公民参与理论的引导下找到了合适的出路,即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道路。公民参与作为民主化进程的体现之一,与体现网络民主的网络问政是相互补充,互为促进的,本文的理论意义也在这方面有所体现。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第一,完善了公民参与的网络问政途径。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的指引下,多媒体问政,特别是微博问政,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体现了国家的本质,保障了广大公民的基本公共利益,对于公民参与的实践有重要借鉴意义。第二,对新时期政府新型治理方式提供政策建议。对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政府社会治理效能及电子化政府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微博问政的研究综述(1)微博问政的国内研究微博从2009年才开始进入国人视野,尽管微博在互联网领域发展迅猛,但针对微博问政问题研究,国内学者研究的还不多,相关的研究成果理论深度不够,多以概念解释性为主。针对微博问政的概念阐释,多数学者都赞同“微博问政就是在微博的平台上进行的政治参与”这一说法。因为在微博问政产生之前,博客问政已经有所发展,因此学者从问政形式改变的角度来理解微博问政是顺理成章的。还有学者从网络问政的延伸来理解微博问政,认为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和补充。这些概念理解虽然都抓住了微博这一本质,但都缺乏与网络问政其他形式的联系,也没有对网络民主进行有效探讨。关于微博问政对我国民主政治的2 ⑨硕士擎位论文MASTER’STHESIS积极影响,黎福羽认为微博问政被看好的主要表现为:群众反映意见更便捷、政府信息渠道更畅通和微博与其它形式意见表达机制相辅相成。郭昭如充分探讨了微博的放大镜作用,指出在全国“两会”中,很多热点问题都是先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然后媒体机构再跟进,最后引起代表们的热议。①可见,微博对公民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参与公共政策议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有学者从微博的自身特点来探讨其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微博简短快捷的叙事风格,使得公民关注政治生活的门槛更低,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年轻人对公共政策议题的关注。由此微博拉近了政府与百姓的距离,公民对很多艰深的政策议题也少了很多误解,多了很多理解。由于微博问政的发展时间不长,所以关于微博问政的问题研究也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对象。首先是微博问政的民意代表问题,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差距较大,网民数量中农民所占比例较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只占整体网民比例的26.5%。@所以,网民意见的偏好性就表现的较为明显,很多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在网络领域里得不到体现,这使得农民这一弱势群体被更加边缘化,由此带来的消极效应不容忽视。另外,中青年网民和学生网民在全体网民规模中所占比例较大,他们的意见难以代表真正的社会民意这个问题也较为突出。其次是政府对微博问政的态度问题。很多网民的意见得不到及时反馈,一些政府机构和官员对微博问政持怀疑态度,亦如他们当年对网络留言的否定态度一样。所以,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微博问政的效力就大打折扣,微博问政平台就会因交流反馈机制的缺失而失去作用。还有就是微博问政中公民政治参与存在无序性的问题。由于现阶段缺乏必要的网络问政监督和执行机制,大量的网民声音在网络中以无序性和发散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多错误的声音甚至掩盖了事实的真相。很显然,微博问政的碎片化形式在缺乏政府合理机制引导的背景下,消极效应被很大程度上扩大。在如何完善微博问政方面,学者们多从微博问政的常态化机制入手,将政府的支持作为微博问政的基本出发点,将法制化保障作为微博问政常态化的支撑。在创新政府管理形式和丰富参政问政渠道等方面,政府及个人要会用微博、善用微博,将微博问政作为代议制民主的有益补充,从而推进微博问政的长远发展。(2)微博问政的国外研究微博兴起于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其最初的效用主要表现在信息的传播∞郭昭如:‘微博“网络问政”新路径的热与冷>,‘上海信息化>2010年第6期。o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http://www.cnnie.net.en/dtygg/dtgg/20120l/W020120116337628870651.pdfo3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与分享方面。随着Twitter(美国的一种社会交往服务网站和微型博客服务网站,是微博的最初表现形式)的发展,美国民众也开始通过微博平台参与政治活动,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奥巴马通过微博与民众互动,并通过微博的开放性获得了众多年轻选民的支持。由此开看出,在美国,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习惯将微博作为日常信息交流的平台。在美国较为开放的政治文化中,民众已经习惯利益更加便捷的信息传播手段来实现自己对公共政策议程的关注。可以说,国外针对微博问政的研究更多是以电子政府和电子民主的研究为依托的,具体针对微博问政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毕竟,像美国等互联网技术比较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电子民主已经比较发达,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各种机制也比较完善,在这些国家,并没有微博问政这一说法。另外,国外对于微博的研究,也多以微博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等主题出现。除了这些,国外在电子政务建设和电子民主进程研究方面都泼墨颇多,毕竟这些课题都是微博问政的基础和保障。2.网络问政的研究综述(1)网络问政的国内研究目前国内对网络问政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对网络问政理论的深层次剖析和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还十分缺乏。国内学者大致从四方面对网络问政展开研究:涵义、特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关于网络问政的涵义,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樊金山认为网络问政是指,政府及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与网民交流,以期了解民意、解决民忧,并进一步完善治理手段,提高执政水平的动态过程。∞这是从政府角度给出的解释。从公民角度来理解网络问政的主要观点认为,网络问政即是公民的政治诉求表达,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公共权力的监督。除了以上两个角度,更多的学者是将政府与公民结合起来理解网络问政的。网络问政包括主体、对象、渠道和过程。其中,网络问政主体是公民,问政的对象是政府和官员,问政的渠道是网络信息平台,问政的过程体现在公民对政府及公共权力机构进行的及时监督和有效约束。网络问政的特征研究方面,陈祥荣总结了网络问政的四个特点,即网络问政逐渐得到政府高层的重视并且体系化规范化建设的特点日益明显、网络问政是对制度救济的补充和完善、网络问政与政府信息公开相互促进、网络问政在政府决策中产生更深刻的影响。@张尚仁认为网络问政作为政府机构及公共部门实现有效管理的。樊金山:‘网络问政及其发展态势探微》,‘前沿)2010年第17期。。陈样荣:‘论网络问政的常态化与制度化建设>,‘政府建设'2010年6月总第72期.4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技术手段,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每个公民都有着平等的地位。除此之外,网络问政还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和便捷性的特点。o卜红双、张俊花对网络问政的优势及缺陷进行了总结,这些总结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网络问政的特征,如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兴的问政手段,直接性、平等性、快捷性、廉价性、开放性是其优势体现。而其劣势也非常明显,如局部性与片面性、虚假性与欺骗性、诋毁性与攻击性、情绪化与混乱性以及形式化与表面性。圆网络问政的优势和缺陷并不是绝对的,其优势的发挥需要规范的制度化保障,这些都是目前学者所重点关注的课题。对于网络问政的意义阐述,多数学者都对网络问政持积极肯定态度。樊金山认为网络问政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有利于民主化,科学化,提高执政能力、有利于网络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郭芙蓉主张将网络问政作为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手段,网络问政不仅拓展了现代民主的形式,也促进政府治理理念的合理转变,在这两方面的驱动下,公民权利意识开始觉醒,草根阶级开始自下而上行使舆论监督。回我们在看到网络问政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对此,学者也从不同方面对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网络问政主体方面,公民作为网络问政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网络问政效应的发挥。郭芙蓉认为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在网络世界相对薄弱的法律和道德约束下,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因素更容易被释放。在问政对象方面,政府官员有时候的素质缺乏也制约网络问政积极效果的发挥,张尚仁对网络问政的人为条件方面比较看重,指出领导干部自身对网络问政的抵触导致了问政主体积极性的降低,并使得网络问政更多的流于形式。在网络问政机制保障方面,樊金山特别强调,如果没有制度护航,网络问政就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网络问政急需规范的制度化保障和长效运行的机制。@(2)网络问政的国外研究由于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的较为成熟,我国国情下的网络阀政在西方找不到对等的指标。西方关于网络问政的研究多体现在网络民主进程和网络政治发展两个方面。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凯文·希尔和蒙玛斯大学的约翰·休斯在他们合著的《网络政治学》中对公民运用因特网来讨论政治的目的、动机和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网络民主方面,西方学者讨论比较多的是数字鸿沟对网络政治的影响,∞张尚仁:‘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h红双、张俊花:‘网络问政与民主政治》,‘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lO月第5期。@樊金山:‘网络问政及其发展态势探微》,‘前沿》2010年第17期。@郭芙蓉:‘论网络问政的兴起及其理性限度》,‘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9期。。樊金山:‘网络问政及其发展态势探微',‘前沿》2010年第17期。5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由于网络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人群中的差异化发展,因此网络数字鸿沟导致民众的话语权掌握并不平等,网络民意的精英化和反草根化现象越来越突出。马克·斯劳卡指出“数字革命在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权力有着密切关系的”。①由此表明,政治文明的进步并不绝对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步,民主化的进程不仅需要传播方式的优化,更需要对权力集中的消解。网络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稳定产生影响,根据亨廷顿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公式,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程反比例关系,并且这种反比例关系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因为关于网络的立法和制度化保障永远赶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大量的网络民意被消解,这便导致了民众对政府的进一步不信任,由此政治稳定性问题开始突显。3.公民参与理论的研究综述(1)公民参与理论的国内研究十七大报告中与“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相关的词汇就多次出现,纵观报告对“参与”的阐释,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拥有平等参与的机会。从对投票参与的研究算起,国外关于公民参与的研究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我国关于公民参与研究的历史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并且学者主要的研究方向多为中国特色的民主文化、民主制度和民主机制。圆俞可平在《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这篇文章中,对公民参与的涵义、组成要素、积极意义、表现形式、涵盖领域、所需条件和遭遇危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概括,@并就推进保障持续有序的公民参与给出了前瞻性建议。朱德米则从学术谱系和研究主题两个维度出发,对公民参与进行了总结研究,指出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前,公民参与隶属于政治参与,随后,公民参与成为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主题,并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特定研究主题并且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朱德米通过研究发现,研究公民参与有四个主题,分别为公民参与的动力支持系统、相关公共机构的态度和反应、公民参与所涉及的政策领域、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和积极效果。固关于公民参与的概念理解,俞可平认为,不少学者都将公众参与作为公民参与的同义词,因为在我国公众和公民有着极其相近的意思。我国的公民参与,最显著的特点是公民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期望达到对公共政策相关内容的干预和影响。关于公民参与的要素构成,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公民参与的主体,这是公民参与的核心,再次是公民参与的领域,领域通常指的是那些事关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事务。还有。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圆俞可平:‘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学习时报)2006年12月18日第005版。@俞可平:‘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学习时报)2006年12月18日第005版。固朱德米:‘回顾公民参与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第6期。6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就是公民参与的渠道。①朴贞子将公民参与定义为一种比较广泛的参与,不仅包括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包括所有关于社会公共利益、公共权利和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参与。@魏娜、王明军所主张的公民参与定义为:公民参与就是公民借助一定的参与渠道,对政府的公共决策和公共管理起到干预影响的动态过程。@由以上定义描述可以看出,公民参与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公共权力、公共生活、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公民参与的要素可以概括为参与主体、参与途径和参与效果三个方面。除了公民参与的概念理解外,国内学者还分别从公民参与的意义、公民参与的形式与途径、公民参与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公民参与的意义包括:公民参与促进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保障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提高,从而为形成合格公民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公民参与也是防止政府腐败,实现民主监督的有效手段;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法制化、科学化的实现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最后,公民政策促进了公民与政府的良好互动,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第二,在公民参与的形式与途径研究方面,顾训宝在《十年来我国公民参与现状研究综述》一文中指出,国内学者大致从政治学、行政学和公民的社区参与三个方面对公民参与进行了大量研究。固从行政学的角度出发,公民参与侧重于决策的出台和执行,包括直接参与形式和间接参与形式两种形式。在政治学视角下,公民参与形式的表现机理为公民通过政治参与而达到影响政府决策的目的,这种形式的参与可以理解为某种程度上的政治行为。社区参与视角下的公民参与形式和途径方面,大部分学者都赞同公民的社区参与指的是公民自觉自愿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做出身体力行的贡献,从而保证社区公共目标的和个人权益的实现。关于公民社区参与的主要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公民会议、社区管理咨询委员会、公民论坛、社区发展公司。这种形式的参与属于高度的公民参与,公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公民在积极、能动的参与过程中实现了自主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目的。第三,在公民参与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研究方面,顾训宝认为,公民参与的限制性因素包括公民、外在制度环境和政府三个主要方面。针对公民参与热情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公众知识缺乏和参与共识困境的问题,应该着力从培养公民参与意识、保障有序的公民参与和增强参与者的代表性和代表能力方面入手,切实从公民层面消除公民参与困境。外在制度层面,我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公民参与缺乏制度上的保障、缺乏通畅的合法参与途径和公民社会建设尚不成熟是主要。俞可平:‘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学习时报’2006年12月18日第005版。o朴贞子:‘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o魏娜、王明军:‘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城市治理机制研究——以青岛市公民参与城市治理为例》,‘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④顾训宝:‘十年来我国公民参与现状研究综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7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表现。相应的解决措施有积极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提供公民参与的法律保证、建设参与性政治文化。政府层面,传统暗箱行政依然存在、自上而下的权威型决策惯性、“经济人”假设理论困扰和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是问题所在。针对问题,应该从政务公开、政府为公民参与提供更多渠道、政府官员和行政人员要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和政府应提高公共政策的回应水平四个反面入手解决。①(2)公民参与理论的国外研究公民参与是民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民主理论的各种划分中,强调公民参与的民主理论与限制公民参与的民主理论是主要的两个方面。卢梭以及帕特曼和巴勃都主张最大限度的给予公民参与制定政策性政策的机会。在现代民主国家,将决策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并鼓励广泛的公民投票来决定政策是公民参与的主要表现。与此相反,经济学家熊彼特则主张现在公民参与,或者说主张有限的公民参与。正是由于公民参与和民主理论难以割舍的联系,因此早期的公民参与都将研究重点放在选举参与上,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19世纪30年代,托克维尔在研究美国的民主时,得出了“以自治和公民直接参与为特色的乡镇精神,是美国民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重要基础”圆这样的结论。进入到20世纪以后,随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发展,选举投票行为研究成为公民参与研究的核心部分,其中以美国学者查宾和法国学者谢格弗雷德为代表。查宾在1912年使用官方选举统计资料分析选民的投票行为开创了投票行为研究的新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新公民参与运动的兴起,学术界的研究大为拓展。与传统的公民参与相比,新公民参与的鲜明特点是强调公民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直接参与。毕竟,将选举参与作为公民参与研究的主体,是建立在“有限参与”这个主题之上的:公民参与的主要任务选举代表并进行监督,具体的政策决策过程完全由选举出来的代表们决定。而新公民参与则更加强调公民对政策执行的干预并且公民参与的范围也大大扩展,低收入阶层的公民也包含在内。在这个阶段,阿尔斯坦提出了公民参与的梯度发展理论。依据对政策结果的决定性影响,公民参与从低效到高效大概要经历八个层面:操纵、治疗、告知、咨询、安抚、合作伙伴、赋权和公民自主控制。其中操纵、治疗这两个层次是“非实质性参与”,告知、咨询和安抚这三个层次是“象征性参与”,而合作伙伴、赋权和公民自主控制这三个层次称为“完全型公民参与”。@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有力的支持了公民的直接参与理论。巴伯通过对公民直接参与的制度形式和意义进行论述,对投票和参与进行了有。顾训宝:《十年来我国公民参与现状研究综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孙龙:‘公民参与——北京城市居民态度与行为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l版,第2页。o孙伯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229页。8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效的区分:投票是表达个人偏好的静态行为,而参与则是一种要求参与者改变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的具有想象力的动态行为。①从以上的论述可以得知,公民参与研究经历了选举参与研究和直接参与研究两大阶段。经过这两个阶段研究发展,公民参与研究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需要指出的是,公民参与的出现并不是要取代选举民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选举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代议制民主的积极完善。圆(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即微博问政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首先,文章从我国微博问政的现状出发,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在对微博进行现状分析时,是以湖北省的微博问政状况为例的,因为湖北省在政务微博的发展上,已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看作我国微博问政发展的一个缩影,对湖北省微博问政的研究和认识具有相当程度的标本意义。其次,以公民参与的主体、途径和客体为研究维度,在主体方面提出了问政主体和问政相关主体的概念,将公民和政府部门做一个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网络问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面的发展思路。最后,在优化微博问政的对策方面,分别从提升参与主体素质、完善微博问政运行机制和铸就微博问政合法地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的逻辑思路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随着网络的发展,公民可以接受到更多的信息,这促使公民知情权的增加,从而导致了问政需求,于是网络问政出现,最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问政蓬勃发展。第二,参与主体公民借助微博的途径和渠道达到意愿表达、权利体现和民主监督的问政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问政效果得到体现后,反过来可以进一步提高公民的问政热情。这两个逻辑思路可以用下面两个图来表示:o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9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图1—1问政研究的逻辑思路1图1—2问政研究的逻辑思路22.研究方法(1)文献法文献法也称文献调查法,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相关文献资料,从中获取有用信息,从而实现调查研究的目的的方法。本为在撰写过程中利用网络和图书馆,参考了大量文献,其中包括权威期刊、权威数据报告、论著、学术论文等。在这些文献中,笔者将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作了系统梳理,并通过研读公民参与理论,为文章的论述找到了合适的研究思路。(2)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是指,通过运用被公认为是比较成熟的理论工具,来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的方法。本文以公民参与理论为研究工具,从该理论中抽离出参与主体、途径和客体三部分来作为文章的研究框架。在利用公民参与理论为社会化媒体问政奠定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外延。10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1.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内容:论文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创新点。绪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基础,通过对文章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阐释,达到理清研究思路的目的。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对与微博问政相关的概念作出了解释,如网络媒体、微博、网络问政等概念。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梳理,为文章的整体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该部分的最后,还引入了论文的理论工具:公民参与理论,并将公民参与理论与微博问政问题进行逻辑联系,从而使微博问政问题的分析有了合适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在该部分以湖北省的微博问政情况为例,分析得出微博问政呈现出政务微博发展迅速、政务微博地域分布差异明显、公安系统微博发展成为亮点的现状。通过现状描述,微博问政的问题就有迹可循,相应的对策就有理可据。第四部分是问题分析,文章从参与主体、参与途径和参与客体三个方面出发,将现阶段我国微博问政暴露出的问题作出解读,其中微博问政参与者的局限、微博问政本身的问题以及微博问政对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是显著表现。第五部分是对策研究,在现状描述的前提下,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相应的对策就是提升参与主体的素质,完善微博问政运行机制和铸就微博问政合法地位。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方面的对策也是在公民参与的视角下提出的。只有这样,针对微博问政所遇到的问题来提出的对策才是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结论,并对在社会化媒体这个新的技术环境下,网络问政进一步深化做出了展望。2.创新点(1)研究对象新颖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技术在近两年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这样的态势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网络问政弊端频现,在这个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公民有权参与一切公共事务不再只是口号。本文将微博问政作为研究对象,这在以前的论文研究中还是鲜有的。尽管微博问政只是网络问政某种程度上的延伸,但其意义不可小觑,因为公民掌握话语权的时代是由微博开创的,在微博这样新的互联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网技术背景下,政府如何进一步推进完善治理方式,公民如何进一步有效参与公共事务,都是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2)对公民参与的自我思索公民参与主体可以说是公民参与的重要因素。在现有的学术研究论著中,普遍认为公民参与主体是公民,对公民参与过程中的公民行为的研究很多。但是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公民参与过程中,扮演着规则制定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因此在公民参与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主体因素。因此,笔者大胆的将公民参与的主体因素扩大为公民参与的相关主体因素,在微博问政过程中将政府及公民的因素都进行研究,试图从更广的主体层面来研究相关主体对微博问政的影响。12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阐释公民问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问计于民,政府通过倾听民众的声音来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另一方面是民众过问国家事务,公民通过行使监督权来达到促使政府治理行为趋于理性的目的。这两个方面在形式上表现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在实际作用的发挥上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在互联网还没有进入我国之前,公民表达政治诉求、反映民意时多依赖的是传统渠道,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信访制度。而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新兴的诉求表达渠道产生了,即网络问政渠道。2008年被公认为中国“网络问政”元年,这是由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问候民意,倾听民意。虽然胡锦涛与网友交流的时间并不长,但这显示了中国中央政府对网络民意的认同以及对网络媒体的重视。而随着网络执政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终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论坛、博客以及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先后出现,公民表达政治诉求的途径更多了,政治诉求得到的回应性也更强了,反观各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市长信箱等传统网络问政渠道已经不能满足公民的政治表达诉求需要了。网络问政由此走进社会化媒体问政时代。(一)概念厘定I.网络媒体在研究微博问政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网络媒体的概念有所认识,因为从媒体属性上来说,微博是网络媒体的延伸。网络媒体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加之人们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加大,而传统媒体(报刊、广播和电视)在信息的输送和传达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网络媒体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关于网络媒体的概念,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很多学者和行业从业者从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网络媒体的定义。雷跃捷、金梦玉、吴凤认为网络媒体是一般是指通过依靠互联网快捷的信息传播平台,将电脑、多媒体电视或移动电话作为显示终端,以声音、文字、视频和图像等形式来传播信息的一种多媒体、数字化的传播媒介。①孙宝传:网络媒体可以理解为经营互联网ICP业务的网站或网络公司。罾①雷跃捷、金梦玉、吴风:‘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o孙宝传:《媒体网站≠网络媒体——兼谈加强对网络媒体研究的必要性》,‘中国传媒科技》,2001年第1l期。13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以上几种关于网络媒体的定义都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如果我们全面的把握这些定义,就会发现网络媒体的本质还是媒体,只不过其传播速度更加优于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中,信息传播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自从网络媒体产生之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极大影响。除此之外,民众借助于网络对政治生活的关注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民主化发展的进程。2周络问政国内学者都将2008年作为我国“网络问政”的开端年份。因为在这一年,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强国论坛”同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并对通过网络汇集民情的问政形式进行了高度赞扬。与此同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期间也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们的党和政府要想获得人民最大程度的信任,就必须充分了解民情民意,而网络是获取百姓声音的绝佳途径”。另外,在2008年的4月17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特邀众多网民代表参加座谈会,表示“网民已经成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网民的不少意见和建议都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从国家最高领导层对网络媒体的认同到地方高层领导对网民意见的重视,其意义非同寻常,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中国官方对网络舆论的重视,在推崇网络民意的同时,政府对网络参政议政的管理和引导进入到一个新阶段。(1)网络问政的内涵尽管网络问政发展迅猛,但理论界对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解释。比较流行的说法有,网络问政是公民利用网络的平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以及对政府公共政策领域的支持和监督。网络问政以公民为问政主体,公民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献言献策,参与政府治理的各个领域。网络问政不仅指公民的问政,还包括政府通过网络获取民意信息,依据网络意见科学制定公共决策的过程。结合以上对网络问政的概念理解,笔者认为,网络问政首先从主客体上来说,是以网民为主体,政府和公共部门为客体的。从问政的效应机理上来说,是以互联网环境为依托,通过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来实现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发挥,从而促使政府能够更加科学的决策。从网络问政的本质上来说,网络民意进入公共决策领域才是其作用发挥的关键。综合以上论述,笔者将网络问政的定义界定如下:网络问政,即在以网络为支撑的虚拟空间中,公民和政府官员、公共决策机构就事关公共利益的政策议题展开公开、自由和平等的交流互动,并将网络民意引入公共决策体系的动态过程。(2)网络问政的发展历程 ⑧硕士学住论文MASTER‘STHESIS其实早在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时,网络就已经成为了民众讨论公共事件的平台。随着我国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化序幕的拉开以及各地政务公开网络平台的陆续开通,我国网络问政之路从此铺开。第一阶段:起步发展阶段(2002年初——-2003年底)该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时任深圳市长的于幼军与网民见面交流,并且高度赞扬了网友“我为伊狂”的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于幼军开高官网民对话的先河,其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内容意义。而随着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随之出台。但总体上来看,全国的网络问政发展都处于萌芽状态。第二阶段:初步发展阶段(2004年初——.2006年底)2006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网络政治雏形的确立。在这一阶段,政府网站、论坛逐渐增多,各种信息平台逐渐建立,并且在200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出台。第三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07年初——_2008年中期)这一阶段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标志性事件,该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网络问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春节期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通过奥一网等网站发布了《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两位高官充分肯定了网民意见对政府决策的促进作用,并表示愿意和大家成为网友,希望广大网友能为广东省的发展共同建言献策。2008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两会”期间,他一直在上网,通过网络可以倾听到广大网民的心声,网友们的意见和建议都是对政府的积极帮助。第四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08年中期叫009年中后期)该阶段最引入嘱咐的是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并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交流,至此,网络问政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点。并且在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行为有了制度化和法制化的保证。在这一阶段,我国政府从上至下全面实施政务信息公开,政府高层领导频繁与网友开展交流互动。互联网全面深入我国的政治生活,成为了政府解民意、察民情、聚民智和解民忧的重要渠道。第五阶段:迅猛发展阶段(2009中后期至今)之所以称这一阶段为迅猛发展阶段,是因为网络问政在该阶段出现了运行机制上的制度化和问政载体上的创新化。首先,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广东是中国网民第一大省,网民人数达到5000万,更重要的是广东省在政府高层官员对网络问政的重视程度和官民网络互动频率上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随着广东省网络问政实践的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不断深入发展,保障网络问政的长效机制便应运而生。第一是形成了网络问政的交办会制度。广东省于2010年4月建立了网上意见和建议的交办机制,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和网友保持沟通和交流,并将相关问题处理办法在网上回复。o截止2011年9月27日,广东省共举办六次交办会。第二是形成了网络发言人制度。广东省“网络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是:定期收集回复与本单位有关的网友留言。截至目前,广东省已经有15个省直部门设立了网络发言人制度。@第三是形成定期举办网民论坛的制度。广东网民论坛从2009年开始形成,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同时每月组织线下网友展开讨论,充分吸收网友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流。网民论坛制度的运行,更大程度上是规范了网民的建言献策方式。论坛有组织的将网友聚集在一起,充分聚合网络民意的智慧,保证网络问政参政议政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网络问政载体的创新。近几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化媒体区别于以往的网络媒体,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其传播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受众量的几何式增长以及用户之间更显著的交互性。2009年8月新浪网在国内率先推出“新浪微博”,微博由此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国内首个政府微博“微博云南”开通于2009年11月21日,为的是能第一时间将政务信息传达给普通民众。该微博的开通开创了国内政府微博的先河,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对云南政府微博的开通给予了好评。2009年到2011年的“两会”召开之际,各大媒体都开通了微博,实时报道“两会”进展情况,让民众“近距离”感受“两会”。与此同时,数十位代表、委员也通过微博与网友分享自己的两会见闻与感受。一些名人,如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微博受到了网友的热捧,评论量和转发量都过万,形成了极大的舆论场。网络问政载体的创新,丰富了网络问政的手段,进一步拓宽了汇聚民意、聚合民智的渠道,也为网络问政在全国范围内的制度化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更深层面的保障。(二)微博问政笔者之所以花了比较大的篇幅来介绍网络问政的概念和发展情况,是因为微博问政在很大程度上是网络闯政的延伸。没有网络问政的开端和发展,就不会出现微博问政这个概念,网络问政为微博问政的出现作了理论、技术和时代背景方面的准。和讯新闻:‘广东第五次网友集中问题交办会168宗信访事项全部办结,。2011年9月26日。http://news.hexun.eom/2011-09-26/133743721.html。广东省人民政府网:‘广东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15个省直单位设立“网络发言人”》,2009年10月13日。http://www.gd.gov.en/gdgk/gdyw/200910/120091013—104462.hun16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各。理论方面,西方电子民主理论、电子政府的三种模式理论以及网络民主理论为网络问政的出现作出了解释。技术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以文字、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在全球拥有网络的地方自由传播。这样的趋势使得现实民主延伸到网络之上,人们可以更自由的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一个网络民主的时代,网络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除了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便利之外,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人们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可以自由表达对某个公共议题的见解,并对政府的公共决策等管理活动进行有力的舆论监督。加之政府在网络民主发展的背景下,为了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日益改进其治理手段。因此,网络问政之路可以说走得较为平坦。反过来,随着网络问政的不断发展,政府科学决策的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已经不仅仅再满足于发出声音,得到回应这个层次了。民众对事关公共利益的议程希望在第一时间就得知相关细节并且要求政府和公共部门在更短时间内给出回应的新型问政方式正悄然出现。民众的“不知足”和“不满足”要求网络问政需要进一步深化,而以传播速度更快、交互性更强、受众面更广的社会化媒体无疑为网络问政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作了有力的助推。以微博为核心的社会化媒体技术必须发挥更大作用,网络问政的新延伸——微博问政出现了!由于微博闯政是由网络问政演变而来的,因此,微博问政的概念更多的是依附于网络问政这个概念。前文笔者已经将网络问政的概念定义如下:网络问政,即在以网络为支撑的虚拟空间中,公民和政府官员、公共决策机构就事关公共利益的政策议题展开公开、自由和平等的交流互动,并将网络民意引入公共决策体系的动态过程。而微博问政除了包含网络问政的基本要义外,更是在信息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以及传授双方的交互上优于传统网络问政。前文已经提到微博的快速发展,作为社会化媒体的核心代表,微博被这个时代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其及时表述信息的方式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而其短小精悍的言论信息通过不同个体的不断分享,就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以对国家政策和社会秩序产生影响。对微博概念的理确,我们可以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解释。微博是一种内容分享机制,基于微博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各种客户端组成不同的社区。简单的说,微博就是用户实现即时分享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伴随着微博在近几年“两会”中大放异彩的表现,“微博问政”已经悄然进入公众的视野。另外一方面,由于微博自身集即时通讯、社交网络和社交互动等社会化媒体特性于一身,因此,本文以微博为社会化媒体的代表来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通过对“微博问政”的研究和展望,以期达到对社会化媒体问政的深层解读和制度17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规范之目的。在下文对社会化媒体问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时,笔者就以微博问政为例,首先对微博问政进行现状描述和问题分析,最后提出优化微博问政的对策。1.微博问政的内涵简单的说,微博问政就是利用微博这样一个社会化媒体工具参政议政、处理政务的活动。微博问政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因为微博从2009年8月才由新浪网引入国内。但微博问政在这短短的几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平常就能与网友积极沟通并且时刻做到信息传播畅通的党政机构微博400多个,官员微博200多个。①2.微博问政的发展历程纵观微博问政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底至2010年3月),民众通过微博平台对公共事件的关注。从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从亚运会到“我爸是李冈0”,民众声音在微博平台上迅速聚集,并且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无论是对灾区的扩大关注还是对丑恶现象的无情揭露,微博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微博聚集起来的民意日益被重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轻视微博民意就是忽略现实民意。第二阶段(2010年“两会”至今),“两会”微博成热点。在2010年的“两会”中,微博成为代表们参政议政,倾听民意的重要工具,新闻媒体也通过微博窗口,对两会进行现场直播,让人们近距离感受“两会”。随着这种机制运作的日益成熟,在2011年的两会已经开始出现“两会”委员微访谈,通过微博便捷的信息传输方式,民众与委员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3.微博问政的积极效应(1)公民参与的平等性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代表,表现出了社会化媒体作为社会治理手段的突出优点。微博问政所表现出的平等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使用的平等性。微博问政的终端是各大网络运营商建立的微博入口,现存在的微博主要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和网易微博。而这些微博的突出特点是受众面广,注册门槛低。只要公民通过相关网页,用常用邮箱或手机号注册为微博用户并收听相应的政务微博就可以进行网络问政。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性别、年龄、民族、收入、工作。谢建伟:‘“微博问政”:进展与困惑》,‘人民日报》2011年3月29日第014版,第1页。18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性质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公民在参与微博问政时就实现了参与的平等性。其次,言论的平等性。在微博问政过程中,参与公民享有平等的言论权利,只要是微博用户都可以在微博平台上对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畅所欲言,因此微博问政的言论权也是平等的。由此可见,对于其他公民参与途径来说,微博问政表现出的公民参与的平等性最高。(2)公民参与的便捷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化媒体与人们的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微博问政正式在这样的技术环境下,表现出了公民参与的便捷性。网络运营商针对目前科技市场常见的计算机和手机终端,建立起了适合塞班系统、安卓系统、ipone系统及windows系统的微博软件,而这些成熟和不断升级的微博软件,在人们常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台式电脑上均可以实现微博使用。那么这样成熟的终端技术和软件技术,可以实现公民随时随地参与微博问政,体现了微博问政的便捷性。(3)公民参与的公开性社会化媒体的突出特点表现为社会性,即可以最广泛的接触到公民。微博因为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因此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使用过微博的公民都可以体会到,使用微博时可以看到自己关注者及相关评论者的所有言论,因此具有显著的公开性。微博问政过程中,作为政务微博的开设者的政府部门的言论、对公民的回复状况都在参与微博问政的公民面前呈现。同时参与微博问政公民的评论也在公众的视野范围内,这体现微博问政高度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实现了微博问政的“鱼缸效应”。(三)本文的理论工具一公民参与理论1.公民参与理论的相关概念公民参与研究来源与政治参与,因为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前,以代议制民主为发展核心的政治参与涵盖了公民参与的范畴,但是随着社会运动的爆发,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民主出现了危机,公民参与社会项目和公共政策制定摆在了公共管理专家面前。除此之外,推动公民参与的因素还包括:公民教育素质的提高促使公民对公共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政策专家的威信大大降低。再者,随着新公共行政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及新公共服务运动的持续推进,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开始向普通民众转移,公开、公正、平等、责任和回应等价值取向成为公共行政领域的共识。最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公民接触到公共事务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知识门槛更低,公民也可以更容易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发出“声音”。公民参与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公民参与主体、公民参与途径和公民参与客体。公民参与主体一般是指有参与需求的公民,包括个体公民和以个体公民为组成单位的公共组织。公民参与途径是指公民通过特定渠道来达成干预公共政策、影响公共决议的目的。常见的公民参与途径有游行、示威、宣传、检举、听证、上访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论坛和微博平台成为了公民参与的新途径。公民参与客体即为公民参与领域,指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领域。通过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以实现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实现广大公民的公共利益的目的。具体的参与领域包括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经济生活和社区生活。2.公民参与理论与微博问政的契合文章之所以将公民参与作为研究的理论工具,具体的契合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主的发展和要求。不论是公民参与还是社会化媒体问政,它们的根本目的都是完善民主和发展民主。公民参与在早期与政治参与密不可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代议制民主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前较好的表达了民意,公民参与在代议制民主下尽管只是“有限参与”,但这并不妨碍其作用的发挥。而社会化媒体问政早期的表现形式——网络问政,不仅不是对代议制民主的否定,更是对代议制民主的有机补充。第二,参与领域和问政领域的不谋而合。公民参与的领域主要是指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而微博问政的领域也主要是指事关公共利益的政策议题。其中,对公共事务的直接关注表明两者有着相同的目的。第三,参与主体和问政主体的部分重合。公民参与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体公民,也包括以个体公民为单位的公共组织。微博问政主体包括公民、政府官员和公共决策机构。不难看出,公民都是两者最主要的主体,我们再来分析公共组织和公共决策机构,尽管两者的指代对象不同,带两者所代表的公共利益这点是无可非议的,因此从发生机制上来说,公民参与的主体和微博问政的主体都具有共同的利益指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两者的主体是一致的。第四,公民参与理论的基本要素为微博问政的研究提供了研究视角。研究微博问政问题,离不开主体、途径和客体这三个方面。因为微博问政的逻辑思路为:公民或政府机构利用微博平台达到参政议政、处理政务的问政效果。其中,公民或政府机构为问政主体,微博平台为问政途径,而问政客体指的正是问政效果中所涉及的公共利益。20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我国微博问政的发展现状微博自2009年进入我国民众视野以来,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截止2011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已经达到2.5亿(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微博,作为目前互联网技术最先进的代表,引导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微博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更是在推动政府政务公开化、决策科学化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如果说2008年时网络问政元年,那2011年则可以称为政务微博元年,因为在这一年,我国微博问政悄然兴起,并且获得了井喷式发展。所谓微博问政,指的是政府或公民通过微博这个信息传播平台,就事关公共利益的政策议题展开公开、自由和平等的交流互动,并将网络民意引入公共决策体系的动态过程。政务微博是一种特殊的微博,针对政务事项展开讨论和信息传播是其区别普通微博的显著特点。在微博刚兴起的2009年,国内很少出现政务微博,但是到了2010年,政务微博悄然兴起,并在2011年到达发展的顶峰。根据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3月,我国经各微博平台实名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数为1708个,政府官员微博数为720个。①而来自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和2011年,全国政府机构微博和政府官员微博数量的总和还不到300个。根据小切口反映大问题的指导原则,在探究我国微博问政发展现状时,我们可以以湖北省的政务微博发展情况为例。湖北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互联网普及率比较高的省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中心于2011年底发布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根据报告内容显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湖北省的网民数量为2129万人,这样的网民规模在全国能排到第七位。⑦另外,根据2012年《湖北省互联网省情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湖北省网民在选择信息上传渠道时,使用微博的比例达到了41.36%。@与此同时,根据2011年人民网舆情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湖北省政务微博(以腾讯为例)数量在全国排名第6,其中,湖北省政务微博的活跃程度较高,排名为第13位,政务微博的传播影响力也比较靠前,达到第12位。另外,根据2011年腾讯集团发布的腾讯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湖北省在腾讯微博中经过认证@的政务微博数量已经达到463个,这些微博在内容。人民网:‘人民网发布2011年腾讯政务微博地图>,2011年8月25日,httpJ/me醐li&people.corn.a—C旧,40606,15508248.htmlo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httpJ/www.cnnic.net.en/dtygg/dtgg/201201/W020120116337628870651.pafoo腾讯·大楚网:‘湖北省互联网省情报告',2012年2月21日,httpJmb.qq.corrg“2012022I/0019691._huno微博认证:各微博平台为了避免身份混淆,引起公众误解,采取的微博实名认证的策略。2l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涉及的丰富性层面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在经过认证的463个政务微博中,党政机构的微博数量为368个,官员的微博数量为95个。湖北省的政务微博呈现出数量多,覆盖范围广、积极活跃程度高的现状。④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湖北省在政务微博的发展上,已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看作我国微博问政发展的一个缩影。由于微博发展较快的省份一般其互联网发展都相对领先,因此,湖北省微博问政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微博问政整体的发展状况,简而言之,对湖北省微博问政的研究和认识具有相当程度的标本意义。(一)政务微博迅猛发展从政务微博的开设时间上可以看出我国政务微博经历了迅速的发展时期,以腾讯微博平台为例,2010年4月到2010年12月的这9个月中,公务人员在腾讯平台上共开通了224个政务微博。而2011年1月到2011年7月的这7个月中,公务人员在腾讯平台上共开通了10081个政务微博。2011年7个月的发展总量是2011年9个月发展总量的45倍。②2011年全国各个省份的政务微博都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新浪公司在2011年发布了微博发展的年度报告,报告的数据显示,全国的政府机构和官员在新浪上开通微博的数量为2万个左右。而根据腾讯微博的微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在腾讯微博平台上通过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和公务员微博总量达到1.8万个。@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湖北省的政务微博也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由于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在国内微博平台中,品牌意识强、技术实力雄厚并且影响广泛,因此,在描述湖北省政务微博情况时,本文就以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这两个微博平台为例。1.在腾讯微博平台上开通的湖北省政务微博④(1)腾讯微博平台上湖北省政务微博的数量腾讯微博于2010年4月上线试运行,在这一年,湖北省经过腾讯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数量为23个。如果说政务微博在2010年只是小试身手的话,那2011年则见证了政务微博的井喷式发展。截至2011年10月底,湖北省政务机构在腾讯微。腾讯网:‘腾讯微博年度报告:湖北政务微博居全国前列》,2012年2月6日,http://tcch.qq.corn/a/201202061000142.hun圆人民网:<人民网发布2011年腾讯政务微博地图),2011年8月25日,http://medi&people.com.cn,GB,40606/15508248.html固腾讯网:<腾讯微博年度报告:湖北政务微博居全国前列》,2012年2月6日,http://teeh.qq.corn/a/20120206/000142.hun固各注:腾讯平台政务微博的相关数据均来自腾讯·大楚网‘湖北省互联网省情报告》,详见http://hb.qq.com/a/2012022I/0019691.hlra,腾讯平台政务微博统计时间截至到2011年10月31日。22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博平台上已经开通了438个政务微博。具体情况见图3—1:图3一l腾讯微博平台上湖北省政务微博的数量(2)腾讯微博平台上湖北省政务微博的部门构成湖北省的政务微博分布在省内各个职能部门,其中,公安系统的微博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开通的政务微博共有6个。法院系统的政务微博和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数量紧随其后,分别为5个和4个。在经过腾讯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中,其他职能部门的微博数量就显得比较少,检察院、涉外、铁路和消防部门的政务微博都仅有1个。具体情况见图3—2: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法院公安检寨浣渗多}铁路消防敢府其他图3—2腾讯微博平台上湖北省政务微博的部门构成(3)腾讯微博平台上湖北省政务微博的地域分布在政务微博的地域分布上,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政务微博数量遥遥领先。武汉市开通政务微博的数量达到了194个,占到全省已开通的政务微博总量的44.3%,几乎已经接近一半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地区的政务微博数量比较少。具体情况见图3—3:2502∞150looS00武汉恩旅荆州宜昌+堰荆f1黄冈成宁黄石襄阳随州孝感鄂娥其他图3—3腾讯微博平台上湖北省政务微博的地域分布76S432lO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2.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开通的湖北省政务微博o(1)新浪微博平台上湖北省政务微博的规模截止2010年底,开通新浪微博认证的湖北省政务机构拥有政务微博数量仅有15个。而到了2011年,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开通的湖北省政务微博数量迅速增加,有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lO月底,湖北省政府机构在新浪平台上开通政务微博的数量为394个。这其中包括213个政府机构微博和181个官员微博。政务微博数量从15个剧增到394个,这是一个非常喜人的成绩。具体情况见图3—4:4503甄4400350300250200150l∞50ljO2010年2011年 ⑨硕士擎位论文MASTER‘STHESIS图3—5新浪微博平台上湖北省政务微博的部门构成(3)新浪微博平台上湖北省政务微博的地域分布与腾讯微博平台的情况相类似,武汉开通政务微博的数量在全省高居榜首,这与武汉市全省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因素是分不开的。截至2011年底,武汉地区的政务微博数量达到171个,几乎为恩施、荆州等11个地区政务微博数量的总和。具体情况见图31:图3—6新浪徽博平台上湖北省政务微博的地域分布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二)政务微博地域分布差异明显不管是经腾讯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还是经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湖北省政务微博的地域分布都呈现出武汉一枝独秀,其他地区发展不足的现状。具体的情况前文已经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互联网技术就更加成熟,当地民众对网络的运用就更加充分。另外,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其民主化程度都相对较高,加之当地政府顺应网络民主趋势的发展,政务微博自然就会得到更多的支持。这种现象与全国的政务微博地域分布情况相似。根据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显示,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其政务微博数量通常比较多,如江苏省在政务微博的开通和运用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其政务微博数量在全国处于首位,总量为279个;在全国政府机构微博前10位排名中,广东省占到了6个。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务微博的起步并不落后,突出的代表就是云南省的“云南微博”,该微博是我国的第一个政务微博。这样的情况表明,推进微博问政的整体发展需要经济发展的支持,更需要地方政府对网络民意的重视和对网络民主潮流的顺应。(三)公安系统微博的发展成为亮点湖北省政务微博在机构分布上,呈现出公安、司法部门微博发展突出,其他部门微博发展缓慢的现状。无论是在腾讯平台经过认证的政务微博,还是在新浪平台经过认证的政务微博,公安徽博都居于首位,而事关民生的政府部门鲜有微博开通。这种现象与全国政务微博的部门机构分布情况相似,笔者仍以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数据为依据。在所有政府部门的机构中,公安系统开通的微博数量为1228个,与公安系统相关的官员微博数量为139个,与其他部门相比,公安系统的微博发展一枝独秀。②另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的数据,在全国政务微博中,公安部门的微博数量占政务微博总量的52.40%,传播影响力占到59.2%。@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政务微博lO强排名中,公安。邓遂:‘‘|微博闯政”热潮的冷思考——当前政务微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对外传播》2011年第8期,第55页。o邓遂:‘“微博问政”热潮的冷思考——当前政务微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对外传播’2011年第8期,第55页。西腾讯网:‘腾讯微博年度报告:湖北政务微博居全国前列》,2012年2月6日,hVqDY/tech.qq.corn/a/20120206/000142.htm27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部门微博全部占据。除了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以外,公安部门的政务微博在社会上也形成了积极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网络上反响较大的“微博打拐”、“抓捕武汉银行爆炸嫌疑犯王海剑”、“微博寻亲”等事件都是公安部门政务微博良好作用发挥的体现。由以上数据和事例可以看出,公安系统的政务微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在政务微博的发展中一枝独秀。除此之外,2011年4月11日检察日报社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发布的第一季度《政法类微博研究报告》中对公、检、法、司四个部门的微博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排名,列出了30个单位的排名情况。在该排名表中,公安系统微博有19个,占微博总量的63%,且包揽了前15名的位置。这个数据再次印证了我国公安部门政务微博蓬勃发展的势头。①反观与民生有关的政府部门,如民政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的微博开通比较少,使用率比较低,其发展上升的空间比较大。。正义网:‘(政法类微博影响力报告)——公安微博排名靠前》,2011年4月11日,http:,/www.jcrb.eom/zhuanti/wb/zfwb/yw/201104/0.0110410_526849.html28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四、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基于公民参与理论的分析公民治理理论主导下的公民参与,旨在实现政府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听取公民见解,合理采取公民意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WEB2.0技术的成熟发展,微博问政成为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和平台,特别是微博问政已经逐步成为公民青睐的社会治理参与方式,同时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但是在微博问政悄然兴起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微博问政的效果。对于公民参与理论来说,公民参与主体、公民参与途径及公民参与客体是公民参与的三个主要因素。那么,笔者将以这三个主要因素作为分析基点,来简要分析现时期,我国微博问政的主要问题。(一)公民参与相关主体:微博问政相关主体素质不高公民参与主体是公民参与理论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公民参与理论也旨在调动社会管理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主观能动性。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公民参与的主体应该是公民,要充分体现公民在政务参与过程中的利益和主动性,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笔者在大量研读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后认为,政务微博的开设者即政府部门也是公民参与的重要相关主体,因为没有政府管理者的领导和相关引导,公民参与就不具备实现的条件。因此,笔者将政府和公民作为公民参与的主体来进行问题研究。1.政务微博开设者——政府问题(1)政府部门对政务微博重视不足政府部门是政务微博的使用者,开设政务微博的目的是实现政府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实现与公民的直接沟通,实现公民对社会管理的参与。但是在现实的政务微博使用过程中,政府部门的微博使用主体素质欠缺导致公民微博问政效率低下。首先,公务人员对政务微博重视度不够。公务人员只是将政务微博作为政府部门发布社会管理规定的平台,出现“有‘通知’时就使用,没‘通知’时就弃用”的现象,对于公民的提问与评论更是置若罔闻。其次,政府部门盲目跟风。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开设政务微博成为一种“时尚”,各政府部门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政务微博成为一种新型政府治理手段,就纷纷开设政务微博,而没有从理念里确认政务微博是公民参与的新兴途径。对于政务微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政府部门盲目的跟风开设政务微博,而不是真正的使用政务微博。最后,缺乏专业政务微博管理人员。 政务微博的发展可以用井喷来形容,短时间建立起来的各政务微博,在缺乏相应管理机制的同时,最匮乏的恐怕还是专业政务微博管理人员。政府部门的微博多由宣传部门操作,充当政府发布消息的平台。至于发布哪一类型的消息,则完全由领导层说了算,专业队伍的缺乏导致政务微博僵硬化发展。(2)政府部门缺乏专业的政务微博管理者行政组织理论中人即政府管理者是组织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微博问政中政务微博的开设和运行也离不开政府管理者的作用。微博问政的关键是涉及快速发展和迅速变化的网络技术与环境。因此在提倡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同时,随着政务微博的兴起,缺乏专业的政务微博管理人员成为影响微博问政效果的软肋。政府社会管理需要面面俱到,那么专业人才对于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有重要作用,政务微博的使用亦是如此。目前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管理者在技术和素质方面都有所欠缺,难以做到落实到人,责任到人,缺乏专业微博管理人员就难于发挥微博问政的优势,难于实现公民微博问政。(3)政府部门难以驾驭政务微博政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管理者,同时是微博问政的重要参与者,政府部门对于微博的热情及使用技术对于实现公民参与微博问政有重要作用。细细观察政府部门的微博使用状况可以发现,政府部门的微博使用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微博问政可以说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表现,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要求政府在发布相关微博信息时要正式、规范、及时、明确。但是有些政府操作人员在发布政府政务微博时出现明显个人偏好的语句,发布不相关信息,发布娱乐信息,不回应评论者,辱骂激进评论者等现象。政府部门在使用政务微博的这些表现,使公民在参与微博问政的过程中体会不到真正的参与,反映出政府部门对于政务微博的重视度不够,政府部门难于驾驭微博问政过程。2.微博问政主体—公民问题公民参与理论的深层旨意即保障公民在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表达政治意愿并实现自身利益的表达,可见公民是公民参与的重要主体。微博问政作为新时期公民参与的新途径,公民的因素也理所应当成为当前微博问政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公民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进而对公民的微博问政产生不同的影响。(1)纵向差异:微博问政主体地域性差异由于我国经济历史发展的原因,曾经一度推行城市优先发展和东部经济开放的经济发展政策,因此在我国,东部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众所周知,微30 博问政涉及到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国微博问政的问政主体在分布上也存在着不均衡性。首先,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东部地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较早,东部地区公民易于接触到西方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政治理念,在较高经济水平的支持下,网络普及率高,信息技术也较为发达,因此东部地区通过微博问政的概率远高于西部地区。其次,城市与农村的差异。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地区支持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及公民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不及城市公民,因此城市公民使用微博问政的几率也远远高于农村。(2)横向差异:微博问政主体素质参差由于公民参与微博问政需要通过较为先进的终端进行,因此参与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以及知识构建对于公民参与微博问政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微博问政主体的素质参差也会影响微博问政的效果。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微博问政的参与呈现高学历和精英化特征,以湖北省为例,根据湖北省互联网省情报告的数据显示,在参加调查的湖北省网民规模中,大部分网民都拥有大学本科学历,这个比例为31.2%,大专学历的网民数量也占到了26.55%,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数量仅占10.35%。∞由此可见,微博问政主体的知识构建对于微博问政的实现也有重要影响。(二)公民参与途径:微博问政发展亟待完善1.内因:微博问政自身局限微博问政的内部因素包括微博问政所处网络环境,微博问政所依赖的技术支持,微博问政表达时的字数限制及微博问政的作用等等。这些因素是微博问政的自身因素。由于微博问政借助于微博为平台,发源于网络问政,它出现的时间尚短,因此在自身状况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微博问政过程中的公民参与,也影响微博问政的效果。(1)微博问政初始稚步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延伸,微博问政为新时期公民参与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和平台。但是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不过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微博在我国的兴起也仅仅是近两三年的事情,因此微博问政作为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和平台虽然逐步兴起,但是其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社会治理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微博问政的普及领域来看,我国城乡微博。腾讯·大楚网:‘湖北互联网省情——网民人口特征》2012年2月23日。http://hb.qq.com/a/20120223/002041.htm31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问政的使用率悬殊,城市由于互联网技术成熟普及及市民的经济水平较高,人均拥有计算机的数量较高,因此微博问政的使用率也较高,而农村地区却远远不及。其次,从微博问政的对象来看,微博问政也仅仅局限在具有较高科技觉悟的政府部门,以湖北省为例,公安机关、城建机关常常使用微博与公民互动,而其他部门,例如农业,科技,计生等部门没有开设微博与公民互动,公民也就无法在这些领域进行微博问政。微博问政的初始稚步,使微博问政十分不成熟,难以实现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效果,也难以提升公民微博问政的热情。(2)微博问政表达权的局限社会化媒体问政有其优越性的一面,但是同时由于所处环境及自身的因素也会影响到问政的效果。对于微博问政来说,其所处环境和自身特征导致公民在问政过程中表达权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微博问政效果。具体来说,首先,微博的自身特征的影响,微博以微为主要特点,那么微博经营方对于字数的限制是很明确的,以新浪和腾讯两大主流微博来看,微博的字数明确规定在140字以内,而公民在微博问政的过程中,有些意见的表达是140字远远不能满足的,因此限制了公民的表达权。其次,就微博问政的环境来看,微博问政主体数量是庞大的,而微博字数的限制使参与微博问政的公民想充分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就要分两次甚至更多次来表达。而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参与公民的问政评论就会充斥在自身问政表达次数之间,导致问政公民的意愿表达被割裂,造成表达意愿不连贯,难以被重视的结果,这样在无形中也局限了公民的表达权。(3)个体微博问政作用之微微博问政作用也是微博问政效果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目前微博问政的作用却十分微小,特别是个体微博问政,无法实现真实的公民参与。以2012年3月份发生的武汉市武昌区自来水污染事件来说,公民通过网络微博纷纷表达各自的疑问,而相关政府部门从事件发生到结束都没有在政务微博上对公民有任何回应,造成市民谣言四起,哄抢超市自来水的现象。而以往的“天价烟”事件等都是集体微博问政的结果,只有关注的公民多了,微博问政的效果才能显现。可见公民个人通过微博问政的最用是十分有限的。那么对于一些不涉及大众利益的事件,少数的公民的利益就不能得到保障。2.夕卜因:微博问政机制的缺失微博问政的运行机制是影响微博问政效果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才能保证微博问政作用的发挥,才能实现真正的公民参与。但是通过研究相关学术成果发现,目前我国微博问政机制严重缺乏规范,严重影响到微博问政的效果。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1)政务微博开设缺乏规范个人微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使相关部门得到重视,并在不断推进微博实名制以纠正微博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但是政务微博由于是政府部门开设的,且个人微博的实名制尚未完全落实,使政务微博的开设也出现种种问题。例如,一个政府部门拥有多个官方微博,不法网民滥用政府部门名称开设微博等等,这些由于政务微博开设缺乏规范所出现的问题,使公民在微博问政过程中难以辨认真正的政务微博,从而影响微博问政效果的发挥。(2)微博问政运行缺乏规范微博的运作过程是以发表陈述,博友评论、转发的形式进行的。微博问政也运行机制也大抵如此,只是微博的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公共事务。所以微博问政逐步成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民参与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微博问政的政治性和行政性,所以微博问政在运行上除了微博运行的普通规范外,还需要政治性和行政性的规范,而现实中的微博问政的运行机制在政治性和行政性方面是不足的。首先,缺乏回应性规范。目前国家缺乏对政务微博回应性的规定,政务微博的管理者自主管理各部门微博,对于回应性享有完全自主权,因此,缺乏回应性规定的微博问政效果甚微。其次,缺乏时限性的规定。目前国家对政府部门针对公民微博问政回应的时限也没有具体的规定,也是由政府部门自主决定,而造成的结果时政府部门对于公民微博问政回应的及时性不足。(3)微博问政结果难以考量随着微博问政的逐步兴起,微博问政也逐步成为政府治理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由绩效评估理论可知,政府治理效果是衡量政府治理手段的重要标准。但是逐步成为政府社会治理手段的微博问政却难以成为政府绩效考核的构成因素。由于微博问政在运行过程中缺乏规范,且起步尚早,使政府部门并不重视微博问政的结果,只是将其作为相关部门的网络“摆设”。微博问政的参与主体多,信息量大,政务微博的开设者涉及不同的政府部门,难以构建微博问政结果的评估标准,使微博问政的结果难以考量。对于无法评价结果的治理手段,对微博问政的效果影响较大。(三)公民参与客体t微博问政难以实现公共利益公民参与客体是公民参与理论的第三大因素,是衡量公民参与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公民参与客体即为公民参与领域,指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领域。通过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以实现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实现广大公民的公共利益的目的。在微博问政繁荣发展的同时,微博问政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中在公民的公共利维护方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面也出现许多问题。1.公民参与内容局限目前官方微博虽然逐步成为微博用户的主流之一,但是政府部门通过建立官方微博的形式实现微博问政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规范,并不是所有涉及公共利益的政府部门都设置有官方微博供公民参与问政。就湖北省来看,公安系统、法院系统的微博数量较多,但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等事关公共利益的部门微博鲜有。观察各省市地区的政务官方微博来看,政务微博的设计面也不是面面俱到的,有些常见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部门如社会保障部门也往往没有官方微博供公民了解情况,公民只能对开设官方微博的政府部门进行微博问政,而没有开设官方微博的政府部门,公民是如法实现微博问政的。可见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内容十分局限的。2。公民参与的回应性差公民参与的客体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治理,目的是为了实现公民的公共利益。从政府的产生到政府治理理论的不断发展,政府的存在与运作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现代政府治理理论要求政府维护公共利益,要积极建立回应性政府。微博问政作为新时期公民参与的新途径和政府治理的新手段。为公民和政府交流建立了新的平台,但是微博问政过程中政府的回应性与微博平台的交互性是不成正比的。笔者观察多个政务微博,以河南省三门峡市市长的政务微博来看,公民的评论和提问多达上百条,但是市长政务微博的回复竞为零。这种现象在有些政务微博中也存在,政府部门没有将微博问政作为新时期政府与公民的交互平台的作用发挥出来,这些现象暴露了微博问政过程中政府对公民参与的回应性差的问题。3.公民参与的责任性低公民参与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政府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性。公民参与对于政府治理的作用也表现为提升政府责任和政府治理效能。但是政府在微博问政过程中的责任性较低。政府建立责任性政府要求政府要及时关注公民之所需,及时解决公民问题,将维护公民利益作为自身职责之所在。而在目前我国微博问政过程中,政府与公民虽然拥有开放的交互平台,但是政府仍旧拥有“官方”的高姿态,对于公民的评论和要求并没有以责任政府的理念来处理,使许多公民对于社会治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甚至损害了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五、公民参与视角下我国微博问政改进对策微博问政已经逐步成为新时期全球主流的公民参与方式,其优越性与以往公民参与途径相比是非常突出的。微博问政通过公平、开放的交互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政府“官本位”的形象,拉近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距离,对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维护公民利益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微博问政处于开端时期,公民通过微博问政,由于受参与者、参与途径及参与效果的影响,使微博问政还不能将其优点发挥到极致。因此,笔者针对本文第四部分微博问政的主要问题,从公民参与的主体、途径和客体三部分出发,简要提出我国微博问政的改进对策。(一)前提:提升参与主体的素质微博问政的参与主体包括公民和政府两大主体,微博问政效果的好坏与两大主体的知识素养和技术素养有重要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以科学技术为前提的知识、技术和伦理教育对于微博问政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作用。1.加强政府公务人员的职业伦理教育,培养专业政务微博管理人员政府部门是微博问政的倡导者,没有政府部门尝试建立政务微博,也不会出现微博问政的兴起。可见政府部门在社会治理中有重要的领导和引领作用。政府部门作为社会治理的领导者和责任者,其技术性和责任性是必不可缺少的两大素质。因此,政府部门作为微博问政的领导者需要接受职业伦理教育和技术教育。首先,加强政府公务人员在微博问政中的职业伦理教育。明确在开放透明的交互平台中,更要注重自身的言语规范和行为规范,对公民参与微博问政要做到重视、提倡,要以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形象出现在微博问政中,以此树立高效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形象。其次,培养专业政务微博管理人员。电子政府已经成为政府治理的新模式,对于建立廉政政府、透明政府、技术政府和服务政府起到重要作用。而微博问政以网络问政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保障,是电子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培养专业的电子政府建设人员的过程中,培养专业的政务微博管理者也是重中之重,对于提升微博问政地位有重要作用。2.和谐城乡及东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微博问政主体素质差距公民参与的主体是公民,微博问政的主体也是公民,而微博问政的平台要借助于具有技术性的终端设备,因此提升公民的政治觉悟、改善知识构建和技术能力对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于提升微博问政效果有重要作用。首先,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西部和中部经济建设,以此改善西部和中部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西部地区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平衡东西部地区公民的微博使用率,可以使微博问政成为全国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其次,继续推行“三农”政策,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民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指导下,均衡城乡居民的政治能力、知识能力,提升公民民主参与意识,使微博问政也成为农民参与的有效途径。(二)关键:完善微博问政运行机制参与途径是公民参与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可以促进参与途径作用的发挥。社会化媒体问政初始稚步,在运行机制的各个方面都不完善,那么政府部门就要从政务微博的开设、运行及责任等各个方面入手,保证公民参与的有效性。1.实现官方微博与个人微博分类管理,落实政务微博实名制目前我国微博的开设门槛较低,微博使用者数量巨大,为了帮助公民在参与微博问政过程中有正确的问政对象,维护政府的权威和形象,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规定,实现政务微博和公民个人微博的分类管理,实现政务微博的权威性和政治性。同时在推进公民个人微博实名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政务微博实名制,将政务微博构建成社会治理、政府信息公开及接受人民监督的窗口和平台,提升政务微博的有效性。2.完善微博问政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落实微博问政责任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规范微博问政,实现公民参与,就要建立和完善我国微博问政的相关法律法规。首先,推进微博问政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对政府部门和公民在政务微博使用过程中的言语进行规范,对政府部门对公民参与微博问政的及时性和回应性进行明确规定等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微博问政的过程进行规范。其次,落实微博问政的责任机制。微博问政是公民参与的新途径,是政府社会治理的新手段,因此保障微博问政的常态化发展就要落实微博问政的责任机制。通过建立微博问政的相关监督部门,大力倡导大众舆论监督,对于政府部门不负责任性的使用政务微博的现象进行监督,对给公民或社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的行为,要严格追究其法律和行政责任。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3.改进微博问政网络环境,提升个体微博问政有效性社会化媒体问政要依赖于社会化媒体的特性。微博问政过程中,由于微博字数限制及微博评论的时间间隔的特征,使公民在参与过程中不能明确表达意愿,或者造成意愿表达的割裂。因此,改进微博问政网络环境势在必行。首先,重构合理的评论字数。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民意调查及以往微博问政情况,规定合理的微博评论字数,政务微博的微博评论字数可以适当多于个人微博的评论字数,这样可以保证参与公民可以明确表达意愿,其次,实现评论的连续性。通过调差可以发现,收到政府重视的网络问政时间往往是群体关注时间,而公民个体的问政有效性十分低。政府技术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参与公民评论的连续性,改变现今微博评论因时间和字数因素造成的割裂,使公民参与的意愿可以连续表达,这样可以提升个体微博问政的有效性。(三)保障:铸就善治标准的微博问政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领域是公民参与的客体,因此,公共利益的维护成为公民参与的重要目的。微博问政作为新时期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和政府治理的重要手段,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成为重要任务。要实现微博问政的重要任务就要时时刻刻以维护公共利益作为行动指南。在目前治理理论盛行的情况下,善治标准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维护公共利益。善治理论要求政府要具有回应性、法治性、公开性、责任性和公正性,因此要确保公民参与问我问政并实现维护公民利益的目的,可以以善治标准为指导。1.扩大微博问政范围,保障公民公共利益针对目前我国政务微博开设部门不均的想象,政府应该以建设责任政府为指导,推动涉及人民根本利益的部门开设政务微博,例如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文化建设部门等,方便公民随时随地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帮助公民树立公民意识,使公民可以有序的参与国家社会公共管理过程,实现保障公民公共利益的目的。2.建立微博问政绩效评估机制,促进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绩效评估是衡量政府治理行为是否有效的重要方法。目前正是因为微博问政缺乏对结果的绩效评估,才使微博问政缺乏回应性、公正性和责任性。因此必须建立微博问政的绩效评估机制,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入手。(1)微观层面,建构微博问政评估模块37 对于微博问政本身来说,可以通过设立包括政府微博发布量,政府微博发布间隔,政府微博发布内容,政府微博回复时间,政府微博回复数量等指标的政府微博问政绩效评估体系来对政府各部门的微博问政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以发现微博问政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以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保护公民的公共利益。(2)宏观层面,将微博问政绩效引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对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来说,也要将微博问政作为重要内容。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只有全面才能科学地对政府治理进行评估。微博问政如今已经成为政府治理社会的有效手段,而且关系到广大参与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应该引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以确立微博I'口-J政的重要性,推进微博问政的发展,实现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保护公民公共利益的目的。3.加强宣传教育,构建和谐微博问政社会环境微博问政现今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公民视微博问政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新途径,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政府部门视微博问政为治理社会的有效手段,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体现了政府办公的公开性、及时性和公正性。那么微博问政因公民和政府的双重重视而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首先,政府应积极运用社会化媒体宣传微博问政的优点,使微博问政真正成为公民参与的途径。其次,政府部门应积极在政府内部对微博问政进行宣传教育,使政府公务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看待和使用政务微博,保证微博问政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及时性,使微博问政切实成为政府社会治理的新手段,使政务微博切实成为政府维护公共利益,实现公共利益的有效手段。综上所述,微博问政之路任重而道远。在微博问政逐步兴起之时,在微博问政利弊权衡之下,公民和政府都要正视微博问政。只有从法制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相关者教育及宣传等方面入手,才能不断纠正微博问政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提升微博问政的优异之处,使微博问政的优点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使微博问政成为政府治理的有效手段,成为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成为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工具。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结语: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如果说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不由自主的涌向信息,那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技术的诞生则让信息主动的分布在人们的周围。随着大众掌握信息的不断增多,公民的知情权在显著增加,由此产生的公民对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的热衷现象变的越来越普遍。只要人类社会一直延续,民主问题就永恒存在,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政治民主生活带来了无限生机,因此以微博问政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问政现象方兴未艾。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时下热议的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延伸,微博问政给公民社会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的进一步聚合,更为公民近距离接触公共政策决策机制提供了及时互动性的平台。文章以微博问政作为研究对象,对微博问政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微博问政呈现出政务微博发展迅速、政务微博地区发展差异明显和公安系统微博突出发展的现状。同时,在公民参与理论的视角下,新时期的微博问政需要在问政主体、途径和客体三方面加强建设。而作为政务微博发展的引导者,政府应起到表率作用,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内部公务人员在政务微博方面的伦理教育,另一方面要培养专业的政务微博管理人员,保障政务微博在政府层面上的规范化发展。除此之外,在文章的对策建议部分,还将问政主体的素质提高和微博问政的机制建设作为研究重点,在公民参与主体和途径层面,为微博问政的发展做出了注解。网络技术的进步永远走在网络制度建设的前面,因此未来的微博问政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考验,所以,现阶段政府及公共组织机构应将微博问政作为公民参政问政的常态化手段,早日将其引入法治化发展道路。只有这样,当更加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产生时,未来的网络问政才能避免因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保障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的撰写暂时告一段落,但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加之研究资料和技术的不足,文章针对现时期微博问政的现状分析还有待深化,而以公民参与为视角的研究方法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公民参与对作为参与主体的公民关注的更多,而对政府及公共组织机构则重视不够,因此,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去探视未来的网络问政问题,也是笔者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相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民与政府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网络问政也会在全社会普及开来,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主要手段和政府体察民情、服务民众的常态化手段。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主要参考文献【1】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奎尔曼.颠覆:《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版。【4]斯科特.新规则:《用社会化媒体做营销和公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5]大卫·柯克帕特里克:(Facebook效应》,华文出版社2010年版。[6]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7]杨冠琼:《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沿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邓兆安,张涛:《中国式网络问政——“胶东在线”的标本意义》,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9]9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0】孙龙:《公民参与——北京城市居民态度与行为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11】孙伯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2]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3]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14]CIC社会化商业白皮书:《从社会化媒体迈向社会化商业系列白皮书主题一》,2011年3月。[15】邓遂:《“微博问政"热潮的冷思考——当前政务微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对外传播》2011年第8期。[16]樊金山:《网络问政及其发展态势探微》,《前沿》2010年第17期。[17】陈祥荣:《论网络问政的常态化与制度化建设》,《政府建设》2010年6月总第72期。[18】张尚仁:《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19】卜红双、张俊花:《网络问政与民主政治》,《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月第5期。[20]郭芙蓉:《论网络问政的兴起及其理性限度》,《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9期。[21】俞可平:《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学习时报》2006年12月18日第005版。[22】朱德米:《回顾公民参与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第6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