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842360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借景抒情类(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借景抒情类(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中心]: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找出诗中体现早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2分)“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乎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了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
2、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1)这两句是如何表现早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早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2)“争”和“啄”的妙处:一个“争”字,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一个“啄”字,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燕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两个词准确地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及早春的独有特点;生动
3、地展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3)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2分)答:“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还少,新燕不多,突出了钱塘湖早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3.“乱花渐欲迷人跟,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具有表现力的用词上加以品析。(2分)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
4、,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只要能分析出其中一点即可)4.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最爱(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钱塘湖春天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5、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请你任选角度(或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进行赏析。示例一:内容:从动物的变化,写出了早春景色。示例二:炼字:A、“争”、“啄”: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活力。B、“几处”不是“处处”,“谁家”不是“家家”,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C、“早”、“新”: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5/5示例三:修辞方法:A、拟人:这两句诗中的“争”、“啄”,用拟人的修辞法法,
5、写出了春天的活力。B、对偶:这两句诗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几处”对“谁家”“早莺”对“新燕”“争”对“啄”“暧树”对“春泥”,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句式工整,形象生动,琅琅上口。示例四:情感:通过描绘早莺、新燕在早春的争春活动,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9、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一)《钱塘湖春行》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4、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争”“啄”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