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教参)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教参)

ID:33785846

大小:4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1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教参)_第1页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教参)_第2页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教参)_第3页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教参)_第4页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教参)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教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课文注释1.儒家关于“礼”、“仁”、“义”的学说儒家学说中的“礼”,是指一种特定的行为规范。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典章制度,认为因革于夏礼和殷礼的周礼最为完善,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所以他说的“礼”往往专指周礼。儒家认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动乱,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欲横流,名份紊乱。要纠正时弊,最可靠的手段就是重建周礼的权威。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就是要求以周礼来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而维护周礼,必须从“正名”入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

2、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正名”就是要辨正礼制等级的名称和名份,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使人人都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特定位置,控制自己的“欲”,不超出“名份”所规定的范围,从而消除争乱。按照儒家的阐释,“礼”的内涵极为丰富。举凡社交礼仪、生活标准、政治秩序、风俗习惯,无不囊括在内。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礼”从各个侧面、各个层次、各个角度,细致入微地规定了每个社会成员的地位、责任、义务。“礼”承认每一社会个体的基本生存权利,认为每一个体在获得一份

3、生活资料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确立了一个个安份的“细胞”。但是,“礼”也极大地限制、摧残了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和创造欲望,在严格的社会名份的重压之下,剥夺了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上述双重性,对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塑成崇奉公德,压抑私欲,强调义务,蔑视权利,以及安贫乐道、因循保守等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儒家学说中,“仁”为其思想核心。孔子即声称:“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仁”的概念,古已有之,最初的含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善关系。如《尚书·金滕》中有“予仁若考能”之句,

4、《诗经·郑风·叔于田》中有“不如叔也,洵美且仁”之句。至春秋时期,“仁”一词的使用已十分广泛,其涵义也更加丰富,涉及政治、道德、事功等多个层面。孔子在此基础上创立了8/8“仁学”体系,以此作为儒学的思想核心。《论语》中,“仁”出现的频率很高,达百次之多。据孔子自己解释,“仁”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也解释:“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可见,儒家所说的“仁”,最基本的含义是指

5、血缘纽带下的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儒家认为,仁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所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如果说“礼”是行为的尺度,是人生的手段,那么“仁”就是行为的本身,就是人生的目的,因此“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的政治思想倾向于保守,他极力维护的是日益瓦解的宗法制度。不过,孔子学说的最精妙之处在于以“仁”释“礼”,其基本方法是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自觉要求,从整顿人的社会性中最基本、最一般、最亲爱的家庭关系入手,讲求父义、母慈、兄友、

6、弟恭、子孝,并以家国同构的精神推而广之,以求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理想状况。这种由血统至政统再至道统的思想途径,深刻启发了后世儒者,从而形成一整套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先由社会政治收缩为家庭人伦,再由家庭人伦推广到社会政治,完成这样一次往返之后,“仁学”便因其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最贴近、最亲密的血亲观念之上,从而获得较其他学派更为可靠而巩固的地位。儒家还提出“义”的概念,作为价值判断的准绳。凡是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的行为,就是“义”,否则,就是“不义”。孔子以义为立身之本,

7、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孟子也说:“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行其义”就必须使一切言行举止与“礼”所规定的社会等级名份,以及成文、不成文的传统观念相符合,惟有如此,才能达到价值判断意义上“善”的要求,否则,“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在孔子看来,“义”与“善”近乎同义,“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因此,孔子一生不问有利无利,只问8/8合义不合义。合于义,即为真、善、美;不合于义,即为伪、恶、丑。孟子作

8、了进一步的阐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并以“君子犯义”与“小人犯刑”相提并论。在孟子的主张中,“义”已被推向极端,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