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各项制度

政务公开各项制度

ID:33807540

大小:69.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2-28

政务公开各项制度_第1页
政务公开各项制度_第2页
政务公开各项制度_第3页
政务公开各项制度_第4页
政务公开各项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务公开各项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伊春市交通运输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为规范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黑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有关制度(试行)的通知》和《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伊春市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有关制度的通知》制定推行行政决策听证、预先审核、保密审查、预公开、重大决策公开、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反馈、投诉、社会评议、考核、责任追究、备案、工作联系等14项制度

2、。一、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本制度所称交通运输行政决策听证,是指由行政机关主持,有关利害关系人参与,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的行政决策问题进行论证、辩明的程序。(一)凡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的行政决策及行政行为(含规范性文件),原则上应进行听证。听证的主要形式是听证会。(二)听证会由行政决策部门提出,也可以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三)听证会由作出行政决策的部门主持,联合作出行政决策的由联合部门主持。听证会主持人由行政决策部门指定。(四)举行听证会的行政机关应在举行听证会7日前通过

3、有关媒体公布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举行听证会的行政机关根据听证内容,合理安排听证会代表的人数及构成。一般由相关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及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公开向主持部门提出旁听申请的,经批准后可以参加旁听。听证会提问和如表意见,可以向行政决策部门提出质询,查阅听证笔录和听证纪要。(五)听证会按下列程序进行1、主持人宣布听证事项和听证会纪律,介绍听证会代表;2、行政决策部门说明决策方案、依据和理由;3、听证会代表质询、提问和发表意见;4、主持人陈述意见并总结;5、听证会代表对听证会笔录进行审阅并

4、签名。(六)行政决策部门应当充分考虑听证会提出的意见,听证会代表绝大多数不同意行政决策方案,行政决策部门应修订决策方案,再次进行听证。(七)部门行政决策方案报送市交通局审批时,凡举行了听证会的,应将听证会笔录同时报送审查。...二、政务公开预先审核制度(一)预审机构市局成立政务公开预审小组,由主管局长任组长,办公室、法规科为主要成员。预审小组在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市政府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等事项进行审核。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分)局也要成立政务公开预审机构,在本部门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领

5、导下,负责对本部门政务公开事项进行审核。(二)预审内容1、公开内容的预审。包括:本单位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和政务公开目录中确定的公开内容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公开形式的预审。根据不同的公开内容确定有效的公开形式,且公开形式能够方便群众和容易被群众接受。3、公开时间的预审。选定与公开内容相适应的公开时间,长期性公开内容长期公开,阶段性公开内容分段公开,临时性公开内容及时公开。(三)预审程序1、政务公开内容,由局办公室负责收集,经局政务公开预审小组预审,报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分别选择在市局网

6、站、省交通运输厅网站、市政府信息、省交通运输厅信息及《黑龙江省交通报》、...《伊春日报》、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公开。2、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分)局,局直各单位,处直单位公开内容由本单位、本部门预审机构预审,报本单位、本部门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自行组织公开。三、保密审查制度(一)保密审查工作实行行政首长领导下的职能机构具体负责制。各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政务)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保密办具体负责人保密审查的日常工作。各行政机关开展保密应履行审查审批手续。(二)对拟公开政府(政务)信息的保密审查,应当

7、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由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国家机关确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为依据。(三)各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下列政府(政务)信息。1、依照国家秘密范围和定密规定,明确标识为“秘密”、“机密”、“绝密”的信息;2、虽未标识,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3、其他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四)各行政机关拟公开的政府(政务)信息保密审查应当依照以下程序进行。1、由信息产生的机构提出是

8、否公开的意见;2、保密办负责提出审查意见;3、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组长批准。(五)不同行政机关共同形成的政府(政务)信息拟公开时,应由主办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并以文字形式征得其他机关单位同意后方可予以公开。(六)各行政机关需公开的政府(政务)信息,不能确定该信息是否属于国家保密和密级不明确的,应逐级报有权确定该事项密级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确定;其他方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