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ID:33934809

大小:2.91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3-02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_第1页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_第2页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_第3页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_第4页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协调发展。1.1.2研究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为了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利用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循环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尤是如此。因此研究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建立一套科学、严密、完整的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有利于资源型城市相关部门建立相应政策,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反映任

2、一时段内某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综合衡量循环经济各领域间的协调程度。一方面有利于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定量评价、监测和揭示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供给管理决策部门以便采取应对措施,有利于决策者了解相关循环经济信息,及时采取措施,使循环经济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比较,从比较中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分析落后原因和交流成功经验,促进共同发展。其次,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科学规划、动态监测循环经济实施进程、修正发展方向,为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及采取调控手段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参考;并且为促进城

3、市经济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后,扩至社会层面,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解决社会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理解和支持,通过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可使社会各界对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了解,促使社会各界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支持,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计划和行动积极参与,以促进全社会内循环经济飞速发展。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资源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状况1.2.1.1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状况国外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伴随着资源型城镇发展的过程,国

4、外社会科学家对此的研究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源型城市理论初始阶段研究,主要以单一城市或特定区域中的若干城市为对象进行研究,而且主要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存在的社21绪论会问题、个人行为等一系列行为反应进行研究,旨在寻找社区不稳定原因。这一阶段研究始于英尼斯(Innis)20世纪30年代初所做的开创性研究,终止于20世纪70年代中[5]期。马什(B.Marsh,1987)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煤炭城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研究后指出:采矿业产生的财富随着煤炭大量外运而大部分流到了纽约和费城等地,现在这些矿区经济衰退,人口大量外迁,但是仍有1/3~1/2

5、的人口居住在这里。但以通常的景观美学的标准来衡量以及经济和人口学调查,结果都表明这里是宾州最不具吸引力[6]的地方。鲁宾逊(I.M.Robinson)于1962年首次对加拿大资源型城镇(社区)进行了[7]全面的评估。赛门斯(A.J.Simens,1976)于70年代中期提出了通过规划来改善资源[8]型社区的生活质量。卢卡斯(R.A.Lucas)于1971年提出了单产业城镇或地区的四个发展阶段(建设阶段、雇佣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阶段)理论。这一时期的理论充满对于开拓精神的乐观情绪,没有考虑到城市的衰竭问题,也没有从国家及全球经济循环中考虑资源城镇问题。社区的社会互动(SocialIntera

6、ction)是资源型城市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坎贝尔[9][10][11](A.P.Campbell,1973)、昂格尔(D.G.Unger,1974)、吉尔(A.M.Gill,1970)、[12]沃伦(R.L.Warren,1963)等都对此进行过研究。沃伦指出:社会互动可分为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垂直互动是指社区内的社会单位与区外单位的联系,水平互动是指区内不同单位间的联系。如果一个社区中的社会单位没有很强的水平互动,那么社区对区内生活环境的控制力较弱,而且那些具有较强垂直互动的社会单位将难以适应当地的传统和生活方式。多数学者认为,社会互动的程度是衡量社区活力的重要指标。第二阶段,从70

7、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对资源型城市(镇)的研究从注重个体转变为对群体的实证与规范研究。在这一时期,加拿大著名地理学家布拉德伯里(J.H.Bradbury,1975)对加拿大资源型城镇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后,认为资源开采部门和相关城镇是处于垂直一体化大公司的控制之下,它们的目标是资本积累总体上的最大化。个别城镇或区域由于在某一具体时刻上相对成本较低得到了发展;然而形势变化了,生产就会转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