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析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析

ID:33815295

大小:840.5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1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析_第1页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析_第2页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析_第3页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析_第4页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析李芳晓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规定,这一规定填补了我国刑法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刑事责任的立法空白。但是,是否应该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甚至免除死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从我国“矜老恤幼”的刑事法律传统、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以及刑罚的目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这几个方面分析,该修正案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规定是合理的。关键词:老年人犯罪;刑事责任能力;从宽;刑罚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其中增加了关于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规定:(1)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3)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满75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这一规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赞同者们认为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除了是与现代刑罚制度的接轨,事实上也是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精华的一次可贵传承、延续和发扬。它无疑既是对老年人特殊权益具

3、体保护的一种细化,更是对我国刑罚制度人道人性内涵的又一次极大丰富和彰显。[1]而反对者们则担心,这一规定不仅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刑罪一致’,的司法精神不符,而且可能为今后的司法实践留下后患,更有甚者很可能被反社会极端组织所利用,如策动年老的人铤而走险犯罪等。[2]对此,笔者认为刑法修正案(八)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规定,填补了我国刑法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刑事责任的立法空白,彰显了立法者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展现了刑事政策厚重的道德底蕴和人文关怀,从而使刑法典中从宽处罚的规定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合

4、理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符合中国自古以来“矜老恤幼”的刑事法律传统我国古代刑法中的“矜老恤幼”原则,是指对犯罪的老、幼、妇孺和残疾者以较轻的刑罚处罚的原则。这一原则与“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一致的,符合社会民众的文化心理和道德观念,故能够被继承和延续下来。我国古代、近代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刑事法律都有关于老年人犯罪从轻处罚的规定。我国最早明文规定老年人刑事责任的法律可追溯至西周的刑法。据史籍记载,西周时期有“三赦”之法,三赦是“一曰幼弱,二曰老耄,三曰蠢愚(《周礼》)”,凡此三者皆赦免其罪。《礼记》中也记载,“悼

5、作者简介:李芳晓,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参见若夷:“老年人犯罪从宽:彰显刑罚人道”,新浪新闻:http://news[1].sina.com.cn/c/2010-08-24/030218009416s.shtml.参见郑赫男:“刑法拟‘75岁免死’引争议委员称或导致老年人犯罪上升”,正义网:http://news.jcrb.com/jxsw/201008[2]/t20100826_407496.html.与髦,虽有死罪不加刑焉。”古代人年龄80岁、90岁称为“耄”,7岁称为“悼”{1}(P.32)。可见,西

6、周时期凡年满80岁的老年人,免予承担刑事责任,且不适用死刑。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刑事法典《法经》中规定:“罪人年十五以下,罪高三减,罪卑一减。年六十以上,小罪情减,大罪理减。”{2}在汉代,统治者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在为政中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在统治者的政令中有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记载。如汉景帝时期著令:“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侏儒,当鞠系者,颂系之。”即监禁期间对老、幼、孕妇等给予免戴刑具的优待。东汉光武帝时期也下诏令:“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女从坐,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

7、得系。”即老人幼童和连坐妇女,除犯大逆不道诏书指明追捕的犯罪外,一概不得拘捕监禁{3}(P.209、228)。到了唐代,《唐律名例律》中对老年人刑事责任做了更完备的规定:“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即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受赃者备之。”{4}(P.89-92)由此可见,唐朝刑事立法中出现了老年人相对负刑事责任的规定,仅对其实施的几种严重犯罪科处刑罚。以后的宋元明清诸朝法律

8、基本上沿袭了唐律关于老年人从轻处罚的规定。如明朝的《大明律》规定:“凡年70岁以上、15岁以下及废疾,除犯谋反缘坐应流、造畜蛊毒、采生折割人、杀一家三人、家口会赦犹流者外,犯流罪以下收赎。80岁以上、10岁以下及笃疾,犯杀人应死者,议拟奏闻,取自上裁;盗及伤人者收赎,其余有罪都不负刑事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