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ID:33979921

大小:54.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_第1页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_第2页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_第3页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要求,从中不难看出,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应是“语文课不是为了语文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语文课程应致力于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存”的目的,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目标和新课程理念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传授知识和模仿能力,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新课程

2、理念下的“课程”应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一种共建,应具有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的文化特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朝着这一方向作了些探索和努力,呈现于此,期望得到广大同仁的指导。一、以问题创设情境,构建新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情境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基于知识和经验的背景而整体地构建知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

3、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因此,情境设置应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诱惑力”,而以'‘问题”的形式来精心创设情境,既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悬念,还利于挖掘教材中的情理、情趣、情志,激发学生的情思,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其“欲罢不能”。我在进行《祝福》(苏教版必修二)一课中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时,课前经过了反复的琢磨,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祥林嫂在小说中分别担当了哪些角色?这些角色分别是怎样的命运?二是祥林嫂最后沦为乞丐并寂然死去,难道真的是命运不公?还是另有原因?因为本文是传统名篇,分析人物时很容易犯架空分析和贴标签

4、的错误。如此设计的目的是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征,采取逆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挖掘潜藏在教材背后的内容,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更深刻地去认识这个悲剧人物的意义。在课上,围绕话题,让学生合作探究,从效果看,“以生为本”这个新课程核心理念和“合作探究”这个方法理念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得益于设计问题的趣味性,情境创设的鼓励性,才激发了学生更多的属于自我的思维火花!二、以语言激活梦想,挖掘潜能“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叫。”这就是语言的力量。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在于积极挖掘和有效发挥。在

5、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高高在上,俨然以知识的拥有者和真理的掌握者自居,对学生发号施令并加以训斥,而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永远得不到发挥。有这样一个教育实验:实验者对两个成绩、能力、水平一样,授课老师一样的班级甲、乙,采用不同的语言教学。在甲班,老师经常用欣赏的目光夸奖学生优秀、聪慧,而在乙班,老师经常用辱骂的语言训斥学生。一学期后两个班差别很大,甲班不但成绩领先,而且每个学生精神振奋,信心百倍;而乙班同学不但成绩不如甲班,而且每个同学精神不振,自卑感很强。因此

6、,潜能要靠伟大的梦想催生,梦想要靠欣赏的语言激活。三、以合作转变角色,探究新知用问题巧设情境,再用语言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挖掘潜能,但这还不够,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最关键的还是师生角色的转换,要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好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演”变为“导演”,变“灌输”为“引导”,起到“服务”"参与”“引导”“点拨提升”的作用。我在上“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时,针对文章涉及的时代背景,大胆放手让

7、学生自由分组,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搜集资料,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用充分的证据来说明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与反思,在讨论中倾听与吸收,在相互争鸣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正是借助这样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学生的主体性有了很大的发挥,不但在互动中学到了知识,而且初步具备了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连续如此去实施教学,教与学日趋完美、和谐、统一,教学最终会得到升华,从而越来越接近育人的目的——学生的人格魅力、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高级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