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浅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浅谈

ID:33984787

大小:55.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浅谈_第1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浅谈_第2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浅谈_第3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浅谈_第4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浅谈【中图分类号I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60-01诗歌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诗歌地阅读鉴赏,可以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的途径和重要内容。所以诗歌教学一直以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研究对象。1从分析诗歌意象入手,明确课堂教学思路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经指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显然,在他看来阅读理解要从理清思路入手。诗歌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

2、但是诗歌又不同于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语言有跳跃性,表意比较含蓄。学生在感受上最容易触摸的恐怕只有诗歌中的意象了。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分析诗歌要从分析意象入手。教师可根据诗歌结构脉络或者感情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领略诗歌的意境。在理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诗歌的第二、三、四、五节重点写了哪些意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些意象所在小节描写的画面。学生稍微思考就可

3、以回答。这四节写得很美,分别主要写了金柳、水草、清潭、星辉四种意象。我接着追问:“为什么写得这么美?”大家讨论后觉得,这四种意象代表了徐志摩的一种理想。我紧接着让学生比较阅读第一节和第六、七节,重点思考诗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为什么又'不能放歌'通过这些问题的指引,学生一步步理解了诗人离别康桥时的苍凉和无奈。在此基础上,我补充了一些诗歌的背景材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在此基础上认识徐志摩。2课外诵读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因此,古诗课堂离不开反复吟诵。首先是榜样示范,激

4、发愿望。榜样示范原理是观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学习依赖于重要的榜样示范活动。我建议教师一定要进行范读,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并鼓励学生会读得更好。这无疑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诵读愿望。其次是自由吟诵,避免齐读。学生带着强烈的诵读愿望,自由吟诵,情感自由发挥,初步感知诗歌。我不建议齐读。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同,情感把握,音高,语速都不尽相同,如果齐读的话,就会使学生为了读齐而读,无形中阻碍了个性发展。再次学生评价,个体点拨。由学生评价某一个学生读得好在哪里,应该改进的在哪里。这个学生在同学的帮助点拨下反复吟诵,改进,直到同学们满意为止。让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明现,构建一个

5、自由、互助,和谐的课堂。最后是优秀展示,极力称赞。学生中藏龙卧虎,一定有朗诵特长的人才。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要极力称赞,树立榜样,不仅是学生的榜样,也是老师学习的榜样。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3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强调了解诗词人文背景的重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知人论世,对著名诗人的生平、思想、所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风格能做到大致了解。诗词鉴赏的核心就是辨词析句、领会作者的感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词中的人、事、物或景,无一不是作者喜怒哀乐和思想主张的曲折描述。学生对诗词作者人物背景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可成为学生评析诗词、领会思想的“金钥

6、匙”。一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应在日常的诗词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文学流派、创作风格及生平经历,从点滴积累;二是鼓励学生做好笔记,将相关测试和阅读中所涉及的诗人生平和创作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注意归纳总结;三是引导学生掌握构建与搜索记忆仓库的方法,使学生初步领会应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诗歌的表现内容进行鉴赏。2004〜2010年高考广东卷的诗词鉴赏题中有两次涉及到杜甫,分别是《江汉》和《月》,但只需学生对"诗圣”杜甫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就不难回答如下问题:"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从杜甫的咏景诗中我们大多可得出这样的规律,即国事艰难的忧虑、思乡的孤独寂寞使诗人

7、很多时候都在诗中流露出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明白了这一点,学生在解读杜甫的其他作品时,自然也就能举一反三。4巧妙导入,烘托渲染首先要知诗人,明背景。'‘文章和为时而作,诗歌和为事而作。”任何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创作背景。学习古诗,只有先了解这个诗人及创作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这可以以学生展示预习作业的形式展开。基于学生搜集的作家和创作背景资料,教师巧妙衔接,导入新课。其次是要巧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