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928192
大小:14.11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3-01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管理学基础理论心理学基础理论早期管理理论认识过程科学管理理论情感过程人际关系理论意志过程人性假设理论管理学基础理论管理的实质(经济意义上的管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1、早期管理理论特点:经济学的产生,管理学的铺垫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欧文(人事管理之父)2、传统管理理论特点:经验管理即个人(中心)管理;管理者就是企业所有者——工厂主;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工厂主的利益。代表人物:巴贝奇,艾默生意义:为科学的经济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石。3、科学管理理论特点:以科学技术作为建立经济管理理论的主要依据;管理从
2、经验走向科学的最初阶段主要代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三层管理)高级管理阶层中级管理阶层基层管理阶层行为科学理论(1930s—1960s)特点:•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重视人的作用和对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前期集中于组织中的人及人际关系的研究。•后期集中于对人的激励和管理者的领导行为的研究。主要代表: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人性管理理论;勒温的群体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现代管理理论(1960s至今)形成所谓的“管理理论的丛林”特点:•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职能的高效率化。•
3、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技术的电子化。•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方式民主化。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的实质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蚯蚓)--感觉—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脊椎动物:鱼类开始—各种感觉器官---知觉—认识整个事物灵长类动物(黑猩猩)-思维的萌芽-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人---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思维和意识)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脑(神经系统)发生,发展,完善的结果。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人格)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心理个性心理过程过程过程特
4、征倾向性感觉:个别属性的反映。能力需要知觉:整体属性的放映。气质动机性格兴趣记忆:对感知过程的存储和提取。思维:间接概括过程。想象:对表象进行再加工。案例Z公司是一家服装公司,现在正在进行3.15促销活动。分别有以下几种形式:A打折促销B赠品促销C电视广告促销D抽奖促销(如买到一定数额可以抽奖,有机会获得一辆价值最能吸引你的促销方式是什么10万的轿车)?最不能打动你的呢?认知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情感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的过程。依据情绪色彩的程度分为情绪、情感、情操。积极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管理员工时:积极情绪下更易被说服
5、尽量创造出优美和谐的环境积极情绪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在员工心中树立良好形象积极情绪下更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与员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影响行为意志过程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达到既定目的而采取的自觉行动。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两个特征:有明确的目的;意志过程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本章小结•亚当.斯密:经济学的产生•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管理学的诞生•霍桑实验:心理学全面进入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的初创阶段•人性假设:各种管理的内在原因•心理过程:影响人的行为1723年出生,苏格兰人经济学鼻祖生活背景:重商主义代表作:《道德情操论》《国民财富的性
6、质和原因的研究》商业行为的目的是出于人们的利益追亚当.斯密(1723~1790)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满足彼此利益,达到双赢。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技术进步节约时间在进步的社会中,农斯密认为富国的相对优新机器、新工具的采用民一般只是农民,工势在制造业方面,应当人只是工人专业化于制造业,贫国国际分工思想的相对优势在农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农业。文章推荐:曹俊杰,浅析管仲的分工思想斯密的影响。1772年4月18日出生在伦敦城,犹太人,父亲是个富裕的证券经纪人12岁的时候,留学荷兰14岁回到英国,跟父亲经
7、商。21岁,离家出走,自己创业,成为证券界精英。到他去世时,他的资产大约价值70万镑(现在的数千万美元)。27岁,首次接触《国富论》,对政治经济学产生兴趣。1817年,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23年9月11日,因耳疾突然去世,年仅51岁。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工资理论和利润理论•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以及供养家庭的能力,不应取决于其工资的货币数量,而应取决于这笔货币所能购买的实物和必需品的数量,即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实际工资的增加会导致实际利润的降低。并以此得出结论:工资越低,利润就越高;反之,工资越高,利润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