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异同

浅谈话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异同

ID:34020048

大小:33.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浅谈话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异同_第1页
浅谈话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异同_第2页
浅谈话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异同_第3页
浅谈话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异同_第4页
浅谈话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话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话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异同姜迪武(师范学院艺术系表演专业)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在其绚丽多姿的戏剧百花园里,既有传统戏剧的生离死别,也有西洋话剧的离合悲欢,还有歌剧的缠绵婉转,也不乏默剧的幽默怪诞⋯⋯总之,各个剧种都争芳吐艳,风姿盎然,可谓“姹紫嫣红别样天。”而在这个百花园中,戏曲与话剧又数两枝独秀。原因是: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素有“国粹”的美誉;而话剧,它虽然是一种远道而来的舶来品(1),但一进入中国国门,便立即遍地开花,曾几度造就了中国戏剧的繁荣,所以它无愧被人们称为“后起之秀”。戏曲与话剧作为中国戏剧的两大主流,它们对中国戏剧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

2、它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有哪些异同?它们应该互相借鉴的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下面要谈的几个方面。第一部分话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一>有关“话剧”与“话剧表演”(1)话剧本是西方的戏剧品种。在西方,话剧即指戏剧(2)(英文(drama),即“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话剧”(3)一词是中国化的称谓,它是由洪深在1928年提出的。《辞海·艺术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0年1月)是这样对话剧定义的: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中国早期话剧于1907年在日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五四运

3、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直到洪深为之定名为“话剧”后,这个名词才逐渐传播开来。(2)话剧表演是一种戏剧化的表演,是运用对话、形体运动和舞台布景来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和舞台人物形象的艺术。(3)话剧表演的基本特征是写实性。它采用实实在在的舞台布景、道具,严格地遵守生活逻辑,力图达到对生活的再现。在表演上,它要求演员必须“化身成角色,”运用一系列的心理技术,使演员“从自我出发”,“进入到角色中去”,达到“角色内在情感的真实”,从而创造出真实可信的舞台人物形象和生活幻觉。当然,这仅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的话剧表演。在中国众多的话剧表演式样中,

4、如小剧场戏剧,有些时候它们并不要求创造舞台形象,而且还回避建立真实的生活幻觉。演员的表演也无需写实和具体,仅仅是作为某种符号,用以表现剧作者的意念而已。所以,这种表演往往有意的打破了生活逻辑,追求一种错乱无序。<二>有关“戏曲”与“戏曲表演”(1)戏曲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戏剧。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的原始歌舞、古优(滑稽戏)和说唱艺术。在融合中华民族多种民间艺术成分,转化成戏剧综合体的过程中,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直到公元十二世纪前后的宋、金、元时期,才初具规模地形成。经过八百多年的发展,到今天,戏曲已繁衍成三百多个剧种,分布在全国各地。自古以来,人们对“戏曲”的定义各持己见,很难统一

5、。比较有影响的有:清人阮元(1764—1849)在《释颂》(1823)一文中说:“戏曲,歌者、舞者与乐器全动作也。”(4)但他对动作的理解,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把动作作为“戏剧的法律”(马克思)来理解。因而,这种提法还不能把戏曲和歌舞表演艺术相区别。继他之后,王国维(1877—1892)在《戏曲考原》(1909)中对戏曲作出了新的界定:“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5)这是当今戏曲理论界普遍接受、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看法。(2)戏曲表演是一种程式化、戏剧化的歌舞表演,是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多种表现手段以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6)1(3)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

6、。(A)综合性戏曲表演的艺术形式是以歌舞演故事。戏曲的唱、念是音乐化、吟诵化之“歌”;戏曲的做、打是身段化、节奏化之“舞”。但是它们在戏里又都被情节化和性格化了。所以,可称之为唱、念、做、打高度综合的歌舞剧。传统的戏曲表演,由于综合可了代的说唱艺术、歌舞和武术杂技,所以它形成了高度综合性的特征。而现代的戏曲表演又与文学、导演、音乐、舞台美术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结合,因而显得日益丰富。(B)程式性程式,是戏曲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方式共同的表演规范与形态,也是四者在戏曲中有机结合并协调默契的纽带(7)。因此,程式是戏曲特征的表演语汇。戏曲表演艺术的程式性特征,还表现在行当体制上。生、旦、

7、净、丑都有属于自己性格特征的表演程式。(C)虚拟性戏曲表演的虚拟性在:其一,虚拟性的时空观念。戏曲表演公开承认舞台的假定性,对舞台时、空采取超脱的态度,它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实现。如《四郎探母》中杨四郎一阵扬鞭,则“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一会就从藩邦回到杨府。其二,虚拟性的表现手法。在戏曲表演中演员往往大量采用虚拟性的表现手法,如整冠、吐袖、抬轿、坐车等等,演员只作一系列示意性的动作,唤起观众的想象与联想,极悦目赏心之娱。第二部分话剧表演与戏曲表演的异同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