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癌症采用ct方式诊断效果观察

肺部癌症采用ct方式诊断效果观察

ID:33792146

大小:55.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肺部癌症采用ct方式诊断效果观察_第1页
肺部癌症采用ct方式诊断效果观察_第2页
肺部癌症采用ct方式诊断效果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肺部癌症采用ct方式诊断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肺部癌症采用CT方式诊断效果观察孙季平(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冈中心卫牛院江苏盐城224043)【摘要】目的对肺部癌症釆用CT方式诊断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检查的42例肺部癌症患者,其中33例为男性,9例为女性,年龄为33-87岁。并对其诊断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5.2%,误诊率为4.8%。结论有效使用CT征象进行综合诊断,能充分提升对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且该诊断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

2、研究。【关键词】肺癌CT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188-01作为全球死亡率首位的疾病,至今死于肺癌的患者人数己超过1000万,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1]。虽然目前大量文献曾报道过肺癌影像诊断相关的内容,然而只有15%左右的患者确诊后能行手术切除,现阶段肺癌患者的牛存率也只有10%左右[2]。在检查方面,各种CT征象对肺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尚存较大的差异。为了对肺部癌症采用CT方式诊断情况加以分析,笔者选取了2007年6月至2012年6

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检查的142例肺部癌症患者,并对其诊断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检查的42例肺部癌症患者,其中33例为男性,9例为女性,年龄为33-87岁,平均年龄为(62.3±6.9)岁。上述患者都在我院接受CT检查,其中16例通过手术确诊,1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6例在患者的痰液或胸水中发现癌细胞,另有5例通过CT引导经皮肺穿刺确诊为肺癌。上述患者中,12例患者癌症部位为右上叶,7例为

4、右下叶,4例为右中叶,10例为左上叶,另5为左下叶,其余4例患者的病发部位为弥漫性支气管肺癌、原发灶不明、多原发性肺癌及主支气管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其中89例(63%)患者咳痰,另有43例(30%)患者表现为痰血。1.2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全身CT扫描仪,从肺尖到肺底行常规连续扫描。扫描层厚为5-10mmo为防止漏诊,采用螺旋扫描法,并使用MPR、3D等后图像处理方式。1.3诊断标准(1)受侵支气管僵硬、狭窄和黏膜粗糙,同时伴有腔内结节、软组织肿块等,并出现扫描强化,另包括阻塞性肺气肿、

5、阻塞性肺炎等为依据。(2)分叶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增强扫描后增强强化征在20HU以上。2结果上述患者中,40例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5.2%,误诊率为4.8%o详见表1。表1诊断结果统计类型隐性I期II期III期IV期合计周围型011002中央型000000弥漫型000011合计0110033讨论在所有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中,肺癌的占比通常在65%以内,导致术前确诊率低的因素不但是因为部分肺癌的形态学表现不典型,还优于和征象的显示及典型征象的认识存在密切的联系。据相

6、关文献报道,CT诊断肺癌的准确率尚不足90%[3],而本研究中,诊断准确率高达95.2%。该情况明显高于文献报道,这和本研究中有效使用螺旋CT的各类检查技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采用了薄层扫描、靶扫描及增强扫描等方式,有效提升了肺癌征象的显示率,从而有效提升了诊断的准确率。本研究中,误诊率约为4.8%,其中导致误诊最重要的因素是孤立性肺结节,所以医疗人员应提高对周围性肺癌典型征象的认识。其次,导致误诊的另一重要因素即是炎症型肺泡癌,该情况一般的表现是一个肺段或肺叶的实变,乃至双肺弥漫性病变,其病

7、理形态和大叶性肺炎相类似,或双侧肺部多发粟粒状结节灶。在原发灶实变影内,存在蜂房征、伴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充气征、僵硬的枯树枝征、毛玻璃征以及弥漫分布于双侧肺部的结节影,并通过短期的抗炎治疗,未能取得疗效的,应对细支气管肺泡癌加以考虑。此吋,建议采用痰细胞学、纤支镜及经皮穿刺进行检查,尽量防止误诊。若影像为不规则形态,但是无法排除肺癌者,则建议行经皮穿刺检查,抗炎治疗及短期复查能够将活动性炎性结节及肿块排除。中央型肺癌不易误诊,然而早期可能漏诊。若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痰血等症状,则应对隐性、早期中

8、央型肺癌加以考虑,此吋建议行薄层靶扫描,同时结合深吸气及呼气末双期扫描,从而对是否存在阻塞性肺气肿加以确认。本组研究中,2例患者为隐性中央型肺癌,都是通过薄层扫描发现的。综上所述,有效使用CT征象进行综合诊断,能充分提升对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且该诊断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⑴沈剑辉,茅亭,陈海军.64排螺旋CT薄层加动态增强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2,06(3):1023-1024.[2]邓耕•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特征卩]・中外医疗,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