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科综合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科综合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ID:33977892

大小:622.4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03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科综合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科综合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科综合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科综合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科综合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科综合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1.下列文献记载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明代《天工开物》之《燔石·青矾》卷中“取入缸中浸三个小时,漉入釜中煎炼”,运用了过滤的化学操作。B.“┄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采用了重结晶的方法。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硫黄升而为银朱”该过程应用了升华的物理方法。【答案】D【

2、解析】【分析】“漉入釜中”,即化学中的过滤;重结晶过程是将晶体溶于溶剂以后,又重新从溶液中结晶的过程;“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的反应是;升华是物理变化,“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硫黄升而为银朱”是化学变化。【详解】“漉入釜中”,即化学中的过滤,故A叙述正确;重结晶过程是将晶体溶于溶剂以后,又重新从溶液中结晶的过程,“┄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属于重结晶,故B叙述正确;“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的反应是,属于置换反应,故C叙述正确;升华是物理变化,“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硫黄升而

3、为银朱”是化学变化,故D叙述错误;选D。2.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6g由35Cl和37C1组成的氯气中所含质子数一定为17NAB.7.8gNa2O2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密闭容器中1molPCl3与1mol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了2NA个P-Cl键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硝酸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答案】B【解析】-18-【分析】假设全是35Cl,则质子数是,假设全是37Cl,则质子数是;Na2O2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反应,Na2O2只作还原剂,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

4、合价由-1升高为0,1mol过氧化钠转移2mol电子;PCl3与Cl2反应制备PCl5的反应可逆;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详解】假设全是35Cl,则质子数是,假设全是37Cl,则质子数是,根据极值法,36g由35Cl和37C1组成的氯气中所含质子数不一定为17NA,故A错误;Na2O2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反应,Na2O2只作还原剂,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1mol过氧化钠转移2mol电子,所以7.8gNa2O2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B正确;PCl3与Cl2反应制备PCl5的反应可逆,密闭容器

5、中1molPCl3与1molCl2反应制备PCl5(g),生成PCl5(g)小于1mol,P-Cl键增加小于2NA个,故C错误;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故D错误,选B。3.有机物是一种扁桃酸衍生物,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8O3BrB.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C.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2 molNaOH 反应D.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一元羧酸和酚类化合物且苯环上只有2 个取代基的有12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结构简式判断分子式;分子中含有单键碳,单键可以旋转;酚羟基、溴原子、酯基都能与氢氧

6、化钠反应;苯环上的2个取代基分别是和-OH、和-OH、和-OH、和-OH,每种组合都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18-【详解】根据结构简式,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9O3Br,故A错误;中1号碳是单键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2号碳原子不一定在苯环决定的平面上,故B错误;酚羟基、溴原子、酯基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3molNaOH反应,故C错误;苯环上的2个取代基分别是和-OH、和-OH、和-OH、和-OH,每种组合都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所以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一元羧酸和酚类化合物且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的有12种,故D正

7、确。4.下列图示的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B.检验溴乙烷消去的产物-18-C.检验氯气与亚硫酸钠是否发生反应D.对比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答案】B【解析】【分析】溶液中原有的Fe3+就能使KSCN变红;溴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是乙烯和溴化氢;亚硫酸钠、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的溶液中阴离子不同;【详解】溶液中原有的Fe3+干扰Fe2+的检验,应选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故A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溴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是乙烯,产生的气体经水洗排除

8、乙醇的干扰后,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褪色可证明有乙烯生成,故B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亚硫酸钠、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