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38156
大小:57.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脑卒中患者体位护理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卒中患者体位护理的临床观察赵娟王萍葛春霞(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探索护理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将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即开展体位护理,当临床治疗进入稳定阶段再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而对照组患者仅在治疗稳定后进行康复锻炼。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e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体位护理在减轻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稈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牛活能力有重要临床意义。【关键词】脑卒中体
2、位护理预后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322-02脑卒中是由向大脑输送血液的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以出现意识障碍和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为共同特征⑴。根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牛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0中国每年中风病人死亡120万。己得过脑中风的患者,还易再复发,每复发一次,加重一次,这都给脑卒中患者木人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木硏究以脑卒中患者为干预对象,将康复护理理论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并
3、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为我科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急性脑学诊断标准⑵,且入组患者均通过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为首次发病,发病3d内即收治入院。将所有入组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52〜80岁;脑梗塞35例,脑岀血10例。对照组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55〜82岁,脑梗塞34例,脑出血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意识智力、肢体瘫痪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o1
4、.2早期康复的体位护理方法[3]仰卧位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采取绝对的卧床休息以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给临床治疗带来影响。在适当时期可将患者的床头太高15°-30°,从而促进患者的静脉冋流,以减轻患者脑水肿的状况。当患者治疗稳定后会经常变换体位,一般每2・3h进行一次。患侧卧位患侧卧位是指将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卧位可使脑卒中患者瘫侧关节在早期即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从而增加患者本体感觉的传导和输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般首先协助患者使其患侧在下,而健侧在上;使患者患侧上肢肘伸直、前臂旋后,将患肩拉出以避免受压;将患者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患
5、腿在后、膝微屈、踝关节尽量保持90°o健侧卧位健侧卧位与患侧卧位相反。护理时先将一枕头置于患者的胸前,使患侧肩部向前伸,从而将患者上臂置于枕上,切勿使患者手臂内旋。将患者的肘关节尽量伸展,使其手指尽量伸直,切勿屈指、垂腕。将另--枕头平放于患者腿下,使其髓部内旋、屈曲位,膝自然屈曲,踝尽量背屈,患者的头下可不放枕头,如需放置一般以低枕为宜,从而使患者的躯体可向健侧方进行伸展,可有效抑制患者紧张性颈反射。半俯卧位将患者身体侧身伏卧,使其头部偏于患侧,将患者患侧的上肢呈上举位,使其肩关节前屈,肘关节微微屈,腕关节轻屈,各指微屈,患侧髓、膝关节轻屈,踝关节保持中立位。在
6、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患者的视病情进行一定的改动,一般只要保证患者上下肢体格关节的放置位置不变即可。患者采用半俯卧位的康复锻炼一般可以有效预防競、膝的屈曲,从而避免患者出现挛缩。坐位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治疗稳定后3d即可进行坐位康复,在患者胸前放一桌子,讣患者将患侧上肢置于桌面之上,使患者的身体尽量前倾,从而将脊柱拉伸。可在患者的背部放置枕头,使患者坐位的重心在臀部,而不在紙尾骨上,以减轻紙尾骨受压的程度。坐位康复吋要是患侧膝关节屈曲成90°,注意进行坐位吋不宜选择较高的座椅,从而可以使患者保持其双脚着地。1.3康复评定标准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
7、r运动功能评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则采用Barthel指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照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上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执行[4]。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2•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损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提高(P<0・05),见表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Fugl-Meye评定r>Bart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