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

ID:34014945

大小:415.94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3-03

上传者:U-56225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_第1页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_第2页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_第3页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_第4页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作者姓名谭雨甜指导教师姚纪纲教授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培养单位哲学社会学学院学习年限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二〇一四年六月万方数据 山西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作者姓名谭雨甜指导教师姚纪纲教授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培养单位哲学社会学学院学习年限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二〇一四年六月万方数据 ThesisforMaster’sdegree,ShanxiUniversity,2014ThePhilosophicalMeaningofthe"ChineseWay"StudentNameYu-tianTanSupervisorProf.Ji-gangYaoMajorPhilosophyofMarxismSpecialtyHistoryofMarxistPhilosophyDepartmentSchoolofPhilosophyandSociologyResearchDuration2011.09-2014.06June,2014万方数据 承诺书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作者签名:20年月日43万方数据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作者签名:导师签名:20年月日44万方数据 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I引言....................................................................................................................................1第一章何为“中国道路”................................................................................................31.1“中国道路”概念的提出........................................................................................31.1.1“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31.1.2“中国道路”的特征.........................................................................................41.2“中国道路”形成的条件..........................................................................................51.2.1“中国道路”形成的时代背景.........................................................................61.2.3“中国道路”的理论渊源.................................................................................81.3“中国道路”的发展历程........................................................................................91.3.1萌芽阶段............................................................................................................91.3.2初步建立阶段..................................................................................................101.3.3成熟阶段..........................................................................................................111.3.4持续发展阶段..................................................................................................11第二章“中国道路”的哲学分析..................................................................................132.1“中国道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32.1.1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在中国的指导地位..................................................132.1.2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坚持和发展..................................................................142.1.3新时期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52.2“中国道路”体现了实践第一的基本原则..........................................................152.2.1实践的现实性..................................................................................................162.2.2实践的理想性..................................................................................................172.3“中国道路”贯穿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172.3.1普遍性特征......................................................................................................172.3.2特殊性特征......................................................................................................182.3.3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192.4“中国道路”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20万方数据 2.4.1人民主体能动性的体现..................................................................................202.4.2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212.4.3坚持走群众路线..............................................................................................222.5“中国道路”秉承了科学发展的理念..................................................................232.5.1中国发展现状透析..........................................................................................232.5.2科学发展的方法论..........................................................................................242.6“中国道路”实现了客观规律和主体选择的统一..............................................252.6.1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262.6.2中国人民的自主选择......................................................................................27第三章“中国道路”的未来..........................................................................................293.1坚定中国特色的“三个自信”.............................................................................293.1.1“三个自信”...................................................................................................293.1.2继续坚持“三个自信”..................................................................................293.2坚持反“左”反右的适度原则.............................................................................303.2.1不走“左”的老路..........................................................................................313.2.2不走右的邪路..................................................................................................313.2.3坚持适度原则..................................................................................................323.3实现“中国梦”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323.3.1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333.3.2促进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333.3.3推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34结束语................................................................................................................................35参考文献......................................................................................................................37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0致谢................................................................................................................................41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2承诺书........................................................................................................................43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44万方数据 ContentsChinseAbstract...................................................................................................................IAbstract.............................................................................................................................IIIIntroduction........................................................................................................................1Chapter1Whatis"ChineseWay"................................................................................31.1Theconceptof"ChineseWay"..................................................................................31.1.1Thescientificconnotationof"ChineseWay"......................................................31.1.2Thecharacteristicsofthe"Chineseway""..........................................................41.2Theconditionsfortheformationof"ChieseWay"....................................................51.2.1Thetimebackgroundof"ChineseWay".............................................................61.2.2Thehistoryofthe"ChineseWay"basis..............................................................81.2.3Originofthetheoryof"ChineseWay"................................................................81.3Thedevelopmentof"ChineseWay"..........................................................................91.3.1Infancystage........................................................................................................91.3.2Preliminaryestablishmentstage.........................................................................101.3.3Maturestage.......................................................................................................111.3.4Sustainabledevelopmentstage..........................................................................11Chapter2Thephilosophyofthe"ChineseWay"analysis.......................................132.1"ChineseWay"adheretotheideologicallineofseekingtruthfromfacts................132.1.1Maozedongestablishedthepositionoftheguidanceofseekingtruthfromfactsinchina........................................................................................................................132.1.2Dengxiaoping'sinsistenceanddevelopmentofseekingtruthfromfacts.........142.1.3Continuetoadheretotheideologicallineofseekingtruthfromfact................152.2"ChineseWay"isthepracticeexploration................................................................152.2.1Thefeasibilityofpractice...................................................................................162.2.2Theidealofpractice...........................................................................................172.3"ChineseWay"adheretotheunityofuniversalityandparticularity........................172.3.1Universality........................................................................................................172.3.2Particularity........................................................................................................182.3.3Unityofuniversalityandparticularity...............................................................192.4"ChineseWay"embodiesthesubjectpositionofthepeople....................................20万方数据 2.4.1Thepeople'ssubjectinitiative............................................................................202.4.2Theinteractionofsubjectandobject.................................................................212.4.3Adheretotheroutefrompeopletopeople.........................................................222.5"ChineseWay"adheringto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232.5.1ThepresentconditionofthedevelopmentofChina..........................................232.5.2Themethodologyofscientificdevelopment......................................................242.6"ChineseWay"istheunityofobjectivelawandsubjectiveselection......................252.6.1Thegenerallawofsocialdevelopment..............................................................262.6.2TheChinesepeople'sindependentchoice..........................................................27Chapter3Thefutureof"ChineseWay"....................................................................293.1Determination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hreeConfidence"........293.1.1The"ThreeConfidence"....................................................................................293.1.2Adheretothe"ThreeConfidence".....................................................................293.2Anti-“left”andAnti-rightistmovementofthemoderateprinciple..........................303.2.1Anti-“left”..........................................................................................................313.2.2Anti-rightist........................................................................................................313.2.3Sticktomoderateprinciple................................................................................323.3Realize“Chinesedream”andpromotetheall-roundDevelopmentofpeople.........323.3.1"Chineseway"topromotetheharmonyofmanandnature...............................333.3.2"Chineseway"topromotetheharmonyofmanandthemselves.......................333.3.3"Chineseway"topromotetheharmonyofmanandsociety.............................34Conclusion.........................................................................................................................35References.........................................................................................................................37Researchachievements....................................................................................................40Acknowledgment..............................................................................................................41Personalprofiles...............................................................................................................42Letterofcommitment.......................................................................................................43Authorizationstatement..................................................................................................44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长期艰辛探索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中国道路”走向今天,走向成功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有迹可循的。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予以了肯定,并且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等概念。在我看来,只有“中国道路”的提法更科学、更合理,也与中国社会的伟大实践更为贴切,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给它以何种称谓,而在于这个名称背后所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和实质。本文是在肯定“中国道路”已经成功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从后思索的方法来考察“中国道路”成功的深层哲学原因。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作为开篇对“中国道路”是什么做了全面的解释。首先揭示了“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特征;其次对“中国道路”的理论来源、时代背景和历史依据作了全面的阐释;最后,把中国道路从新中国到新时期的发展做了系统梳理。第二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道路”成功的深层原因。即“中国道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遵循了实践第一的基本原则,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它始终都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始终秉承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前行,是客观规律和主体选择的统一。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之上,对“中国道路”的未来提出了期盼,即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走“中国道路”,保持不“左”不右的适度原则发展“中国道路”,从而实现“中国梦”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关键词:中国道路;哲学意蕴;发展I万方数据 II万方数据 ABSTRACTUndertheguidanc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hasexperiencedseveralgenerationsofChinesehardexplorationandproductionpractice,formedthe"ChineseWay",openeduptothegreatpractic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hisisagreatpracticeinthefundamentalguaranteeforthe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practiceresultshadexploringinthepath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hereweresomuchreasonsresultinthe“ChineseWay”tosuccess.DomesticscholarsandForeignscholarsallaffirmedthevalueof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theyhadanalysisalotofcausesofthesuccess.Theycameupwith"BeijingConsensus""ChinaModel","ChineseExperience","ChineseWay",andsoon.Inmyopinion,onlythe"ChineseWay"theformulationofmorescientificandmorereasonable,andismoresuitabletobethegreatpracticeoftheChinesesociety,however,nomatterwhatthespecificterms,notgrasptheessenceofthe"ChineseWay"morepersuasive.Tograsptheessenceofit,wemustanalyzethemeaningof"ChineseWay"fromtheangleofphilosophy.Thisarticleisinthe"ChineseWay"certainlyhassuccessfully,onthebasisofMarxfromthebackforwardthinkingofwaytoinvestigatethedeepphilosophicalreasonbehindthesuccessofthe"ChineseWay".Thispapermainlydividedintothreeparts,thefirstchapterastheopeningof"ChineseWay"whatisitmadeacomprehensiveexplanation.Scientificconnot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Chineseway"atthebeginningofthearticlewasrevealed,andthenintroducesthetheoriesofthe"Chineseway"source,erabackgroundandhistoryonthebasisofacomprehensiveexplanation;Finally,theroadfromChinatoChinamadeasystematicinthenewperiodofdevelopment.Thesecondchapteristhemainpartofthearticle,fromtheangleofphilosophy,analyzesthedeepreasonbehindthesuccessofthe"ChineseWay".The"ChineseWay"adheretotheideologicallineofseekingtruthfromfacts,itfollowsthebasicprinciplesofpracticefirst,contradictionistheIII万方数据 unityofuniversalityandparticularity,italwaysunswervinglyadheretothesubjectpositionofthepeoplealwaysuphold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istheobjectivelawandtheunityofsubjectchoice.Thethirdchapteronthebasisofthefirsttwochapters,lookingforwardtothefutureofthe"ChineseWay",whichmustbefirmly"WayofConfidence","TheoryofConfidence"and"SystemofConfidence"todevelop"ChineseWay”.Tokeepthe"left"isnottherightprincipleofmoderatedevelopmentofthe"ChineseWay",soastorealizethe"ChinaDream"andpromotetheall-rounddevelopmentofhumanbeings.Keywords:ChineseWay;Philosophicalsignificance;DevelopmentIV万方数据 引言引言“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道路,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经验并且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发展起来的道路。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中国道路”的研究起步很早、说法众多,研究范围覆盖甚广,尽管“中国道路”的选择已被事实证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中国道路”成功的深层哲学原因还需要我们作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地探索和研究。基于此,本文把“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作为研究和探讨的主题。我们对“中国道路”的研究不是拘泥于它本身,而是在肯定“中国道路”已经成功的基础上,反思“中国道路”成功背后的哲学意蕴,即“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从实践中摸索并被实践检验为正确的发展之路,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科学的发展方式,是客体规律和主体选择的统一。“中国道路”的成功为我们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最好的依据,所以,今后我们要继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走一条既反对“左”又反对右的发展路线,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吸收来自各国的先进思想,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道路”,进而实现“中国梦”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2万方数据 第一章何为“中国道路”第一章何为“中国道路”1.1“中国道路”概念的提出1.1.1“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21世纪以来,中国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世界上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中国的发展成果为世界所惊叹,人们都好奇中国到底是以怎样的发展方式获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国内外学者也针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激烈的讨论,并相继提出了“中国模式”、“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中国崛起”和“中国道路”等一系列概念。2005年,赵剑英在《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一文中指出“中国道路”是马克思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的坚持和发展。2007江金权探讨了“中国模式”的所有制和分配方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未来。2009年,孔祥云、刘敬东认为像“苏联模式”一样提出“中国模式”只会让我们跌入深渊,是不会有①出路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2011年,严书瀚提出“中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既不要刻意回避,又不要飘飘然”,关键②“做出如实、谨慎而又充分的估计,也就是说要全面评价和分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先后参与了“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的探讨。德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罗尔夫·贝特霍尔德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已经③暴露,中国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借鉴。”2004年4月,乔舒亚·库伯·拉④莫提出了“北京共识”的说法,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模式”的大讨论。国际问题专家德·扎卡里亚认为就像欧洲的崛起、美国的崛起一样,中国也正在崛起,中国的崛起将会引起全球的第三次巨大变化,提出了“中国⑤崛起”论。他说:“对美国而言,中国的崛起将会是最大的挑战”。200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在《中国在危机中重新寻找发展模式》一文也提到了中国的制度建设和发展模式。其实无论用何种术语表达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道路,都必须是基于中国的国情、人们的意愿和社会发展趋势而定的,我们应该把握事物本质属性,否①孔祥云、刘敬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9②严书瀚.《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影响》.克拉玛依学刊,2011,1,4.③[德]罗尔夫·贝特霍尔德.《中国2003——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时代,2003,5.④[美]乔舒亚·库伯·拉莫.《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时代周刊,2004,4.⑤[美]德·扎卡里亚.《一个强悍、然而尚显脆弱的超级大国的崛起》.新闻周刊,2007,12.3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则,任何一种讨论都是空洞乏味的。有些人以为找到了一种所谓的“模式”就可以一劳永逸,不再奋斗,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世界万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当中,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北京共识”等的提法显然不如“中国道路”的提法更具有包容性和辩证性。201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做出了全新的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①各项具体制度。以上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道路是最终的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我们实践的指南,社会制度是道路与理论形成的根本保障,三者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形态的表现,即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三者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道路”中。本文中所论述的“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2“中国道路”的特征“中国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道路”是国内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际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下产生的。这条道路的探索是我党在把握了国际潮流、世界局势的基础之上,紧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立足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情之下,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下所呈现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中国道路”具有显著的传承性。“中国道路”的探索源于毛泽东时期,是邓小平同志开辟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4万方数据 第一章何为“中国道路”路的新征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引领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吹响了“中国道路”的号角,党的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把“中国道路”推向了新世纪,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动“中国道路”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其继续发展的必要性。“中国道路”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中国道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发展方式,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是中国特有的革命及建设的方式和路径,它走出了一条既不是传统的又不是西方的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它的独特性就在于首先,它没有照抄照搬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国情走自己的路。其次,它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走出了一条符合规律和人民意志并且经受住了现实考验的道路。再次,“中国道路”与资本主义国家及其前苏联等国家的发展模式都有本质的不同,“中国道路”具有极大地开放性和广泛的包容性,是一种对内共同富裕,对外和平发展的道路。总之,“中国道路”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才成就了“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充满实践性特征。“中国道路”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中国人民在摸索和实践中形成的,而“中国道路”要向前发展也离不开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机制,就意味着我们坚持这条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和进一步开拓这条道路,依旧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实践过程。“中国道路”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对前人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后走出的道路,它既有自身的独特性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实践性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具有中国特征的发展之路。1.2“中国道路”形成的条件“中国道路”是在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国家之间以综合国力的竞争为主要方式的大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在这一时期,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中国道路”的形成提供了历史依据,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是“中国道路”的理论来源。5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1.2.1“中国道路”形成的时代背景上个世纪的前50年,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那是个战火连连、硝烟弥漫的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的局部战争。在战争频发的同时,世界各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声势浩大。进入下个50年,尤其是20世纪的最后二三十年,全世界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平发展成了时代的主题,世界向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在这一时期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较量为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才成了竞争中的重要因素,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了全人类的进步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样巨大的变化面前,在如此深刻的历史背景环境下,我们要获得发展,就要不断地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审视现实、审视世界,把中国放入世界这个大的背景中,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的、历史的、客观的环境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迎接时代赋予的挑战,解决好这道时代安排给我们的难题,以理论的力量支持我们实践,再用实践摸索和积累新的经验,不断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1.2.2“中国道路”的历史依据“中国道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从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中,吸取了经验总结了教训,并分析了其中的因果联系,找出了制约发展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引导中国的发展走入正轨。从而在社会主义处于风雨飘摇的那几年,站稳了脚跟,摸索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自身特色的道路。一是对中国实践经验的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肯定了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然而,这次会议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急躁冒进,以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的批判。对“文化大革命”的批判,使我们从中吸取了教训,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抓住了存在于我国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至此,我们开始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在后来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我们进一步彻底清算了建国以来的一些重大历史的是非问题,一方面肯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成果,另一反面,全面完成了对“文化大革命”的拨乱反正。“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是惨痛的,然而正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乱”和“反”促成了后来的“整”和“正”。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我们就不可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出新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正是与‘文化大革命’的对比,才体现了三中6万方数据 第一章何为“中国道路”①全会以来政策的正确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受到广泛的支持,在一定意义上是因为我们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惨痛教训的深刻反思与总结,这是那段历史带给我们的积极的一面。二是外国经验教训的汲取。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并非闭关锁国、闭门造车,而是积极汲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理念,其中苏联、东欧等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长期的借鉴对象。一战期间,俄国的工农兵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带领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政权,一举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世界历史进入全新时期,伴随着这声号角,中国、东欧等一系列国家相继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至此,世界从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变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两大阵营。然而,到了20世界下半叶,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波匈事件”,工人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更显现了华约集团内部的矛盾,可谓是东欧剧变的导火线,这两次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危机仅仅是一种表象,它们所反映的是在社会主义阵营下,苏联斯大林模式深层次的严重缺陷和巨大弊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场苏东剧变是一种必然性的体现,是“苏联模式”的教条化所带来的一场动荡,更是社会主义理论在变为现实以来所发生的最深刻的一场危机。面对这样的局面,西方国家开始幸灾乐祸,觉得资本主义在与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马克思主义那一套已经彻底失败,东欧剧变与苏联的解体也将预示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失败,预示着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溃败。世界都在等待中国的选择,讨论中国的出路。我们应该往何处去,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是否还应当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要走下去吗?这样的问题已经不可避免的摆在了中国社会的首位。面对问题,我们没有退缩也没有妥协,邓小平同志坚定的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用事实说话,向全世界证明,无论世界风云如何转变,②外界压力有多大,我们都会共同努力“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世界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如此,只有在确保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加之本国的具体现实情况、文化传统、民族特征和国情民生,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一系列发展理念,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应有的本意。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2.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综上所述,“中国道路”的开辟和发展,始终都离不开对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正反两方面的汲取。1.2.3“中国道路”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发展中前进的,要实现中国社会的进步,就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强调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传承马克思主义精华的部分,即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要始终从中国所处的具体时代特征和现实基础出发,抓住中国自身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也有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它不同于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更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的发展只能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立足自身去实现发展。所以,“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一脉相承的具体实践。“中国道路”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也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具体的、现实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承。邓小平说过:“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①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他们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现实的立场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根本趋势,以及实现这一创举的现实道路和主体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欧文、傅里叶那里的不切实际的空想拉回了现实之中,是具有科学性的社会主义。作为一名科学社会主义坚定的践行者,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落实在俄国的具体实践中,领导获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并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传播到了世界范围的更多国家。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的散去,社会主义也从一国推广到了世界上多个国家,并实现了相当范围的规模,中国也在其中。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与摸索,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完善,成为了一种可供遵循的基本原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在此后的几十年之间,带领人民走向自由、走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道路”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中国道路”是几代国人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确定了过渡时期的总体发展路线,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范围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3.8万方数据 第一章何为“中国道路”内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然而,在一个和平时期,如何从社会主义的角度发展中国,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实成了一个经历多年革命和战斗历史国家的难题。建国初期,苏联的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的,所以苏联模式成为了我们借鉴和参考的目标。然而,别国的经验毕竟只能解决别国的问题,况且苏共二十大后,苏联也开始走向下坡路。当我们正面临发展困局时,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开始探索中国社会自己的发展道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都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在探索中国特色过程中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其内容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这一时期,我们在实践层面上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确立了新的国家政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时期的实践为此后“中国道路”的形成积累了发展经验,奠定了物质基础。在认识的层面上,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中详细的阐述了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严格的区分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种本质不同的矛盾。这些思想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为“中国道路”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1.3“中国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国道路”起于毛成于邓,凝结了自建国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智慧,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经过了历史的磨砺,现实的挑战所形成的科学理论对物质反作用的积极成果。它的形成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3.1萌芽阶段毛泽东时代实现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改造,为中国道路的开拓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本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就在思考怎样走出一条我们中国自己的道路的问题,怎样在中国的现状上实现中国自身的建设的问题,在苏共二十大后,我党也意识到要想找到一条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就要解决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从而明确了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在这一阶段,我党积极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认真分析了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弄清楚了一些与建设社会主义有关的问题,集中全党全国的智慧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然而,因为缺乏执政的经验,又有许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偏转,“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无产阶级专政下9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继续革命”的“基本路线”占据了上风,“左”的思想冒了出来,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动荡和挫折。总结这一个阶段,我们发现,一方面在进行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虽然曾照搬过“苏联模式”,一度出现过较为严重的偏差,走过一段弯路,但这一时期所开创的理论成果和建设经验不会被历史抹去;另一方面,建设过程中的挫折制约了中国的发展,但是好在这样的教训总能发人深省,使人发觉错误,进而改正错误,它的存在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1.3.2初步建立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邓小平明确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而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①色的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看来,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必须以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为基础,必须从我们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同时还不能闭关自守,要实现开放的格局,吸收来自国内外的好的发展经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改革开放的理论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一系列被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中国中产党十二大到十三大这一个阶段提出的,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1992年10月份召开的十四大上总结了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发展经验,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价值和继续推进改革开发的必要性,并且对邓小平思想做出了科学的概括和全面的评价,确立了其在我党、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指导性意义。同时,会上还深入的讨论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式,阐述了关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动力、领导和依靠力量等主要观点,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创新和发展,彻底抛弃了“苏联模式”和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敢于在风口浪尖处挑战和突破陈规,它本着对事实的尊重,对群众的尊重的态度,总结发挥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它继往开来,敏锐地把握好了时代特征,抓住发展机遇,立足于当时中国处于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现状,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就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给出了新的方法,从而用新的思想、新观点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继毛泽东思想后由我们本土产生的又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从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0万方数据 第一章何为“中国道路”此,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这艘承载着几万中国人民梦想的巨轮朝着更加明确的方向驶去。1.3.3成熟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国内政治风波不断、形势复杂,经济发展也面临了巨大的困境,国外的社会主义出现了从未遇到的严重曲折,面对这样新情况和新局势。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时代的召唤,从自身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更为具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及依法治国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带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党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针对党的自身建设所提出的,当然也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在世纪之交,对国内外局势做出了正确估计,紧密联系了我党面临的现实状况,端正了党风,提高了党员质量,从而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道路”的理论内涵。1.3.4持续发展阶段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我们跨入了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接过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站在新的时期,立足新的起点,推进“中国道路”从理论、体制机制以及实践等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是核心,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地在“中国道路”上继续前行。本世纪之初,我国加入了WTO,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GDP年年攀升,然而伴随着快速发展而来的是人与生态环境矛盾的白热化,更多深层次社会问题不断凸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正是在不断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国道路”增添了新的内容。由此可见,“中国道路”萌芽于毛泽东时代,真正意义上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使“自己的道路”得以逐渐形成。十二大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说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也要借鉴外国的经验,照搬照抄别国的模式和经验,不可能取得成功,历史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只有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特有的发展方式,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保持“中国特色”,才能继续迈步向前11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发展。这是我们第一次公开的向世界传递的关于“中国特色”的信息。十六以来,“中国道路”慢慢的走向了成熟,并且在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和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的把“中国道路”写入党章。回顾从建党到建国再到改革开放等9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历经风雨,走过险滩,终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中国道路”。12万方数据 第二章“中国道路”的哲学分析第二章“中国道路”的哲学分析“中国道路”是一条已经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发展道路,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然而只有从哲学层面的分析,才能把握住“中国道路”成功的深层原因,本文主要从实事求是、实践、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科学发展和主客体统一这六个方面展开了对“中国道路”成功原因的哲学分析。2.1“中国道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中产党领导人民赢得革命胜利,实现解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结合,在革命时期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去研究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凭空捏造问题和仅凭主观意愿去解决问题;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而概之或者以偏概全的去分析或解决问题;要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依据。“中国道路”形成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后,我们又把实事求是重新确立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30多年来,我们立足于中国现实问题,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结合,借鉴了国内外发展经验,开辟了“中国道路”。2.1.1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在中国的指导地位近代的中国一直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变的岌岌可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下形成的,这个独特的社会性质直接导致了中国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导致了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面对这样一个社会条件极其特殊,革命任务又非常复杂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没有可参考的书籍和经验,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释和分析问题,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出了解释,他认为“实事”是客观事物,而“求”就是去探索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内在规律性。毛泽东把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开创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实事求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指导地位。邓小平指出,马克思、13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毛泽东同志这里用“实事求是”四个大①字就概括了。建国前的革命年代,我们党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大胆探索,勇于挣脱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城市被反革命势力长期占据,城市中没有成熟的工人阶级,而无产阶级中农民占有绝大多数的比重,农村又是反动势力的薄弱环节。所以,农村成了我们最有利的根据地,自此,中国革命阵地便转入农村,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建国后,毛泽东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运用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也想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路。然而,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一方面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在实践中越来越激进,渐渐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失误。2.1.2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他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领导全党开展了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扭转了“文化大革命”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指导,做出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在全党、全国确立。“中国道路”也是在此才真正铺开了它的宏大画卷。实事求是主要是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提出的,邓小平认为“两个凡是”的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相悖的,是一种僵化教条的指导思想,所以在实事求是之前还加入了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打破思想束缚和主观偏见,才能在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时,把主客观相统一,达到实事求是的境界,即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在与“两个凡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斗争中获得胜利,重新确立实事求是在我党、我国指导地位的同时,还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本身不具有社会属性,它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要承认生产力的发展依旧落后的现实,把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力发展生产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发挥主动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物②质财富的增加。邓小平还说到:“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建设就不可能胜利。”即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14万方数据 第二章“中国道路”的哲学分析国家要发展,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还要保证精神文明也不能落下,做到“两手都要抓”且“两手都要硬”。“中国道路”的开拓与实现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做到解放思想;另一方面还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基础之上,立足自身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全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的发展道路。2.1.3新时期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随着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内外局势都发生了变化。国内,社会利益格局在悄然的发生变化,社会的深层次矛盾渐渐浮出水面,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但在这一国情下与之相关的改革措施还欠完善;国外,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西方社会和平演变等不断深化,世界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使“中国道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样一个国情和世情,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世界发展主流,把握改革开放的主要矛盾,把握人民群众在新阶段的新要求,立足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继续深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如胡锦涛说的:“一定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①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道路”是党和人民在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伟大成果。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是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奋力摸索出来的,它本身就蕴含着亿万人民长期不懈努力的内涵。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用双脚走出来的,即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道路”。2.2“中国道路”体现了实践第一的基本原则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思维的真理性是②一个实践问题,不是理论问题,人只能在实践中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真理性。实践作为认识起点的同时也是认识的最终归宿。我们要知道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确认,新的认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中国道路”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且仍在发展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设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40.15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和发展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我们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关于此方面的相关理论可以遵循。所以,社会主义的建设从这个时刻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只能是从具体的实践出发,在实践中摸索和探讨如何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自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就一直是中国的中心问题,在三十多年实践的探索中,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主要包括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谐社会的构建、政治体制的改革、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等。这些都是把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再反过来指导生产实践的理论。2.2.1实践的现实性基于历史的事实,我们可以了解到,实践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基本方法。“中国道路”不是从某种理论、某个学者或者某些国家的经验中获知的,“中国道路”在发展过程中所制定的方针政策,都是从建党90年、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具体的方法步骤也都是在面对时代和现实问题时自然形成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理论自然不可少,因为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并且与实践相互统一的,然而勇于开拓,大胆实践在“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更高价值。“中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相依相存、缺一不可。一方面,“中国道路”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因为没有了科学理论的支撑,一切行为都会像无头苍蝇般四处飞转又到处碰壁;另一方面,脱离了中国特色的实践观是空洞的、抽象的说教,没有供给养分的土壤。无论人们是否承认,“中国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创新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彰显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强大生①命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实践优先与开放创造。“中国道路”实践观的独创性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教条的思想方法,还把理论的东西从封闭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是对现实提出期盼的同时还实现了这一期盼,达到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实现了现实与期盼的统一。因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所表达的思①高清海.《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155.16万方数据 第二章“中国道路”的哲学分析想在“中国道路”中得以实现,并获得开创性的发展,是因为“中国道路”达到了实践先行的事实与价值的统一。2.2.2实践的理想性“中国道路”的实践不仅具有可供参考的现实性,还具有面向未来的理想性。①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本身就蕴含着面向未来的筹划。马克思主义的优越之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要改变世界,就要构建新的文明,而它在中国所开创的新文明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②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中国梦”是整个时代的呼唤,是“中国道路”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的全新要求,是新的发展阶段理论和实践意义双方面的提升。“中国梦”实实在在的地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倾诉了所有中国人民的心声,启动了“中国道路”面向未来的新实践。坚持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中国梦是支撑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想信念,其内在也体现了一种勇于开拓,实践先行的精神,要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并把改革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中,以实践先行为基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中国道路”的实践从真正意义上获得了它的独特性,吸收了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式,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也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物质基础,继而全面推动了中国的文明进程,为全社会甚至全人类的进步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2.3“中国道路”贯穿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道路”是在实践中探索的一条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道路,它不仅坚持了实践出真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方法,还在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了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的原理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应有之意,所以,也必然是“中国道路”成功的哲学依据。2.3.1普遍性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演进规律,就是不断的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适合于任何国家、地区、民族的普遍规律。另外,恩格斯、马克思还认为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来,整个世界都被开拓为一个统一的市场,人们的①吴晓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3,8.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317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生产消费不再具有地域性特征,而变成了世界性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相互往来代替了原来的自给自足,普遍联系已经渗透到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个角落,世界上的所有民族都不可避免的要进入现代文明之中,民族之间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会被日渐消除。这样的世界历史背景也体现一种普遍性的特征。所以,“中国道路”在形成的过程中,多多少少的也会受到这个世界历史大背景的影响,我们没有套用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但也没有彻底忽视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而是借鉴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西方社会在科技创新,文化发展,法律体系等许多领域有着大量的文明成果。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①法律体系及文化体等,都包含着大量来自西方的话语。总的看来,“中国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在世界一体化大的背景之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我们拿了一些积极的共性因素作为参考,主张发挥市场的自主性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此可见,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我们应该面向世界,开阔眼界,集中人类的一切智慧成果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始终向前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对一般规律的体现和表达形式,二者是可以共存的,在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互相往来的。所以“中国道路”并不是某些人说的变态的路,而是坚持了人类社会发展方式共性基础上个性的显现,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性中的一种。2.3.2特殊性特征中国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在坚持社会本质不变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从国情出发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具有与自身相符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目前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人口多、底子薄且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党和国家在这个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都是以这一基本国情为基础的。“中国道路”是同当代的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中国道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虽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式,但却未改社会主义本色,同时,还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特色的发展,规避了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负面影响,在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了浓浓的“中国特色”。①张师伟.《西方化与输入与“中国模式”建构》.文史哲,2012,5,56.18万方数据 第二章“中国道路”的哲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为“中国道路”的建设制定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和政策。在经济制度的层面,我们的经济制度既不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更加不是私有制经济,而是结合中国实际设立的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制度层面,我们没有选择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道路,没有照搬“三权分立”,也没有沿袭前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而是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并且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不断改革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机制,以达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并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最为突出位置,写入了法律条文中。“中国道路”即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获得了相当的经验,但是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复杂,社会主义事业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赋予其新的理论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努力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2.3.3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问题的精髓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普遍性常蕴含在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特殊性离开普遍性就不能成立。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身是具有普遍性规律的,即一种整体向上发展的规律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除了坚持马克思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也要融入世界的普遍联系中,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服务。然而,中国在发展时又具有自身的、民族的、时代的特征,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是一种特殊性。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事实出发坚持自身的特殊性。在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不能盲目的相信教条,过度的适应普遍,站到抽象的普遍主义立场上,忽视自身的特殊性;也不能一味的闭关自守,关起们来走路,形成极端的特殊。这两种方法都不可行,前者会使国家的发展举步艰难,后者会堵住发展的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首先要坚持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即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且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当前的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其次我们要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对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发展成果都要进行学习和借鉴,最后,在吸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特点,形19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成新的成果来充实人类文明的智慧库。我们在坚持原则,结合国情,适应世情的基础上,把一些经过加工和改造后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性发展理念,借鉴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实践中,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综上,“中国道路”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国情、世情以及中国人民智慧的统一。2.4“中国道路”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中国人民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人是现实中存在的人,即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所以,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过程。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当前已进入了决定性阶段和攻坚时期,社会变革加剧,各种矛盾凸显,如何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中国道路的新胜利?主体是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创造性的回答了这一问题,即尊重和肯定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继而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中国。2.4.1人民主体能动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哲学,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任何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把人从抽象的只具有自然属性的人拉回到了现实的生产实践中。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并不是生活在某一时代、某一社会,属于某一阶级的具体的人,而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物。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人是处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进行社会生产劳动的现实的人。现实的人不仅受物质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对物质世界也具有反作用,这就体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人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主体的能动性,而要理解主体的能动性就需要理解能动性和人的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入手来看,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赖以生存的手段是实践,维持生命的基本状态是实践,另一层意思是人要通过实践展现生命。从这两层意思来说,实践是人的本质,人们不仅生产了物质生活资料,也同时在实践中生产了自己。马克思认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20万方数据 第二章“中国道路”的哲学分析①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说明,人与人的活动以及物质生活条件是不可能分割开来的,主体的能动性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依靠物质生产实践。按照对主体能动性的理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首先应该要坚持人民的主体能动性,也就说人只能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主体能动性,离开了物质生活,也就没有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中国道路”在形成和发展的每个过程中都体现了人民的智慧,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以超人的胆识,在农村搞起了“大包干”,开启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先河,他们的行动引起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并且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他们的举动给予了肯定,从此,便以小岗村为试点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打破了农村过去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为了符合某个领导个人口味或者某些上级要求的一刀切的决定,而是对群众智慧的总结,是人民在物质生产实践中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产物,它摒弃了过去传统的机械的发展,转而以现实中人的需求、人的愿望和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人民的主体能动性。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走的更长更远就要牢固树立“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思想,尊重人民的实践,使人民作为劳动主体的能动性朝积极的方向发展。2.4.2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实践的观点认为,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是由生产实践连接起来的,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产生了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而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对自然的实践,是在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规律的把握就蕴含在人本身之中,人的主体性内含着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方法。而在社会关系中,人本来也应该是主体,即人的生产实践应该是基于人本来的意愿或是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存在社会分工,人们的行为必然受到分工的制约,在这种制约之下个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的共同活动,但由于人的主体性被制约,所以这个共同活动并不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产生的,这时个人的意愿就会和社会的意愿产生冲突,人被异己的力量统治着,人所创造的财富越多,就与自身的主体性差异越大,人的主体性就被压抑的越厉害,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的结局,那就是灭亡。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21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依然没有消除主客体之间的矛盾,人在社会中也会受到社会分工的普遍制约,不能有充分的自主性,然而,我们深知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强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应有之意。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即人是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社会的进步促进人民主体能动性更好的发挥,再通过实践进一步发展社会,形成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循环。2.4.3坚持走群众路线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就认为任何历史的活动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的队伍必将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而扩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到,人民群众事业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无产阶级革命必将消灭剥削,把社会推向美好的未来。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对群众路线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指的是,深入群众中调查研究,了解最真实的群众意见或建议,经过深刻的分析后,达到对意见或建议有理论高度的认识,最后,在这些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把人民的意思真正的落实到实践层面。体现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辩证统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向我们证明,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发展的道路上战胜各种敌人,克服种种困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遵循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不断的从群众中来,获得先进性,又不断的到群众中去,发挥先进性,为人民群众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创造性发挥的舞台,让人民群众做自己和社会的主人。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发的攻坚阶段,任务艰巨,国内外局势复杂多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与人民群众保持更广泛、更深入、更密切的联系,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关心好群众的情绪,紧密依靠群众发展,依靠群众改革,将一切发展的正能量激发出来,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文化建设、社会和谐及生态建设服务,从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实现人民的幸福追求;推动“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2万方数据 第二章“中国道路”的哲学分析2.5“中国道路”秉承了科学发展的理念由于“中国道路”自身的先进性和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复杂性,“中国道路”前路一定是光明而又曲折的。我们要对光明的未来抱有信心,不害怕现实中出现的暂时性的问题,把握好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又要把脚下的路走好,站在科学发展的立场上,认真分析造成问题的主客观因素,实事求是的改正。2.5.1中国发展现状透析建国初期,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仅为2250多亿斤,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①4.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经济,经过不断的努力,国内生产总值一路攀升。到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8845亿元,自2010②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至今。虽然数据只是冰山一角,不能完全说明“中国道路”在历史和实践中的全部成果,但我们却可以从直观的数据中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变化,挖掘处于海面以下冰山的更大潜力,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巨大的GDP下也埋藏了许多隐患: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内外发展的不平衡,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老百姓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等。面对如此现状,有些人认为这些问题可以用现代资产阶级的抽象公平、正义论来解决,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提出了质疑。毫无疑问,这些社会问题确实存在,那么套用资产阶级的理论去处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显然不合③适。因为“平等的概念与消灭阶级无关,就是一种极端愚蠢而荒谬的偏见。西方的理论在西方的实践虽然是正确的,其中一部分也可以为我们所用,然而,西方的理论毕竟来源于西方的社会现实和历史情境,我们之所以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是为了把握它更深层次的规律,从而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让我们少走弯路。更何况,因为阶级的局限性,西方理论由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资本主义唯心观点,从头到尾都停留在市场流通的表层看待问题,没有深入到体制机制内部,从而根本看不清经济现象与经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这样,它都无法弄清楚自身,不能为自己医治,更何况是跨越制度的局限去解决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寻找到自己的对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方法”,解决我们面临的“中国问题”。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60.②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1/t20140121_502731.html.中国统计网,2014-01-21.③《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6.23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2.5.2科学发展的方法论面对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矛盾,以胡景涛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把科学发展这一理念提到了全局性的高度。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经过中国人民共同的实践和探索,科学发展的观念和理论内涵经过不断的充实和丰富,并在十七大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丰富了“中国道路”的理论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发展哲学理论与中国发展现实的结合,它解决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发展,也是是鉴于现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则上提出的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新要求,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一种科学的,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发展始终是主题,而科学是对发展的精确定位,我们要实现的是科学的发展,不是不顾主次、不管大局盲目的发展,科学发展的目的或者说最终要求是要真正的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科学的发展要体现对人的重视和关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一种从全面的角度看待发展的观点,是对发展问题全局性的把握,体现了一种辩证法的智慧,即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方位和总体性的协调统一,这五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为了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必须注重统筹兼顾的方法论意义,即面对我国发展以来出现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中西部与东部区域发展不同步,经济发展过快而社会建设相对落后,国内发展较之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等问题都要做到系统的分析和全面的统筹。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发展观念作为指导,做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定。继续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重视人才的作用,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建立新型的现代企业,培养新兴产业,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把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和建立现代农业,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格局,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加快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的转变,加快“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步伐。24万方数据 第二章“中国道路”的哲学分析今后,在“中国道路”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还会不断涌现。我们必须去除一切杂念,认清现阶段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在这个大的现实基础上,问题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树立问题意识,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认识能力。发现问题后要有紧迫感,但也不必慌张,不必急于求成,因为要指望万年事业于一夕之间解决是完全不可能的,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多点“过程意识”,用发展的观点化解矛盾,消除弊端。“中国道路”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秉承科学发展的理念,以历史的眼光审视问题的根源,然后将问题放入中国现存的具体语境中观察,再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分轻重、抓主次、分步骤的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的基本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今后,我们想在“中国道路”上继续前行,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不动摇,更好更快更准的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切问题。2.6“中国道路”实现了客观规律和主体选择的统一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的会议上强调了马克思哲学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揭示,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我们发展“中国道路”的强大思想武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一种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生产力是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它的发展会带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会带来经济基础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制度的变化,这就是人类之所以从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因。那么,人类社会发展必须按照这样的顺序依次走下去吗?马克思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并不一定。普遍规律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存在,每个国家势必都会按照普遍规律的发展方向前进,但是普遍规律不是一种先验的教条模式,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都应该有各自独特的发展方式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人类普遍规律与自身特殊性的结合,在本质上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保持了一致性。社会中人是主要的参与者,人民大众的主体选择决定国家、民族的去向。“中国道路”的成功是因为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它是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相统一的产物。25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2.6.1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及社会发展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参考和指南。但是,社会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进程中,人类文明也在节节进步,新的情况和问题会不断涌现。如果人们照搬已经成熟的发展模式去发展,满足于前人所提供的资料和经验,显然完全不够也不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实际上是一种辩证法指导下的科学世界观,普遍的规律必然是通过千差万别的特殊来表现的。现实中人的实践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进而推动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传承和主动创造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又按照一定的方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中反过来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发挥作用,继而使普遍的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段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独有特征。16世纪在北美,处于原始社会的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征服的同时,还在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推动之下,直接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制度,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阶段;17世纪的中国满族在推翻了明朝之后,也直接跨越了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二战以后,亚洲和东欧的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经过了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夺取了政权,直接跳过资本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行列,同时,呈现出各自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特征。人类历史进程中,大多数国家、地区和民族,都是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跨越了社会发展形态中的一个甚至是几个发展阶段,进入了下个阶段,只有西欧少数几个国家是严格按照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序列发展的。马克思指出:“批评家们如果非要把我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概述,当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哲学理论,一切民族,无论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怎样,都注定要走①这条路。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可以看出,马克思他本人只承认社会制度必然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从未强调过,任何民族都必须严格按照他所描述的社会发展阶段依序进行。中国在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中国的体现。“中国道路”在形成的过程中,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因此一些人认为中国的发展不伦不类,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条变态的道路。然而,这些人只注重现象而忽视了本质,只重形式而不挖掘其深层次的规律。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30.26万方数据 第二章“中国道路”的哲学分析那就是虽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依然滞后,要实现发展就必须取长补短,引进国外文明成果发展中国。只要能够看透这点,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和变化万千的世界中抓住主要矛盾,挖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2.6.2中国人民的自主选择“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带领人民走出来的一条符合人民意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道路。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施行的是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化了国防力量。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商品经济发展落后等原因,从而使计划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束缚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后,我们意识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于底子薄,人口多,经济发展落后和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引进先进技术,调动市场的活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达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需求。“中国道路”是在人民的参与下,对走什么样的方向做出的正确选择,是以中国人民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走出来的一条道路,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摸索形成的发展方式,是人民在追求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基础上的科学判断。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的生命本质外,还有一种不断追求自身“类”本质的价值要求,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对自身价值的不断追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自主性的体现,“中国道路”满足了人民对物质世界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是中国人民自主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必然的选择。“中国道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创新了发展方式。它一路走来,都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选择了“中国道路”,也是人民实现了“中国道路”。总的看来,“中国道路”,在人民的选择下,在历史的鉴证下,通过自身独特的发展方式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保持了本质上的一致性。所以,“中国道路”的成功不仅因为这一成果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以来艰辛探索的总结,还因为这条道路是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的统一。27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28万方数据 第三章“中国道路”的未来第三章“中国道路”的未来3.1坚定中国特色的“三个自信”“自信”就是基于现实和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和肯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全面深刻的把握,并且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3.1.1“三个自信”“道路自信”是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的道路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结合产生的自信。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社会发展的普遍真理,却没有为我们这种经济发展落后的东方国家提供具体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方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情况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有着自身的规定性。这条道路的“自信”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和中国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理论自信”是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总结出的具体理论原则相结合的自信。科学社会主义,是经过历史检验获得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将基本原则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的“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它包含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重要理论。“制度自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规定性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殊制度结合的自信。马克思认为:“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①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制度的“自信”来源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庞大体系的高度凝聚力和号召力。3.1.2继续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下三种不同表现形态的“自信”,三者是有机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实践决定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变化和发展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材料。中国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29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摸索与实践中前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所以,道路自信是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实现途径。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行动指南,理论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智力支持。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随着国情党情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为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制度自信为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提供了根本保障,实践和认识的成果都需要在制度层面的确立才能够长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发展完善,都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它们提供了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又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作为道路与理论的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这三个“自信”都来自于中国对自己发展过程中经验的总结、教训的吸取,也来自于运用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把握。这样的自信不是盲目的更不是自封的,而是对源自实践又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的确信。“中国道路”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共同的成功,这样的成功作为一种依据,坚定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信心。我们只有继续坚持这“三个自信”,才能做到一方面肯定以往的成绩,坚定发展信念,另一方面不妄自尊大,明确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在未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努力奋斗。3.2坚持反“左”反右的适度原则左与右是对思想倾向的衡量。这种提法始于近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保守派在一次国民议会的讨论中因主张不同而坐在大厅的左右两边,故而分别被称为左派和右派,分别代表了革命和保守的主张。从此以后,左和右便被赋予了政治上的含义。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共产党是革命的左派,代表了进步的力量,是褒义的,而“左”则代表了打着革命和进步旗号的幌子,激进的,超历史、超阶段、超现实的空想,是一种盲目和冒险的倾向,右是代表一种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现实的封闭僵化的倾向。30万方数据 第三章“中国道路”的未来思想的倾向落实到了社会实践中就变成了道路的抉择,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哲学智慧的体现,是走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继续革命的道路,还是走一条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展成熟了的道路,曾是困扰我们很久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发展,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走出了一条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规定性不变的前提下,吸收了大“量”国内外发展经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3.2.1不走“左”的老路“左”的老路是指我国改革开放前曾“照本宣科”所走的传统社会主义路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我国的封锁,我们实行“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外交政策,以“全盘苏化”为发展方向,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虽然也曾积极探索了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却始终难以摆脱“苏联模式”的禁锢,从而在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左”的错误后,逐渐扩大并演变成了“文化大革命”。马克思曾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①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社会主义建设,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和单一探套路,如果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成教条,或者把一时成功的做法模式化,我们就会困在自己亲手编织的牢笼中无法解脱。3.2.2不走右的邪路右的邪路是指完全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走资本主义的路子。上个世纪80年代,苏东各国对“左”批判的同时进行了改革,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改旗易帜,把好不容易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毁于一旦,从极“左”走向了极右,最终致使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苏东剧变为借口,利用其经济、科技、文化的优势,打着民主的旗号,对中国的发展方式提出质疑,并试图用新自由主义那套理论“西化”我们。然而,新自由主义在本质上是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代言人,是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扩张而服务的,是一种落后于时代和现实的右的主张。新自由主义在拉美改革的失败和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西方国家的冲击,也证明了新自由主义的弊端和其必将走向破产的命运。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本着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31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念,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及世界的大背景结合起来,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既没有走传统社会主义教条化的“左”的激进的道路,也没有右倾妥协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而是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情况之下,走出了一条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2.3坚持适度原则“左”和右都是错误的思想倾向,都会带来极大的社会危害。事实上“左”与右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因为表现程度和发展的不均衡,一方把另一方暂时的掩盖了,即在某个阶段“左”的思想占据上风成为主要问题,并且被当作主要错误的倾向清算时,右的思想就被掩盖,反之同理。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是片面的,应该在有“左”反“左”的同时防止右的乘虚而入,在有右反右的同时,注意防止“左”的冒进。也就是说,反“左”反右都要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不及”,解决不了问题,也不要“过头”转而投向另一种错误的倾向。“中国道路”抵制了来自“左”和右的错误思想的侵蚀,挣脱了传统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这两种道路对我们思想的束缚,走出了一条既不“左”也不右的发展道路。进入了新世纪,国情、党情和世情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的涌现,“中国道路”应该继续坚持不“左”不右的适度原则,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适度就是要使事物的发展满足主体的需要,既不能过了,也不能不及。掌握分寸是“适度”的关键。把握分寸就需要我们确定何为质,何为量,怎么样的量会对事物起到作用,什么样的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突破度的界限,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道路”的成功,与适度原则的坚持密不可分。在“中国道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度”的把握,即“中国道路”的质是社会主义制度,量是泛指一切用来借鉴的可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念、方式,“中国道路”是在社会主义本质不变的基础上,适度的大量借鉴别国发展经验而逐步形成的一条发展道路。把握好适度原则,不“左”右“摇摆”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中国道路”的未来一定会走的更坚定更自信。3.3实现“中国梦”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关键在于道路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道路。“中国梦”在实践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32万方数据 第三章“中国道路”的未来理论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先行,它是国家的梦,是每个中国人民的梦,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推进人的全面发就包含在了“中国梦”的含义之中,所以“中国道路”在未来要走的更好,就要实现“中国梦”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3.3.1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①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时,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物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所以,人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就必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改造自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变得日渐强大,随之而来的是对自然资源过渡的开发和破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自然破坏也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②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而人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产物,没有自然就不可能有人类,更加不可能有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梦”中关于人民幸福的基本要求。“中国道路”在面向未来时充分考虑到了这点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单独列出,并组成“五位一体”的新的发展战略格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不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去,切实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观念,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3.3.2促进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即每个人的“中国梦”,国家的强盛,社会的稳定能为个体的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如果没有国家和社会为个人提供条件,个人的梦想都将会变成空想,都将变得没有意义。反过来,人的全面发展同样也可以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才会有整个社会的进步,即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组成社会中的每个人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中国梦”是为更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做的准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满足人民的需要。在现阶段,人们最希望的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找到更好的工作,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全面的社会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8.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3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保障制度,拥有更舒适的居住环境等等,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解决好,是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尊重,是实现人与自身和谐统一的前提。在十八大报告中对人民群众最关系的问题也有所体现,即在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全面小康,到建国100周年时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每个人的梦汇集起来构成了整个中国的梦,“中国梦”又为我们每个人梦想实现提供了一种支撑力量。当二者相互发展相互促进时,梦想的明天就会更快到来。3.3.3推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国梦”汇聚了13亿中国人的梦想,是民族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是一个包含最广大人民的宏伟发展目标的有机整体,要把握住“中国梦”的真正内涵,就先要弄清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①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人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产生了社会关系,同样也产生了人本身。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人,才能把人认识清楚。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更不可能脱离社会去发展。人的社会关系是由社会生产条件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属性。我们必须反对离开社会发展、社会制度来谈人的价值,也要反对脱离了人的主体性去讨论社会价值。即从个人的角度看,由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个人价值的实现必然要同社会发生关系,个人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有可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而社会只有重视个体的价值,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一种公平公正的氛围和机会,才能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充满活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不断推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中国梦”蕴含着人全面发展的趋势,它的实现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梦”和人的全面发展皆统一于人与自然、自身和社会的关系中。所以,我们应该在继续走“中国道路”的同时,协调好人的多方面的关系,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34万方数据 结束语结束语“中国道路”蕴含着的哲学力量是它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样的智慧又赋予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坚定走“中国道路”的更大信心。在这种信心的支撑下,“中国道路”的发展还将不断向前拓展和延伸。在中华民族未来更长的日子中,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总结会更趋于丰富和完整,进而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现实困难,处理更多的棘手问题。成果是可喜的,未来也是光明的。但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能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而是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中国道路”,把脚下的每一步都踏实走稳,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世界历史风云变幻与全球化大潮的激荡下,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敞亮,为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做出更卓越的贡献。35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36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I.著作类[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道路课题组.中国道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0]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孙麾.写在稿纸的边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8]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9]孔祥云、刘敬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0]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徐素华.论中国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北京文化出版社,2006[22]高清海.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23][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4][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5]刘国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37万方数据 “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26]江金权.“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II.论文类[27]严书瀚.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影响[J].克拉玛依学刊,2011,1.[28]孙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意义[J].哲学研究,2010,3.[29]萧诗美.实践论和辩证法的分离与统一[J].哲学研究,2009,1.[30]陶德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9,1.[31]陶德麟.略论辩证法与和谐问题[J].哲学研究,2009,6.[32]赵剑英.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J].哲学研究,2005,7.[33]李维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传统的结合点[J].理论视野,2008,12.[34]刘国远.中国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专访联合国贸发会议官员德特勒夫·科特[J].参考消息,2006,9.[35]高继文,赵纪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实践特色[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2.[36]张师伟.西方话语输入与“中国模式”建构[J].文史哲,2012,5.[37]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38]何萍.开展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论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39]黄楠森.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J].理论视野,1999,5.[40]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的实践解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41]郭建宁.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1.[42]周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9,5.[43]王庆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1.[44]德·扎卡里亚.一个强悍、然而尚显脆弱的超级大国的崛起[J].新闻周刊,2007,12.[45]王允昌.从“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兼谈对“政治文明”范畴的理解[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0.[46]苏振兴.改革与发展失调[J].拉丁美洲研究,2003,6.III.其他类[47]吴晓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3.[48][美]乔舒亚·库珀·雷默.北京共识[N].伦敦,金融时报,2004,5.38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49]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1/t20140121_502731.html[OL].中国统计网,2014-01-21.IV.外文类[50]NickKnight.TheMarxismofMaoZedong.EmpiricismandDiscourseintheFieldofMaoStudiesChineseAffairs,1986,16.[51]B.MichaelFrolic.ReflectionsontheChineseModelofDevelopment.SocialForces,SpecialIssue1978,2.[52]DonaldJ.Munro.TheMalleabilityofManinChineseMarxism.TheChinaQuarterly,1971,48.39万方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费尔巴哈伦理观批判——兼论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总第218期,300-301.40万方数据 致谢致谢转眼间三年已过,回首这三年研究生的日子,真可谓是感慨万千。三年来,我的知识在不断的增长,能力在逐步的提升,日子过的充实而有意义。毕业在即,我心中充满着留恋和不舍。希望我的毕业论文能为我的研究生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这篇论文不仅仅凝结了我三年来的努力,更是在恩师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开题报告的编写、主体框架的构建甚至是格式的进一步规范到最终的论文完成,这之中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恩师的汗水和心血。先生的恩情我将铭记于心,大恩不言谢,惟有倍加勤奋的学习和工作,才能报答其于万一!学院的其他和蔼可亲的老师也为我提供了帮助,使我及时的避开了写作的误区,为我论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这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还要衷心的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正是父母二十多年来不辞辛劳的付出,朋友们无私的帮助和鼓励,成就了今天的我。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41万方数据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个人简况姓名:谭雨甜性别:女籍贯:山西汾西个人简历:2005年9月——2009年7月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2011年9月——2014年7月山西大学联系方式电话:18734150251电子信箱:334960425@qq.com42万方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