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_基于我国政府环境和国际经验借鉴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基于我国政府环境和国际经验借鉴的研究戚艳霞张娟赵建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102249财政部会计司100820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0433)摘要!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受到政府所处公共环境的影响,本文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脉络,并且比较了国际上不同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特点及其对我国构建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示范效应。在环境的动因分析和国际经验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构建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总路径及制定过程中需关注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动因脉络政府会计准则体系路径政府会计改革是近年来各国公共财政领域的热点
2、问题,也代表了国际上加强公共管理的重要方向。我国将政府会计改革作为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措施,并且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政府会计改革。伴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政府绩效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新公共管理的日益深化,这些改革措施对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契机。目前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与国际政府会计的习惯做法缺乏可比性,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增强政府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财政透明度和海外融资竞争力。为此,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将目前理念、内容、目标都相对滞后的预算会计体系转变为
3、顺应政府环境变迁、既反映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又能广泛地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的综合性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从我国政府内外部环境角度梳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脉络,然后,比较国际上不同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并基于其利弊分析提炼出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启示。最后,基于政府环境的内在需求和国际上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借鉴意义,讨论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路径及构建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脉络分析政府所处公共环境的性质及其特征决定着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和轨迹。我国政府环境的变迁扩大了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的范畴,这与现行预算
4、会计相对狭窄的信息供给机制之间的矛盾形成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在动因(主要动因)。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对不同国家政府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政府财务状况和绩效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国提供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政府会计信息。国际上不同政府或组织对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对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这些因素是推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外在动因。(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因分析围绕着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我国财政部门实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现代财政管理框架。与之相适应,财政收
5、支结构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政府融资、投资手段不断创新,有偿性的国债收入、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以及社会保险*本文是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008KJA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政府会计信息监管研究%(项目编号:09YJC790255)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事业单位发展分析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国务院决定由财政部代理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69基金的收支等不断增加。公共财
6、政体制改革和我国财政收支内容上的显著变化引起了预算管理的变革,同时对政府会计信息的提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核算体系是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只有根据形势发展进行适时改进才不会制约公共财政的整体改革进程。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推行问责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政府的功能逐步向服务型、管理型和绩效型转变,这要求政府逐步建立起绩效评价体系,以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追踪问效。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和有效发挥作用都需要政府会计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政府会计体系是推行绩效评价、落实政府职能转变和解除公共受托责任的重要信息渠道。当前,世界性的新公共管理体制改革运动正在蓬勃兴起,新公共管理在我国也经
7、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我国新公共管理聚焦于建设高效率的政府、民主的政府以及公开的政府。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改革是促进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关键,先进的公共管理理念需要健全而有效的政府会计体系的同步支持。在不断变迁的政府环境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绩效评价和新公共管理的开展使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不断扩大。纳税人、国内外投资者、政府债券的购买者等信息使用者在内容和质量上对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政府提供完整、详实的财政收支信息,还要求提供政府占有的资源、承担的义务以及财政管理绩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