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研究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研究

ID:33862479

大小:56.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研究_第1页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研究_第2页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研究_第3页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妇科普查普治调查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常见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选取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妇科检查的1560例已婚育龄妇女作相应的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按照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病原菌。结果2009年、2010年、2011年3年的生殖道感染检出率分别为58.10%(337/580).40.96%(213/520)、38.26%(176/460),总感染率为46.54%(726/1560)o其中阴道炎44.04%(687/1560)>宫颈炎35.19%(549/1560)>附件炎13.1

2、4%(205/1560)(P=0.032);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最高,其次为沙眼衣原体(CT)、解腺支原体(UU),淋病奈瑟菌(NG)最低(P二0.026)。一种病原体感染率为46.60%(727/1560),混合感染率27.11%(423/1560)。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定期开展普查普治了解生殖道感染情况是干预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精神压力的增大,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tractinfection,RTI)问题

3、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1]。RTI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人类生殖道的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症状,主要发生于性活跃的生育期妇女,由于对妇女本身的生殖健康以及对妊娠期胎儿发育的危害极大,故开展妇科普查普治工作了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极为重要。因此,本服务站利用每年三查服务时间,增强技术力量,对本地区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本文回顾性分析本服务站的普查普治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妇科检查的1560例已婚育龄妇

4、女,平均年龄为(34.2±5.6)岁。在2009年、2010和2011年的普查人数分别为580例、520例、460例。未生育410人,生育1胎为842人,生育2胎为508人。1.2检测方法每名已婚育龄妇女妇科普查包括妇科内诊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宫颈刮片等。统一采用湿片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滴虫及革兰氏染色的方法观察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和淋病奈瑟菌(NG)。阴道分泌物涂片病原体检测包括:滴虫、白色念珠菌、线索细胞、淋病奈瑟菌(NG)。诊断标准均以《妇产科学》的诊断和分类为准。1.3统计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计数

5、资料采取率来表示,应用x2检验方式检验,以P宫颈炎〉附件炎。2.3妇科普查生殖道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的比较分析显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最高,为81.79%(1276/1560),其次为沙眼衣原体(CT)32.63%(509/1560).解腺支原体(UU)27.50%(429/1560),淋病奈瑟菌(NG)最低13.01%(203/1560),4种病原微生物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并且一种病原体感染率为46.60%(727/1560),混合感染率27.11%(423/15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0.026)o3讨论据WHO估计,每年全世界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新发病例高达3亿多,而其中不属于性传播的生殖道感染则更普遍,现在已公认生殖道感染的高发病率是性病的促进因素之一[2]。目前卫生部实施的每两年对女职工进行一次妇女病的普查普治试点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并防治妇科肿瘤,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生殖道感染的比例很高[3]。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生殖道感染可导致妇女长期下腹疼痛,并引起慢性盆腔炎、死胎、不孕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因此生殖道感染的高发生率已引起计划生育、卫生等部门的高度重视[4]。因此生殖健康检查工作

7、已成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根据本服务站的普查资料回顾性分析显示本地区的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本地区最近3年生殖道感染的感染率总体为46.54%,呈现高感染率,并且由于国家计生委"生殖道感染工程”计划,大力宣传妇科病防治知识,每年定期的妇科疾病普查,并对生殖道感染阳性的育龄妇女进行治疗,因而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由2009年的58.10%降低到2011年的38.26%。②生殖道感染部位存在差异,但尤以阴道炎最高,宫颈炎次之,附件炎最少;而在阴道炎的感染中又以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性阴

8、道炎最为常见,而滴虫性和淋球菌阴道炎则较为少见。③生殖道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中以HPV感染率最高,达81.79%,而淋病奈瑟菌(NG)最低,仅为13.01%。本研究所分析的本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特点对于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并对日后制定预防政策也提供了基础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