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制度ppt培训课件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ppt培训课件

ID:33888533

大小:2.40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3-01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ppt培训课件_第1页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ppt培训课件_第2页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ppt培训课件_第3页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ppt培训课件_第4页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ppt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ppt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史之制度化教育教育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机构中国古代教育史之教育制度(一)影响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政治制度的取士制度:决定了中国古代教育包含什么西周的乡举里选、诸侯贡士和学校选士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代的科举取士中国古代教育史之教育制度(二)影响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二—重农抑商的经济制度:决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排斥什么体现在价值观上:重本抑末体现在教育内容上:重道轻艺体现在政治上:重政治轻生产体现在社会习俗上:重士轻农工商中国古代教育之教育制度(三)影响

2、教育走向的文教政策由学在官府到乱世中的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先秦时期文教政策“书同文”、”行同伦”的秦朝文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教育乱世中的魏晋“玄学”三教并举的隋唐教育注重理学的宋到清代的文教政策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科举制度以前的选士制度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四、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一、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一)夏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和举贤才)(二)春秋战国时期(客卿制)(三)秦代(军功爵制度)(四)汉代(察举和征辟)原始社会中实行“选贤授能”。(一)夏、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和

3、“举贤才”)“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国君不能随意任免。“举贤才”商汤举伊尹。武丁举傅说。(二)春秋战国时期实行客卿制,即将相重臣往往从下层军士或平民中选拔,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够解决君主或其他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就可以登上政治舞台一展才干。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贤才。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等)。(三)秦代秦代主要实行军功爵制度,这是战争的需要与结果。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

4、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四)汉代察举和征辟为主要方式。1、察举对象主要是官府的属吏和地方学校的学生。2、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秀才(才能优秀者)”、“孝廉(孝敬廉洁者)”、“明经(通晓经义者)”。3、对被举荐的人员,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考试分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对策;二是射策。比如,董仲舒,就在在汉武帝即位那年(公元前140年)察举的百余名贤良方正之一,以古今治道对策被录用。“天人三策称圣意,董生一举天下知。”察举除被荐之外,也可以自荐。比如,东方朔就是跟董仲舒同一次靠自荐上来的。在自我推荐书

5、中,东方朔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就是这样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征辟,就是由皇帝

6、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才做官。“征”是由皇帝聘请,“辟”是由官府来聘请。汉代还实行“任子”制度,即担任“二千石(汉代官员级别)”以上的官员,任期满三年以后,可以保举自己的子弟一个任“郎官”。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并直接颁布了“求贤令”。到了魏文帝曹丕当政,采用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把被选的士按家世、德才(品、状)分为九品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将士分为九品的执行者为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地方上有声望的人担任。为“综核名实

7、”而立,按品授官,在初期受到一定的效果,之后,演变为按门第取士。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流弊。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选举制度的发展演变:以德取人的察举制——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607年,隋炀帝招十科举人,其中进士科的开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A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隋炀帝科举制度正式创立隋文帝“分科举人”科举制度创立的背景开设进士科B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1、生源和考试手续:(1)生源:“生徒”和“乡贡”。(2)手续:经学校或地方长官考核送礼部参加考试,再经

8、吏部复试后授官。学校试或乡试(地方)-省试(尚书省礼部)-吏部试(书、判、身、言)2、考试的类型和科目:类型主要是常科和制科;科目主要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6科3、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等6种帖经墨义(一)隋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