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中的产权博弈

网络经济中的产权博弈

ID:33930945

大小:403.6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8

网络经济中的产权博弈_第1页
网络经济中的产权博弈_第2页
网络经济中的产权博弈_第3页
网络经济中的产权博弈_第4页
网络经济中的产权博弈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经济中的产权博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网络经济中的产权博弈内容摘要:本文关注于网络经济兴起的原因,从现象学入手论述了网络经济的经济特征与制度特征,进而提出网络经济中知识管理的基石为产权的界定。本文初步研究了知识经济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据此认为委托人与代理人趋向于合作博弈,并初步探讨了知识型经济中剩余权力的分配问题。关键词:知识知识人产权引论1长期以来,增长经济学试图解释究竟是那些因素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已经设立了无数精致的模型,但是却始终不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动力。20世纪50年代以前,宏观经济学的主流集中关注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L)、

2、资本(K),数理模型不能解释的那一部分,被称为“索洛剩余”,因此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这种衡量指标也称为“索洛剩余”或“索洛残差”(SolowResidual),在很多情况下,“索洛剩余”、“综合(全)要素生产率”、“生产率”三个概念是可以互换的。索洛开创的就是“内生增长理论”,其核心就在于把“知识”的积累和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因。知识从此走到幕前,在现代经济理论中异军突起。无独有偶,1987年9月8日早晨,布莱恩·阿瑟(BrainArthur)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首府的桑塔费研究所(SantaFeInst

3、itution)开始了他的第一个正式演讲,题目是:“经济学中的自我强化机制”。在座的都是美国最杰出的经济学家、物理学家以及计算机学家等等,其中有盖尔曼(MurrayGell-Mann)和安德森(PhilipAnderson),还有阿罗(KennethArrow)这样的经2济学家。阿瑟的发言一开始就刻意吸引物理学家的注意。当他使用“自我强化机制”这样的措词时,基本上是在谈论经济学中的非线性现象……阿瑟关注的是“三级”非线性,即那些导致经济的某些方面远离均衡的因素,工程师们将这称之为“正反馈”。阿瑟展示给

4、大家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也是继奈特(FrankKnight,1921)以后,不确定性又一次闪亮登场,直接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阿瑟所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复杂,经济世界不再趋向均衡,而可能偏离均衡。于是,人们不得不直接面临报酬递增这个熟视无睹却又不愿承认的幽灵。本文着重于不确定性条件下对知识的定价,决定企业中剩余权力的分配。一、网络经济的兴起31、传统经济学的演进先回顾一下传统经济学,这与本文着重论述的网络经济有所区别。4经济学不是古老的学科,却是颇受争议的学科。许多现代科学都可以追溯到亚里士

5、多德时期甚至更早,但是经济学却不是如此。一般认为,古典经济学的鼻祖是亚当·斯密5(AdamSmith)。1776年问世的《国富论》被加尔布雷斯认为是同《圣经》和《资本论》并列的人类三大财宝。斯密在这部巨著里提出令人费解的两个“斯密定理”:其一,“看不1包括发展经济学,见樊纲,1994。2《复杂》,P186。3这里阐述的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演进,旨在发掘其变迁的过程。4经济学是否是科学还有很大的争议。索洛(Solow)认为经济学尚不足成为科学,因为缺乏与物理学媲美的精确;张五常(S.Cheung)则坚

6、持认为,经济学当然是科学,因为可以解决许多其他科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参见正在内地和香港同时连载的《经济解释》。5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四卷《剩余价值学说》开头称经济学的鼻祖是威廉·配第。167见的手”(InvisibleHands);其二,“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斯密的两条定理却8并不内恰(InternalConsistency),一般受到重视的却是前一条定理。李嘉图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的出版使斯密的经济学体系发生了从概念、范式到重点的变化。李嘉图信服我们今天所谓的“解释的假说

7、—推理模式”,是这种模式的维护者,他有力地否认事实能自己解释自己。这种把高度抽象的经济模式直接运用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这种偏好称为“李嘉图恶习”(熊彼特,1954年,第472—3页)。1890年,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运用数学工具,完成了庞大的经济学大厦的建设。1874年,瓦尔拉斯(Walras)第一个提出,在各种经济产品和要素市场上,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大化行为,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导致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数量均衡。这就是一般均衡(GeneralEquilibrium),但是

8、一般均衡解的存在性的严格证明仍然令阿罗(Arrow)和德布鲁9(Debreu)之前的每个人生畏。通过使用新的数学技巧,阿罗和德布鲁完成了这一证明,不10过却没有经验内容。至此,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模型大功告成。这个框架既精致玲珑又气势恢宏,但是11由于先天不足,对经济解释力仍然不足。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经济”中,经典正统理论发现自己的解释力十分苍白。2、专业化与分工理论的演进这是发轫于古典经济学的一条非主流路线,侧重于历史过程分析。斯密的“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