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ID:33929166

大小:559.6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1

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1页
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2页
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3页
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4页
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4卷第1期科研管理Vol.34,No.12013年1月ScienceResearchManagementJanuary,2013文章编号:1000-2995(2013)01-008-0011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肖丁丁,朱桂龙(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基于2005-2009年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评了260家合作企业的创新效率,并基于系统视角考察了影响合作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处于偏低但稳步提升的状态;系统内关键因素的作用路径与效果存在差异性,其中,企业

2、家精神、外部技术依存和政府资助对合作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政府资助的影响效果具有长效性,出口导向与合作模式对合作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出口导向的非效率影响程度更高,而行业差异对合作效率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终,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指出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协同创新;随机前沿模型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不等价于企业或产业的显性竞争优势,尤其是在1引言合作主体目标导向存在差异的前提下,要实现合作网络内不同主体之间的耦合互动,并将有限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要创新资源最大化转化为企业与产业竞争力,产

3、学素驱动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区域创新体系内科研合作创新的效率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技资源的集约配置、科研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成为本文旨在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问题,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以广东省为例,为摆脱科针对该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定技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衡的困境,自2005年起,性揭示影响产学研合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如郭斌相继与教育部、中科院等机构签署产学研合作协等(2003)分析了参与者特征、项目特性等因素的[1]议,在政府主导下将外部优势资源植入本区域产影响,Salomon(2008)发现开放程度间接促进了[2]业创新系统,并初步形成了国内外科研力量汇聚高校向企业

4、的成果转化,Fernando等(2011)基①南粤、助力广东转型升级的发展格局。但是,科于项目层面分析了技术转移办公室(TTO)与产权[3]技资源的规模优势仅仅是建设创新型广东的必要保护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效果;二是定量测评区而非充分条件,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潜在技术能力域或行业层面产学研合作的效率水平,如王秀丽收稿日期:2011-05-19;修回日期:2012-02-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产业技术为导向的产学研联盟组织模式与治理机制研究(70973038),起止时间:2010.1-201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创新资源约束下嵌入式产业创新系统再造研究(

5、71073057),起止时间:2011.1-201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关系研究:基于互补性的视角(70903022),起止时间:2010.1-2012.12。作者简介:肖丁丁(1984-),男(汉),山东滨州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产学研合作。朱桂龙(1964-),男(汉),安徽庐江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与创新管理。①截止2011年初,在“三部两院一省”合作机制下,广东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70多亿元专项资金,引导企业投入达800多亿元,全国300多家高校(其中

6、国家重点建设高校90余所)的10000余名专家学者(其中广东省外专家学者超过5000名)与广东近万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12·科研管理2013年和王利剑(2009)运用DEA方法测算了省级层面前沿分析(SFA)为代表,其优点在于将随机误差[4]的合作效率,刘民婷和孙卫(2011)对陕西省制与非效率值相分离,并采用计量方法对前沿函数[8]造业的产学研合作效率进行了测评,并探讨了行进行估计,同时,SFA方法不仅可以测算个体的[5]业间效率差异的引致原因,Brimble(2007)发现技术效率,还可以定量分析相关因素对个体效率泰国高科技行业(如生物医药)产学研成果转化差异的影响

7、。这与本文系统探究产学研合作效率率较高,而纺织行业未能得到政府资助而导致合与非效率影响因素、以及随机误差项与非效率项[6]作成效不明显。总之,由于学者在研究视角、对效率影响程度的研究目标相契合,也将弥补现考察对象、指标选取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得结果也有研究仅仅测度合作效率水平,而未能进一步探未能达成一致性结论。索非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缺陷。纵观上述研究,尚存在两点研究不足。第一,2.2随机前沿模型的构建[9]在研究对象选择方面,缺乏以企业为样本的微观本文采用Kumbhakar&Lovell(2000)提出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