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949562
大小:103.5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3-02
《《会计制度设计》串讲笔记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会计制度设计》串讲笔记(二)http://www.dzk-edu.com/2011年8月11日13:3大学生自考中心网三、货币资金核算控制制度的设计 (一)库存现金的会计控制制度设计 (二)银行存款的会计控制制度设计 (三)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 四、货币资金监督检查制度的设计 1、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设置情况:不相容岗位混岗现象 2、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执行情况:手续是否健全;越权审批行为 3、支付款项印章保管情况:是否全部印章一人保管 4、票据保管情况 第三节 货币资金业务核算规程的设计 一、货币资金收入业务原始凭证的设计 (一)
2、收据的设计 (二)代垫费用结算清单的设计 二、货币资金支出业务原始凭证的设计 (一)库存现金支出凭证的设计 1、医药费报销单的设计 2、定额备用金制和报销单的设计 (二)支票结算登记簿的设计 (三)应付凭单的设计:封套型 三、货币资金业务处理程序的设计 (一)出纳部门收现程序的设计 1、出纳部门收取现金的业务流程 2、出纳部门收现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 1)开票人和收款人相分离 2)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分别由出纳员和会计员登记和保管 3)定期进行收款通知单、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核对 (二)零星费用报销付现程序的设计 1、零星费用报
3、销付现的业务流程 2、零星费用报销付现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 1)费用报销必须要有原始凭证,以保证报销费用数额的真实和正确 2)费用报销前,必须由业务部门主管和会计部门主管审核批准,再授权出纳办理费用支付 3)定期进行帐帐核对 (三)支票付款签发程序的设计 1、支票付款签发的业务流程 2、支票付款签发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 1)付款前由业务部门和会计部门主管审核 2)签发的支票做备查记录 3)签发支票的印鉴由会计主管保管 4)银行存款日记账与相关账簿核对相符。 第一节 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概述 一、存货业务的内容和特点 (一)存货业务概念及基
4、础工作设计 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库存商品、商品(可供销售的物品)、周转材料。 2、存货的基础设计工作 1)存货编号的设计: a、按存货的性能、技术特征和规格标准编号:汉字或字母“多号定位法” b、按存货存放地点位置标准编号:四号定位法(仓库号、料架号、层号、位号或区号、点号、排号、位号) 2)存货的计量 存货成本的初始计量: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存货成本的后续计量:发出存货成本的确认,先进先出法
5、、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存货成本的期末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3)盘存制度的确定: 永续盘存制:对各种存货每一次收入和支出后,都要计算出结存数。 实地盘存制:平时除了要建立钱、物、帐分管的内部牵制制度外,还要加强各部门的经济责任制,严格考核;期终盘存时,除认真清点全部存货实存数外,还应抽查若干种存货凭证,以上期末盘存数加上本期购入,减去本期耗用数或销售数,其结存数是否等于本期盘存数。 (二)存货的特点 1、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2、存货是有形资产 3、存货是流动资产 4、存货具有时
6、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三)存货业务设计的内容 存货业务包括材料、物资的采购与付款、验收入库、保管和发放等环节 二、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目标和要求 (一)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目标 1、提供存货的各种真实、完整、有用信息 2、保证存货的安全 3、控制存货的流动 4、监督、落实存货的经营责任 5、加速存货资金周转,考核存货的经济效益 (二)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要求 1、严格各种存货收发手续的规定,保护实物财产的安全 2、正确反映各种存货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3、正确计算物化劳动,考核存货资金以及防止存货超储积
7、压 第二节 存货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 一、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 (一)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设计 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请购人员与审批人员分离 2、询价人员与确定供应商人员分离 3、采购合同的订立人员与审核人员分离 4、采购、验收人员与相关会计记录人员分离 5、付款的申请、审批人员与执行付款人员分离 (二)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设计 1、建立完整的采购登记制度 2、请购与审批控制设计 1)建立采购申请制度 2)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 (三)采购与验收控制设计 1、建立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 2、根据采购物资及
8、其供应情况确定采购方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