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拟加味苇经汤治疗痰热蕴肺型支气管扩张55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拟加味苇经汤治疗痰热蕴肺型支气管扩张55例临床观察鲍翊君1洪波2宋康1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浙江宁波315000【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方法并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H0例我院支气管扩张症证属痰热蕴肺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西医对照组(55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5例),分別给予常规抗感染及联合自拟加味苇经汤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咯血、发热、喘息)得到有效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达92
2、.73%,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7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41.82%和25.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支气管扩张症痰热蕴肺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痰热蕴肺型;中西医结合;自拟加味苇经汤【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1A【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15-02支气管扩张症属于呼吸系统常见的化脓性炎症,其以慢性咳嗽、咳痰,尤以咯血、咳大
3、量脓痰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属“咯血”、“肺痈”的范畴。支气管扩张症病程较长,病情迁延难愈,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牛命。木课题组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对我院55例痰热蕴肺型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常规西药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加味苇经汤治疗,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支气管扩张证属痰热蕴肺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54.46±3.14)岁,痰量10〜67ml,病程5〜16年。对照组男2
4、8例,女27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52・73±2.86)岁,痰量12〜65ml,病程4〜1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咳痰量、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西医《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及中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两种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者、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全者、药物过敏体质者[1]。1.3治疗方法与观察指标1.3.1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抗感染治疗。未获得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前,对头泡菌素类不过敏的患者予以头泡西丁2・宠+
5、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过敏者采用左氧氟沙星针0・5g静脉滴注,每日1次。痰培养阳性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再调整抗生素,痰培养阴性者不予调整。同时予氨澳索针45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药自拟加味苇经汤方治疗。组方原则以清肺化痰、养阴凉血,止咳排痰为主,方剂组成:苇经30g、桃仁10g、瓜瓣15g、惫该仁30g、白茅根30g、黄苓15g、淡竹茹20g.浙贝15g>前胡12g.炙紫苑15g、麦冬10g.丹皮10g.蒲公英30g、陈皮6g。发热者加入金银花若痰量多加鱼腥草30g,若
6、咳嗽频则加用炙百部15g,若喘息重者加用炙麻黄6g。用清水煎煮取汁500mL,分2次服用。2周后比较2组疗效。1.3.2观察指标每天记录患者的体温、咳嗽、痰量、气促症状及肺部湿啰音减轻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血常规、痰培养加药敏,肺功能和胸部CT检查。1.4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咳嗽、咳脓痰症状和肺部啰音基本消失,热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恢复正常。胸部CT提示炎性病灶基本吸收,肺小叶复张。有效:上述症状明显减轻,肺部湿啰音明显减少,血常规基本恢复正常,胸部CT片炎症病灶部分吸收。无效:仍有多量脓痰,肺部湿啰音
7、无明显减少。胸部CT片炎症病灶无明显吸收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二显效率+有效率。1.5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技术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38例(69.09%),有效13例(23.64%),无效4例(7.27%),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显效29例(52.73%),有效14例(25.45%),无效12例(21.82%),总有效率为78.1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P<0.05)o见表2.2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2.3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